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啟還不忘囑咐道:“萬事小心。” 荀愷重重點頭,轉身離去,他帶的人不多,不足兩千人,帶的人多反而不好撤退。 荀愷能力究竟怎麼樣諸葛啟並不清楚,因為荀愷投靠過來之後並沒有正兒八經的打過仗。 但他駐軍到陽城這幾天行為處事還都可以,懂得利弊,該給王基施壓時絕不撤退,該撤退時也是絕不多停。 ··· 話分兩頭,時間來到午後,荀愷帶著人也就在攻打敵軍營寨。 這個營寨距離陽城不遠,守軍早有防備,荀愷一開始攻打就察覺到不對勁了,敵軍短時間就集結好人手進行防守,荀愷沒打一會兒就趕緊帶軍撤退了。 原來早在淩晨時,王基就派人來通知他們要加強防守了。 其實王基並不覺得敵軍會攻打營寨,通知他們加強防守無非是穩妥行事罷了。 因為荀愷撤退的及時,損傷不重,死傷三百多人。 而敵軍並沒追擊。 荀愷天黑前帶人撤回營寨,把情況告訴諸葛啟。 諸葛啟點點頭,轉頭就讓人把郭虎叫了過來。 早在白天時,諸葛啟就已經找郭虎問過話了,諸葛啟覺得郭虎能用,從言辭間,諸葛啟感覺得到郭虎對王基的意見很大。 若非如此,諸葛啟還真得慎重考慮是否用他。 待到郭虎到來,諸葛啟也剛讓李遠搬著十口大箱子進來。 郭虎看到諸葛啟和荀愷都在,心中不由大為疑惑,先朝著二人施禮,而後詢問所為何事。 諸葛啟沒有說話,而是直接讓李遠打開那十口大箱子,裡麵放著金銀財寶。 郭虎看到後,下意識地咽了口唾沫,但他很快就回過神了,還是疑惑的詢問諸葛啟是何意。 諸葛啟如實道出,他想讓郭虎在陽城境內散播‘王基欲擁兵自重,故意養寇自重’的謠言。 郭虎在陽城當了多年的縣尉,又是帶著不少本就是陽城本地守軍,他們絕對有渠道聯絡上那些老戰友們。 王基麾下還有不少原本就是陽城的守軍,還有不少則是王基入駐陽城後就地征召的新兵,這些人都是不穩定因素。 靠著老交情以及利誘,多半就成了。 至於謠言他們信不信? 這也是諸葛啟不說事,郭虎一進來就先擺出金銀珠寶的原因。 這些東西還是諸葛啟從許昌搜羅出來的,不是搶的,而是原本那個司馬家的人搜刮的。 但他沒了,那這些東西也就歸諸葛啟了。 郭虎看著這麼多寶貝,心中一陣意動。 但郭虎也不敢打包票,畢竟稍有不慎是要丟掉小命的。 諸葛啟也知道光靠謠言肯定不行,這隻是眾多計謀中的一環罷了。 沒用還有下一個,再者人言可畏,司馬炎未必會全信王基的。 ··· 郭虎說:“我可以一試,但成與不成···就不一定了。” “郭將軍盡力而為即可,這些東西我還有很多,這幾箱你可以挑一箱留下,其餘的就要用於收買人了,不要吝嗇。” 郭虎點點頭。 接著,諸葛啟又說:“事成之後,還有重賞。” “喏!” 郭虎得到命令後,就立馬去找他的那個堂弟和那些老部下去了。 郭虎也確實自己留下了一箱子寶貝,諸葛啟懶得管他,貪財更好,他要是什麼都不稀罕反而還不好了。 搞定好了郭虎,諸葛啟就開始實施下一個計策了,就在這時··· 外麵守軍急匆匆跑來匯報說:“府君,將軍,營寨外有人求見,自稱是從陽翟來的,還說是府君您的熟人。” “我的熟人?” 諸葛啟想不到誰會在這個時候跑到陽城前線來。 諸葛啟讓人帶那人進來,諸葛啟很快就見到了那人。 確實是個熟人,趙蕤。 諸葛啟是萬萬沒想到居然會在這裡看到趙蕤,更想不到趙蕤居然會來這。 趙蕤一進營帳就笑著說:“公子,多日不見,麵色可是有些疲憊了啊。” 荀愷和趙蕤也認識,都是同鄉,很難不認識。 三人先是一頓客套話,待入座後,諸葛啟率先詢問:“兄長怎麼來了此處?” “哦,我兄有言,再三囑咐我,要我盡全力協助公子,公子可知為何你路過陽翟我沒去見嗎?” 諸葛啟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 “那是因為我去征召新兵了,這次來,我並不是一個人來的,還帶了兩千人。” 聞言,諸葛啟坐不住了,這是貴人啊。 先送糧,再送人。 荀愷也是下意識的看向了趙蕤,他同樣震驚趙蕤的所作所為,心想:趙亭這是大手筆啊。 荀愷也在暗暗思索,自己是不是也要拿出點家仆啊。 荀愷家裡有不少家仆,主要是他們家在潁川的住處多,家仆自然而然也就多了。 說白了,這就是個畜養親兵的法子。 還別說,確實好用,荀愷在潁川各縣都有房子。 至於具體有多少人荀愷也不清楚,因為住處大小不同,人數也不同。 趙蕤的帶兵加入,讓諸葛啟心中大喜。 趙蕤並沒有多停留,留下人就走了。 兩千人,絕對不少,招募的錢糧自然也是趙蕤出的。 這可是一筆很大的投資。 趙蕤走後,諸葛啟就利用上這兩千人了,諸葛啟心中已經又有新的計策了。 諸葛啟分兵五千,讓李遠帶著他們往西去了父城,諸葛啟打算讓李遠去圍父城,逼迫王基救援。 諸葛啟本意肯定不是攻城,而是圍點打援。 集結好軍隊後,李遠第二天就帶著人出發了。 圍點打援的謀劃,諸葛啟也是交代給了李遠,具體怎麼操作李遠可以看著修改。 而荀愷也沒閑著,又帶著人去攻打敵軍營寨了。 連續三天皆是如此。 王基自然是連續三天都收到了敵軍攻營的消息。 而且還是連續三天都戰敗了,這讓王基百思不得其解,實在是想不通敵軍這是要乾什麼。 就在這時… 司馬炎來了,司馬炎還是請戰。 這也讓王基意識到了什麼。 但王基依然是照舊否決。 司馬炎有些不滿,不滿王基一直避戰。 司馬炎雖然沒和王基明麵鬧掰,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但還是在離開前說了句:“明明敵軍一直戰敗,優勢在我,為何避而不戰?將軍難道不知我軍士氣高昂嗎?” 王基苦澀一笑,等到司馬炎走後方才嘆口氣,說道:“正是因為士氣高昂,我才不敢讓他們主動出擊,驕兵必敗,敵軍定然有詐。” 王基忽然感覺對手似乎變了,不像之前那幾天,隻對峙沒有其他的小動作。 自從他們援軍到了之後,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 一晃,六天過去了。 這幾天,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足夠醞釀出一些流言。 沒錯,諸葛啟讓郭虎去散播謠言,散播成功了。 有些人更是趁著荀愷去攻打營寨時,重新混了進去。 營寨中一些人是原先的陽城守軍,他們都互相認識,好混進去。 找幾個熟人一說,謠言就散播出去了。 光是散播傳言還算是小事,營寨中的一些伍長、什長都被錢財迷住了雙眼,就別提那些個普通士卒了。 這些傳言,也傳到了陽城城中。 陽城守軍郭虎肯定是滲透不到,是通過運糧隊伍帶回來的。 最初幾天高層並不知道這件事,但隨著時間醞釀,不僅王基知道,就連司馬炎也聽說了。 司馬炎本來不信,但耐不住人言可畏啊。 加上這傳言越傳越真,因為這幾天荀愷還在天天攻打營寨,然後天天輸。 然後王基天天約束眾將不準追擊。 這也讓司馬炎身邊的親信們都懷疑起了這傳言不會是真的吧?
第63章:人言可畏(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