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諸葛啟恍然大悟,立馬就明白鐘琰的言外之意了。 諸葛啟不由恍然道:“我知道了,對城外王基,我依舊避戰。” 鐘琰露出笑容:“公子穩重、聽勸,將來必堪大用。” 這評價就比先前的‘尚可’好很多了。 諸葛啟也知道自己有很多缺點,好色就是其中之一。 還有就是懶。 如若不是被逼無奈,諸葛啟甚至都想天天在家睡大覺。 可惜,父親起兵,被迫燒腦帶兵。 諸葛啟屬於是文、武皆懂,但哪個都不怎麼精通。 沒有文鴦勇猛,但比文鴦略善謀劃。 沒有王基善於謀劃,但比王基稍微能打點 … 麵對鐘琰的誇贊,諸葛啟沒有再笑,因為諸葛啟不知道鐘琰這番誇贊是真是假,無需發笑。 “姑娘可還有別的事?” 鐘琰搖搖頭。 “我還有事,就不打擾了,待我向鐘公問好。” 諸葛啟沒多待,轉身就走了。 鐘琰也沒挽留,看著離去的諸葛啟,不由笑著說:“分明都誌得意滿,卻能聽進去好言相勸,不驕橫自大…” … 諸葛啟在離開後,就登上城墻,查看起來防備之事。 諸葛啟對李遠、李途二人嚴加囑咐:“雖然許昌已克,但麵對王基已經不可鬆懈,越在這個時候,越要謹慎,嚴防敵軍使計攻城。” “但是…” 一句但是,讓李遠和李途立馬提起了注意力。 “也不能太嚴密。” “啊?”李途一愣,不解道:“公子,那我們到底要怎麼做?” “外鬆內緊,最好是能故意製造出一種…我們驕狂自大,布防鬆散的姿態。” 李遠眼前一亮,立馬就明白諸葛啟的意思了。 “公子是想,以此引敵軍來攻城?” 諸葛啟點點頭。 二人明白了,齊聲稱“喏” 諸葛啟站在城墻上許久,並沒發覺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硬要說的話,就是王基遲遲不攻城,讓諸葛啟感覺有點怪異。 …… 與此同時。 王基軍中。 王基不是不想打,他隻是在等文鴦的敗退,隻不過一直沒消息。 王基也已經坐不住了,其實早在昨天,王基就已經派人去許昌查看情況了。 但那個人還沒帶回消息,王基隻能等。 等到第二天下午,派去許昌刺探情況人回來了。 王基一共派去了十多個人,回來的隻有一個人。 這個人對王基說:“許昌已經易主了,其他人跑去喊門,全被射殺了。” “那你怎麼沒死?” “我…我沒跟著去,我是在暗處看得到。” 王基沒說什麼,也幸好這人膽小,不然他還帶不回來這個消息。 王基擺擺手:“你先回去吧。” 那人抱拳行禮後,就走出了營帳。 王基第一時間派人去叫那一支埋伏在文鴦必歸之路上的人撤回來。 再在那伏擊也沒用了。 …… 王基一個人坐在營帳裡,一夜也沒睡。 王基還真想出了一個計策。 驕兵之計。 王基思索一夜,想出了無數個計策,最終還是打算以驕兵破敵。 王基立馬派人去查看長社的守軍情況。 下午,王基得到答復。 就和王基預想的一樣。 守軍鬆散,無將巡守。 當然,這也是李遠和李途二人故意做出的假象,實際上的守軍很多很多。 隻是沒有暴露出來罷了。 因為有許昌被攻克的消息在前,王基聽到是長社是這麼個鬆散的情況,不由‘哈哈’笑道:“敵軍果然鬆散,驕狂自大,必死無疑。” 王基信心十足,立馬集結將士,開始鼓舞士氣。 第二天,王基對長社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而李遠和李途的守城方這邊,最初,還真被王基打的有點摸不著頭腦。 王基發起進攻的太快、太猛,李遠和李途還沒來得及讓藏著的守軍出來。 但是,那些事先就準備好的將士一出來,王基的攻勢積極有些弱了。 王基在遠處,看城墻上敵軍忽然加多,心中頓感不妙。 但王基沒有停下,還在猛攻。 王基還做了另一手準備,另外派兵去了長社其他東麵,王基現在的謀劃就是吸引敵軍兵力。 給東麵製造機會。 結果就是… 打了兩個時辰,沒半點進展。 不管王基用什麼攻城計策,都被守住了。 無奈,王基為了保存實力,便率軍撤退。 此戰,對諸葛啟來說,可謂是重挫敵軍銳氣。 對王基來說,則是重挫了己軍的銳氣。 王基也知道士氣不行了,怕被諸葛啟乘勝追擊,回到營寨後,就開始嚴密布防。 這一仗打完,諸葛啟心情大好,想笑。 但諸葛啟並沒有乘勝追擊,諸葛啟也想通了,現在文鴦已經打下了許昌,該著急的是王基。 諸葛啟隻用牽製住王基,給文鴦、鐘毓時間打下其他城即可。 無需冒著大風險去追擊殲滅王基,更何況還不一定能穩滅。 王基是撤了不假,但他麾下的人死的不算多,也就三千人左右,也就是他是攻城方難攻打,如若在平地上正麵打,諸葛啟這點人根本不夠看。 ··· 就這樣,經此一戰,王基更不敢貿然進攻了。 就在攻城無果的第二天,司馬昭派人的人也到了。 司馬昭給王基的任務並不是盡全力剿滅諸葛啟、文鴦二人及其叛軍,而是讓王基遏製住諸葛啟的攻城速度,實在不行,或是退而求其次遏製住諸葛啟不能讓他往北掠地。 司馬昭還有靈智,並沒有因此就遷怒於王基,而是給了王基兩個選擇,而且這兩個選擇都不難。 王基在聽完這兩句話,也是果斷放棄了長社,往南撤,王基並不是無緣無故後退,他是接應帶兩萬人前來支援的王徽去了。 ··· 就在王基率軍撤走後,不過半個時辰,諸葛啟就已經得知這個情況了。 諸葛啟感覺不對勁,但也說不來到底怎麼不對勁,隻能囑咐李家倆兄弟不可鬆懈,好好守城。 諸葛啟也是再次登門鐘家,這次是諸葛啟主動找鐘琰。 鐘家,院落,亭子裡。 諸葛啟過來時,鐘琰就在,麵前的案子上擺著書籍。 諸葛啟家中也有藏書,但諸葛啟並沒有鐘琰這麼愛看。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鐘琰聽到動靜,忙起身朝諸葛啟福身施了一禮:“見過公子,妾未迎接,公子勿怪。” 按輩分來算,鐘琰應該稱呼諸葛啟叔父才是,但因為鐘毓有意撮合她倆,鐘琰思慮過後,索性是稱呼公子了,這個稱呼不近不遠。 “此番貿然拜訪,是為了道謝。” 鐘琰並沒急著回答,而是先示意諸葛啟入座。 而後鐘琰方才詢問:“因何事還需道謝啊?” “若非先前姑娘及時勸阻,我也不會及時冷靜下來,更不會事有昨日之大捷。” 確實,如若諸葛啟真放鬆下來了,那昨天是什麼情況就不一定了,就算是防守住了,也不會那麼輕鬆,必然也是一場慘勝。 反正今天肯定是沒法這麼輕鬆的和鐘琰麵對麵品茗了。 “公子客氣了,妾隻是一小女子,心中並無大想法,先前提醒、勸阻之言隻是為了家族考慮,妾可不想看著身體不好的祖父、叔祖父因為公子的一念之差落得個反賊的汙名。” 停頓一下,鐘琰繼續說:“再說了,妾又沒提出什麼計策幫助公子,能守住王豫州的進攻,還是公子有謀略,與妾有何關係?” 這話說的是真漂亮,無形中還誇贊了諸葛啟。 和這種人說話確實舒服。 無形中就被誇了。 這次見麵,二人說的話明顯比上一次多了不少。 鐘琰對諸葛啟還算滿意。 閑聊一會,鐘琰要去給鐘昀熬藥,諸葛啟便告辭離開了。 ··· 同一時間,陽翟。
第48章:司馬昭的任務(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