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司馬昭的無奈(1 / 1)

勸降…說的簡單,但實際操作起來絕非易事。   更何況,人家舞陽守得好好的,憑什麼投降啊?   ···   聽到這話後,諸葛啟就沒再說話了。   鐘毓其實覺得,把舞陽扔在一邊不管是最好的。   鐘毓也確實這樣對諸葛啟建議了。   諸葛啟聽完,並沒急著抉擇,依舊是皺眉沉默。   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從早上,到午時,諸葛啟也沒決定下來。   還是一副憂慮表情。   鐘毓實在坐不住了,便告辭離開,回家去了。   現在,諸葛啟身邊能問計的人,也就隻有鐘毓一人了。   在鐘毓離開後,諸葛啟揉了揉眉心,也站了起來。   嘆口氣,在院子裡漫無目的的走動起來。   諸葛啟現在腦子裡一片混亂,對於舞陽,打不下來但又不想舍棄。   同一時間,鐘毓已經回到家了。   鐘毓進院沒走幾步,就迎麵看到了鐘琰。   鐘毓就順便向鐘琰說了舞陽的事。   鐘琰的回答和鐘毓差不多,都是不建議打,鐘琰說:“若諸葛公子有意圖謀汝南,就應趁著王豫州不在時盡快去攻打,何須僵在一舞陽城上?這不是舍大取小嘛?”   “誰說不是啊,我看他現在就是太亂了。”   鐘毓說完就走了,他可得好好歇一會了。   ···   諸葛啟確實是一時想不通,進了死胡同,在院子裡轉了幾圈,放鬆一二,就豁然開朗。   權衡利弊後,還是采取了鐘毓的建議,暫時不管舞陽。   決定下來後,諸葛啟第二天,就對南麵幾個縣城下達命令,讓他們帶著各自守軍,進駐汝南郡。   由鐘毓,帶著許昌守軍作為南下攻打汝南的主將。   鐘毓諸葛啟現在還是比較信得過的,讓他去,諸葛啟不圖他能打,隻圖他的身份背景,讓鐘毓去,就是為了讓他製衡其他人,省得打著打著有人降敵了。   鐘毓當天,就帶著家裡的二十多個家仆,趕赴許昌帶兵。   這些家仆諸葛啟給了他們甲胄。   別看他們隻是家仆,但有武器、甲胄,真要打起來,戰鬥力真不一定輸於正兒八經將士。   他們都是鐘氏的人,對鐘毓的話也是百分百服從的,指揮起來更好用。   言歸正傳,鐘毓趕到許昌之後,稍作歇息,就連夜帶著許昌守軍,往南去和其他幾座城的守軍匯合,進而奔赴汝南。   ···   一晃,三天時間悄然流逝。   汝南郡境內。   鐘毓粗略統計一下,總計有將近三萬人。   兵力很多,打下一座城的信心鐘毓還是有的。   ···   諸葛啟坐鎮後方,負責後勤,給他們運送糧草輜重。   押送糧草的人也是諸葛啟的心腹,李。   糧草需要供給大軍,諸葛啟也適當減少了城中守軍的夥食。   自己也節衣縮食,吃的更少。   諸葛啟別的不會,後勤處理起來還是得心應手的,在南陽郡他負責的就是這方麵,有經驗。   ···   轉眼間,又過去了三天。   這時候,在潁川郡北部的王基也已經知道這件事了。   其實,王基也已經預料到諸葛啟不會硬碰硬來和他作戰,多半會改變戰略往南攻打汝南。   但也沒想到諸葛啟的行動居然這麼迅速,這才幾這才穩住潁川局勢幾天啊,就已經派兵南下進駐汝南了。   王基第一時間就把這個消息送回了洛陽。   王基思索再三,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他現在就算是派兵趕過去支援,等到時黃花菜都涼了,索性就不管了。   繼續按照的司馬昭的計劃,留在陽城,遏製諸葛啟往北的發展。   不到兩頭,在洛陽的司馬昭也通過王基的匯報得知了這件事。   但司馬昭也無能為力,現在魏國大量兵力都在淮水和諸葛誕、吳國聯軍對峙,關中則是要遏製薑維。   遼東有叛亂,短時間調不回來。   襄陽郡、南陽郡要則是要防備江陵吳軍。   司馬昭思慮再三,也隻能下令讓汝南軍各地各自為戰。   司馬昭對王基並沒有新任務,保持現狀,遏守陽城、父城即可。   至於汝南郡…司馬昭大致已經放棄他了,其一是諸葛啟已經在潁川立足。   其二則是司馬昭這會兒確實無暇顧及汝南。   因為,就在這幾天裡,羊祜辭官了。   ···   對於羊祜的辭官,司馬昭沒有理會,就任由羊祜辭賦閑在家。   現在司馬昭不可能去管羊祜,甚至還有點氣羊祜的辭官行為。   因為羊祜的辭官,也有不少朝臣辭去了官職。   這辭官風波,搞得朝堂上很缺人手。   這也讓司馬昭感覺他們這些人辭官是為了表達不滿,就是沖他司馬昭來的。   若羊祜不是羊徽瑜弟弟,不是背靠泰山羊氏,這件事絕不會這麼輕鬆的過去。   羊祜賦閑在家,也挺自在,閑著沒事就去找叔母品評天下人物。   這些天,羊祜和辛憲英談論最多的還是要屬諸葛誕。   現在,天下基本上都在關注諸葛誕。   羊祜也是沒少向辛憲英詢問她對諸葛誕有何看法。   這不,羊祜閑來無事,就又來拜訪叔父、叔母了。   叔侄三人就坐於一堂,閑聊了起來。   辛憲英談論起政事,也是一點不遜色。   辛憲英不僅擅長鑒人論事,在局勢判斷上也有獨到的見解。   就曾勸弟盡忠。   當時的情況是高平陵之變。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要誅殺曹爽,曹爽已離開洛陽,洛陽城門緊閉。   大將軍司馬魯芝領著曹爽的家兵斬殺守軍奪門逃走,當時辛憲英的弟弟辛敞為曹爽擔任參軍,留在洛陽城中,魯芝便派人去叫辛敞一同去城外會合曹爽。   辛敞害怕形勢,怕死,不知所措,便向姐姐辛憲英請教。   當時辛憲英說,司馬炎和曹爽同為顧命大臣,但曹爽專權,驕奢自傲,不尊陛下對陛下不忠,司馬懿此舉隻不過是要除掉曹爽。   辛敞又問,司馬懿能不能成事。   辛憲英答:“以大將軍的能力,太傅如何不成?”   辛敞心中更加害怕,就說,那我能不出去嗎?   辛憲英說恪盡職守是人倫大義,對弟弟說了一堆大道理,總而言之就是勸辛敞跟著魯芝出城。   辛敞照做了,事後並沒有因此遭罪,反而還跟著魯芝都受到了重用。   這件事…雖然辛憲英預言失敗了,沒想到司馬家不是周公,也不是周勃,而是王莽。   但辛憲英確實具有大智慧。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辛憲英有大智慧這件事在家裡是共識。   不然羊祜也不會有事沒事就跑來拜訪。   羊祜提起了淮南。   辛憲英便也說了幾句。   “現在淮南局勢已經不再局限於淮水兩岸了,照現在這個發展來看···”   辛憲英搖搖頭。   雖然她沒再說下去,但羊祜叔侄倆也已經明白辛憲英所指之意了。   就是現在的情況對司馬家來說很不利。   羊祜又想到了近幾日潁川郡的傳聞,說道:“不知道叔父和叔母有沒有聽說,鐘毓寫了一份檄文,是討伐大將軍的。”   辛憲英點點頭:“有所耳聞,鐘毓還是很有腦子的,有鐘毓協助,諸葛啟必然能在潁川站穩腳跟。”   鐘家在洛陽還有一個人,鐘琰的父親鐘徽。   司馬昭曾經也想過要殺了鐘徽,但他這個想法一出來,就被好多人出言勸阻。   為首的就是潁川陳氏陳泰和潁川荀氏的荀霬。   說起這個荀霬,司馬昭就又是一肚子火,荀愷反叛的事他還沒找荀霬算賬呢。   但司馬昭也確實有點無能為力了,荀霬,殺不得。   陳泰同樣殺不得。   更何況,還有裴氏、崔氏都勸阻司馬昭莫要把鐘氏得罪死,正好可以不殺鐘徽以表仁德,還是降敵的是鐘毓和鐘會,和鐘徽無關啊···   別看司馬昭之前殺的很起勁,但他殺的那些都不是大世家的人,麵對這些個盤根錯節、互有關係的大世家···   就有點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