估計郭婉華也是找不著他,所以才找林芝聊天的吧?
他想著時間太晚了,郭婉華肯定早就睡下了,明天再說吧!
第二天,李雲海來到公司後,第一件事情便是打電話給郭婉華。
他先打到郭婉華的別墅。
果然,郭婉華還沒有出去。
她聽到是李雲海的聲音,幽幽的說道:“我還以為,你從此以後,要躲著我了呢!”
李雲海一陣心酸,說道:“郭姐,你何出此言啊?豈不讓我寒心?我最近太忙了。你感覺怎麼樣?”
“還好,就是有點犯困,總想睡覺。”
“那就多休息。”
“不行,我不能睡太多,我得多運動。我還是保持以前的作息習慣。你什麼時候來花城?”
“四月中旬,開廣交會的時候去。”
“你就不能提前來看看我?看看你的孩子嗎?”
“我安排。”
這時有人敲了敲李雲海的房門。
李雲海結束談話,說了一聲請進。
沈秀蘭走了進來,向李雲海匯報財務工作。
“雲海,四海中心那邊,第一期工程,我們打款3億過去。為什麼一次要打這麼多的款?”
“我們建造的是超高建築,主體采用鋼筋混凝土核心筒結構,按照超高層建築的結構安全要求,T1塔樓在9層以下采用強度更高、受力更強的鋼板剪力墻,從進入第10層起就進入了標準層施工,所以前期花錢會特別多。等樁基打完,建到九層以上,反而會更快了。”
“哦,這些我就不懂了。”
“我們請的是全省最好的建築設計院,和香江王董建築師事務所一起設計的。工程也是由全省最大的省建工局承建。這幾家設計院、建設單位,都有一流的資質,出不了錯差。”
“那要建幾年呢?”
“按照現在的施工進度,四、五年時間吧!T1塔樓會先行交付,不過也要等三、四年了!”
“好。”
沈秀蘭又向他匯報了最近的收支情況。
李雲海問道:“你外公身體好些了嗎?”
沈秀蘭的俏臉,瞬間黯然:“說到這事,我正要和你說呢,我媽動用了你給的那筆錢,帶我外公到上海看了病,可是還是治不好。花了兩萬多塊錢,現在回到了西州,說不定隨時都會走。”
“唉!你們早就該動用這筆錢給外公治病了!”
“錢是你的,你以為我們隨便敢用呢?還是我告訴我媽,說你建一幢大廈,需要投資十幾個億,她才知道你有這麼多的錢,想著你一時半會也不會缺錢用,這才敢用那筆錢的。這筆錢,還得我和小玲以後賺錢來還給你。我爸媽反正是沒有能力還的。”
“別這麼說,那筆錢送給你了,就是你的。”
“哎,說清楚了,是借的!”
“好好好,你說什麼就是什麼。你要不要請假回去陪幾天?”
“我媽請了假在照顧外公。我下班後再去,也是一樣的。我回去工作了。”
沈秀蘭起身離開。
林振邦是個雷厲風行的人,當天就把梅山地區的趙專員喊了過來。
趙專員聽了扶持梅山縣開一萬家文印店的計劃,喜不自禁,這可是助力梅山縣的經濟發展!他得到林振邦的耳提麵命之後,跑來向李雲海道謝。
李雲海在辦公室裡招待了他,說此事還得當地政署牽頭,我隻是做為設備的提供商,政署和銀行必須提供擔保。
趙專員說沒有問題,凡是有利於梅山地區經濟發展的事情,我們都義不容辭。
李雲海要留他吃飯,他說改天再聚,這麼好的事情,我得趕緊回去向大家宣布。
說完,趙專員便匆匆離開。
李雲海提出來的這個舉措,可以說是解決了農村人開店資金短缺的最大問題。
可是,每個月500塊錢的設備租金,也不是誰都敢承受的。
這一年,城市裡已經出現了打字復印店,有個梅山人,在洋溪鎮開起了復印店,這也是梅山人開的第一家打字復印店。
如果沒有李雲海,那洋溪鎮的這家復印店,就會成為星星之火,帶動當地的文印產業發展。
梅山縣當地政署在全縣各個鄉鎮,所有的自然村裡,張貼了布告,並在村裡的大喇叭裡進行了反復的播報。
一時間,整個梅山縣都轟動了!
政署鼓勵外出創業,以每個月500塊錢的租金,租一套四海集團提供的辦公設備,還負責培訓,學成之後,隨便你們到全國各地去開店。
很多頭腦靈泛、膽子又大的人,不由得動起了腦筋。
買一套設備的錢,他們肯定拿不出來,但租一套設備,隻需要500塊錢!這第一個月的租金,一家人湊一湊還是有的。等開起了門麵,賺到了錢,再交第二個月租金。
有沒有生意,做兩個月自然就知道了。
真做不下去,在外麵乾上兩三個月就回來繼續種地,大不了就是虧幾百塊錢而已!
一時間,梅山縣各個鄉鎮政府的報名點,都被鄉民們給擠破了門檻。
但是,更多的農民,聽到這個消息後,毫無波瀾,仿佛此事跟自己毫無關係。
大多數人的眼界和格局,還沒有被打開。
隻有等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賺到了錢回家炫耀以後,他們才會跟風景從。
然而,到那個時候,全國最好的城市,最好的地段,已經被別人占領了!
所以有人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
螃蟹又叫夾人蟲,以前的人看到都怕,誰還敢吃?
現在讓農民外出創業,也是如此,農民們都以為,外出創業,很有可能血本無歸,跟夾人蟲無異。
總有人敢勇立潮頭,闖進改革開放的長河裡,做出一番事業來。
白溪鄉石板村報名的人最多!
因為他們都是李雲海的老鄉,他們見證了李雲海的成功。
現在有這麼一個好機會,可以用最少的成本,去城裡開店創業,說不定也能混成第二個李雲海呢?
還有很多人跑到李德明家裡來詢問具體情況。
李德明哪裡知道這事情?隻是含糊的說道:“雲海做事牢靠著呢!我相信他!他說能做的事情,那肯定能做!”
他現在對大崽,那叫一萬個佩服!
三天報名時間截止,梅山縣各個鄉鎮統計了報名人數,達到了800多人。
可是,省裡給出的名額是一萬人!
趙專員看到這個結果,錯愕良久。
這麼好的發財機會,這些鄉親們怎麼都不知道抓住呢?
趙專員不想浪費剩餘的名額,便向林振邦請示,能不能到市裡的其他縣招人?
林振邦的本意,就是想發展整個梅山地區。
聽到趙專員的匯報外,林振邦當即同意,可以在整個梅山地區招人。
林振邦放下電話後,發出一聲無奈的長嘆。
他還想跟李雲海爭取,多要一些名額呢!
誰知道一萬個名額都報不滿!
李雲海聽說此事後,說沒關係,慢慢發展,等有人在外麵發了財,不用我們通知,鄉親們也自然會找上門來租借設備了。
他讓這些已經報名的農民,先到省城來。
李雲海將在四海電腦學校開辦培訓班,教他們打字、操作復印機,以及怎麼製作名片、標書。
在八、九十年代,隻要學會這幾樣,賺錢就跟撿一樣。
至於招牌、圖文製作,那都是後麵的事了。
現在的工程機器太貴,即便是租,李雲海也不敢租給他們。
又經過三天時間,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整個梅山地區,也隻招了不到2000人!
李雲海對此事倒是看得開。
第一期就能招到這多人,已經出乎他的意外了。
隻要這批人賺到了錢,他們的親戚、朋友、老鄉,都會坐不住的。
四海電腦培訓學校,周一到周六,白天都是用來給社會青年上機打遊戲。
現在終於派上了大用場。
李雲海將2000個報名者,分成兩批,分別進行為期十天的培訓。
他的要求就是,十天之內,必須學會打字、使用復印機。
如果你十天都學不會的話,那可以回家種地了,因為就算給你機器,你也肯定賺不到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