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回 老漢捕魚網肉蛋 最終倒黴又遭殃(1 / 1)

麒麟轉世 袁清義 7674 字 2024-03-16

王老漢把魚網就慢慢地拉到了岸邊,但見網裡有個不小的東西在蠕動!由於夜裡天黑他也看不十分清楚,就一心想著決不能讓它跑掉!等到把網拉上了岸,他即刻就背起網回了家。等到了家中以後,就先把魚網放在院子裡,然後到屋裡端出來油燈一照,結果才發現網裡逮住的,根本不是什麼大魚,卻是一個大肉蛋,這一下可讓王老漢感到,有些侘傺和不安。他心裡是酸溜溜的,就如吃下個不熟的饃,也不知道是個啥滋味?還覺得胸口堵得慌,心中想我也沒有摟過尼姑睡,怎麼就這樣倒黴,心情沮喪和種失落感!實際就如啞巴吃黃連——是有苦難言……   這時候,那肉蛋還不停的在地上蠕動,有時還突然往起跳一下!王老漢不光心裡很納悶,原來,他還在深思著另外一個問題。心裡說真叫多多怪事,像我王老掘這輩子也在長江裡,已經打了幾十年的魚,說實話,也從來沒有象今天晚上,碰到過這樣一個東西。沒腿沒爪,圓形軲輪堖,它是不是個怪物啊?或者是從長江口,進入來的一種海產品,逆水遊到了俺們這裡,這一回我可到要看看,在你內中藏的是啥子。王老漢一邊心裡琢磨,一邊去廚房裡拎出了一把切菜刀,由於心裡不痛快他想也不想,就毫不猶豫地朝著那肉球,狠狠地一刀砍了下去!有道是:   老漢用力砍下去,肉球即刻兩下分;   紅光瞬間映滿院,嚇得老人掉了魂。   王老漢也確實用上了勁,然而,當他對著肉蛋一刀砍下去時,就聽得嚓!地一聲響!那肉蛋就一下子開裂了,結果當時就有一股血,一下子飆到了他臉上。可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就在此一剎哪間,驀地!他的家中便是滿院紅光,而且還瑞氣千條!這樣情況一出現,當時就把王老漢給嚇傻了。就聽他嘴裡說了聲:“哎呀!我的媽也!”隨即就昏了過去。你道:“他膽子就這麼小?”可不是嗎!別說是他放到誰身上都一樣,等到王老漢醒過來之後,就看他渾身隻哆嗦!而此刻,那個血淋淋的肉蛋,在地上就隻剩下外殼了。   反正,也不知是啥時候,卻早已從裡麵,爬出來一個小娃娃,小孩長得細皮嫩肉的,就看他一邊爬,一邊還“咿呀!咿呀!”地叫。這一下可把王老漢樂壞了,隻喜歡得他屁顛、屁顛地亂蹦高!這就叫絕戶人家愛孩子,這王老漢見了小孩,也不知有多麼的親切了。因為他老伴一輩子都沒有開懷生養,按他的話說叫開花結果,所以老兩口幾十年來,是你埋怨我,我埋怨你!反正埋怨來埋怨去,都嗆嗆不出個裡表來。不是你說我的種子秕,就是我說你是鹽堿地,到底誰的物件不中用?誰是誰非總也說不清楚!如今老兩口也都心恢意冷,早已經泄了氣,不管怎麼說,無論想不想他和老伴,總有一人是“騾子”。   心花怒放地王老漢便立即去上房,喊醒了自已的老伴,並向老婆子認真的說明了,事情的原諉經過,也就是一切來龍去脈,老兩口都覺得很稀罕,這就象天上掉餡餅,讓他們打住食得到了。說實話兩位老人這輩子,想要孩子都快要想瘋啦!但是天不遂人願,夫妻倆一生都像是枯死的樹——難發青!至今又成了朽木,都未能發出新芽或吐出絮來。所以也早已恢了心泄了氣,就是沒有啥幻想了!可是萬成沒有想到的是,有福不在忙,沒福跑斷腸,這一次打漁卻網到個小崽子,真是撿了個大便宜,這會兒老倆口能會不高興嗎?……   然而,自古以來,大自然就賦予了人類及動物,繁衍生息改變世界的使命,而我們的老祖宗也希望後人,祖祖輩輩都能傳宗接代,也就是要後繼有人,去循序漸進的創造美好的未來。特別是在封建社會裡,隻要一說起誰家的女人,一輩子都沒有開懷生養過,人們就會稱他們家是絕戶頭,就好像多丟人似的,不光讓人鄙視看不起,且就連他們本人都覺得自已,好象在別人麵前矮了三分似的,不能理直氣壯的講話。換句話講,就等於是一種短處,老兩口為了此事,這一生還真不開心,總覺得自己有缺陷!現在遇到了這一情況,兩位老人心裡都是樂開了花!也找不到東西南北了。乾脆就把他收養起來吧!老太婆慌忙把孩子抱到了屋裡,放到床上用被褥包了又包,裹了又裹,是光怕凍壞了,孩子要吃奶上哪裡去找?老倆口也顧不上睡覺,便連夜去為孩子尋奶吃。   凡老年人和成年人一般都有深刻體會,因為人們大都經過了,生兒育女和撫養孩子的任務,然而這件事又不是,一勞永逸很簡單,也是一項復雜麻煩事。再說人們一生也很辛苦,又不隻是麻煩一陣子,而需要長時間的耐心和堅持!甚至,還會使家庭受到較大地拖累。尤其是,小孩子在兩三歲以前,這時候也屬於嬰幼兒時期,小孩一般都愛出毛病,相生病招災就是常有事。比如感冒咳噪,遇冷受涼會發燒,厭食積食受驚嚇,一旦照顧不周就會出疾患,有了病則不吃不喝,又哭又鬧磨纏人。   如果家中富裕還好說,倘若是貧窮人家養孩子就比較艱難了,也可是困難重重不容易!相是窮人家的孩子有了病,無錢醫治請不起醫生,所以在過去有好多人家,就因為孩子有病沒有錢看病吃藥,使許多孩子中途就夭折了。然而,這些又都是經常發生的事情,王老漢和老伴就隻好細致分工,一天到晚,也都全為了孩子忙碌,他們一個在家看管,一個外出專為孩子找奶吃。就這樣,也讓孩子隨了王家的姓,給他取名叫“王華!”老兩口就專心之致地認真嗬護!一心一意地把孩子撫養起來。   冬去春來,歲月蹉跎!就甭用說老倆口有多辛苦了!為了撫養孩子長大成人,王老漢和老伴就長年累月的,一天到晚為孩子忙碌。他們還專門買了一隻奶羊,老兩口也成天的擠羊奶,然後就放到鍋裡滾一滾,燒開了再喂孩子,並且還經常做些麵糊稀粥,或轟個雞蛋配合著喂養。小王華吃得胖胖的也很少生病,老兩口看著他強壯的身體,又一天天地成長起來,就別提有多高興了!孩子雖然不是他們親生的,可他們卻視同已出。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轉瞬間幾年就過去了,如今的王華也長大了!看他的外貌雖然不傻,可是就像個啞巴一樣,也從來不說話。他什麼事也都懂,由於性格內向,也從不和人交流,平常就不說話,眼前已經八、九歲了,但是對於兩位老人,也從未叫過一聲爹和娘。一開始王老漢和老伴,既不在意也沒有計較,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老兩口心裡就有了想法,最後也真的憋不住了。   比如說,有時候他們就生氣,並對孩子進行叱嗬!可是不管怎樣吵和責備他,那王華都是不吭聲不說話,也不做任何反駁。這樣以來,老兩口也就覺得非常惝怳,心說這些年來我們費了多大的勁,一把屎一個把尿的把你拉扯大,可是你就像個傻瓜憨子,連聲爹媽也不會叫,我們養你疼你有何用。看來還真不如養小雞、小鴨、小豬、小狗!因為養雞、養鴨能下蛋,喂頭豬長大了殺吃肉,喂條狗能看家。也不論是雞、鴨、豬、狗,隻要一喊叫它們,都會搖頭擺尾地叫幾聲,以表示順從聽話!而你可到好,就如養個木頭疙瘩,光會吃不能用,連個爹媽都不知道叫,我們養你還有啥用,可說是倒心退!老倆口是越想越寒心……   也就是說,王老漢與老伴對王華就嫌棄了,但是,又不能把他拋棄和趕出家門,兩位老人苦想了一陣子後,就又想出來一個點子。於是他們便買些糖果,或做了好吃的東西,哄著孩子王華喊他們叫爹、叫媽,實際上運用的就是一種誘騙,也為軟硬謙施的辦法。大家都知道,小孩都嘴饞愛吃好的,而誰家的孩子都是一樣,再說當父母的絕大多數人,恐怕都會爭競自己的孩子,嘴甜一些多喊叫他們幾遍,說穿了就是愛聽恭維話。因此,自古以來就有人,把稱謂“爹媽”的言語,早已列入到“四中聽”和“四不中聽”裡,如四中聽是:“百靈叫、畫眉聲、撕綾緞、打茶盅、小孩子叫爹頭一聲!”多了一中聽。四不中聽是:“刷大鋸、打磨鍋、貓頭鷹叫喚和鬼吆喝!”有點把話題扯遠了,咱們再拉回來。   卻說,王老漢和老伴用糖果和好吃的,哄孩子叫爹、叫媽!起先王華說啥都不喊叫“爹娘”二字,結果,就在兩位老人的一再誘惑下,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因為小孩子一般都天真可愛,反過來說隨意性就很強,也談不上有多少意誌力,再說那些糖果和好吃的,又比較誘惑人!所以,那王華見了有好東西吃,一時間也就自然把持不住了。當時急得他光流口水,由於嘴饞為了吃,便先喊了一聲“爹!”然後又叫了一聲“媽!”結果,他這一叫就大事不好了!可誰也沒有想到,卻把老倆口全都叫趴下了!用現在醫學方麵的話講,就是突然昏厥倒地,而且一直到最後,都沒有蘇醒過來!有詩為證:   兩位老人命不強,爭竟兒子叫爹娘;   王華喴聲父母親,叫得二老見閻王。   那王老漢與老伴在村裡輩份也高,平時為人又厚道,村裡人大都喊他們為爺爺、奶奶和太爺、太奶奶的。眾鄉親都很尊敬兩位老人,如果就這樣讓他們平白無故地死去,鄰居們也怕一旦被官府知道了,要追究起來則無法收場和交待。而且又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所以,村裡的左鄰右舍便把這事報了官,換句話說,就是把王華告上了官府大堂,其實就是蘇州府衙門,此事要由官老爺做判決。   蘇州知府名叫高登,官居四品皇堂,屬於四品爵位,知府高登一聽就心中大怒!便分附三班衙皂,去臥龍崗把王華捉拿歸案。眾衙役聞聽不敢怠慢,領命後就帶著飛簽、火票,以及繩索刑具去尋找王華,實際就是要把他擒拿歸案。那些衙役們來到臥龍崗王家後,也不容分說就把王華繩捆索綁後,帶到了蘇州府大堂之上,那大老爺高登一看人犯,心中就納悶打起鼓來!不由暗暗埋怨班頭衙役們,真是一幫白癡不會辦事。因為帶來的王華隻是個八、九歲的稚子幼童,他怎麼能相信一個小孩子,隻叫了一聲爹娘就能把,養父、養母全都叫死了?心裡說這事很蹊蹺,此背後一定存著比較復雜的原因。或許是兩位老人突然,得了什麼急癥所導致死亡,可你們鄉裡鄉親的也不能把,責任都推到一個孩子身上!知府高登就很生氣!隨後便把驚堂木一拍!又要拷打眾鄉鄰。而臥龍崗王家村的村民們都說:“這個事情確實是真的,還希望青天大老爺,您可不能糊塗要明鑒!如果你要不相信,就請當麵問王華,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也就是確切真象。   知府高登一想也是,即打起了官腔道:“我說小孩你叫什麼名字?”王華聞聽後,撲閃撲閃眼皮沒有講話。知府高登又問:“你就是不回答本官,可我也知道你叫王華”。王華心裡說你既然清楚,還要問我乾什麼?不是脫了褲子放屁——凈費事!於是,他又白愣了一下眼睛,還是沒有講話。那位姓高的大老爺就有點生氣了,把驚堂木往公案上一拍,就聽啪!的一聲響,隨即便喝道:“你小小年紀真是大膽!我聽說就是你害死了,你的父母你知罪嗎?”王華一聽隻是搖搖頭,還是沒有回話。這一下,知府高登可是真的心中大怒了!即吩咐三班衙皂快快用刑。   王華一聽要對自己動刑就著急了!他心裡想這些人,若是給我用刑我哪能受得了!所以他要辯解,則叫了一聲“大老爺你息怒!”他把這句話的幾個字,也說得鏗鏘有力。王華把話剛講出口,就把知府高登給叫暈厥過去了,待過了老半天,那高登才蘇醒過來!待他醒來以後就感覺到,自已象是做了一場惡夢,還非常茫然和驚愕!並且又很尷尬、無奈、無助和頹喪。要說這位高知府本為四品皇堂,平常自詡不凡!也傲氣十足,在人世間,能夠讓他服氣的人,本來也就不多,所以他從來都是,軟硬不吃的一個人。這一下則就碰了個軟釘子,並且還吃了無限大虧!可以說從此以後,他不光得到了教訓,而且也增長了見識。同時又讓屬下和身邊的人,多了一份笑料,人們會在閑扯開玩笑時,定要揶揄嘲諷他幾句,這就叫:   不服拳師挨死打,知府當堂吃了虧;   由於不信這個邪,此次教訓記心裡。   或許還有人會講:“那知府高登本為朝廷命官,又是那麼高的職位,他怎麼連個大老爺的稱謂都受不了?”換句話說就是承當不起。   其實,這又是人間怪事一樁!也錯不了是他,如果要換了普通人,恐怕這一下昏過去,就別想再次醒不過來。筆者在前麵說過,當初是王老漢打漁,從長江中網上來一個肉球,用刀劈開以後裡麵有一嬰兒,也就是現在的王華,要按照人們的說法,這王華就為肉包胎。如果再要追根溯源,當初是由八賢王趙德方,帶著狄娘娘來江南巡視,從揚州過江時,拋錨江中夜宿船上,當晚狄娘娘生下了此肉蛋,八賢王一聽很生氣,就讓人把拋入到江中。所以,王華本為趙家的骨血,用句粗話講他就是八賢王的種!雖然一直生長在民間,又經平民百姓養唷成人,可他到底還屬於皇家的種。   眾所周知,那八賢王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兒子,這王華本就是趙德方的骨血,趙匡胤的謫孫,據說,他為混世龍轉世,後來被封為潞花王,由於他是皇家後代,雖不是真龍天子,但也不是尋常凡人。所以,他王華稱知府大老爺,那高登也就受不了!關於這些復雜情況,別說人們不知道,而就連他自己都不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再說真實的情況也沒人告訴他!就連他養父母的死,也同樣是稀裡糊塗。換而言之,那王老漢夫婦本為庶民百姓,他們都是窮人也稱草命人,其命又都不值錢,故而一對老夫妻都經不起,王華稱他們為爹娘!皆因老兩口承受不住,才被養子王華給叫死了。可是兩位老人並不知道,會有這一內幕,他們若是清楚的話,怎麼也不會想著點子,哄兒子王華讓他喊爹叫媽,而把自己的老命都搭上了。   另外還有人分析說:兩位老人都是第一次,聽到兒子喊叫爹娘,是他們高興得一口氣上不來,突然憋死了,這在醫學上叫“卒死!”認為王華的養父、養母,老兩口都有心臟病。而心臟病患者最忌妒,心情突然發生變化,比如說大喜、大悲!因此,當老兩口第一次聽到,兒子王華喊他們爹娘時,心裡一高興就一命嗚呼了。看來以上兩種說法,其後麵一種還是較為貼切實際的,所以以上兩種觀點,也是各有各的道理,關於這個問題,咱們暫且先不去認真討論它。   俗話說是官刁過民,那知府高登一醒過來便先搖搖腦袋,爾後就在心裡揣摩起來!也似乎好像明白了什麼?他就在心中暗想,這一案也真是奇怪得很,我也不能再往下審問了。因為這在玩命,本官我還真不願意把,我的這條小命給搭進去!於是他用兩眼迅疾地,脧巡了一下王華後便就一反常態,立刻改變了主意。不光既往不咎,同時還吩咐班頭衙役們,去讓木匠給王華做個,賣油人使用的木梆子,並且還以官家的名義,在蘇州地麵上到處都貼了告示。意思是說今後,凡在蘇州地麵上,他王華不管到誰家門口,也不用喊不用叫和稱呼你啥,隻要把木油梆一敲,你就是自家不吃,也得立即給他拿東西吃。   而且,那高知府還把這一條作為,蘇州府的規定像立法一樣,讓下邊的老百姓都必須執行!可以說這也是蘇州知府,給王華的一種特權,從此以後,王華也有了生活保障。換句話講,也不論王華到誰家門口,隻要一敲木油梆子,這家人就得給他拿吃的,否則的話就是犯法,一經人們檢舉和揭露,官府衙門也必然追究。也不管你是誰隻要違犯了,都得被抓去吃家夥!輕者要遭訓斥和罰款,重則要打四十大板,甚至還可能會坐牢!如果是不被關押,就說明處理的很輕,已經給留了很大的人情麵子,故就有人編了一段順口溜,唱道:   王華一敲木油梆,就得拿饃和端湯;   法規本是官府定,沒有一家敢違抗。   後來,那王華還找個漂亮媳婦,不光知書達理識文斷字,而且還是官宦人家地千金小姐,也就是朝廷禮部天官,楊大人的女兒名叫楊秀英,接下來,又給王華一胎生下兩個兒子,一個起名叫金梁,另一個起名叫玉柱。然而就有人說:“王華憨、王華傻,這好事就偏偏讓他碰上啦,也真讓人不可思議!”但還有人講:“王華頭頂騎馬布(女人月經布)——是走了紅運!這也叫有福不在忙,無福跑斷腸,天上掉餡餅,讓他撿到了!”……   反正不管怎麼講,還是王華有福氣走大運,故就應了人們常說的一句話,“有好夫沒好妻,要飯的娶個嬌滴滴”。就在幾年以後,八賢王趙德方又去蘇州訪子,於是,那王華便認父歸宗,而後就回到了京城,還成了璐花王爺。其後半生,又享不盡地榮華富貴,這正是蒿草之中有蘭草,人的前途不但看出生,有時還靠撞大運!尤其社會底層的人,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可能要出公卿!這也是最普通和簡單地道理。   我綜上所述,也充分說明了,凡是大人物一般都屬於,是上方的星宿或天神下界,他們就不同於一般人,而普通黎民百姓,則為草木之人!所以才被稱為“草民!”意思是命賤不值錢。像那王老漢夫婦,一把屎一把尿把王華,恩養了七、八年,到頭來連聽兒子,呼喚父母的聲音都承受不起,則就充分說明了,庶民百姓的命太薄、太賤了!結果,老兩口辛辛苦苦一輩子,最終卻落了這樣一個結局。當然,這些都是文學小說中的描寫,又是在文人的筆下塑造出來,所以就不一定很真實,要按我個人的見解,大家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一切都屬於人們自願。以上,咱們是前三皇後五帝,自夏、商、周、秦、漢,到唐、宋、(遼、金、元)明,從天上扯到地上,從神仙說到民間,繞了很大一個彎子,也扯得非常遠,下麵還得把事情再說回來。   卻說老袁家這個孩子,本是麒麟轉世,所以通常解釋就是命硬、命毒,也非要克死父母親人不可!再說,那袁玉鋮的妻子苗氏一死不當緊,家中就剩下他年邁的公爹和婆母了。老倆口也都是六十多歲的人,自此以後,他們除了拉把幾畝地之外,而且還得養活小孫子,照顧好孩子,每天都得給小孫子找奶吃。不過,那時的人雖然都窮,但是人們都有一種,相互關愛和憐憫之心!特別是農村人,過去一直都提倡人們行善,而農民又都很樸實,對於這個可憐的孩子,莊上的人也都比較同情!若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