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各家動作(四千字)(1 / 1)

諸葛啟一站起來,其他人也是趕緊起身,向文鴦行禮。   文鴦一一回應。   諸葛啟的親昵,文鴦可不敢冒昧,依舊是規規矩矩的朝諸葛啟施了一禮,而後說道:“府君。”   “哈哈···”諸葛啟笑著說:“客氣什麼,今天在座的都是自己人,快入座吧。”   文鴦點點頭。   全都入座後,諸葛啟先開口:“我軍已經入駐陽城,此戰能如此順利,在座的各位缺一不可。”   “我剛剛就想問了。”諸葛啟掃視一圈眾人,詢問:“王度呢?此戰他也有很大的功勞啊。”   王徽忙開口解釋:“我堂弟在城中安撫降兵。”   “哦~”   雖然王度不在,但諸葛啟還是給予了王度獎賞。   接著就是一一封賞,多為金銀錢財。   官職方麵···諸葛啟現在確實有點不夠格,隻能提前許諾。   王基聽到諸葛啟的一番話,也從言語中聽出了諸葛啟在方麵的尷尬和無奈。   王基心中立馬有了思量,站了起來。   “王將軍乃是長輩,豈需與晚輩行禮?”諸葛啟自然也看到了,不等王基拱手施禮,諸葛啟就擺擺手搶先開口:“將軍有話可暢所欲言,無需多禮。”   雖然諸葛啟嘴上是這麼說,但王基也知道自己現在的身份,還是稍稍行禮,意思一下。   王基這才說道:“諸葛君侯與府君起兵伐司馬昭,乃是義師,司馬昭不過反賊,他的官職不該作數,乃是逼迫先帝所得的。   諸葛君侯既有太後懿旨,更有法理,當自領大將軍一職,如此麾下將士也可更好殺敵不是嗎?”   王基這話讓諸葛啟眼前一亮,這番話其實和鐘毓等人當時勸說諸葛啟自領潁川太守一職時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番話也讓諸葛啟對王基更加信任了幾分。   “這樣···不妥吧?”   王徽站出來說:“府君多慮了,沒什麼不妥的,我父句句屬實啊,諸位將軍說是不是啊?”   文鴦起身,贊同。   荀愷自然沒意見。   諸葛啟自然知道他們贊同的原因,諸葛啟官小,沒法給他們升官。   雖然諸葛啟也沒有什麼郭太後的旨意,但都這個時候了,是與不是不還是一句話的事?   別人信不信無所謂,隻要在場的這幾個人相信就足夠了。   但諸葛啟想了想,覺得不妥,皇帝不在手乾什麼都不方便。   雖然按照王基的意思可以給文鴦、荀愷他們這幾個沒有官職的人任命,但對王基還是沒法任命,他原先的職務太高了。   而且,諸葛啟上頭還有父親諸葛誕呢,把諸葛誕繞過去自領大將軍也不好,諸葛啟想了想,說道:“王將軍所言及是,諸位之言皆有道理,但···”   諸葛啟也站了起來。   掃視一眼幾人,在王基身上停的時間最久,這也讓王基心中有點冷,不知道諸葛啟這眼神到底有沒有其他的意思。   就在王基胡思亂想之際,諸葛啟再度開口:“我父起兵,是為了除賊,有無官職皆為小事。”   諸葛啟這句話是婉拒,同時也無形中抬高了諸葛誕。   接著,諸葛啟想了想說:“這樣,此事不急妄下定論,先派人去淮南詢問一下我父親的意見如何?”   眾人互相看看,皆無言。   “眼下諸位還是和我想想如何北進吧。”   之後,王基主動提出,他可以讓王徽前去父城,幫忙奪取父城,諸葛啟同意了。   王徽沒有拖遝,第二天就帶著千餘人出城往西,去了父城。   ···   視線來到另一邊,司馬炎和司馬伷雖然逃出了城,但並未離開太遠,二人找個地方就地安營紮寨,同時遣人回京,把這一情況告知司馬昭。   三天後。   京師洛陽。   司馬昭聽著麵前這人的敘述,整張臉都紅了。   是被氣的。   陽城丟了,那父城本就是王基設置的防線,必然也守不住。   司馬昭能不氣嗎,又少了一個防線,再讓諸葛啟北進,洛陽可真就岌岌可危了,雖然舞陽還沒投降,諸葛啟也沒去打他,但舞陽沒什麼用啊,降與不降都差不多。   但司馬昭忍住沒發火,待那個傳話的人走之後,司馬昭一拳捶在了案子上。   “荀愷,鐘毓,王基沒有一個可靠的,都在找後路是吧。”   “來人。”   外麵立馬進來幾個身穿甲胄的將士。   但司馬昭到嘴邊的話又憋了回去。   看著那幾個將士就揮揮手讓他們出去了。   司馬昭剛剛氣的腦袋發暈,真是想把王基在洛陽的家眷全殺了。   但臨了司馬昭回過了神,王基的家眷還殺不得。   就眼下這個情況,本來就離心離德了,再把王基家眷殺了,說不定還會逼反在將領的王昶和在關中的鄧艾。   甚至是賈充都有可能會多心。   現在還沒到破罐子破摔的時候,司馬昭並沒有泄氣,因為現在還有機會。   司馬昭想了想,覺得要先敲打敲打這些個世家了,也不能光讓自己往外出力,也得讓他們從兜裡掏出點東西來。   司馬昭說乾就乾,立馬派人去叫荀霬、陳泰、杜預、裴秀、王恂、羊祜幾人。   他們幾人可以說是魏國家世背景最深厚的幾個人了,當然還有別的世家,太原郭氏因為沒主事的人了,司馬昭隻得先放過他。   荀瀷毫無疑問代表的是潁川荀氏,而且和司馬家還是親戚。   陳泰就是潁川陳氏。   杜預則是京兆杜氏,杜預和司馬家也是親戚,娶了司馬懿的女兒,是司馬昭的妹夫。   裴秀則是河東裴氏,王恂是王愷兄長,代表東海王氏。   羊祜就不用說了,泰山羊氏。   …   司馬昭是連夜把他們幾個給叫了過來。   其中,陳泰敏銳的意識到出事了。   不出意外又是潁川出事了。   …   在見到司馬昭後,聽完司馬昭說的話,陳泰心中暗暗慶幸自己賭對了。   幸虧提前投資了諸葛家。   如今,潁川郡全境皆落入了諸葛啟手上,那司馬昭可就有點危了。   多線開戰的司馬昭沒法調回太多人。   能調動的也就是遼東方麵,遼東局勢較好,叛亂雖然還沒平定,但不管他們,他們一時半會也鬧不出大動靜,除非就是遼東再度脫離管控。   而關中、淮南、江陵這仨地方是一點兵力都不能調走。   這三個地方極為重要,一有差錯,就能讓司馬昭…不,甚至是魏國都完蛋了。   就在前天,司馬昭還有從冀州調兵去了關中,意圖就是把薑維堵死。   甚至還要調兵去呢,又怎麼能調出呢?   ……   言歸正傳。   司馬昭掃視一眼眾人。   而後緩緩開口:“諸位都是我大魏棟梁,如今危難關頭,諸位坐視不管恐怕不太好吧?”   司馬昭這話說的就已經很直白了。   在座的也就是聰明人,自然聽得出來。   但沒誰先發言。   何況,羊祜對司馬昭本就有些不滿。   司馬昭此言一落。   過了許久,依舊是一片寂靜,這可惹惱了司馬昭。   司馬昭頓時怒從心起,直接開始點名,第一個被提到的就是荀霬。   荀霬的兒子荀愷雖然在諸葛啟手下,但荀霬並沒有因為這件事就畏懼司馬昭。   荀霬聽到司馬昭提起自己,也不得不開口。   “大將軍應當知曉我家的情況,糧食不多,如若大將軍需要,我可以節衣縮食省出一些。”   司馬昭瞪荀霬一會,臉上忽出笑意:“那就辛苦辛苦你和我妹妹了,這些天就節衣縮食吧。”   司馬昭才不信荀霬家沒糧食,還節衣縮食,那就縮去吧。   荀霬隻是個開頭,接下來司馬昭看向了陳泰,陳泰見荀霬都免不了,也知道自己肯定也無法避免了。   便很識趣的選擇了破財免災。   陳泰當即開口:“我家中有存糧,本來是想著有災情時拿出來賑災的,但眼下情況確實危急,便先拿出解一時危難。”   陳泰的態度司馬昭還算滿意,很謙遜。   陳泰為人還是很低調的,在司馬昭麵前說話也都是順著說的。   接著司馬昭看向了杜預,杜預也是立馬表態給糧食。   之後的裴秀和羊祜都表示可以資助糧食。   輪到王恂了,王恂說家中無糧,但他可以變賣東西換點糧食。   這話一說出來,司馬昭怒了。   陳泰等人也是第一時間看向了王恂。   司馬昭氣急反笑:“好好好,我不要了,你就留著你的東西吧。”   這話一說出來,王恂也意識到自己這話說的似乎是不太妥。   環顧四周,發現陳泰、荀霬等人臉色各異。   王恂立馬改口:“大將軍莫氣,變賣的都是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您也知道,我平日裡就好那些…哈哈…”   司馬昭臉色異常難看,也不在挽留他們,委婉的表達,他們可以離開了。   但王恂沒走,倒不是司馬昭留下他的,而是王恂主動留下的。   等到人走完了,王恂上前幾步,說:“大將軍,眼下這個情況…您還信任他們嗎?”   司馬昭沒好臉的看向王恂,怒氣沖沖的說:“信任與否,與你何乾?做好你該做的事,別再給我添麻煩就行了。”   剛剛王恂那句話確實是氣壞司馬昭了,倒不是因為王恂不願意給。   而是當著陳泰等世家人的麵,你表達出伱不想給的意思,要是司馬昭再不發怒,那他們該怎麼看司馬昭?   妻族兄弟就可以徇私了?   特別是荀霬和杜預這倆妹夫也在,他倆會怎麼想?   司馬昭豈能不氣?   “大將軍,我也沒給您添亂啊,我這就回去變賣家產還不行嘛。”   “不要了不要了。”   王恂略顯尷尬,但還是又把話題拉到了信不信任陳泰等人的話題上了。   ……   再看另一邊,陳泰等人離開後,就各回各家了。   翌日。   荀霬一大早就去見了陳泰。   而陳泰同時又把裴秀、趙亭三人也叫到了家裡。   陳泰會叫來裴秀和趙亭,純粹是荀霬且主動向陳泰提起了諸葛啟。   陳泰這才把裴秀和趙亭叫了過來。   趙亭不用說,已經暗中資助諸葛啟了,至於裴秀則是他有這方麵的意思。   至於杜預和羊祜二人…陳泰沒和他倆過度接觸,並不知道他倆是什麼意思。   …   書房中。   陳泰幾人同席而坐。   屋子裡,就他們幾人,再無外人。   書房外,陳泰也有安排人。   在場的人,也就趙亭暫時還不知道潁川的事。   因為趙蕤給他傳的消息還沒送到。   趙亭不明所以的問:“兄長,不知叫我來有什麼事?”   趙亭感覺這會兒氣氛不太對,感覺像是有大事要發生。   陳泰點點頭,說:“陽城丟了,王基降諸葛啟了,潁川全郡,皆入諸葛啟之手了。”   “啊?”   果然,趙亭在聽到這話的第一反應就是懵。   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趙亭之前和陳泰在一起談論過諸葛啟多長時間能攻克陽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們倆一致認為在司馬炎和司馬伷二人帶兵支援過去後,諸葛啟想要打下陽城絕非易事。   最快,也要兩個月,甚至可能會打不下來。   趙亭甚至都有點後悔投資諸葛啟了。   因為他覺得諸葛啟在吃完他資助的糧食估計就沒有餘糧了。   結果···   打下來了。   這確實出乎他的意料。   這時,陳泰出言道:   “緩過來沒?”   趙亭點點頭。   “這件事確實我也很意外,但這也證明,諸葛啟確實有水平,雖然不知道王基為何突然反水,我猜測,應是諸葛啟使計離間了王基和司馬炎。”   陳泰猜對了。   在座幾人都不是尋常人。   這個道理隻要肯想,都能想到。   荀霬和裴秀也是贊同的點點頭。   趙亭這會也意識到陳泰叫他來的目的了,立馬表態道:“兄長如何做,亭皆隨。”   “陽城丟失,諸葛啟軍必然軍心大振,還有王基帶軍歸降,我斷定,司馬炎和司馬伷擋不住。”   停頓一下,陳泰繼續說:“而朝廷卻抽不出多餘兵力去增援陽城,京師危矣。”   陳泰口中的這個朝廷指的是司馬昭。   荀霬開口:“無需拐彎抹角,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我就隻說了,我的意思是全力支持諸葛啟。”   陳泰點點頭,表示他也是這個意思。   壓力來到了裴秀這邊。   剛剛趙亭已經表過態了,全聽陳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