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奪兵(1 / 1)

裴秀本就有意,眼下諸葛啟占大優,自然是贊同。   四人商量出了結果,陳、荀、趙三家很好支持諸葛啟,他們三家在潁川都還有人。   派人過去說一聲就可以了。   裴秀就尷尬了,他確實支援不過去東西,但裴秀肯定不能啥也不乾。   裴秀和韓肇關係不錯,裴秀打算去說服韓肇,這倒是間接幫忙了。   裴秀在和陳泰幾人說了這個想法後,陳泰覺得可行。   但陳泰還是囑咐讓裴秀謹慎些,別沒說服再把自己陷了進去。   ···   至於為什麼裴秀要去說服韓肇。   因為韓肇的父親是韓暨。   而韓暨是南陽郡堵陽縣人。   韓暨早年被舉為孝廉,屢辭公府辟命,後被荊州牧劉表任命為宜城長。   在曹操平定荊州後,歷任多官職。   在監冶謁者任內,推廣使用水排,提高了生產效率,因功加拜司金都尉,後封宜城亭侯,又升任太常,進封南鄉亭侯。   在景初二年時,升任司徒,不久後逝世。   他們家在堵陽、昆陽這一帶都有一定的聲望,這個地方和諸葛啟的潁川郡相鄰,韓肇兒子就賦閑在老家。   若是韓肇願意他可以援助諸葛啟,雖然堵陽縣令不是自己人,但他沒用,這個縣令就是韓暨舉薦的。   裴秀也不拖遝,離開陳泰家,就奔著韓肇家去了。   ···   同一時間,羊祜又去找他叔母辛憲英了。   辛憲英還不知道這件事,因為這件事被司馬昭有意的隱瞞了,截至現在,知道的人並不多。   辛憲英在聽到這個情況,不由笑了。   “叔母笑什麼?”   “王基歸降諸葛啟可是一大助力,祜兒你覺得隻靠司馬炎和司馬伷能是王基的對手?”   羊祜搖搖頭。   “王豫州穩坐豫州,雖然年歲已大,但作戰經驗豐富,況且那諸葛啟也不是庸碌之人。”   說到這,羊祜不由吸口氣,壓低聲音說道:“叔母莫不是覺得大將軍要輸?”   “還未可知。”辛憲英搖搖頭:“但也要做好謀劃,別把自己逼的無路可走。”   羊祜皺眉,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再看司馬昭,他是很怕司馬炎和司馬伷擋不住諸葛啟,昨夜連夜集結人馬。   更是一大早就叫來了弟弟司馬亮。   司馬家能用的人不多了。   他現在不求司馬亮能立功,隻要能安安穩穩把兵帶過去和司馬炎、司馬伷順利會合就謝天謝地了。   司馬亮上午就出發了。   ……   與此同時,父城也已經被李遠和唐風二人帶兵打了下來。   王徽到時,城已經破了,城中屍體還未清理乾凈。   可把王徽心疼壞了,因為這父城有不少人都是他們的汝南軍。   但已經死了,說什麼都晚了。   …   再看陽城方麵,諸葛啟得隴望蜀,拿下了陽城,就又開始惦記北進和殲滅司馬炎軍的事了。   諸葛啟和文鴦商量起了這件事,諸葛啟沒有去找王基。   諸葛啟在心底裡還是隻把文鴦當成自己人了,和其他人都沒有戰友情。   文鴦聽諸葛啟說要全殲城外的敵軍,立馬就起勁兒了。   立馬開口說:“府君你說怎麼打就是了。”   “怎麼打也要有計劃吧?我這不是在和你商量嘛。”   文鴦說:“我和司馬炎接觸也不多,眼下敵軍就在城外,我軍占據優勢,應趁此士氣對敵發起猛攻。”   “你帶兵。”   “行啊。”   “帶全部兵。”   “全部?”   文鴦想到了王基。   王基手上的兵還是王基在統管,如何帶全部的兵力?   文鴦也對此提出了疑問。   諸葛啟並沒有急著回答文鴦的疑問,而是反問一句:“你覺得,在別人手上的兵力,是我們的嗎?”   文鴦一愣,恍然大悟,而後問:“府君是想…奪回來?”   “糧食吃我的,但不認我?當我是冤大頭啊?配合我,奪了王基的兵。”   “府君打算怎麼做?”   “利誘將士,威逼王基。”   文鴦提議:“府君,我們還是先從將士入手,先把他們的心籠絡過來,那王基那邊不就好辦了嘛?”   “說的是。”   諸葛啟點點頭,而後說:“這件事你去辦,把…軍中剩下錢財拿去收買軍心。”   文鴦照做。   其實諸葛啟現在不缺錢,因為他在打進陽城後,又從縣令的住處搞到了不少,這些東西原本是王基歸攏了起來。   但王基沒有據為己有,而是主動給了諸葛啟。   這倒是補充了諸葛啟的金庫。   這會兒不就用上了嘛。   …   文鴦還在城中找到了一些餘糧,這也可以作為獎勵。   現在將士們對糧食的需求更大。   也更喜歡糧食。   因為他們都被餓過。   文鴦在得到諸葛啟的命令後,第一時間就去各個軍營開始籠絡軍心。   而文鴦的這一舉動,王基並不知道。   因為這時的王基正在和侄子王度說諸葛啟對他們的看法。   因為這麼幾天過去了,王基甚至都沒見過諸葛啟。   這也讓王基心中打起了鼓。   而王度卻是寬慰道:“叔父多慮了,那鐘毓歸降都被接納了,當時鐘毓是被迫投降,他可是寸功未立啊,更何況我們還是協助他們奪取了陽城呢?”   “嗬嗬…”王基笑著搖搖頭,但他的笑聲多少帶點無奈。   “難道侄兒說的不對?”這也讓王度心中沒底氣了,便問:“叔父您是怎麼覺得的?”   “恰恰因為我們立了大功,諸葛啟才不會信任我們。”   “那…他會怎麼對我們?”   “別緊張,殺不至於,頂多是…”   就在這時~   門被人敲響了。   王基隻得暫時閉口,讓那人進來。   那人說:“文鴦在我們的軍營中以錢、糧聚攏軍心。”   聞言,王度第一時間看向叔父。   王基則是露出一抹苦澀笑容:“最多就是現在這樣。”   聞言,王度恍然大悟,在讓那個來匯報情況的人出去後,王度立馬開口:“叔父,我們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諸葛啟…哦不,府君已經動手了,又豈會收手?”   “那我們就看著他把我們的人給···”   王度話還沒說完,就被王基開口打斷了。   “不該說的少說。”   王基剛剛都已經被迫改口了,自然是不打算反抗了。   因為文鴦已經動手了,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他們就是想反抗也晚了。   諸葛啟會沒有準備?   城外駐軍是諸葛啟的。   城中守軍也是諸葛啟的。   反抗?   又豈是那麼容易的?   王基思索再三,覺得軍隊還有一些是他的親信,諸葛啟應該不會做絕把那些人殺掉,最後應該能留個三兩百人。   王基不反抗的另一個原因是那些將士不一定完全聽他的話。   他們會跟著王基投靠諸葛啟,完全是上層意誌左右了他們的選擇。   有很多人直到這一仗打完了都不知道他們打走的人是司馬炎。   …   這不,在文鴦和諸葛啟的手段之下,多數人全都倒戈向了諸葛啟。   隻不過,在搞定這一切後,已經是第二天了。   正和王基想的一樣,隻有百餘人堅持聽王基的,因為這些人是王基的家仆。   這些人諸葛啟確實沒辦法。   也和王基想的一樣,諸葛啟沒有下死手。   雖然還是給王基留了點人,但諸葛啟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   諸葛啟通過文鴦的匯報,得知已經搞定了,便帶著人去了王基住處。   王基並未表達出不滿,反而還熱情的出來迎接諸葛啟。   諸葛啟來見王基,其實就是為了看看王基對這件事的反應。   見王基表現如常,諸葛啟心中反而有點懷疑。   便沒有進屋,主動開口:“叔父,今天天氣不錯,就在院裡走走吧。”   “是挺好的,我聽說府君還未婚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