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 一姐的承上起下堪稱完美。 正如一支點贊很高的視頻所說:雖然現在的央視新人主持人很厲害,都很有特色,但還是會忍不住會想念她們。 她們是誰不言而喻。 正是卿濤她們這些中生代,真正的國泰民安臉,盛世太平音。 對於舞臺上一姐的超神發揮,張麟拐了一個彎就聽不太清楚了。 因為央視頻的記者小雯攔住了他,笑嘻嘻表示自己正在直播,讓他發表一下感想,跟直播間的三萬多網友互動一下。 知道這是推廣央視頻的既定任務,張麟也未拒絕,跟著小雯來到了後臺采訪間。 一進去,才發現領了獎的幾個同事也在,正跟眼前的直播設備互動著。 “嗨嘍,大家好啊!” 笑嗬嗬的跟幾人打了個招呼,張麟在小雯的指引下在C位就坐。 不錯,哪怕他最年輕,也不容置喙的坐了C位。 采訪組理所當然的如此安排,其他工作幾十年的前輩也理所當然、沒有任何指摘之處。 央視老大哥的太子爺! 加上如此妖孽的才華! 張麟不坐C位誰坐C位? 誰有資格坐C位? 不得不說,華夏對神童是很包容的。 華夏也是一個神童輩出的國家,《清平樂》中數次出現的司馬光,曹操之子曹沖、秦國上卿甘羅、大名鼎鼎的房玄齡以及方仲永等。 悠久的歷史,讓華人不知不覺有了神童情結。 從古至今,人們喜歡把那些年幼智慧超人的兒童同普通兒童區分開。 自古稱這些孩子為神童,他們不僅是父母的驕傲,也是世人誇贊、傳揚的對象。 就算是現代,“神童”也是人們追捧的對象。 “當代神童”的張炘,2歲能識千字,10歲上大學,13歲就考上了研究生,16歲當上博士。 陳舒英12歲參加高考被浙大錄取,被譽為00後新生代“天才神童”。 甚至網上出了一個華夏神童排行榜,榜單第一名是三小隻的隊長王竣凱。 當然,最後一個純屬粉圈自嗨,並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 但國人重視神童是根深蒂固的。 與之相對應的,重視神童自然也格外重視年輕人,對年輕俊傑的包容度非常高。 隻要你有本事,得到再高的贊譽那也是理所當然。 再說你有本事,能大的過歷史上的那些牛人? 6歲寫《詠鵝》的駱賓王,9歲中神童舉的楊炯,12歲出使趙國,獲封上卿的甘羅…… 年輕人裡,14歲帶兵征戰,參與群雄逐鹿,經常以少勝多,擊敗高歡,北周的開創者宇文泰。 力能扛鼎,破釜沉舟,24歲贏得巨鹿之戰的霸王項羽。 19歲冊封翼王,獨自帶兵征戰,24歲取得湖口、九江大捷,威震清軍的石達開。 18歲率800兵馬深入朔漠,封冠軍侯。23歲封狼居胥,成為名將典範的霍去病。 翻開歷史,年輕俊彥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跟這些載入史冊的壯舉相比,張麟在他們中間坐C位,簡直不足掛齒。 不過若是張麟是日韓兩國人,那所謂的傳統文化,會讓他崛起的難度增加十倍百倍不止。 就那動不動鞠躬下跪的習俗,處處彰顯著文化的陋習。 至少在張麟看來,男兒膝下有黃金,隻有跪天跪地跪父母,其他任何人都不配。 而隨著張麟的入鏡,直播間瘋狂了,彈幕肉眼可見變得密集,人數也開始以倍數激增起來。 短短時間,等小雯笑著開場時,已經從三萬多躍升到六十多萬。 如此人氣和號召力,看的一眾同事們紛紛側目。 小雯亦心頭暗喜,笑嗬嗬問起張麟,說起了他獲獎感言裡的一段話。 [我雖然不認識他,但我從他呆滯的眼神、路燈下若有所思的反光的臉、和查看手機的頻率上,就能立即判斷出他是不是搞新媒體的。] 不出預料,這段話讓幾位獲獎者倍感認同。 小雯話音落下,張麟還沒來得及回答呢,他們就爭先恐後的說了起來,仿佛群口相聲似的。 人民日報的顧仲陽率先開口,笑說道:“這幾年我也在搞新媒體,搞了四年左右了。 這期間,我真的是手機從不離手,走路、吃飯、上廁所、擠公交地鐵的時候眼睛也都長在手機上,隨時關注微信、微博、朋友圈,苦苦尋覓合適的選題,同時生怕一轉眼就錯過一個不蹭不是人的全民大熱點。 朋友圈也充斥著硬廣、加班、100000+文章,活生生變成一根貼滿小廣告的電線桿。” 看到其他幾人笑嗬嗬的,笑著搖頭說道:“於是時不時就要絞盡腦汁運用濾鏡修辭法,為朋友圈填充幾條顯得十分有趣的生活小插曲。 經常以奧斯卡小金人的演技,雲淡風輕的轉發自己文章到朋友圈,說:這篇文章厲害了!” “哈哈哈哈哈哈太搞笑了~” 小雯笑的樂不可支,直播間的觀眾也笑聲成片。 這一段自嘲式的發言,讓顧仲陽一下子從高端大氣上檔次,變得親切和藹接地氣起來。 見到網頁反饋如此熱烈,新鏵社記者鬱瑋也說道:“在沙漠地區回來後,這一年我也在適應內地的歌舞升平。 跟普通人不一樣,他們打開一篇文章從上往下按順序看,而我們這類人會從下往上先拉到底部看閱讀量。” 這話一出口,張麟幾人齊齊點頭。 還別說,他們真是從下往上看的。 見小雯望來,知道需要自己開口引流,便笑著道:“我也是這樣,在新關注一個號時的心理活動常常是: 自動回復辣雞!(嫌棄揮手) 排版辣雞!(嫌棄揮手) 內容辣雞!(嫌棄揮手) 這篇是抄的XXX的!(嫌棄揮手) 憑什麼閱讀量比我高!?(份外不服)” 哈哈哈~~~ 這一段挺逗的,在場幾人鼓著掌認同而笑。 直播間的網友們,更是哈哈大笑個不停。 “哈哈哈,這才是張麟本麟,獲獎感言太正能量了” “康暉內心住了一個少年,那個少年心裡也一直有他” “少年總是這樣,噙著笑意看向前方,目光堅定而敞亮。” “央視BOYS各個身懷絕技,都好喜歡” “對!!!寶藏男團,啥時候再次合體啊?” “論我大麟子還有什麼獎沒拿?” “……” 網友樂嗬嗬議論紛紛之際,央視記者侯凱笛也忍不住暢所欲言。 “我總共關注了989個公眾號,置頂過半。%。” 他的這句話,頓時引得幾人擊掌說“原來是你,猿糞吶”。 哈哈笑著,侯凱笛不停道:“我還有不輕的強迫癥,每次推送之前,總要預覽十次反復確認。 推送後每隔5分鐘刷新一次閱讀量和後臺漲粉數據。 一個小時後如果數據慘淡,會到處跪求轉發,往群裡丟稿子鏈接,用盡所有示愛表情包求點擊求評論求贊。” 看著侯凱笛略顯粗狂的造型,這話就具有了反差萌,逗得網友忍俊不禁。 張麟笑嗬嗬點頭,蓋章確認道:“這點我可以作證,他發的那些示愛表情包真的非常惡心。” 看向同事侯凱笛,滿臉嫌棄的笑罵道:“聯想到他張飛似的樣子,那就更惡心了! 每每看到那一套組合拳,我都恨不得通過網線傳過去,揮起我沙包大的拳頭打(洗)他。” 哈哈哈~~ 熱鬧的笑聲中,侯凱笛突然感性搖頭道:“對於這份工作,我無怨無悔。 但因為這份工作,我和朋友們的感情就像一塊錢買的衛生紙——說破就破。” 歡樂的氛圍頓時一滯,在場幾人愣神後俱皆神色復雜的頷首。 侯凱笛不停道:“婚禮、生日、朋友聚會被約,我永遠隻有一個回答:到時候來看。 因為我們的業餘時間就是張麟說的薛定諤的時間,可能有,可能沒有,一切隻取決於熱點和客戶的電話會不會來。 每天都在揣摩高層、客戶、粉絲要什麼,為明天的選題焦慮,並且陷入這個熱點到底要不要跟的沉思,導致隨時看起來心事重重,仿佛有800萬的生意要談。” 頓了頓,在幾人頻頻點頭贊同中,笑嗬嗬道:“當然,有利有弊,我因此熟知各種實時八卦熱點、以及各類社交平臺的最新功能。 聊天時網絡熱詞總能信手拈來,熱門段子運用得風生水起。 尤其是張麟的段子,我都有下載收藏,經典的都能倒背如流。” 嗯了一聲,張麟笑道:“那你背一個我聽聽?” “順著背誰背的下來呀!” 皮笑肉不笑賤賤的回了一句,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侯凱笛笑道:“不管是發朋友圈還是評論別人的朋友圈,我都要強行有梗,沒梗會死那種。” 不能讓侯凱笛一直占著焦點,小雯笑著說有趣,視線看向了楚天都市報記者何婷,這位鮮少的女性記者。 正聽的有趣的何婷一愣,想了想微笑說道:“我線上是一個溫柔風趣青春陽光活潑可愛的小甜心,撩粉絲撩合作方,撩金主爸爸,撩起人來自己都害怕。 一回歸線下馬上額.嗯.那個哈哈啊哈連一分鐘的尬聊都難以支撐。” 對於何婷的這番說辭,采訪間裡認同的人不多,隻有張麟豎起大拇指鼓了鼓掌。 不過直播間裡,廣大網友就萬分認同了。 他們在網絡上也能鍵政天下,任何事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可是在現實裡,把他們放在臺麵上,完完全全就是何婷說的那樣,說話都說不利索。 何婷笑著說道:“成為記者後,我不是在寫稿子就是在開選題會,拚命模仿著米蒙、張麟、故宮淘寶,除了瞎編還是瞎編。 動不動就頭腦風暴,一張口就是大數據、洞察、社群、KOL、social、KPI。 想不出觀點了會馬上聽一集邏輯思維。 看到好友轉發“掃碼即贈”、“限時免費”、“集贊直減”、“僅剩X個名額”,會輕蔑一笑:嗬嗬,都是套路。 而當刷到3個及以上朋友轉發同一條圖文、海報或H5,就會暗自揣度:又刷屏了,是不是熱點來了?我要不要寫一寫?”(本章完) 最新網址:
第330章.搞笑又接地氣的新聞人(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