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魏良道:“好,今夜三更,我便領幫中兄弟突襲武安城,燒毀牧場,隨後向東掩殺,以助大將軍奪取邯鄲城!” 仇忠獲抱拳道:“昔日太史慈將軍曾言‘大丈夫生於世間,當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仇某祝眾位豪傑馬到功成,願明日我等在邯鄲城下共飲慶功酒!”眾人還禮道:“祝大將軍今夜旗開得勝!”言罷,仇忠獲便徑自離去。 當夜亥時,魏良升帳道:“秦焰、池青山聽令,我與你二人率陽春旗、雄錘磐弟子為前部,眾人需銜枚疾行,悄無聲息直抵武安城,子時以我紅燈為號,突襲羯賊牧場,縱火焚燒牲畜,成司長與其餘兄弟在我們身後接應,並派人探查仇將軍處消息,如一切順利,我等便一起東行直取邯鄲,如遇變故,成司長可領眾兄弟先行撤退,諸位兄弟需依令而行,不得有誤。”成革接令後暗暗欽佩:“幫主行事果然滴水不露,雖是那大將軍說的慷慨激昂,但幫主還是自留了後手,令我在後接應,以防不測。” 那秦焰接令之後,立時身披甲胄,背弓挎箭,綽起了隨身兵器雁翅鏨金鏜,將本旗弟子集結到了轅門外,秦焰橫跨戰馬,斜舉金鏜,方欲前行,忽見一男童從大帳中向自己跑來,邊跑邊叫道:“爹爹,爹爹,這次出征要幾時能夠回來呀?”這男童乃是秦焰獨子,單名一個哀字,年紀與魏良之子魏毅相若,其母五年前因羯軍追剿乞活幫,幫眾不得已而四散流撤,其間不幸與父子倆走散,為羯軍所獲,早被羯軍淩辱,烹殺煮食,下場甚慘,是以父子二人每及念起此事便咬牙切齒,更是與羯軍有不共戴天之仇。 秦焰勒馬道:“哀兒早些睡去,爹爹明日便可歸來。”言畢一聲令下,便與眾人漸漸的消失在了黑夜中。 是夜北風凜冽,寒透肌骨,魏良、秦焰、池青山率眾人一路迤邐北行,悄悄地渡過了漳河,約行了半個時辰,早到了武安城外,魏良見四下裡並無動靜,城門守衛也是半睡半醒,形同虛設,立時亮起紅燈。 秦焰、池青山見了,一左一右早出,以尖刀將守衛割喉,順勢打開城門,隻聽魏良大喝一聲“殺入城去,燒毀牧場!”乞活幫數千人立時蜂擁而入,一路前行伺機點火。 不多時,忽聽一聲炮響,震耳欲聾,城墻之上登時火光通明,如同白晝,萬千士兵搖旗吶喊,鼓噪喧天。 魏良大驚道:“不好,有埋伏,快撤!”言未必,城上亂箭如蝗雨般紛紛墜落,但聽乞活幫眾弟子一片哀嚎之聲,隻得往城外退去,卻見城門口一彪軍馬攔住去路,為首一員大將,鬆麵狼須,手搦金蘸大斧,乃是趙帝石勒麾下“悍勇八騎”之一的桃豹,隻聽他高聲叫道:“魏幫主,你家大將軍所獻計策屬實高明啊!哈哈......”原來這石勒麾下八騎雖是羯人,但祖上都有漢人親戚,是以受漢化頗深,平日裡相互通話自用羯語,但對漢語運用也是習以為常。 魏良暗自罵道:“呸!這狗官口是心非,賣國求榮,真該千刀萬剮,他日撞見,非碎割了這小人不可!”他越想越氣,也不打話,揮起丈八矛直取桃豹。 火光下槍斧並舉,二人戰至一處,魏良胸中怒氣不平,時而將桃豹當做了仇忠獲,時而又將桃豹當成了刁秉圖,那桃豹本也有萬夫不當之勇,但見魏良來勢洶洶,槍法齊整,不覺間竟漸漸斧怯,連頭四十餘合,魏良見桃豹力泄手短,突然大喝一聲,忿神威一矛戳中桃豹心窩,桃豹翻身落馬而死。 羯軍見主將落馬,登時吃了一驚,魏良趁勢掩殺,將城門口守兵沖散不少,開出一條血路,乞活幫眾弟子忙隨魏良向南而撤,方行了十裡路,隻見前方火光沖天,金鼓齊鳴,又是一彪軍馬攔住了去路,當頭大將乃是“悍勇八騎”之首夔安,橫著一口金絲鳳嘴刀,喝道:“晉室草賊哪裡去!留下命來!” 魏良大怒,便欲挺矛直取夔安,忽被秦焰攔下:“幫主不可戀戰,可向西而行,待我和池磐主領眾兄弟沖殺過去,尋得成司長,再來接應幫主。”魏良道:“如此也好,二位兄弟務須小心。” 夔安見魏良西行,方欲縱馬去追,不想這壁廂秦焰,池青山二人一個舞起雁翅鏨金鏜,一個掄動混元鬼王錘徑奔自己而來,夔安便棄了魏良,來戰二人,三匹馬呈丁字兒廝殺,那夔安勇猛異常,力敵二將豪無懼怯,秦焰,池青山平日裡也是江湖好手,此番雙戰夔安,竟未討得半寸上風,三人連鬥五十餘合,夔安架開鏨金鏜,橫轉刀背,正拍在池青山小腹上,將池青山拍落到人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