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五、斬情思宿命交織,獲學歷沖破牢籠(1 / 1)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中國人好學,因此喜歡讀書,但在美國,讀書卻變成了對一個中國留學生的煎熬,因為隻有把書讀完了,你才能做後麵的事情,包括正式工作和申請“綠卡”。   我就在這煎熬中迎來了最後一個學期的結束,這意味著我的美國大學生涯被畫上了句號。   實際上,不僅是中國留學生,美國人也一樣,雖然他們不需要申請“綠卡”,但畢業了就意味著他們能真正走上社會自立了,因此我看到很多美國同學都興奮得把所有的教科書都賣給了學校。   在美國,書特別貴,教科書更貴,因此大學允許學生把用過的教科書賣給學校,然後在新的學期開學後,作為二手書再賣給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差的新生。   而很多新生也願意買這些二手的教科書,這倒不是僅僅因為便宜,更重要的是這些二手的教科書中往往有很多上課時的筆記,這對新生來說比什麼都寶貴!   我也同樣把這一年多來念過的教科書賣給了學校,不過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希望能因此而換回一些錢來,更重要的是這些書對我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價值,因為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在Richard公司裡學的東西遠超過在學校裡學的東西。   畢業了,我不用再去學校了,但我在最後一個學期結束後的第一個周末還是照例來到了Santa University的圖書館,這是因為這一年多來我已經習慣了每到周末就到學校圖書館的日子,現在要離開了,不免產生了某種留戀之感,因此我想最後再來看一眼這裡。   我靜靜地坐在那裡——因為已經沒有作業需要去做了,我看著屋內的一切,沉浸在對過去這一年的回憶之中。   突然我發現麗莎也來了!   她倒不是因為留戀這裡,而是因為她知道我每到周末一定會來這裡。   之前,來了後我們會一起做作業,然後一起從圖書館出來,走在那通向學校停車場的小路上,因此這學校圖書館成了我們“約會”的地方。   現在,大家都要畢業了,以後再也不會來這裡了“約會”了,顯然她有很多的話要對我講......   `   時間如手中緊握的沙子,在無聲無息地逝去,麗莎和我無拘無束地交談著,不知不覺地又到了該回家的時間了。   我們開始離開圖書館踏上了那條通往停車場的小路。   在這條小路上,我和麗莎一起走過了整整一年又兩個月的周末黃昏。   然而,人世間有一種希望叫絕處逢生,也有另一種無望叫好景不長。   暮色暗淡,殘陽如血,如鑲金邊的落日將裸露的枝椏映照在地上,似一幅粗略的素描,蜿蜒的小路在草地和樓宇間穿行,小路二旁長滿了一排排高大的紅杉樹,樹上,幾隻鬆鼠在愉悅地跳來跳去,小路上並肩走著一個理著平頭的年輕人和一個二十出頭梳著一頭短發的漂亮少女。   一路上,我哼著不著調的小曲。   “今天你怎麼看上去很興奮?”麗莎看著我問道。   “人逢喜事精神爽,因為我的一個國內朋友來信說最近美領館放寬了中國留學生的簽證政策。”我同樣看著她,笑著答道。   “這又有什麼好高興的?你早就來美國了,而且已經畢業了,因此這和你有關係麼?”麗莎聽我這麼說,就不解地問道。   “有關係......”我剛講“有關係”三個字,就停住了,因為我猶豫了,要繼續往下說嗎?   麗莎見我講了一半,不講了,就好奇地望著我。   我看著麗莎好奇地看著我的目光,猶豫了片刻,終於下了一個狠心,講出了一個麗莎絕對不希望聽到的理由:“...因為這樣的話,我的女朋友就可以來美國了。”   “之前因為美領館對單身女留學生的簽證卡得很嚴,因此一直拿不到簽證。”我又補充了一句。   這是我想了很久才想出來的一個婉轉地告訴麗莎我有女朋友的方法,但我不知道這樣對她來說是不是太突然?   不過,我說話時沒有看她,而是看著眼前的小路,因為我怕看到她那聽後失望的眼神。   然而,我仍然情不自禁地偷偷地斜瞄了她一眼。   我看到剎那間,麗莎的臉色由驚訝變成紙一般地蒼白......   我不禁後悔起來,我後悔怎麼沒有早點斷了麗莎對我的......我突然想到了汪涵的一句名言:人最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後悔。   但是:   我為什麼要早點斷了麗莎對我的......?   我又為什麼不能接受麗莎對我的......?   我自己也說不清楚,也許這就是我的宿命吧!   我曾經看過很多小說,小說中凡是描寫到男子忠於愛情的,都是千篇一律地不為一切女色所動;而凡是描寫花心男子的,都千篇一律地見一個愛一個。   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   因為情感和理智是二種完全不同的東西,二者之間往往會發生沖突,因此一個人在男女關係上的表現最終隻是理智和情感哪一方占了上風的結果:   一個人忠於愛情,並不代表其內心深處就從來沒有動搖過。   同樣,一個人如果花心,也不代表就從來沒有猶豫或愧疚過。   即使是柳下惠坐懷不亂,他的心中也未必就沒有起過漣漪,更何況我了。   Z在我的心中有著一個重要的地位,但我不知道能不能在美國等到她,更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等到她......   麗莎是一個現實的存在,甚至觸手可及——那天在“斯闊穀”的晚上,隻要我敲響我和她的房間之間的木板隔墻,她就會過來......   也許很多人會現實地選擇麗莎,但我對Z的執念讓我選擇了去等Z,當然,這裡有一個事實:那就是美領館確實放寬了對中國留學生的簽證政策,大概率Z已經來了美國,隻是我不知道她在哪裡。   `   麗莎聽我說我的女朋友要來了,驚訝地停下了腳步。   我也停了下來,看著她,我們二人都沒有說話。   我們沉默了幾秒,但這幾秒仿佛漫長得猶如幾年一般。   “恭喜你啊!”在短暫的驚訝之後,麗莎出人意料地向我祝賀道。   “等你女朋友來了後,我可以教她開車。”麗莎接著又大方地對我說道。   麗莎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笑臉常開的清純女孩子的模樣,不過,從她的眼神中我可以看到在微笑的背後藏著一絲苦澀和失望。   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腳踝上,這就是寬容——馬克·吐溫。   我不禁內疚起來,說實話,在美國的這一年半來,麗莎給了我很多的幫助,我實在不想傷害她。   然而:戀愛不是慈善事業,所以不能慷慨施舍──蕭伯納。   所以,如果我要兌現對Z的諾言,那我就必須放棄麗莎,我不能腳踩二隻船!   我和麗莎的路走到了盡頭,但我和麗莎的友誼並沒有就此結束,因為沒有必要不是戀人就是仇人,當然,我和麗莎的故事也並未結束,隻是這要等小說第三部才能看到了......   `   1989年12月20日,聖誕節前夕,在我登陸美國整整十九個月後,我畢業了,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二次畢業:   畢業,是一個沉重的詞;   畢業,是一個讓人一生難忘的詞;   畢業,意味著一切將是一個新的開始!   從1988年5月18日登陸美國,到1989年12月聖誕節,我花了十九個月拿到了美國的學位,這是每個中國留學生來到美國後必須走完的第一步,也意味著我在美國的七步行動路線圖中的第五步也順利地完成了!   然而,人生中永遠不會缺乏新的挑戰,一個新的難題馬上又擺在了我的麵前:那就是找工作問題!   這是接下來更困難的一步,因為我必須在三個月內找到一個正式的工作,因為根據美國的法律,一個留學生畢業了,必須在三個月內找到工作,否則你的留學生身份就會被拉黑——成為一個非法留美的人!   所以如果不能在三個月內找到工作,那就隻有二種選擇:要麼重新回到學校,要麼回國!   所以,你登陸了美國,這並不代表你真正進入了美國!   如果把美國比喻作一個屋子:你登陸美國僅僅好比是你來到了這個屋子的院子裡——但並沒有進入屋內。   而獲得美國的一個學位,則隻是剛剛敲開了美國這棟“屋子”的大門。   因此,踏上美國的土地,僅僅是一個漫長旅途的開始,而獲得一個美國學位,則是你踏上美國這片土地後真正邁出的“第一步”!   然而這接下來的“第二步”並不好走,因為橫在你麵前的是一個“綠卡陷阱”。   所謂的“綠卡陷阱”,來源於“PR Trap”一詞,是專門針對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後的赴美中國留學生所說。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中國留學生開始大量進入美國,這些人都是當時中國年輕人中的精英,他們大多是在1977年恢復高考後第一批考上大學的,然後從名校畢業後又在一些著名高校或研究所工作了三到五年,他們畢業後大都希望留在美國,但這要求他們在三個月中找到工作,並且該公司還必須願意為他們辦理“綠卡”。   於是一些企業就利用了當時中國留學生所處的希望盡快找到工作並希望公司能幫助他們辦“綠卡”的軟肋,以遠低於市場平均年薪的工資把他們拴住在自己的企業裡,同時想方設法的拖延他們辦“綠卡”的進程。   這就是“綠卡陷阱”的由來。   當時,對大多數的中國留學生來說,知道這是一個陷阱,但要找一個合適的工作,同時又能為自己辦“綠卡”的公司不容易,因此為了能夠留美,往往也隻能往裡跳了。   不過,關於這“綠卡陷阱”麗莎早已對我說過,因此我對此是有思想準備的,但我仍然需要麵對是選擇是跳入“綠卡陷阱”?還是冒更大的風險去找一個更好的大公司?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我在美國是1989年畢業的,那時“凡是1990年4月11日之前來美國的中國留學生都可以留美”法案還在討論之中,該法案是三年後,即1992年才被簽署正式成為美國法律的,因此我仍然必須在三個月內找到一個正式的工作。   然而,一切就如麗莎當初預料的那樣,就在我臨畢業前夕,聖誕節假期的前一天,Richard真的來找我了。   “X,你快畢業了,畢業後我沒有辦法再用給你支付學費的方式來支付你的工資了,同時也沒有這個必要了,因為你可以合法打工了,因此公司準備給你一個正式的聘用合同,你留下來繼續工作,公司給你每個月$1200美元的工資,同時公司負責給你辦‘綠卡’。”   我雖然很感激Richard這一年多來幫我解決了學費問題和基本的生活費用問題,現在又提出願意給我一份正式的工作並幫我辦“綠卡”。   不過,我記住了麗莎的忠告,$1200美元一個月,年薪也就是$14000美元,這實在是太低了!因為當時加州的最低工資規定是$4美元/小時,因此這$1200美元在加州隻是相當於給一個在小超市裡打工的人的工資。   而對我來說:我在Richard的公司裡已經乾了一年半了,我已經把公司原來的數字化半導體器件測試係統升級成為了智能化的半導體器件測試係統。   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裡,我學了很多東西,可以說能夠學的我都學了,而Richard的公司雖然是一個初創型的高科技公司,但在沒有社會資本的介入下,是不可能持續地高投入去研發新技術的,因此再接下去,我就沒有什麼太多的東西可以學的了。   所以,我想去找一家高科技大公司,我不想因為辦“綠卡”而被長時間栓在一個沒有什麼發展前途的小公司裡。   不過,我知道我這樣的做是有風險的,因為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一個高科技大公司的工作。   此外,畢業後,我也不能再住在我嬢嬢家了,況且來美國的這一年多,住在她家,已經給他們帶來很多的麻煩了,現在我畢業了,我又怎麼好意思繼續住下去呢?   於是我開始糾結了:   Richchard說要和我簽一個正式的勞動合同,合同裡說公司幫我辦“綠卡”,而我則必須工作到“綠卡”下來才能離開公司。這意味著我也沒有可能“騎著馬找馬”,即一麵在Richard這裡工作,一麵在外麵找工作——因為Richard也不是傻子,他會願意這麼讓我這麼乾嗎——早就在合同中把一切漏洞都堵死了!   但如果我選擇離開Richard的公司,但又找不到新的工作,那麼我將陷入一個極大的困境,一個比我來美國的時候還大的困境!   因為我必須在三個月內找到工作,否則就失去了合法的留美身份。   因此,是留在Richard的公司裡,還是離開去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時隔七年後,我又重新麵臨著與當初1982年我“電大”畢業時相同的人生選擇。   我知道,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任何的超額收益都是以更高的風險為代價的,所以,這不是一個短痛還是長痛的問題,而是一個考驗我個人能力的問題!   Richard見我沒有說話,就又開導我起來:“你剛到美國來,因此可能對美國還不太了解,美國的經濟是周期性的,現在美國的經濟恰好開始進入一個新的衰退周期,因此工作不好找。”   實際上,他是非常希望我能留下來的,因為我確實很能做事。   不過,Richard的話倒也不是虛言,最近一段時間,因為快要畢業了,我一直在關注報紙上的招聘廣告,我可以明顯地感覺和我剛來美國時相比,現在的招聘廣告開始少了下來。   我雖然沒有作為一個美國本土畢業的大學生在美國找過工作,但我知道:作為一個大學畢業生,你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因為通過這第一份工作,你積累了你的第一份經驗,以後,你再換工作,這些經驗就是你的敲門磚。   換句話說,你在找下一個工作時,你在哪家公司工作過?你做過什麼項目?這兩個必答題決定了你能進一個什麼樣的下一個公司。   反過來,如果你對第一個工作的技術領域不滿意,想通過換公司去換個技術領域,那就難上加難,因為你雖然已經有了工作經驗,但在你試圖進入的新的技術領域,你原有經驗此時變得毫無用處,因此你就相當於是一個新人,即使你自願降薪,人家也隻會認為你是一個“賤賣的貨”!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希望自己有一個相對高一點的起點!   最終,在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我婉言謝絕了Richard的挽留。   整個生命就是一場冒險。走得最遠的人,常是願意去做,並願意去冒險的人——卡耐基。   我選擇了離開,這是我的性格使然,因為我相信:一個人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要改變自己,坐在原地貌似風險最小,但機會之神永遠不會來敲門!   畢業了,有了美國的學歷,我猶如一隻掙脫了牢籠束縛的小鳥,可以自由飛翔了。“活著”的概念不是等著慢慢死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而是要不斷地去探索去盡可能地接觸這個廣大的世界,至此,一幅更加絢麗的人生畫卷開始在我麵前徐徐打開......   1989年的聖誕節前夕,我離開了Richard的公司,在這裡我整整工作了十九個月!   然而,我能在三個月中找到一份美國大公司的工作嗎?   我不知道!   我想到了十五年前,1974年的那個聖誕節,那一年,聖誕老人給我的禮物是讓我有了一個工作,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個工作——我進了一個裡弄生產組。   十五年過去了,今年的聖誕老人又會給我什麼禮物呢?   我同樣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要來的,終歸會來!不來的,你再等也不會來!!因為決定明天的不是今天,而是昨天!!!   十天後,1990年的元旦剛過,學校舉行了盛大的畢業典禮,我特意去租了一套美國大學畢業典禮上的禮服和帽子,拍下了一張永遠值得紀念的一刻的照片!   至此,我開始正式踏上了在美國的逆襲之旅......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欲知X後事如何,請看卷7:融入美國/我和妮娜的故事。   【卷7看點】   X拿到了美國的學歷,他告別了學校,踏上了他在美國的逆襲之旅,同時也開始了他從羊到狼的轉變——因為他不願再繼續做一隻任人宰割的羊,他要做一隻狼!因為隻有這樣他才能在這弱肉強食和信奉森林法則的地方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