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毓一回來,家都沒回,就急匆匆去見諸葛啟。 這會兒正是深夜,諸葛啟被人叫醒去見鐘毓。 諸葛啟看著風塵仆仆的鐘毓,不由關心道:“叔父身體可安?既然回來了,就先休息吧,有什麼事明天再商量也不遲,何須如此著急。” “有大事,我有一計,可破陽城僵局。” 諸葛啟點點頭,示意鐘毓說下去。 鐘毓沒有直接說計策,而是先把荀愷他們那邊的情況簡單跟諸葛啟陳述了一下。 也讓諸葛啟對前線戰事有了大概了解。 接著,鐘毓才說了他的計策。 “我送完糧食並沒直接回來,而是在陽城境內兜轉一圈,發現王基的防線已經疏鬆不少,興許是因為郭虎等人率軍投降的緣故,迫使王基把兵力收回城中一些了。” 諸葛啟點點頭,鐘毓並沒有說到重點。 鐘毓接著說:“我和荀愷商量了,敵軍糧食補給已到,吃飽喝足,士氣必然大漲,文將軍傳回消息說,此次押送糧食的人是司馬炎,他尚在陽城未離開。” 說到這,鐘毓捋了捋胡須,一副盡在掌握的表情,信心十足道:“我對司馬炎很了解,他未曾領軍作戰經驗,可以他為突破口,故意示弱,誘敵出城。” “那王基呢?他可不年輕氣盛啊,突兀示弱,怕是會被他看出來。” “這就需要府君您帶兵前去了,增強兵力,直接撤下巡視隊伍,放鬆給他看,隻要司馬炎相信,王基未必攔得住。” 說了一大堆,合著是因為前線兵力少,怕這麼乾真被敵軍乾崩潰,跑來要兵了。 但這一切都隻是鐘毓的一廂情願,諸葛啟並不覺得有多好,但諸葛啟也沒直接拒絕,而是順著他的話繼續詢問: “如若隻是這樣,怕是沒法對敵人造成什麼實際損傷,無非是殺了一波人,如若敵軍來救援,甚至連這點人都殺不完,又何談破局?” “公子別急啊,文將軍不還沒上呢?” “何意?” “我等伏擊敵軍出城之人,拖住敵軍,給文將軍傳信的時間,由文將軍於北麵攻城,使守軍無法去救援,而這點出城的人,我軍隻追不殺,追著他們跑回城下,就看王基開不開城門。” 諸葛啟眉頭緊皺,覺得有可行之處。 但還是太理想化了。 諸葛啟並沒著急給答復,開始在腦海中過了一遍鐘毓的計劃。 這一想,就是幾個時辰。 天都想亮了。 諸葛啟也總算是說話了。 “你的計策不行。” 鐘毓還想說什麼,隻見諸葛啟擺擺手:“但你的計策想法可行,但如何誘敵出城的這一環節不太行,故意放鬆守備,王基和司馬炎也未必會信,畢竟他們沒有占到便宜。” “那公子的意思是?” “既然要打,那就狠點,攻營佯敗。” “攻營?不攻城嗎?” “攻城?那是找死,你不也說了嗎,陽城外的營寨中兵力被王基調走了一部分,這樣去攻打營寨,佯裝戰敗時,敵軍就算是追擊出來,我軍也不至於會被打潰敗。” 鐘毓想了想,覺得諸葛啟這樣確實比隻表麵裝模作樣強。 諸葛啟想好了,送給王基幾場勝仗。 鐘毓點點頭,贊同了諸葛啟的提議。 “還有,需要派兵給文鴦,他那邊的人太少,真要打起來,根本無法帶給城中守軍壓力。” 鐘毓依舊是點頭,雖然這麼做諸葛啟覺得還有瑕疵,但為今之計也隻能先這樣定下。 二人又商議了一些細節,然後就去集結軍隊了。 諸葛啟打算帶著許昌、陽翟守軍親自奔赴陽城。 鐘毓本來也想去,但諸葛啟以糧食為重的言語讓鐘毓繼續負責押送糧食。 這件事也的確很重要,鐘毓也不是拎不清輕重的人,諸葛啟都這麼說了,他自然不再反駁什麼。 集結軍隊也需要時間。 從許昌到長社,這一來一回最少也得一天多。 陽翟的守軍倒是還好,過去時順路帶上他們就可以了。 鐘毓回家之後,也是把這個這件事告訴鐘琰。 鐘毓則是讓他的侍女,去把諸葛啟叫了過來。 諸葛啟跟鐘琰身邊的這個丫鬟都熟悉了,見到她就知道是鐘琰找自己。 很快,諸葛啟來到鐘家,見到了坐在亭子裡等候他的鐘琰了。 鐘琰起身,福身施禮。 諸葛啟頷首,而後問道:“找我有事?” “我聽叔祖父說,公子要帶兵去陽城用計破局。” 諸葛啟點點頭。 “妾有想法。” 諸葛啟看了眼鐘琰,方才入座,待鐘琰也坐下後,諸葛啟詢問:“有想法請講,其實我現在心裡也沒底。” 諸葛啟這話說的不假,他心裡確實沒底。 鐘琰點點頭,說道:“這些天,妾也有關注陽城情況,此城有王豫州守,想要打下來絕非易事,哪怕用計,司馬炎信任王豫州,也未必會上當,想要司馬炎中計,還需攻其心。” 諸葛啟若有所思,吐出一口濁氣。 “公子多謀,何不多計齊上,混淆視聽,亂敵心,達公子本意?” 諸葛啟覺得這個可行,多來幾個計策,迷惑敵人。 諸葛啟茅塞頓開,吐出一口氣,胸中鬱氣也隨之消散了不少。 諸葛啟心中有了打算。 …… 兩天後,許昌守軍來了。 許昌駐軍還是挺多的,有不少都是汝南投降過來的。 他們能用,但需要謹慎。 陽翟守軍還可以,是最近新征召的。 雙方加起來,也就將近一萬人。 雖然隻有一萬人,但一半多都是甲士,這就拿下了武庫的好處。 人到齊,諸葛啟就帶著人出發了,長社則是留下李途坐鎮,李遠隨軍。 行軍一天,到達陽翟,稍作休息,第二天就再度朝著陽城趕去。 又花了一天多,方才和荀愷軍會合上。 諸葛啟帶著大軍趕來,絕對瞞不住王基。 而諸葛啟也沒有要瞞王基的意思。 王基在當天就得知了這件事,隻是那個斥候不清楚敵軍人數究竟有多少,加上諸葛啟到時天有點黑了。 他隻說敵軍很多,這可讓王基犯起了愁。 司馬炎聽說後,也是立馬跑來找王基,並說:“將軍,敵軍剛來,我軍已趁著他們身心俱疲時發動襲擊,挫敵銳氣。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王基卻是搖頭拒絕,王基說道:“敵軍絕非蠢人,有荀愷相護,前去夜襲,豈能成功?” 司馬炎的建議屢次被王基否決,這也讓司馬炎很鬱悶。 但司馬炎沒說什麼,隻是懷著一肚子鬱悶走了。 王基在司馬炎走後,也是立馬派斥候出城去查看敵軍兵力究竟有多少了。 如若真的很多,那王基就要考慮是否把城外的營寨兵力全部調回來了。 而這時候,諸葛啟已經和荀愷見到麵了。 諸葛啟坐於營帳中的首位,旁邊是李遠和荀愷。 荀愷如實告訴諸葛啟他這幾天的情況。 對峙,並無戰事,昨天文鴦派人來說了他那邊的情況,也很閑,文鴦並沒找到進攻的機會。 聽完這些話,諸葛啟點點頭,而後道出了他帶兵親至的用意。 荀愷本來還在納悶諸葛啟怎麼親自來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就明白了,這是有一場硬仗要打啊。 諸葛啟在趕往陽城的路上,又對這個計策優化了很多。 其中,又加入了很多小計謀。 這些小計謀能不能成功另說,主要就是為了混淆視聽的。 諸葛啟也是受到了鐘琰的啟發。 諸葛啟連夜分出三千人,由那個文鴦派回來匯報情況的人,帶著他們繞過防線前去與文鴦會合。 這三千人趕在天亮之前離開營寨。 待到天亮後,諸葛啟也給荀愷下達了命令,去攻打敵軍營寨,但佯裝戰敗潰逃。 “府君放心,屬下一定完成任務。”
第62章:破局(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