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動著手中的青瓷茶杯,上麵散逸著潔白月光般,仿佛可以望見家鄉的一輪明月...... 海上總是隨著波濤翻湧吹過泛鹹的海風,啟亞有時會當潛水艇露出了水麵,看著遠處毗鄰天際的海平麵。若晴朗天氣且風平浪靜,他也在呼吸著充滿海洋蒸騰的氣息裡安靜遐思。但是今天,隨著浪花拍擊艇身,天空上陰雲在靠近,潛水艇敏銳的偵察能力,很快地又潛入了海底,剛才停泊的地方除了越來越洶湧的海浪,已經空無一物。 在深海中,一個看似廢棄的船舶裡藏著某個軍事基地,正在進行代號為“量子隱形ZQ12”的科學研究。啟亞走出了潛水艇來到基地試驗裡,換上了防電離能突變服,又開始了寫代碼、調試的忙碌工作。 啟亞是2017年“光學通信”研究生畢業來到了此通信研究所從事光通信的科研工作。2021年,國內啟動了一個大型的量子通信科研項目:量子隱形ZQ12,啟亞及他原光電項目組的同事李亮,被選到這個量子通信研發團隊中開始量子隱形傳態的研究工作。 到此基地,一晃就已經接近三年的光景了。啟亞記得臨行前,適逢中秋節,武總遞給他一個大小很迷你的銅製月餅,說道:“祝你中秋節快樂,這個月餅你收好了,隨身攜帶,不要贈與他人,在關鍵時刻觸發它。”啟亞接過了它,發現在黃色銅製的月餅底部有一個深陷的圓形裝置,他不明其意,但一直小心地將其隨身放在衣服口袋中。 啟亞的寢室在書桌上總放著一套茶具,工作之餘就會用它泡一壺家鄉的龍井茶。初到工作基地的喜悅之情,也愈來愈多的是被對家人們不可遏製的思念替代。此刻,跟他住一個寢室的陳亮也走進房間,說道:“快到中秋節了,今年又不能回去了吧。”他的話更勾起了啟亞無邊的回憶,啟亞出生在一個山清水秀的農村,父母都是勤勞的農耕人,他是家中的老二,姐姐比他大三歲,已經嫁人。以前一到中秋節,媽媽和姐姐會做好各種口味的月餅,一家人賞月及品茶、吃月餅很是幸福和溫馨,想著想著,這壺碧綠茶湯好像也沉浸在故鄉的秋月中,飄過了山野花草的幽香。 在中秋節的深海裡沒有明月當空,可是當你抬起頭仰望著海水,也許可以透過斑斕的色彩發現一些光亮。基地上,並沒有因為節日而停止科研工作,他們仍在陳總的帶領下進行著緊張的研製、調試。不知不覺,巳經是夜晚十點多鐘,試驗室的同事林月有些疲憊的閉上眼睛,大約過了幾分鐘當他再次睜開眼睛時,林月驚奇地發現眼前的所有景物都自我分裂般變成了兩個,包括他旁邊正盯著屏幕寫代碼的啟亞。林月顧不上是該叫哪個啟亞,隻大喊了一聲:“啟亞,快看,兩個,都變成了兩個,哦,不,現在是四個......” 被這一叫聲的觸發,啟亞的眼睛馬上離開了電腦屏幕,在他眼前竟然有六個林月在驚慌地手舞足蹈著。還有電腦,桌椅,包括他自己都有好幾個並在不斷裂變的增加。啟亞馬上意識到:是量子態疊加。可是為什麼突然會有如此多比特位的疊加,難道是因為原量子態發生了狀況?! 整個實驗室都開始劇烈地抖動著,它無法繼續承受量子的極度疊加造成的空間巨大膨脹,裡麵的空氣越來越稀薄,啟亞覺得快要無法呼吸了,周遭的溫度也越來越高。他暗想:密閉空間快要消失了,那麼薛定諤公式不再適用,量子態發生了坍塌,所有的量子態都將不復存在...... 啟亞感到自己的思維已漸漸模糊,周遭原來巨大的聲響好像在逐漸遠去,但是耳傍卻回蕩著一個聲音異常清晰:“在關鍵時刻觸發它......”他突然想起來了那個銅製月餅,及武總臨行前的叮囑:“在關鍵時刻觸發它。”啟亞伸出因為缺氧而沒有力氣的右手,拿出上衣口袋裡的銅製月餅,很費勁地用食指按壓了內陷按鈕。頃刻間,一道強烈的光芒帶著溫暖照耀在他臉上,好象家鄉中秋懸掛在夜空的月亮,他可以舒服地躺在柔軟雲端,終於又見到了父母臉上洋溢的笑容,以及初到基地時在黨旗下宣誓的情形:要為祖國國防科研事業奉獻終身!啟亞的眼裡流動著反射的光彩,不禁熱淚盈眶...... 此時,空中量子屏幕上出現一排字幕:量子隱形傳態已經順利完成,代號為“量子隱形ZQ(中秋)12”任務研製成功!啟亞在半夢半醒之間,覺得自己好似超越光速的經過了一個通道,等他完全醒來時,已經回到了2021年的中秋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