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麥斯頓?難道不是羅素嗎?
當帕麥斯頓的名字出現在阿爾伯特口中的時候,坎寧立刻意識到羅素大臣已然出局。
盡管坎寧並不知道帕麥斯頓不知道用什麼辦法讓阿爾伯特傾向於他,但是坎寧明白王室的態度會在這場首相之爭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如果羅素大臣不能夠說服阿爾伯特的話,那麼他的首相職位注定是遙不可及的夢,而自己政務次官的職務也將會變為泡影。
正當坎寧心思百轉之際,阿爾伯特溫和儒雅地聲音再一次傳到了坎寧的耳畔:“我不知道羅素大臣究竟答應你什麼條件,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證。在你完成你所肩負的任務之後,王室將會繼續你豐厚的回報!”
坎寧立刻明白了阿爾伯特的意思,他所說的情報大抵就是爵位。
在聯合王國之中,爵位發表著一個人對於國家的貢獻。
雖然被王室賦予的爵位本身也隻是男爵、子爵之類的低等級爵位,而且還沒有實質性冊封的土地,但是他無疑是代表王室對於有功之人的態度。
再加上19世紀的爵位本身還存在著一定的含金量,這導致王室每一次發放爵位的時候,都是慎之又慎。
根本不會出現20世紀那種爵位胡亂發放,然後貶值的情況。
所以說政務次官的職位同爵位相比倒是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是!殿下!我一定會竭盡所能為聯合王國服務!”坎寧激動地對阿爾伯特回答道。
“坎寧先生,我相信你對於聯合王國的忠誠!”阿爾伯特親王臉上依舊掛著笑容,“現在時候不早了,我也該去幫助維多利亞整理資料了!”
聽到阿爾伯特暗示的坎寧趕忙向阿爾伯特親王起身辭別。
1852年12月21日的內閣會議之中,不列顛外交大臣羅素與不列顛內政大臣帕麥斯頓聯手向首相阿伯丁發動“進攻”。
羅素聲稱奧斯曼帝國的裁決必然會引起俄羅斯帝國的過激反應,俄羅斯帝國皇帝尼古拉一世勢必會將他的軍隊調到多瑙河公國。
為了防止奧斯曼帝國遭受到俄羅斯帝國的攻擊後陷入崩潰,皇家海軍務必要將艦隊派遣道博斯普魯斯海峽防止俄羅斯帝國利用軍艦攻擊君士坦丁堡。
羅素大臣的行動同樣也受到了內政大臣帕麥斯頓的支持。
作為反俄急先鋒的帕麥斯頓甚至呼籲調派艦隊進入黑海警告俄羅斯帝國艦隊,大有一言不合就直接掀桌子的沖動。
麵對內閣中排名第二(外交大臣)與第三(內政大臣)的“進攻”,執政經驗不足的阿伯丁展現出了拙劣的政治鬥爭技巧,以至於整點內閣會議以不歡而散結束。
在場的所有內閣成員都明白,這場爭鬥隻不過才剛剛開始,更加激烈的爭鬥會在俄羅斯帝國向多瑙河公國進軍之後逐漸陷入白熱化。
1852年12月23日。
作為奧斯曼帝國聖裁受害者之一的俄羅斯帝國在經歷過長達十一天的信息遲滯之後,帝國的中樞神經總算在這一天收到來自奧斯曼帝國的消息。
接受到消息的尼古拉一世皇帝看著眼前遲滯了將近十一天的消息麵露慍色,他並不是因為奧斯曼帝國的裁決而惱怒,而且為消息的滯後而憤懣。
尼古拉一世不明白好好的一個帝國怎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整整十一天!這可是整整十一天,他竟然沒有收到一點風聲。
這還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感覺到了俄羅斯宮廷的腐朽,他所信任的大臣(外交大臣卡爾.涅謝爾羅迭)、將軍(戰爭部長多爾戈魯科夫親王),甚至他一手建立的情報組織(政治警察“第三科”負責人奧爾洛夫伯爵)似乎都在有意欺瞞他。
整個宮廷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個密不透風的圍墻將尼古拉一世本身團團包圍,外來的消息在沒有經過他們的同意之後一點都無法傳遞進來。
如果不是他的侍從武官在前往聖彼得堡外交部們的時候,偶然聽到了外交部的交談,並將消息告訴他的話,恐怕現在的尼古拉一世仍舊被蒙在鼓裡。
“他們到底想要乾什麼!他們怎麼敢這樣做!”尼古拉一世咬牙切齒地低吼著,青筋在他的額頭暴起,手掌也因為憤怒而攥成了一個拳頭。
在尼古拉一世的眼中,整個宮廷已經沒有一個人可以信任,他所任命的部長都在有意欺騙他。
尼古拉一世必須要想一個辦法,隻有這樣才能夠將他的意誌傳遞到軍隊之中。
隻要他的意誌能夠抵達軍隊,那麼卡爾.涅謝爾羅迭等人的一切陰謀都會成為一場空。
尼古拉一世對於自己的軍隊與子民效忠自己這件事情信心十足。
那些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知道的士兵在軍營之中,隻有聽從長官與效忠皇帝兩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