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黑雕盟誓(三)(1 / 1)

逐鼎歸元傳 伏山順 1792 字 2024-03-16

原來莫賢妻子雲氏,單名一個茜字,揚州吳郡人氏(今蘇州),出身書香門第世家,生得嬌柔纖纖,溫婉剔透,是典型的江南美女,二十歲時在西湖與莫賢偶然邂逅,兩人郎才女貌,互相眉目傳情,頓生情愫,彼此吐露愛慕之意,恰好兩人也是門當戶對,一年之後便成親了,婚後夫妻恩愛無比,所生一兒一女,兒子小魏毅兩歲,名叫莫雲舜,女兒小魏毅三歲,名為莫雲瀟,兄妹倆個與魏毅每日形影不離,一起嬉戲玩耍,最是要好。那日聽聞莫賢要將魏毅帶走了,心中十分難受,兄妹倆個耍起小孩性子,一起去哀求莫賢,這雲茜代養了魏毅五年,心中也早已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孩兒,又不忍見到自己的兩個孩兒那般難過,也勸莫賢道:“夫君,便讓毅兒再住些日子吧,我一時也難舍他離去,你隻對你義兄明言實情,我也再好好勸慰舜兒和瀟兒,你看如何?”莫賢見妻子和兩個孩子如此不舍魏毅,自然心軟了,遂先把魏毅留下,獨自北上鄴城了。   魏良聽罷,心中已是百感交集,嘆口氣道:“此一節都是為兄考慮不周,隻顧著自己了,卻未考慮到孩子們的感受,料想毅兒心中也是千萬的不情願和侄兒、侄女分別,我這個父親和伯父當的太不稱職了。”隨即拍案續道:“哼!若不是羯賊占我土地,害我大晉百姓,豈能弄得我們如此?羯賊不除,百姓始終不得安生,你我兄弟也終是居無寧日。”   莫賢亦憤而言道:“大哥所言甚是,想那羯賊兇狠猖獗,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聽不少從北方逃離到江南的鄉民們言道,那些羯賊將我等漢人百姓視如牲畜,尤其女子,羯賊喚為“雙腳羊”,夜間任意奸淫毀節,白日裡竟隨意宰殺烹食,充作軍糧!殘暴之極,當真與禽獸無異!可憐那些北方百姓,尚有多數還在羯賊的魔爪之下,每每想到此處,怎不叫人痛斷肝腸!”   魏良道:“兄弟之心我盡之,適才你聽聞之事並非虛言,確是羯賊殘忍之極,荼毒我中原百姓,以致北方不少人逃往南方,但其中也有忠勇之士,不忍舍棄家園,遂加入我乞活幫,大家同生共死,與賊勢不兩立。可恨敵人兇狠,我輩才能不足,多年領幫中兄弟與賊交鋒勝少敗多。近來江湖上傳言,晉陽“眾惡殿”殿主“惡魁”貝孑咒,領手下“四大妖人”投了賊首石勒帳下,與我乞活幫為敵,若想北渡漳河,收復失地那更是難上加難了。”   莫賢道:“我也知此人,江湖上聽聞此人善使一對“鬆柏竹節鞭”,獨門絕學“隼戾雷霆手”、“迅暴功”,自立眾惡殿,在江湖上殺人如麻、惡事做盡,其人雖聲名狼藉,但武林中人聞之無不畏懼三分,這四大妖人卻不曾聽過。”   魏良呷口酒道:“這四大妖人乃是四個窮兇極惡之徒,分別喚做“殺瘟”朱不吝、“宰疫”徐不休、“斬癥”吉不甘、“屠疾”尹不棄,四人新近投至眾惡殿門下,與貝孑咒一道同流合汙,歸順羯賊,禍亂武林、坑害百姓。”   莫賢怒道:“哼!這惡魁在江湖上妄為作歹,雖為武林中人所不齒,但若能與羯賊不共戴天,奮起反擊,便也算得一條好漢,卻不想他竟助紂為虐,害我本族同胞,此等敗類,比之羯賊更為可恨!”言罷將碗中酒一飲而盡,繼而嘆道:“唉,倘若我輩同胞俱能萬眾一心、共抗外賊,想那羯賊又怎能有機可乘?隻恨愚弟因家事所累,抽不得身與大哥共抗羯賊,為國效勞,嘗自引為憾事。”   魏良擺手道:“賢弟差矣,你待人誠善,濟人危苦,江湖中人提及你“玉麵善郎”之名無不欽佩,近些年你時常資助我幫中錢糧、馬匹、武器,幫中兄弟對賢弟皆感恩戴德,此等高義,為兄自愧不如,況賢弟家有賢妻,膝下一雙兒女,門庭和睦,其樂融融,何憾之有啊?”魏良言罷不由地想起了自己的妻兒,心下一酸,自思道:“現下我若能和自己妻兒共處一日也好啊,在這一層上,賢弟確是比我幸福多了。”   莫賢搖頭道:“哪裡哪裡,大哥此言折煞小弟了,些許小事,又何足道?隻願主上聖明,前方將士勇猛,早日復我大晉河山,天下百姓方能安居樂業,得享太平,日日似今夜一般。”他不覺地望向了窗外,但見街市上人已不似先前那麼多了,卻依稀聽到幾縷叫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