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
梅特涅親王口中法蘭西的常備軍數據不管是對軍方,還是對政府來說實在是有些駭人聽聞了。
60萬人常備軍意味著什麼?60萬常備軍意味著僅憑借法蘭西一家就足以蕩平整個德意誌地區軍隊。
整個德意誌能夠真正有決心和能力同法蘭西對抗的隻有普魯士與奧地利兩個國家,而普魯士的常備軍人數為18萬(鑒於1851年普魯士二級預備役一觸即潰的戰鬥力,奧地利帝國並沒有將普魯士二、三級預備役算作戰鬥力。),奧地利帝國現有常備軍數也不過40萬出頭,可以說整個德意誌地區能夠拉出來一戰的軍隊也不過58—70萬左右。
這些軍隊壓根無法對法蘭西形成有效的壓製,隻要法蘭西的軍隊動員速度足夠迅速,南德意誌的那些諸侯國攝於法蘭西積年累月軍威,根本不敢對法蘭西帝國出手。
一加一減下,法蘭西帝國隻需要派遣一部分士兵前往倫巴第與威尼斯,那些潛伏下來的亞平寧反賊就會揭竿而起。
到那個時候,奧地利帝國可能又要重演1848年大革命的舊事,這一次他們的對手變成了裝備與士氣比撒丁尼亞王國強上不止一個檔次的法蘭西帝國。
包括拉德茨基在內的奧地利將軍都不敢保證自己一定能夠贏得勝利。
曾經防禦住阿爾伯特6萬軍隊進攻的四角要塞,可沒有辦法防禦法蘭西帝國的攻擊。
【PS:四角要塞的本質是防窮鬼不防富豪,隻要大炮足夠多,完全能夠將四角要塞完全砸平。】
再者說,普魯士王國真的願意同奧地利現在一起組成對抗法蘭西的聯合軍隊嗎?這個問題恐怕也隻有上帝才知道。
梅特涅的話之所以遭受到赫斯大臣激烈的反對就來源於此。
一旦赫斯大臣承認了法蘭西擁有60萬軍隊,那麼他就要思考如何防備法蘭西60萬軍隊的進攻。
想要防備這種規模軍隊,隻有組建相同規模的軍隊,然而奧地利帝國的財政恐怕沒有能力負擔得起這麼龐大的一支部隊。
自從拿破侖戰爭之後,奧地利帝國軍隊一直是以鴕鳥的姿態默默地注視著歐洲各國軍隊技術與戰略的發展。
強如卡爾大公那樣的戰略與軍事大拿,最終也不還是無法從根源改變奧地利帝國軍隊,他也隻能選擇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修補工作,好讓這個原本就不怎麼瓷實的花瓶外表上能夠嚇唬住人。
拉德茨基老元帥就更不用說了,臨危受命擊敗撒丁王國的入侵,並且平定北意大利的叛亂之後,老元帥也果斷選擇解甲歸田,回歸隱居的生活,他為奧地利帝國保住了倫巴第與威尼斯,卻沒有辦法徹底改良帝國軍隊。
赫斯大臣領導下的奧地利帝國軍隊已經不在暢想重現神聖羅馬帝國的榮光,而是以一種防守反擊的姿態應對一切。
對於赫斯大臣這種近乎鴕鳥的戰略思維,梅特涅親王直言不諱地批評道:“赫斯大臣,你的消息已經過時了!”
隨後,梅特涅親王將法蘭西帝國近期的軍事方麵的改革全盤托出(這些都是理查德.梅特涅道聽途說,然後轉述給梅特涅親王)
“赫斯大臣,奧地利帝國的軍隊……”弗蘭茨.約瑟夫在聽到梅特涅講述的改革措施之後,用殷切地目光注視著赫斯,其中的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
“陛下,恐怕不行!”赫斯大臣搖了搖頭對弗蘭茨.約瑟夫苦笑著回應了一句道:“且不說,奧地利帝國根本沒有代役製度!就算有,60萬軍隊所需要的財政也是一筆天文數字!隻有像法蘭西那樣的國家才能夠負擔得起龐大的軍隊支出!”
“這麼說!一旦奧地利帝國與法蘭西帝國交惡的話,我們的軍隊根本無法抵抗法蘭西帝國!”弗蘭茨.約瑟夫眉頭微皺,語氣沉悶地說道。
“我們並不一個人,還有德意誌邦聯,陛下!”赫斯大臣趕忙對弗蘭茨.約瑟夫提醒一句道。
“赫斯大臣,根據《德意誌邦聯戰爭巴第王國與威尼斯王國並不包含在其中!”梅特涅親王“好心”為赫斯大臣科普。
“梅特涅親王,你是在充當法蘭西帝國的說客嗎?不要忘了,你是奧地利帝國的臣民,你一切都屬於奧地利帝國!”惱羞成怒的赫斯大臣氣急敗壞地對梅特涅親王發起人身攻擊。
穀噮/span“正因為我忠於奧地利帝國,所以我才會以冷靜地頭腦分析,而不是盲目地自大與自卑!”梅特涅親王果斷回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