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這是一篇經典的短篇小說,擁有三段式的結構,故事層層遞進,在高潮處戛然而止,隻剩下意味深長。 小說的寫作年代已經非常久遠。 但相信現代人也無法很好地回應這個問題—— 一個人需要多少土地? 需要多少金錢? 多少房子?” 搖了搖頭,張麟在滿場欽佩的注視中,聲音磁性的說道:“托爾斯泰說,其實一個人最終也就是需要一個從頭到腳六英尺長的土地而已。 設想一下,如果他沒有因為舍不得一千盧布而倒下,成功地將圈到的土地歸為己有,他就會幸福嗎? 結論是:不會。 因為欲望已經蒙蔽了他的心靈,他一定會想到更多更好的土地,最終被欲望迷失了眼睛和心靈。 所以,知止,知足才能夠長樂。” 頓了頓,張麟屁股往前挪了挪說道:“我們父母輩兒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了房子、小車就覺得幸福美滿了。 可是近幾年,我們看到別人有大房子,別墅,還有豪車,就羨慕不已。 加上大家都認為,這些東西,代表幸福……” 接下來的時間裡,張麟講了很多。 最後,他講述了一個例子。 去年中旬,浙省有一名90後小夥,厭倦城市的生活後,毅然決然回到老家,跑到一個大山裡麵去居住,撘棚養豬喂雞,提前過上了“養老”的生活。 這位小夥的網名叫王子青蛙(羅強),是一名粉絲百萬,貨真價實的90後。 在住進山裡以前,他也曾到外麵去打過工,學過汽修,進過工廠,開過出租車等等。 可是一圈展轉走下來,獨在異鄉為異客的他,還是發現家鄉才是他靈魂的歸宿。 因此他變賣所有打拚下的資產,帶著差不多三十萬回到了老家。 看著兩鬢斑白的父親,看著腿腳開始不利索的母親,小夥愈發堅定了回家的決心。 “記得當時,他給我發了一段很長很長的私信。 真的,看的我感觸很深,對親情有了不同的想法。” 回憶說著,張麟微笑道:“親情,看似簡單的兩個字,卻蘊含了深刻的文化意味。 尤其是在我們華夏,對親情的真愛,已經成了道德的最高境界。 再稍許咀嚼一下我們的國家、民族、家族或個人史,更能察覺出文化意義上的親情,對於華夏社會單位組織家族和個人等非同小可的影響。 華夏傳統道德,是建立在儒家的實踐理性文化之上。 以仁為核心,以宗法血緣紐帶為特色的產物,講究三綱五常。 而居五常之首的仁,孔子曾解釋為: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也……” 下意識說了一通,張麟咳嗽一聲道:“哈哈,跑題了,咱說回正題。” 頓了頓,補充說道:“感受了城市的便利,看著老舊的瓦房,看著八九十年代的建築,小夥萌生了蓋房的念頭。 他父親是泥瓦匠,小時候他跟著幫工,算是有些技術積累。 但他的技術,距離蓋一座夢想中的房子還差之甚遠。 為了能夠蓋好房子,他花了很多心思,慢慢學習變成了全能建築工。 泥瓦匠、木工、裝潢他慢慢變得樣樣精通。 把一切都準備好以後,小夥就開始拍攝視頻。 他說這麼做既體現自己的價值,也宣傳自己的家鄉。 連續發布41個作品以後,沒想到突然間有一個集錦視頻就火了。” 說著看向觀眾席,提示道:“如果大家也刷某音,看小破站,相信應該看過這支視頻。” 不少觀眾頷首,表示確實看過這支很解壓的視頻。 笑了笑,張麟說道:“說回今天的話題。 看到他那麼年輕就回到老家,有網友質疑他那麼早就躺平,缺乏進取心。 對於各類質疑的話語,小夥改造房屋期間就聽過很多。 但人怕出名豬怕壯,隨著視頻的爆火,他的事跡逐漸被外界所知曉,官方媒體也報道他的生活。 隨著事件不斷在網絡發酵,關注的人越來越多,就連當地相關部門,也曾去實地了解過他的情況。 雖然不建議那麼做,但也並沒有阻止。 細心的人發現,小夥至今已發布60多個視頻,房子也從老舊不堪變得煥然一新,成為了無數人的夢中情房。 至今為止,他的視頻點擊量都很高。 他所記錄的一切,也都是他生活中點點滴滴。” 攤了攤手,看向認真聆聽的司儀,張麟說道:“我想強調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人生路也要靠自己來走。 小夥的父母說,我們不想對他多做乾涉,隻要他過得開開心心,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因此看到他堅持,還是決定跟他站在同一陣線,希望他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說完停頓片刻,張麟補充說道:“這個世界最永恒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君子之交淡如水。 這山望著那山高,往往是別人激發了你的欲望。 你的初衷,不是這樣的。” 嘩嘩嘩~~~ 熱烈的掌聲響起。 張麟不停道:“還有,我特別想強調的一點就是:堅持本心。 在春秋時,有一個神射手,叫養由基。 他和人打賭,一箭射穿了多層鎧甲,然後到楚王麵前邀功。 楚王說:真丟人!明早作戰,你們射箭,將會死在這武藝上。 果不其然,養由基在一次戰鬥中,沖入吳國設計的陣營,被亂箭射成馬蜂窩。 老子說:過剛者易折,善柔者不敗。 當我們遇到一群人給自己點贊的時候,就會體現出特別的勇敢,因而很可能被大家“捧殺”。 別人對你的看法,是五花八門的。 有人說你好,有人說你不好,到底聽誰的,你也不確定。 事實上,大部分的人都是過客,對你一知半解,說的話,也僅僅是從他個人的角度出發,不全麵,甚至是瞎指揮。” 頓了頓,復又說道:“上學的時候,我們學了《小馬過河》的文章。 小馬在河邊,聽鬆鼠說:“不能過河,曾經河水淹死鬆鼠了。” 老牛說:“沒啥,我輕輕鬆鬆過河。” 小馬就猶豫了,耽誤了半天的工作。 回到現實,你有房子了,有人說位置不好,有人說樓層不好; 買車了,有人說車的檔次太低,有人嫌棄車燈不美。 你發現自己怎麼都做不好,若要讓大家滿意,你就會困頓,所有的幸福都弄丟了。 不跟別人較勁,過好自己,就富貴了。” 說著,在所有人若有所思的表情中又舉例道:“名人唐伯虎有一種觀點: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出穿。 一生沒錢的唐伯虎,能夠說他不富貴嗎? 他有朋友,在落難的時候可以幫忙,比方說,文征明; 他也有考試拿第一名的驕傲; 在最困難的時候,還有女人喜歡他,嫁給他。 在晚年,他能靠賣畫為生,並且有很多粉絲。 唐朝詩人羅隱,寫過一首詩: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我們到底是為誰而采蜜? 不是打造自己的甜蜜生活嗎? 曾經,羅隱去京城科考,十次都落榜了,整日鬱鬱寡歡。 後來他不去科考了,在錢鏐的手下做秘書工作,自得其樂,更重要的是,有人賞識。 和喜歡自己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養生。 若是沒有人喜歡,就學會自愛,獨來獨往也是很珍貴的。 不要那麼乖,總是聽人家的話,然後對比自己的日子。 這會把原有的富貴弄丟。 尊重自己的心聲,知足常樂,慢慢花自己的錢,富貴就來了。 人家在豪宅裡,使勁思考如何搞定負債問題; 你在五六十平米的小房子裡,無債一身輕,誰更富貴,一目了然。 讓別人做別人,讓自己做自己; 不羨鴛鴦不羨仙。 如有一天,別人對你的各種設計,不再有用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定力足夠,幸福感也很多,別人還會因為設計失敗而煩惱。 弱水三千,我隻取一瓢飲。” 嘩嘩嘩~~~ 熱烈的掌聲響起。 全場大部分人起立鼓掌,為張麟這段耿直的發言。 真的,不管認不認同,這番話確實有其道理。 站起身不停鼓著掌,之前說話的男子贊嘆道:“別的專家說的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隻有張麟,才是乾貨滿滿,令人發人深省啊!” 掌聲中,司儀不停鼓掌,連說說的真好。 拿起剛放下的話筒,張麟腔調道:“最後再申明一下,我說的是讓大家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態度,但也不要一味的躺平。 沒有追求,就是鹹魚。 我希望年輕人不要透支生活,那樣隻會徒增壓力。 總之你有多大的夢想,就去付出多大的努力就好。 但是一定要注意,跟上社會的腳步,千萬別被生活給淘汰掉。” 說罷,道了聲謝放下了話筒。 可能是收到了導演的提醒,剛剛還贊不絕口的司儀岔開話題,說到了貧窮的根源方麵。 其中一位專家認為貧窮的根源是教育,是孩子的成長。 他沒說出什麼鞭辟入裡的話,但道理是正確的,聽得張麟不停頷首認可。 見狀,司儀詢問起他。 笑了笑,張麟說道:“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有一部關於我的網大電影,叫《遇見張麟》。 本片講述了一個追星男孩兒,最終得以圓夢的故事。 雖然這部電影是在拍我的馬屁,但這個故事所透露出來的含義,不得不讓家長們不寒而栗。 它無疑是在鼓勵那些幼稚的追星族少年,告訴他們,隻要你能堅持不懈地犯傻,最後就會有無數好人幫助你實現最荒誕不經的念頭。” 哈哈哈~~~ 聽著這六放味兒十足的話語,現場笑聲如雷。 同時,也愈發欽佩起張麟的認知。(本章完) 最新網址:
第290章.不愧是耿直boy(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