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回 主犯寧死不招供 崔家派人走上層(1 / 1)

麒麟轉世 袁清義 7678 字 2024-03-16

上回書說到,知縣袁老爺就先讓崔龍交待罪行,那崔龍就說:“那天晚上半夜裡,(指案發時)我爹把我和弟弟虎子叫到一起,說田孩是一壞貨喪門星,他要活著會對崔家不利。原來,往我們家門上抹屎門前潑糞的人,以及幾十畝要收的麥田失火被燒,很可能都是有田孩領頭乾的,所以,今天夜裡必須要害死他個孬種!你們兄弟都要聽從我的指揮。記得當時我弟弟虎子,還問了一句怎麼個乾法?我爹說那田孩和劉孬正在打穀場上睡覺,我們現在就去做了他!於是我和弟弟虎子倆,都跟著父親一塊去了。到了那裡以後,我爹掐住田孩的脖子,我騎在他身上,我弟弟摁住他的腿,那小子一會就沒氣了!接著就把他裝進口袋裡,由我扛著回到我們家,然後就把那田孩連口袋,一下都扔進了我家後花園井裡!隨即就用土填了水井,過了一段時間,又在上麵蓋了花房!其來龍去脈,我所知道的就這些”。   袁老爺道:我再問你:“那打穀場是誰家的?又在何處?”   崔龍說:“那打穀場是我們家的,就在村子後麵”。   袁老爺又問:“當天夜裡那打穀場上,都是有誰在那裡睡覺?”   崔龍回答:“就隻有劉孬田孩兩個人!”   “沒有別的人?”   “我敢肯定沒有其他人!”   袁老爺道:“你講的這些是不是事實?”   崔龍說:“是事實!”   “你反不反悔?”   “不反悔!”   “你更不更改?”   “不更改!”   袁老爺說:“那好!你就簽字畫押吧!”   那崔龍就在師爺作的記錄上,又一次簽名畫了押。   話休恕絮,審崔虎也是同樣,弟兄倆說的全都一致,那崔虎最後也在,口供記錄上簽字畫了押。要說崔龍、崔虎兄弟倆,由第一次跟著父親殺人行兇,後來則是為所欲為繼續違法犯罪,和他父親崔明貴一樣,都是作惡多端,罄竹難書,死有餘辜。知縣大人在公堂上審案,以上這些過程也都是,必需要走的正規手續,所以袁大人也能存得住氣,他就非常認真地一點一點來。然而主犯本是崔明貴,他的兩個兒子為協從犯,與主犯比較也屬於次要,而量刑定罪上就有區別!崔龍、崔虎被審過了,他們也都承認了。而作為主犯的崔明貴,起先已經過了幾次堂,他都不承認他是殺害田孩的兇手,所以還得再次審問他,讓他親口說出作案動機和整個過程。隻有這樣才能夠最終,把證據落實、案件閘死!人們常說,狐貍再狡猾也鬥不過好獵手,看來知縣袁老爺要是再審崔明貴,還真得多動腦筋,用更多的方法進行。   卻說就在再次審問那,頑固不化的崔明貴時,縣令袁大人在大堂上,一開始,就把驚堂木一拍道:“我說崔明貴!你是招還是不招?”也是一針見血,直截了當。   俗話說走運的貓兒歡似虎,背時的鳳凰不如雞,死豬不怕熱水燙!現在的崔明貴在大堂上,一旦被問起他殺人犯罪的事情,他不是哼哼哈哈,就又是一問三不知。或者是軟磨硬泡故意熬時間,再不然就學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耍起了死狗,看來他崔財主也是王八吃稱砣——鐵了心!又似乎是要決心對抗到底了。   或許有人會說:“難道他財主崔明貴不知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的道理嗎?”其實他比誰都清楚,他明明知道殺人都會被定死罪,所以他才耍死狗裝糊塗,妄想蒙混過關。豈不知他心裡也正在想,如果我承認了,田孩是被我們父子殺死的,恐怕不死也要坐一輩子牢,甚至還會死得更快。現在我就給他來個不承認,幸許還能多活一段時間,或是說還有個盼頭,再者說人死如燈滅,好死不如賴活著,目前要是一死以後就啥也看不到了,乾脆我就給他來個死不認帳,看他狗官能有啥辦法。決心已定就橫下一條心,不管大堂上怎麼審,他便來個抱住葫蘆不開瓢,來個不說話!這不能不說是他,軟磨硬泡的一種方法,反正也就成了元霄節下糖圓——任憑煮了。   針對這種情況,縣令袁老爺便吩咐衙役們,去傳證人上堂。不大一會兒,就見那劉老漢父子和程強,他們都跟隨衙役來到公堂之上,同時,還有一衙役拿個油紙包,袁老爺示意讓他當堂打開,原來裡麵包的東西也正是,那死難者田孩的骸骨,他人雖然死過多年,但骸骨還尚存沒有漚爛。前麵述過,由於崔明貴對自己和兒子,殺人瞎命之事一口否定,前幾天,縣令袁老爺就不得不停下來,帶人再次去搜尋證據,於是就帶領衙役、仵作和知情人,也就是剃頭匠程強一塊兒去了崔家。並使人在崔家後花園裡,挖出了這些骸骨,仵作又用滴血驗骨的方法,更進一步證明了,此正是田孩的骨骸無疑!今天,縣令袁老爺又對崔家父子,再次過堂公開審理此案,也是按照程序詢問、核查、證人、證據,其目的就是要把案子辦紮實。則讓證人自己把當年親眼,目睹到的實際情況和經過,再在堂上當眾從新敘述一遍,爾後,再讓他們分別畫押!這樣以來一切材料手續,才算是齊全完備。   話休絮繁,簡單截說,這次就在審理,死難者田孩的案件過程中,那財主崔明貴則是由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比如說,一開始他是緘口不言,袁大人問啥他都不說,等到詢問了證人以後,又當堂亮出了證據,就包括死難者田孩的骨骸,然後再問崔明貴讓他招供。這下他可突然開口了,而且還是巧舌如簧,鐵嘴擰牙!就在確鑿的證據麵前,仍然還是一口否認,那田孩不是他害死的,其實也正說明了他頑固不化,不光成了滾刀肉,又確實壞得很不是東西!有詩為證:   鐵證如山還絞辯,屎憋肛門也不蹲;   明知早晚都是死,乾脆頑固不承認。   據說,有人研究過一些違法犯罪的人,往往一開始他們都是,存在著一種僥幸心理,妄圖蒙混過關,心想著隻要不承認,別人就沒有辦法懲治他。當審案人員采取手段相擠牙膏一樣,一點點擠出來使得問題有了突破,直至真相大白後一些案犯,才免強承認和不得不低頭。但是,還有少數個別頑固不化分子,就是在鐵如山麵前,哪怕是再打、再壓、再逼、用苦刑,他們還是不承認就讓你沒有辦法。豈不知,這種人心裡想的是,反正承認不承認都是死,還不如乾脆就合出來!所以,他們不是一口咬定,再不然就是不開口,而對於這種人采取的辦法,隻要是證據確鑿,不管他認不認罪都得定案。   其實,這事情對於崔財主來講,他就是不承認也沒有用,因為光他兩個兒子就把他給證死了,這一回大惡霸地主崔明貴,就好像秋天熟透了的杮子,被曬乾後一下子全蔫了。接下來袁大人就當堂宣布:讓原告和證人都回去該乾啥、乾啥,吩咐把崔家父子打進死囚牢,以待向上行文,單等接到審批回文後,到那時再作處決!然後就宣佈退堂。要說這就叫蒼天有眼,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必然現象和板上釘釘,誰也逃不出這一規律。   卻說老漢田石頭就十分感激縣官大老爺,他認為袁縣令就是當代最清的官,在他的心目中,大明朝也沒有人可比,因為這位大老爺把他田家,沉冤幾十年的案子給破了,才使得他們的冤仇得報。所以他每當見到了袁大人,都是跪下叩頭表示說:“恩公在上小老兒的冤屈得伸,也使得我刻骨銘心!對於您的大恩大德,看來今生我是難報了,也隻有來世,我再為你當牛做馬,結草銜環報答了!”……   暫且壓下老漢田石頭不表,下邊說單說說崔家父子的事情,要講他們爺幾個也是作惡多端,罪惡累累,本應遭到天譴的,如今,被抓起來關押等侯處理,這也是理所當然,罪有應得的必然結果。常言說秦檜也有仨相好的,壞人也照樣有朋友幫忙!也就在半個多月以後,大地主崔明貴的姨表兄,突然從京城裡回來了!並且還帶著兩位隨從,據說,還都是皇宮裡的大內高手,又稱為是禦林軍和禁衛軍。他們一行三人拿著當今皇上的手諭,親自來到文安縣衙,並在大堂之上,當眾宣讀了皇上的手諭!可以說也叫最高指示。   實際上,就是萬歲爺給他批的一張紙條,你別看隻是一張字條可它很管用!因為是當今皇上親筆所寫!換而言之,就等於是皇王聖旨。那上麵的大致內容是:“說財主崔明貴是當地知名人士,又為朕身邊劉公公的親戚,朕以為就是有點不法之事,也要看在劉公公的麵子上,給予酌情處理。現在,就由劉公公帶著朕的旨意,親自回文安縣解決此事,望當地官員聽從處理!”雲雲……實際就是專寫給袁大人的,可能有人會問:“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就在崔財主父子三人被抓走的當天,那崔家上下則是亂套了!也就跟往狼窩裡搗了一棍似的,嘰嘰哇哇亂叫喚。因為崔明貴的母親還活著,現如今她已經是八十多歲的人啦!老太太聽一說了此事就很傷心!按說,她又是熟透的瓜快要死的人,可是娘疼兒也身不由己,換句話說,又是必然的。再說那崔明貴的大老婆和兒媳婦,也都是眼淚汪汪,淚流滿麵,具都是從心底裡悲痛,說實話,她們誰都不願意讓崔明貴死!因為要是沒有了他家裡也就塌了天。但是,崔明貴的幾房姨太太,也就是他的小老婆們,則又是另外一種心情了,豈不知,那些人都巴不得縣令大老爺,快點將他們父子定罪殺了,她們好盡快瓜分家中的財產。   可能有人會說:“不會吧!作為他的老婆心再狠毒,也不能巴不得自已的丈夫快死呀!”但是,世上就不乏有其人,而實際生活中就存在。而他們崔家又家大業大,有錢有勢,財大氣粗,那崔財主一生都是個花花公子,不光喜新厭舊,娶老婆也一連娶了幾房,他想讓這些人多生子女,使崔家人丁興旺,好繼承香火。尤其是過去,這種封建意識在人們頭腦裡,還是比較根深蒂固的,他們認為這叫多子多福!所以,崔明貴的大老婆和幾房姨太太,每人都生有兒女各有一窩子,所以家中就少不了生一些,爭崇吃醋和爭權奪利的氣!其實都是不必要及多餘的閑氣。   再說崔明貴的幾房姨太太,大多數都是被強行霸占和搶來的,而作為小老婆平時也光受窩囊氣,先不說為了吃穿生活上的事,而就是為爭崇和爭名獲利,大家平時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的誰也不服誰。再說女人的心眼都很小,是你也想當家她也想說了算,反正是為了家財權力,整天都鬧騰得就跟鱉翻潭一樣,甚至就沒有一會風平浪靜的時候。由於大老婆當著家,那幾房小老婆又都覺得不自由,可以說人人都是氣不順,那崔財主人一老陰物也就成了騾子球——不中用!而男女之間的事,在這方麵就更體現了感情。他崔閻王與女人睡覺又頻繁,是軟綿綿地既沒勁,也經不起怎麼折騰就結束了!所以他的那些老婆們,心裡也就不樂意、不痛快!都盼望崔明貴早點死,也就是自然而然了!有道是:   壞人就象瘩背瘡,胸腔貯濃難排出;   如今崔家亂了套,就是人死無誰哭。   大財主崔明貴多房妻妾們,都想讓丈夫早些死也是有多種原因的,有人推敲崔閻王的老婆,感到老家夥在世她們都不自由,老夫少妻的日子可說也都過夠了,隻要崔明貴一死,她們才可以分家產。因為她們都還年輕,分了家產還可以另行改嫁走一家,或許這就是崔閻王的老婆們,希望老頭子早點死的主要原因,所以就與兔死狐悲不一樣,則全屬於兩碼事!這就叫老夫少妻多煩惱,妻妾多了爭名份。平時,崔明貴和他的幾個老婆,大都是同床異夢想法不一,如果崔明貴一死就會樹倒猢猻散,他的幾個小老婆也都有兒有女幾窩子,大家一聽說有的哭、有的在笑、有的打、有的鬧!換而言之,就是有人哭是真心,有人哭是虛情假意耍滑頭,說到底就像是貓哭老鼠——假慈悲!有詩為證:   老夫少妻不合拍,同床異夢有外心;   丈夫被抓妻亂套,各有所想不憐憫。   崔明貴的大老婆在崔府裡是當家人,她就領著兩雙兒媳婦哭著,去找老太太訴說心裡的苦楚,意在是讓老太太給想辦法。老婆雖然八九十歲成了棺材瓤子,可她上了年紀還耳不聾、眼不花,心裡十分明白,老人家一看兒媳和孫媳都是,哭天抹淚地她也傷心難過了。老太太雖說心中悲痛但想得很透徹,她心忖一家人光哭頂什麼用,得趕快想方設法搭救,吾兒和兩個孫娃子才是呀!究竟用什麼辦法好呢?乾脆就舍錢上吧。因為錢能通天金錢是萬能的,是人都不會覺得錢紮手,尤其是在官場裡,那些貪官們誰不見錢親呀!可是她又一想,心裡說不一定能行。   豈不知,這位老婆早就聽說過,新來的縣太爺剛正不阿,人雖然年輕但清正廉明,不光不貪贓枉法,還軟硬不吃,人們都說他一塵不染,而且還樂於為民做事。若要在他身上打主意,恐怕使用錢財是沒有用的,可是清知道不行,當務之急也得使錢上!不然的話,吾兒和小孫子的幾條人命,都在他手裡攥著呢!要不就讓人先去試試。如果直接不行就間接,先把錢用在他的周圍人身上,隻要把錢塞在那些人手裡,我相信到時候一定會起作用的!因為那些衙役和師爺,一天到晚圍住縣令轉,隻要能給那縣官老爺催催風,興許就能起到大作用。所以我們崔家要先使錢,穩住這邊是一方麵,另外,還需要再打別的主意,於是,老太太就想出了一條妙計。   原來,老太太小時候就姊妹倆,她上麵還有個姐姐已經過世了!當初,她姐姐出閣也是嫁給了一家劉姓,而那劉家也是窮人,她姐姐過門後一連生了四五個孩子,可說這輩子是兒女都有,最小的一個是男孩,小時候給他取名叫“滴溜”。我說這裡可能有人會問:“他爹媽怎麼給兒子起了,這樣一個名字多難聽!”如果真要說來也就不難理解!因為過去的窮人,一般都是大老粗沒有文化。特別是在偏僻落後的農村,有的全村人都沒有一個識字的,由於大家都沒有喝過墨水,所以,生了孩子連名字都不會起,以至於就非常作難。再說小滴溜的爹娘,又怕把孩子養不活,也就專意給他取個賤名,意思是說也不把他當人看,就隨便滴溜著吧!也隻有這樣才命大,閻王爺不會輕意收他,所以過去在農村裡,人名叫什麼的都有。   比如說,什麼狗丟、貓拉、毛猴、尿壺、屎盆、尿罐子,等等,他們認為隻有這樣,孩子才能成人!如果老天風調雨順,年成好了還好說,要是遇到了災荒年,就會有人賣兒賣女,把人當成了商品或牲畜,去到集市上出售交易。然而小滴溜這名字,就正包含了這層含意,也就是說管他成不成人,活就活了,不能成活就拉倒!則就讓他滴溜著!因為家裡窮沒有飯吃,他姊妹又數他小,他父母實在養活不起了。後來,就在小滴溜十歲那年,正好朝廷皇宮裡招收太監,為了讓他逃個活命,他爹媽就狠了狠心,則把他賣給了帝王家。那小滴溜入宮以後,自然也就被閹割當了太監!不過進宮以後皇家又給他,起了個大號叫劉然。   所謂大號就是一個人的大名,由於他是老太太的姨外甥,所以就應喊崔明貴的母親叫姨娘哩!換句話說,他就是老太太的姨外甥。但是有人風傳說:“他為大宦官劉謹的侄子,是劉謹把他引入宮的!”如今他叔劉謹已經死去,由他來接班,其權力也大得很。現在老姨家出了事,如果老婆讓人去找他,他不會不管的,所以劉家的老太太,也就是崔財主的媽心裡就有了譜。   再說這位劉公公小時候,本是個苦命的孩子,其經歷及血淚辛酸,也是不堪回首,因為在封建社會裡,凡是賣兒賣女的人家,哪有是富家財主?可講俱都是窮人百姓家。她們隻因生活所迫和走投無路,才不得不賣掉兒女,把得來的錢也好養家糊口,這樣就可以將就著混過一時!若要反過來講,賣掉子女雖然不好,但也算為他們找了一條活路。比如說官家雇人也好,或被人販子買去也罷!反正在那時人就是商品,買賣人就如買賣牲口一樣。據說,皇家宮廷內院裡,使用的宮女和太監,也大都是從民間征招和買來的孩子,還有的自小就入了宮。尤其是,那些當太監的男孩子們,最大的也隻有十來歲,小的六七歲,如果年齡再大點皇家就不要了,聽說不是不好閹割,而是怕出問題。   然而,皇家這樣乾也真是有點殘忍和缺德,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大家都可以想相得到,讓男人的性物一生都,失去作用而不好使換,說實話就等於把人,當成了豬狗一樣對待,甚至連動物都不如。有人說:“帝王家口口聲聲都講倫理道德,實際上卻是喪失人倫滅絕人性!”但是,說來說去他們還是怕太監們,在後宮裡與娘娘嬪妃們亂來。所以,凡是一入宮中當了太監,也就失去個人的人生自由,可以說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血淚心酸!咱們也扯得遠了點,下麵就把話題再拉回來。   且說崔明貴的母親崔氏老太太,她心想我姨外甥小滴溜在皇宮裡,當太監就是侍侯皇上的,他在上麵一定能說上話,若是讓他幫忙,一切事情也就好辦了。可是,他在京城離家又很遠,怎麼才能夠讓他知道呢?看來需要派人去找他才行!可是派誰去呢?老婆尋思過來又尋思過去!心想這樣的大事,若要派下人去還真怕誤了大事,再說也顯然不合適。倘若要讓自己家人去,家中除了都是女流之外,就隻有崔豹、崔彪和崔狼三個孫子,而三人中也就數崔狼乖巧靈活會辦事,反正別人也不行乾脆就讓他去。因為小孫子狼兒比較聰明,不光有頭腦心裡也有主意,也會見風使舵能辦事,他雖然一天到晚不乾正事,我想若要讓他去,也一定能把事情辦好。要說這位老太太也會用人,她比較相信小孫子崔狼,如果換別人她還不放心,豈不知,她是怕把事情辦砸了,因為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情,又關係到崔家幾條人命,弄不好就會家破人亡!所以她也不敢草率了,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