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外交孤兒俄羅斯(1 / 2)

第二場四方會談剛一開場,克拉倫登伯爵搶先強調,不列顛王國將繼續堅持上一次會談提出的三個條件,並且在原有三個條件的基礎上再加上一個條件。

即俄羅斯放棄對土耳其基督徒的保護權,他們的安全將在四國(奧地利、英國、法國和俄羅斯)與土耳其政府達成一致後得到保證。

麵對克拉倫登伯爵代表法英兩國向俄羅斯帝國所提出的四條極為苛刻和平條件,奧爾洛夫顯然無法接受。

一旦奧爾洛夫伯爵接受了這些條件,那麼奧爾洛夫本人的政治生命就會從他接手的那一刻就畫上了句號。

不管是宮廷中的尼古拉一世陛下,還是國內的泛斯拉夫派都不會容忍他繼續就留在俄羅斯帝國政壇。

鬧不好奧爾洛夫伯爵本人也會被某些激進份子刺殺在家門口。

別看後世針對一個國家領袖刺殺的案例很少(或者說很少報道出來),但是在19世紀刺殺可以說是成為一位國家領袖的“必修課”。

弗蘭茨.約瑟夫、攝政王威廉一世、尼古拉一世……又有哪一個沒有麵臨過刺殺,更不要說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合眾國,刺殺總統的人更是不在少數。

一個國家的領袖尚且如此,更不要說是一個失勢的政治人物。

隻需要隨著買通一位酒鬼,在奧爾洛夫的必經之路上埋伏一手,等到奧爾洛夫放送警惕之後就可以完成刺殺。

隻聽說國千日做賊,從來沒有聽說過千裡防賊。

不論是從政治生命,還是從物理生命上來說,奧爾洛夫伯爵都絕對不可能答應這個條件。

“俄羅斯帝國嚴重懷疑英法兩國對於此次和談的誠意!”奧爾洛夫伯爵大聲嚷嚷著,而後又對英法威脅道:“我方希望英法兩國能夠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所提出的條件!俄羅斯帝國並不是戰敗國,我們還有一百多萬的軍隊!你們是否想過將一個大國逼上絕境的後果?”

假如在錫利斯特拉要塞攻防戰還沒有開打之前,英法兩國還會顧慮俄羅斯帝國手中的百萬斯拉夫牲口。

但是,錫利斯特拉要塞攻防戰之後,英法兩個國家絲毫不再擔心俄羅斯帝國手中的軍隊。

以4倍兵力、半年時間尚且沒有辦法攻陷一座要塞,這樣的軍隊又怎麼會讓英法兩個國家的對手。

奧爾洛夫的威脅在克拉倫登伯爵與德.呂伊斯顯得尤為可笑。

“如果說這就是俄羅斯帝國的態度的話,那麼這場和談就沒有必要再繼續下去!”克拉倫登伯爵同樣針尖對麥芒向奧爾洛夫回擊。

坐在一旁的德.呂伊斯同樣也反唇譏諷道:“我真的不知道,一個動用了18萬人花費了半年多期間,還沒有征服一座要塞的軍隊究竟是一隻什麼樣的軍隊!如果我是這隻軍隊領袖的話,恐怕早就羞愧到自殺了!”

“你……你們……”奧爾洛夫伯爵指著克拉倫登伯爵與德.呂伊斯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這一刻奧爾洛夫伯爵總算意識到,英法兩國的目的壓根就不是和談。

於是,奧爾洛夫伯爵將希望的目光投向了包爾伯爵,他想要通過包爾伯爵背後的奧地利帝國向英法兩國施加壓力,從而讓和談變為可能。

作為四方會談主辦方的包爾伯爵看到了奧爾洛夫伯爵向他投來地目標,他嘆了口氣對奧爾洛夫說道:“奧地利帝國同意英法兩國代表提出的四個條件,並且希望俄羅斯帝國能夠盡早撤離多瑙河公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摩擦!”

叛徒!

包爾伯爵也得言論猶如晴天霹靂一般,令奧爾洛夫伯爵感覺到了震驚。

此時的奧爾洛夫伯爵的腦海裡久久回蕩著“叛徒”兩個字母。

“上帝啊!不列顛與法蘭西究竟給了你們多少承諾才將你們的良心賣走,難道說你們奧地利人胸膛沒有一顆完整的心臟嗎?”奧爾洛夫伯爵低聲沖包爾伯爵吼了一嗓子。

奧爾洛夫伯爵並不憤恨英法兩國,因為他們與英法兩國之間依舊保持著戰爭關係。

但是作為俄羅斯帝國最親密的戰友——奧地利帝國的背叛,卻讓奧爾洛夫伯爵無法忍受。

盡管奧爾洛夫伯爵明白奧地利帝國舉行這場會談的目的同樣也不單純,但是他怎麼也想不到包爾伯爵會這麼肆無忌憚地站在了俄羅斯帝國的對立麵。

“伯爵閣下,奧地利帝國並沒有收到英法的賄賂!”包爾伯爵矢口否認自己同法蘭西帝國在多瑙河公國交易:“我們隻是認為,不管是多瑙河公國與塞爾維亞的控製權也好,還有說土耳其境內的基督教保護權也罷……都應該在歐洲各國(列強)的協同下共同維護!”

奧地利帝國公然站隊英法兩國陣營,並且對怒斥俄羅斯帝國破壞歐洲和平的行為,使得奧爾洛夫伯爵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

“好!希望奧地利帝國不要後悔!”奧爾洛夫伯爵咬著牙對包爾伯爵說道。

隨即轉身離開了會談地點,奧爾洛夫走後,包爾伯爵的嘴臉露一抹苦笑對克拉倫登伯爵與德.呂伊斯道:“希望你們能夠信守承諾!”

“當然!”克拉倫登伯爵與德.呂伊斯異口同聲地回應了一句。

接著,在沒有奧爾洛夫伯爵參與的情況之下,英法奧三家簽訂了《四點方案》。

1.俄羅斯宣布放棄對塞爾維亞和多瑙河兩公國的領土要求,這些地區將被置於歐洲列強(其中多瑙河公國由奧地利帝國單獨保護)和高門的共同保護之下;

2.多瑙河對所有商業航行開放;

3.以“歐洲勢力平衡”為目標修改1841年的《海峽公約》(俄羅斯海軍在黑海地區的主導地位將被中止);

4.俄羅斯放棄對土耳其基督徒的保護權,他們的安全將在四國(奧地利、英國、法國、俄羅斯)與土耳其政府達成一致後得到保證。

《四點方案》於4月17日發表,看到“四點方案”後的奧爾洛夫伯爵熄滅的最後的希望,乘坐火車來到了奧屬加利西亞與波蘭的邊境。

連夜乘坐馬車通過邊境地區的奧爾洛夫伯爵又在一堆哥薩克騎兵的護送之下,經過四天三夜的日夜兼程後,總算在4月22日抵達了聖彼得堡。

當奧爾洛夫伯爵一臉悲憤地向尼古拉一世沙皇匯報奧地利帝國背信棄義投靠英法陣營這件事之後,尼古拉一世沙皇同他當時的表情一樣,他先是一臉震驚地望著奧爾洛夫伯爵,而後咬牙切齒地讓奧爾洛夫再匯報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