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劫糧(1 / 1)

“沒錯。”   文鴦點點頭,他正是這個意思,和荀愷說的差不了太多。   文鴦又解釋了一下他在這個計劃背後的一些細節計劃。   聽完,荀愷大為贊嘆。   計策雖定。   但誰去偷渡防線就是個難題了。   去的人肯定不能太多,否則不易躲藏,那這就很考驗帶兵能力了。   兩人合計半天,文鴦覺得還是得他親自上。   荀愷沒意見,就單論統兵作戰,荀愷承認,他的確不如文鴦。   二人商定下來後,就開始實施計策。   文鴦開始挑選精銳將士,他現在是隻等計策已成,到那時便便可以偷渡防線,去到陽城北部,尋機截獲糧食火,或者是殺敵。   而荀愷則是負責接應運送過來的糧草,同時要起到牽製效果。   ……   三天一晃而過,謠言已經順利散播出去了。   雖然他們防守嚴密,但一兩人悄摸著溜過去還是可以的。   而在陽城中的王基在得知這一個傳言後,起初王基不信。   但到第二天時,王基還是下令遣斥候往北去查探情況。   說到底他還是不放心。   就在當天下午,王基得到手下人匯報,在城外駐紮著的將士皆在討論是不是要斷糧了,全都無心防守了。   聞言,王基眉頭緊皺,他忽然感覺不對勁,這個情況…讓他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傳言亂軍心,像是在南陽郡發生過一次啊。   王基立馬把城中糧食分配幾份,命人送往城外的各個營寨,同時派人告訴他們糧食多得很。   眼下還需先穩住軍心。   就在這個軍心不穩,守備不嚴之時,文鴦帶著千餘人帶甲精銳,趁天黑,繞過防線,去到了陽城北部。   這個情況王基並不知道,王基現在正在忙活著穩固軍心。   為了策應文鴦,荀愷還有模有樣的帶著大軍往前動了動,表現出了想要攻城的架勢。   王基不得不慎重對待,立馬又把重心放到了荀愷這一股勢力龐大的敵軍身上了。   對於糧食之事的關注也就鬆懈不少。   如此一來,荀愷和文鴦二人要的目的也就達成了。   但是,過了好幾天,荀愷也沒有要攻打的意思,這讓王基總感覺哪裡不對勁。   就這樣,陽城局勢僵持了下來。   但背後的文鴦可沒有僵持啊。   文鴦等了這麼多天,也總算是等到了敵軍運送過來的糧食隊伍。   文鴦偷渡防線,為的不就是這一刻嗎?   王基雖然也派斥候去查看情況了,但那個斥候並沒有發現什麼情況更沒發現文鴦等人,這也是王基會放鬆對北麵關注的原因。   …   這天,文鴦剛找好伏擊地點,派出去的斥候就回來了,同時還帶回了一個重大消息。   敵軍運糧隊伍到了,而且距離已經很近了。   文鴦得知這一消息後,立馬開始部署劫糧計劃。   文鴦這會可以確定,王基沒派人來接應,因為文鴦每天都派人去盯著陽城情況。   文鴦在積極部署計劃時,心中也是充滿了抑製不住的喜悅,此次劫糧食如若成功,不僅可以補充他們的糧食,還可以對敵軍實施真正的攻心。   之前的假攻心,就是個幌子。   製作假象,運用假象,但不弄假到底,尋機使假象變為真象。   ……   言歸正傳。   文鴦剛部署好劫糧計劃,敵軍運糧隊伍就到了。   文鴦立即下令讓麾下將士閉嘴,嚴陣以待,隻等敵軍入套。   很快,馬蹄聲和腳步聲,以及交談聲由遠至近鉆進眾人耳朵裡。   文鴦吐出一口氣,手上握緊了長槍,隨時準備動手。   就在運糧隊伍進入他們的埋伏地點後,隨著文鴦一聲令下。   伏兵盡數殺出,一窩蜂的朝著運糧隊伍殺了過去。   各個都宛如餓虎一般,而運糧隊伍猶如待在小肥羊。   事實證明,魏軍的運糧隊伍確實被突然殺出的文鴦嚇到了,直到文鴦都沖入陣中大殺特殺了,一些魏軍將士才在將領的帶動下開始防守反擊。   但此時局勢已經很弱,雖然反抗了,但在激戰許久後,因為士氣低沉,依舊是不敵敗走了。   文鴦軍則恰恰相反,士氣高昂,甚至還想去追擊,但在文鴦的管製下,這才沒有追擊,帶著糧食就撤走了。   但文鴦並沒有直接撤回去和荀愷匯合,隻是找了個地方就地休整。   停下後,文鴦就下令就地造飯,反正糧食充足,先吃飽了再說。   文鴦的下一步謀劃就是吃飽飯再去散言,但這回可不是謠言了。   而是事實。   吃飽喝足,計劃開始。   …   翌日。   陽城縣,王基依舊是老早就來到了城墻上,從天剛蒙蒙亮時就來了,這會也就黃昏時分了。   一天時間,城外敵軍依舊沒有進攻的意思不說,反而還來人匯報說,又有傳言講糧食被劫了。   這次,王基若有所思,派一千騎兵出城往北順著糧道去接應運糧隊伍。   很快,派出去的人回來了,王基還在城墻上,他在聽說派出的人這麼快就回來了,當時就意識到不對勁了,立馬讓身邊副將去詢問是怎麼回事。   等副將一來,王基就急忙詢問是什麼情況。   副將麵色有些難看,低聲說道:“糧食…被搶了。”   王基嘆口氣,他心中自然很氣,但表麵神色如常。   “不要急,城中糧食還有,足夠吃幾天,駐紮在城外的營寨中也送去了糧食,省著吃還能撐幾天。”   王基知道,這時候慌亂是無用的,十分冷靜的分析局勢,而後道出了應對之策,求援。   王基停頓片刻後,又說道:“再派人快馬去京師,告訴大將軍這邊的情況,讓他加派人手押送糧草。”   副將點點頭,照做。   王基眉頭緊鎖,心煩意亂。   …   兩天後,司馬昭見到了王基快馬派來傳話的人。   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司馬昭拳頭緊握,很快就鬆開了。   “此事與王征南無關,倒是我沒有考慮到,可需要我派兵增援嗎?”   對司馬昭來說,汝南郡可以不要,絕不能讓諸葛啟殺出潁川,是要鼎力相助王基的。   那人搖搖頭:“將軍沒說。”   司馬昭揮揮手,讓那人先回去了。   待人出去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司馬昭就一拳砸在了麵前的案子上。   “王基啊王基,你可要守住啊。”   司馬昭第一時間找來兒子司馬炎,讓司馬炎去親自調度糧草,並讓司馬炎帶重兵親自押送糧草。   說是重兵,其實也就是三千甲士,還隻有一半是親信部隊。   洛陽雖然兵力多,但親信不能動,否則司馬昭沒有能壓住世家們的底氣。   大世家們,他們不僅有聲望,有門生故吏,有當高官的權力···等等,更是有人,基本上都有一批忠於他們的家仆。   那些人拿上武器就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   司馬昭可沒把握隻靠魅力壓製他們,他能坐穩權臣之位,靠的還是武力和妥協讓利嘛。   第二天,司馬炎就帶著糧食和兵力出城了。   這件事自然瞞不過各個世家。   雖然司馬昭並沒有把潁川發生的事說出來,但一些人也都大致猜出了司馬炎帶著糧食帶著人是要去潁川的。   稍微一琢磨就能知道,這是潁川戰局又有轉變了。   陳泰正在家裡思量著潁川發生了什麼事之時,家裡來了一位老熟人。   趙亭。   他也是潁川人,和陳泰是同鄉。   其父是昔日漢末時的潁川四大名士之一的趙儼。   同時也是魏國的四朝元老,魏明帝時期任司空,趙亭承襲了父親趙儼的爵位。   陳泰在看到趙亭的那一刻就已經知道他為何事而來了。   趙亭也不拐彎抹角,落座後就直言道:“不瞞兄長,我剛從鐘徽哪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