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滿足就是給別人以滿足——拉布呂耶爾。 因為幫助他人能讓我們獲得心靈上的快樂,而樂於助人則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 抓珍寶蟹回來的第二天,中午我和小夥伴們飽餐了一頓珍寶蟹,然後大家分頭回去準備技術升級的事了。 由於迎接投標聯合國項目的大戰在即,這勢必需要我投入很多的精力,但同時我又答應了小賈,要幫助她們廠做一個新的洗衣機產品的研發路線圖和設計方案,這讓我的時間顯得有點不夠用。 權衡之下,我決定先突擊把答應小賈的為她們廠做一個新的洗衣機產品的研發路線圖和設計方案的事完成了,然後再回過頭去集中精力來做技術升級的事。 於是,在午飯後大家都回去了,我開始給小賈廠做新的洗衣機產品研發路線圖和設計方案。 由於我在出國前已經在國內改革開放中“摸爬滾打”了幾年,對國內的情況非常熟悉。 後來到了美國,特別是在“矽穀”的這九年,我對當今世界的前沿科學技術發展也已經了如指掌。 更重要的是,此時的我,無論在研發一個新產品的方法上,還是手裡可供選擇的先進技術上,都早已今非昔比! 我很明白,要讓一個新產品在市場中一鳴驚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挑戰行業中的領頭羊。 我在回國期間,已經從小賈那裡了解到了當時國內洗衣機行業的領頭羊就是“小天娥”洗衣機,於是我決定從研究當時國內洗衣機翹楚“小天娥”入手! 寫到這裡,不得不先說一下中國的洗衣機行業發展: 新中國的第一臺洗衣機是1962年由沈陽日用電器研究所試製出來的,不過,這是一臺工業洗衣機。 新中國第一代的民用全自動洗衣機是1987年,由“小天娥”製造出來的。 1996年“小天娥”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了中國洗衣機第一股。 此時,“小天娥”麵臨兩個選擇: 第一,繼續在自己的主營業務領域攻城略地,增強企業“護城河”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第二,利用融資來的錢,開辟新的業務線,進行多元化發展,布局未來。這兩條路沒有絕對的對錯,取決於管理層對企業自身以及外部環境的判斷。 當時在洗衣機領域已經難尋敵手的小天娥,義無反顧的做出了第二個選擇,開始奉行“以洗為主,同心多元”的戰略規劃,這為它的市場競爭對手製造了生存的空間,同時也為後來“小天娥”的“敗走麥城”埋下了伏筆。 同時,九十年代的中國,年輕人結婚的必備品已經不再滿足於八十年代的“48條腿”和“3轉加1機”,即一套家具加自行車、縫紉機和手表再外加一部電視機了,而是開始有了新的需求,那就是所謂的“老三樣”。 什麼是“老三樣”? “70後”之前的人都知道,那就是:電視機、冰箱和洗衣機。 ` 因此,我在仔細研究了小賈給我找來的當時國內主流洗衣機的資料後,通過和當時美國最先進的洗衣機產品進行對比,我發現兩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對市場趨勢的理解上,其結果就是洗衣機的智能化程度上大不相同。 當時,國內的洗衣機雖然已經開始向“進化”成全自動邁進,隻需要接通電源,倒進洗衣粉就可以了,但是另一方麵: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讓用戶還可以選擇羊毛織品的輕柔洗,絲綢麵料的洗滌,粗大物件的洗滌等根據不同麵料和衣服類型進行更為智能化地選擇洗滌方案仍然還在十月懷胎之中。 從市場方麵,洗衣機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必備品之一,鑒於中國龐大的人口,洗衣機的潛在市場需求開始逐漸釋放,市場的競爭也開始趨向激烈。 小賈雖然在街道工廠,但得益於改革開放初期,這些由裡弄生產組轉變而來的街道小廠由於體製關係,有著“船小調頭快”和人工成本低的特點,這些都是在激烈的民用市場中脫穎而出的有利方麵。 但是另一方麵,由於這些由裡弄生產組轉變而來的街道小廠,主要的員工組成是病休青年和後來隨著政策返城的知青,因此平均文化水平較低,而其中的大學生,在那個大學生還是寶塔尖上的那顆明珠時代,更是鳳毛麟角,因此技術力量非常薄弱。 我仔細研究了“小天娥”的產品,發現“小天娥”使用的技術實際上僅僅是上世紀80年末的技術,“小天娥”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一個從無到有的中國市場中,它始終站在了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最前沿。 換句話說:那就是當“小天娥”的競爭對手還在為如何實現全自動的洗衣流程傷腦筋時,它已經開始思考如何讓使用者能夠更好的滿足不同洗滌條件下的需求了。 直白一點,那就是:“小天娥”的競爭優勢不僅僅是質量比別人好,而是更智能! 但智能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因為智能的程度會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而進化,說白了,那就是智能需要緊跟市場的變化而變得越來越智能。 搞明白了這一點,我對如何設計一款有競爭力的洗衣機就心中有底了,於是我準備奮戰一個通宵,幫助小賈設計出一種全新概念的下一代的智能洗衣機...... 美國“矽穀”Milpitas市的一個高尚小區,一棟別墅內的二樓書房: 書房內靠窗放著一張特大號的柚木色書桌; 書桌的對麵是一排壁櫥,書桌的左邊放著一個電腦桌,電腦桌上放著一部個人電腦和一臺24寸的電腦顯示器; 書桌的右邊靠墻放著一個柚木色的書架,書架中放滿了各種有關計算機的書籍,書架的上方掛著一架掛鐘; 鐘上的指針指著下午1點30分,午後的太陽像個火球似地懸在天上,強烈的白光透過書房的百葉窗照射在書桌上; 電腦桌前坐著一位理著平頭的年輕人在用CAD軟件畫電子線路圖...... 漸漸地,鑲著金邊的落日開始把它那通紅通紅的光線透過書房的百葉窗照射在電腦桌上的電腦上; 書房內,書架上方的掛鐘指針指著傍晚5點30分; 書桌前,一位理著平頭的年輕人正在一張紙上畫計算機程序的邏輯框圖; 同時在電腦屏幕中,PCB軟件正在自動排版——把電子線路轉換成印刷線路...... 不知不覺中,彎彎的月牙兒猶如一隻小船從天邊升起,開始把它那銀色的光線透過書房的百葉窗灑在窗臺上; 書房內,書架上方的掛鐘指針指著深夜11點30分; 電腦桌前坐著一位理著平頭的年輕人正在用LON Builder調試控製係統的LON程序...... 黑暗中,一道曙光突然躍上地平線,初升的太陽掃除了清晨的霧霾,書房內,書架上方的掛鐘指針指著清晨6點; 電腦桌前坐著一位理著平頭的年輕人,隻見他站了起來伸了個懶腰...... 我熬了一個通宵。 當時,這樣的項目對我來說實在是太簡單了,因為項目要解決的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設計理念問題,加上我早就掌握了LON這樣技術,因此對我來說簡直就是舉手之勞! 因此,當清晨的太陽再次升起時,我已經把小賈廠裡的下一代智能洗衣機的研發路線圖和設計方案全做完了。 本來我是應該先做一個研發路線圖,然後等小賈他們認可了,再做項目設計方案的,但由於研發路線圖過於簡單,因為就三個字“智能化”——這是禿子頭上的虱子,再明顯不過了,因此我就直接把項目設計方案,甚至一些關鍵的軟硬件設計也一起做好了。 我使用了一顆當時在美國僅僅才$2美元,專門為智能化電器設備設計的八位LON芯片,疊加上當時美國的洗衣機市場上已經呈現出來的智能化趨勢,並在設計中引入了的設計理念,那就是彈性智能可編程。 我為小賈設計的這個全新概念的下一代智能洗衣機,可以說相當於在中國的洗衣機市場中放入了一條鯰魚。 因為日後隨著市場需求的進化,消費者會提出各種各樣不同的洗滌方案需求,如果有了彈性智能可編程,那就能在市場出現新需求的時候,隻需改變一些參數,便能形成新的洗滌方案,從而迅速滿足市場的新需求,這樣就保持了功能上的持續競爭優勢。 彈性智能可編程是一個高科技,這不是我即將麵對的洗衣機行業內的競爭者能簡單學會的。 實際上在1997年,中國的改革開放還處於2.0的起步階段,中國國內的消費水平依然處於一個較低水平,加上西方的封鎖,先進的科學技術還沒有被應用到民用商品中,因此在技術上,包括市場的理念上,均存在很大的滯後效應。 因此,在美國“矽穀”的我,相較於國內的洗衣機同行,我是站在山頂上看問題,而他們則是站在平原上看問題。 後來的中國洗衣機市場發展證明了我當時的這個設計,雖然這不是“小天娥”洗衣機最後走向衰落的終結者,但至少是一個“點火者”,因為它結束了當時“小天娥”洗衣機在國內一枝獨秀的局麵。 因此,後來小賈的街道工廠在使用了我的設計後,確實在市場中保持了相當一段時間的競爭優勢。 然而不幸的是:決定一個企業成敗的,不僅僅是技術,或者說技術最多隻占30%的比重,此外還需要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正確的品牌戰略和營銷策略,包括強大的資金做後盾,這也是為什麼最終小賈的街道工廠沒有成為第二個“小天娥”的原因,當然這都是後話......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我和小賈之間,本可以有風花雪月之情,但最終卻隻是烽火中的戰友之情。 因此,完成了小賈廠的下一代智能洗衣機設計方案,我內心有種欣慰的感覺,我希望這能成為我對小賈的一種補償,雖然我知道,無論什麼都無法補償小賈當時對我的愛。 我把設計好的下一代智能洗衣機設計文件用美國UPS寄給了小賈。 ...... 一個星期後,深夜的月光下,上海淮河坊一棟老式裡弄房子二樓小屋的窗戶的燈還亮著: 小屋北麵的墻角放著一張大床,大床最裡麵睡了一個中年男子,大床的外沿睡了一個五歲模樣的小女孩; 小屋靠南的窗前放著一張方桌,方桌上放著一個被拆開了的大號美國UPS信封,方桌前坐著一位長發披肩的女子正在看一份文件。 這是小賈在看X寄給她的下一代智能洗衣機設計方案——一個代表當時最先進的智能洗衣機的設計方案。 小賈看著那漂亮的用CAD軟件畫的控製係統電路設計圖,當年,都是X先畫好了草圖,然後再由她用圓規和尺在製圖板上一筆一筆地畫成正式的電路設計圖。 小賈的目光落地了控製係統的軟件代碼上,當年,都是X先用匯編語言寫好了程序,然後由她翻譯成機器碼,再去燒製EEPROM,而現在,直接生成了二進製的代碼——可以直接燒製EEPROM了。 小賈站起身來,走到小屋東麵的書櫥前,拿出一本相冊,第一頁放著一張照片,那是1984年底在上海大廈開智能化精密溫度控製係統鑒定會時,全體租賃團隊成員的一個合影。 照片中,X還是一個臉上殘留著幾分稚氣的不到三十的小青年,而照片中的她,則還是一個花信年華的少女。 小賈撫摸著照片,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之中: 十二年前的那個夜晚,她離開了高泰電訊器材廠,X送她回家,他們在弄堂口分手了; 她沒有責怪X怎麼這麼無情,因為她知道他已經有一個女朋友了; 但是,分手帶來的心理創傷讓她久久無法燃起對愛的渴望,直到三年後,她都三十了,遇到了她現在的丈夫,一個憨厚、勤勞、溫柔、體貼的男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由此兩個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隻是這對她來說並沒有帶來太大的喜悅,而是像在完成一件歷史的使命,因此結婚後,除了操辦家務,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 整整十二年過去了,一切都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然而前幾天小蔣卻在無意中告訴她X居然還是單身!這不能不讓她那原已平靜的心重新起了琦鏈。 她突然發現:生命中曾經的那份純真,心中抹不去的那一片雲彩,很多時候,回不來的東西我們隻能假裝從來沒有擁有過,但實際上那隻是在騙自己而已! 這時,睡在床上的小女孩——這是她的女兒,發出了幾聲夢囈聲,一隻小腳頑皮地蹬開被子露了出來。 小賈放下手中的相冊,走過去輕輕地把女兒蹬開的被子重新蓋上,雙眼凝視著女兒那睡夢中的一張笑臉,也許她在想:希望女兒長大後,在愛情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比她自己更順暢...... 不能擺脫是人生的苦惱根源之一,戀愛尤其如此——塞涅卡。 【下章看點】 就在小賈在月夜下難以入眠的同時,遠在大洋彼岸的X也正在“挑燈夜戰”: 要第二次回國了,這次X要去上海自動化所去做一個的實物演示,然而用美國最先進的技術升級的IC卻遇到了難題,X和他的小夥伴們奮戰到了淩晨3點——離X的回國航班起飛隻有五小時了,但問題卻還沒有解決...... 怎麼辦呢?他們會放棄技術升級嗎? 欲知詳情,請看下一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