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奪占陽城(1 / 1)

王徽在天黑後來見了王基。   王徽當時對父親王基說:“父親,鐘毓、鐘會兄弟二人相繼倒戈,如今更是全力支持諸葛啟基本上占據了潁川全境,潁川也就剩我們守著的父城了,如若父親可以協助奪取這二城的話···”   王徽此言一出,王基立即就明白了兒子的意圖。   王基還真沒想到,王徽居然還有這個想法。   王徽野心還挺大,這是想要反水跟諸葛啟,混個大功勞,如若投資諸葛家真成了,地位肯定要更高。   但王基有所顧慮,因為王基現在的地位已經夠高了。   接著,王徽又說:“如果父親覺得眼下的地位就夠高了,不想冒險,那司馬昭的猜忌,父親又要如何應對?”   也就是這句話,讓王基狠下心決定投靠諸葛啟,不跟著司馬昭乾了。   司馬昭的猜忌王基肯定是無法打消的,就算是能打消了司馬昭的猜忌,那司馬炎又該怎麼辦?   司馬昭一死,繼承他位置的多半就是司馬炎了,王基不得不為後代考慮。   王基算是被說服了。   不管怎麼樣,這個結果對諸葛啟來說是好的。   ···   很快,時間又來到了晚上。   王度再度出城,按照原路,再次奔向了諸葛啟軍中。   王度這次是輕車熟路了,很順利的就見到了諸葛啟。   正好今晚是諸葛啟守夜。   王度沒有廢話,直接就說出了王基的意思。   諸葛啟聽完,點點頭:“誠意有了,那我可就看你們的實際操作了。”   “府君請放心,我們是真心實意的,我可以不回去。”   聞言,諸葛啟心中也更加相信了。   便說道:“不回也好,省的再被敵人發現了,你就留在我軍中,待時間一到,殺回去奪取陽城。”   “喏。”   王度確實可以不回去,這話也是王基囑咐的。   王基既然已經下定決心投靠諸葛啟了,自然是要盡全力打消諸葛啟的疑慮。   而最好打消諸葛啟疑慮的辦法就是讓王度留在諸葛啟軍中。   對此王度沒意見。   ……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了,天黑了。   而早在上午時,諸葛啟就已經派人去通知文鴦了,也讓文鴦注意點城中的情況,隨時支援。   一有情況,就去攻城。   …   另一邊,諸葛啟也是親自帶著軍隊來到了陽城西麵。   王度也在軍中。   這裡正好沒有敵軍營寨的,倒是給了諸葛啟等大軍的藏身之所。   不知道等了多久,諸葛啟方才看到陽城城中的火光。   不出意外是王基,已經命人點燃了火。   而事實證明的確是如此,王基和兒子王徽齊上陣,帶頭點火。   司馬伷和司馬炎二人對王基是早有準備,火一被點著,就立馬有人跑去給司馬伷和司馬炎匯報了。   王基、王徽父子深知他們眼前的要緊事是去給城外的諸葛啟軍開城門。   點著火後,沒有猶豫,兩人立刻帶著人往西門聚攏。   王基到時,王徽已經命人打開了城門。   王基立馬下令:“快備戰,司馬伷已經帶人殺到了。”   王徽聽到這話也是被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邊火才剛放,那邊司馬伷和司馬炎就已經反應過來了。   在王基的督促下,王徽也是立馬命手下結陣轉頭對向了了司馬伷。   而這時司馬伷也已經帶人殺到了跟前。   司馬伷晚上就沒睡,甚至他到了陽城這幾天都很謹慎,就是怕城中的王基搞什麼事兒,沒想到,王基還真是動手了。   麵對王基的反叛,司馬伷是既慶幸自己有先見之明早早的就發現,又無奈,因為司馬伷知道,靠他自己根本不是王基的對手。   哪怕是司馬炎加起來也就那樣,而王基突然反叛,不會沒有準備,勢必已經和城外的敵軍有所聯係了。   他們裡應外合,陽城,怕是守不住啊。   雖然覺得陽城要守不住了,但司馬伷還是對王基和王徽父子二人發起了進攻。   如若現在可以擊敗二王父子,占據城門,關上城門,尚有守城的希望。   但這個希望很渺茫。   司馬伷正麵和王基對上,王基的統軍作戰能力遠遠不是司馬伷可以比的。   司馬伷根本攻不進來,反被王基帶軍打的敗退,司馬伷空有人數優勢,但卻吃了個敗仗。   這讓司馬伷打起了退堂鼓,到底是繼續打,還是先撤暫避鋒芒。   就在此時,司馬炎也帶著人殺了過來,司馬炎見到司馬伷後,就立即詢問:“怎麼回事兒?”   司馬伷如實相告:“王基要反,城門已經被打開了,這火必是聯絡城外敵軍的信號。”   聞言,司馬炎心中一驚:“那,依叔父的意思,城外敵軍已經快殺到了?”   司馬伷點點頭:“多半是這樣。”   “那叔父你還在等什麼,快去把王基打出去啊。”   “唉~”司馬伷嘆口氣,無奈道;“剛剛我已經打過一次了,死傷慘重,反被王基打的敗退。”   司馬炎這才看到,不遠處全是受傷的人。   司馬炎皺眉:“把兵給我,我去打。”   “安世啊,王基非是尋常人,還需謹慎啊,如若我軍將士全耗死在這裡,那我倆可就也沒生路了啊?”   聞言,司馬炎雖然覺得有道理,但他沒聽,依舊是帶著全部兵力,再度朝著王基殺了過去。   剛和王基對上,司馬炎還可占據人數優勢,往前推進一些。   但城外還有諸葛啟大軍呢。   王徽在把兵力交給王基後,就帶著幾個親信出城去接應諸葛啟大軍,避免誤會起不必要的沖突。   諸葛啟一加入進來,司馬炎那邊僅存在的人數優勢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原本還可以推進的局麵,瞬間變成了敗退。   司馬炎也不傻,眼見情況不妙,留下一部分人,帶著精銳就跑去和後麵的司馬伷會合了。   司馬伷這會兒正在管傷兵,司馬炎急匆匆的喊道:“叔父,城外敵軍來了,快撤。”   司馬伷無奈,隻得舍棄傷兵,跟著司馬炎往城北方向撤離。   司馬炎邊撤,邊留下兵力作為伏擊敵軍,說是伏擊,其實就是為了給他倆爭取逃跑的時間。   司馬伷很鬱悶,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來時還給夫人保證說,若是諸葛啟戰敗被抓,會保他一命,結果自己反而被打的逃竄。   想想多諷刺啊。   …   再看諸葛啟和王基那邊,諸葛啟一加入進來,敵軍就不戰而潰了。   諸葛啟則是迅速占據住了城墻,進而再往城中推進。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很快,天亮了。   司馬伷這時已經帶著精銳從北門逃出了城,而諸葛啟也已經基本上占據了全城。   文鴦這會兒就埋伏在陽城城北附近,伺機而動。   他在看到有人出來後,立馬帶人殺了過去。   是不是友軍打了再說。   結果就是打對了,因為文鴦認出了司馬炎。   同樣的,司馬炎也認出了文鴦。   司馬炎在認出文鴦的那一刻,被嚇得立馬調轉方向。   司馬炎一心想跑,再一次選擇了棄車保帥。   文鴦沒追上,但還是有所斬獲的,殺了八百多人。   也可謂是斬獲頗豐了。   文鴦沒有急著進城,就是就在外麵駐軍,他怕自己突然進去,被友軍當做敵人殺。   在下午時,諸葛啟派人出城找文鴦,讓文鴦帶軍靠近城墻,駐軍於城外,安排好防備後進城見諸葛啟。   等到文鴦辦好一切,天色已經暗了下來。   文鴦見到諸葛啟時,荀愷、王基、王徽···等人都在。   除了還在父城圍攻的唐風,主要的人基本上都在。   看到文鴦來了,諸葛啟立馬笑著起身:“哈哈,文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