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回 太監釋放在押犯 平安縣令反被冤(1 / 1)

麒麟轉世 袁清義 7476 字 2024-03-16

原來,老太太在心想這次我讓孫兒去,退一步講即使辦不好這件事,也不致於把事情辦得很糟榚,另外她還給外甥小滴溜,專門寫了一封書信讓小孫子崔狼帶上,去北京城找那太監劉然。要論輩份崔狼應該稱劉然,喊表大爺或叫表舅的,說白了此次就是走後門,讓那劉然子從上邊說情打通關係,然後好搭救兒子和孫子的性命!這就是老人家的真正動機和目的。   當下老太太就使人,把小孫子崔狼喚到跟前,親自對他進行了交待,並還反復強調一路上要小心,到京城以後一定要想方設法,找到你表大爺劉然。而且必須親自把信交到他手裡,千萬不能經別人轉交!其實她想得還真很全麵,可以說是滴水不漏,問題就是怕他出了偏差!等把一切都安排完了,也早有人給崔狼備好了一匹快馬,並還捆好個大包袱,不必說也是帶足了銀子。一是沿途一路所用盤纏;二是找人說情辦事需得送禮打點,說到底還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無有金銀啥事也難辦!崔狼就拿上奶奶親筆寫好的書信,背著家裡給他準備好的一個大包袱。而裡麵都是要行賄的金銀財寶,崔狼出了家門來到大街上,這時候,外麵也早有人牽著馬等侯,此馬也喂飽了草料。但見他搬鞍認鐙上去坐好了後,下人又把包袱給他放在馬背上牢牢栓好。然後就見他一提絲韁,雙腿使勁一夾馬肚子,說了聲“駕!”便揚鞭催馬直奔京都而去!後人有詩曰:   朝裡有人好坐官,利用權力可通融;   崔家犯法走後門,去找親戚劉公公。   那崔狼一路之上饑餐渴飲,夜宿曉行!他是走益津,經固安,又過大興縣,就是休息也不敢長時間停留,除了吃飯打尖外一刻都不耽誤。據說文安縣距北京城,大約要有三、四百裡,那崔狼往前趕路又是快馬加鞭,也把他的坐下馬累得夠嗆!也錯不了是一匹好馬良駒。皆因為得不到休息,那馬累得通身是汗,到了下午後半晌也就跑不動了!又勉強堅持到快要天黑,當晚就在一個村鎮上,找了一家客棧住下來。崔狼又特別交待店小二,讓店裡用好草、好料細心喂養馬,他說不怕花銀子,實際是很大方的,而錢對於他們崔家來說,又能算得了什麼!所以包袱裡有的是。且說一夜無話,到了第二天天還沒有亮,那崔狼就起了個大早,洗漱完了也沒有吃早飯,就蔥忙上馬離開客棧,又繼續去趕路,直到下午才趕到京城。   書中述過,北京城原為大都,現已經過元、明兩個朝代的天子,都把這裡定為了都城,此也為天子腳下,明王朝政治、經濟中心,平常都是商賈雲集,熱鬧非常。那崔狼進城以後,也沒有先找客棧住下來,好好休息一番再說,而是立碼就托人,通過和宮裡聯係,在當天晚上就見到了,他的表大爺那位劉公公。或許有人會問:“他小子怎樣這麼快就找到了關係,進入皇宮與他表伯父見了麵,他有什麼高招和特殊原因嗎?”   要說來這背後還是有不少名堂的,也可稱為是門路和門道。原來,就在私下裡有人暗中操作,也可稱之是歪門邪道。若按一些人的講法,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定規律,也可說是一些小巧門!又叫做車有車路,馬有馬路。再說長期住在皇宮內院裡的,那些宮女太監們都為自己在外麵,設立有秘密聯絡點,他們如果有了啥急事,也是特殊情況下專門使用的通道。如果你說他們是非法私通,可他們也沒有乾什麼壞事,再說就連大內的總管、領班,以及皇上身邊最信得過的紅人,也都全是這樣做的,所以你就是知道了,又能把他們怎麼樣。   常言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那崔狼就是通過歪門邪道,與自己的表大爺劉公公,連係上了關係接上了頭。然而那太監劉然,也非同小可,他在皇上麵前又是紅人,在宮中還能使動風!二人見了麵之後,那崔狼首先就把奶奶,寫給對方的信遞給了太監劉然。劉公公接過書信打開一看,就不由得心頭一震!隨後就咦!了一聲。   原來,那信上寫的全是一些不實之辭,其大致內容是:“我的外甥小滴溜,你在京城不知曉,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你老姨家中可是遇上了,天大的災難於禍殃。老姨我不隱瞞你說,我的兒子你表弟明貴和我兩個孫子,也是你的表侄則被人誣告,說他們父子合夥殺害他人,如今,已經被咱們這裡的縣官老爺,拿到了縣衙大堂審問,然後又被關進了大牢裡。聽說咱們這裡的縣令狗官,他的腦袋本是一根筋,辦事也特別認真,就公事公辦不給麵子!換句話說,就是鐵麵無私,軟硬不吃!所以姨娘我和家裡人,現在都是沒有辦法了。如果若要給你表弟、表侄一動大刑,他們父子經受不了皮肉之苦,要是如數從實招了供,恐怕就難免被殺頭,非得一死不可了。   說句大實話,若要真的到了那個時候,撇下你老姨我還靠誰養活和送終!如果他們被處決了,老姨我也不準備活啦!乾脆就一死了之。我給你這樣講一是信得過你;二是要指望你給幫忙!小外甥若能念咱們的親情關係,還請你盡力幫襯一把,希望你要想方設法,最好從上麵磨結打理。或者親自回來一趟,以搭救你表弟父子三人性命才是!故才讓你表侄崔狼帶著銀兩前去,好讓你在上邊辦事通融用,姨娘也話不多說,就期盼你的佳音和消息了。你若是能讓我的兒孫,也是你的表弟表侄,若能大難脫險,死裡逃生!我們老崔家即會感激你的大恩、大德,乃致是千秋萬代,直到永遠!別不多講,到些止筆!期盼且且!”……   以下落款:還有名字和時間。總而言之,意思都是說別人誣告了崔家,文安縣令很難對付,又不講青紅皂白就把崔明貴父子,給抓走關進了死囚牢裡,又準備秋後問斬。老太太在信上也說的非常明白,目的就是讓外甥小滴溜,也就是宮中的太監劉然,要盡快想辦法搭救她的兒子和孫子!筆者說到此,可能有人會問:“老太太怎麼總稱劉公公的小名”。   要說這個事也不難理解,因為兒女都是父母生父母養的,都曾經吃了娘的奶水長大的,哪怕就是皇帝也不例外。而當子女的不管位子有多高、權勢有多重,他就是再有能耐,都遮不了爹娘!也就是說,沒有爹媽便沒有他,比如一個人再狂傲,桀驁不訓!他都不敢說自已不是由父母所生。而老年人對子女說話口氣,一般也不好改,再說這崔老夫人,她又是太監劉然的姨娘,作為長輩也和他母親一樣!她叫姨外甥的小名,不光是天經地義,而且也是理所當然!這就叫:   姨娘母親同胞生,不是親媽似親媽;   普天之下都一樣,骨血親情放不下。   那劉公公看完了姨媽寫給自已的信,又見表侄崔狼在一旁邊,眼淚巴巴淚水光想往下掉!就好相比死了爹娘還要難受痛苦似的,於是太監劉然就惱怒在心!不由得咬牙切齒暗暗罵道:“可說文安縣的狗官,你是不是活得不耐煩啦!你要是欺負別人我不管,如今卻欺負到了我頭上。你也不打聽打聽問一問,灑家我可是好惹的!然而,你是這樣對待我的親屬,灑家也決不能與你善罷乾休!更不會輕饒了爾等。常言說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誰若犯我,我必犯誰!沒有殺人心不能震乾坤,不狠就難以降服人!要貪心就得做賊,既然要訛詐你我就須得先告狀,那麼灑家也就與你破上了。我要在皇上麵前告爾等的狀,就說你狗官貪贓枉法,欺壓良民,敲詐勒索,坑害百姓,讓朝廷治你的罪,把爾等罷免停職,讓你丟官坐牢!然後再要你的小命,也就是這般主意。   劉然想到此即說道:“我說表侄狼兒呀!你也不必悲傷啼哭,更不要害怕!隻要有你表大爺在,你父兄三人都死不了,這件事情也就全包在了,你表大爺我的身上!這些銀子你既然拿來了,那就放下由表大爺我使用。我要為你的父兄說情,就需要用這些銀兩打點,我也不說多留你住幾天了,你最好明天就回去,告訴俺姨你的奶奶,讓她老人家放下心來,我會想盡一切辦法救出,我表弟和兩個表侄子,但需得容我奏請了皇上以後再說。不過我可以先給你表個態,這件事情眼下就可以講,是大量無方不成什麼問題!你就回去專心等著聽好消息吧!”……   那崔狼聞聽了此話,便撲伏跪倒地上砰!砰!砰!是一連磕了幾個響頭,他是千恩萬謝表大爺劉然!為了讓這一訊息,及早地通知家人,他便很快離開京城,又匆匆忙忙趕回了文安!暫且不表。   人們常說有親三分向,親不親事上分!再說那宮中太監劉然,也就開始著磨起了鬼點子,本來他就是皇上身邊的紅人,則就瞅準了機會,在皇上麵前一個勁地吹風使壞,也就向皇上提及了此事。因為他天天侍候皇上,也不光要為崔家父子開脫罪債說情,同時還編造謊言,歪曲了事實,說文安縣令袁耀文如何、如何的不好,也根本不配當官。說文安的老百姓反映強烈,人們都對這位袁知縣不瞞,要求上頭對他轍換等等,則向當今皇上撒了個彌天大謊!也說的凈是瞎話和壞話。豈不知,他的真實目的就是要皇上,親自過問和乾預這件事情,讓皇上開恩赦他表弟父子無罪,並且,還要把文安縣令給撤職查辦!此為一箭雙雕之計!有詩為證:   朝廷昏庸腐敗,奸臣宦官弄權;   皇上麵前盡讒,誣陷誹謗清官。   書中說過,明朝中後期,後宮和宦官勾結專權,君昏臣奸,所以,才有嚴嵩父子禍國殃民,宦官汪直、劉謹等人當道!而太監劉公公講的話,皇上也不得不聽。若要換句話說,世人都愛聽恭惟之言,那皇上就更不用說了,這位劉公公又善於溜虛拍馬,見風使舵,他左右逢源,平常就能把皇帝哄得團團轉!試想,朝廷總是依靠這些人,出謀劃策想點子能會有個好。因為這幫人都是五穀不分,既不知稼禾怎樣種植,又不知打天下者的艱辛,更不了解治國之道,要說也隻會巧舌如簧,察言觀色,溜須拍馬,阿諛奉承。整天光是跟在皇上屁股後邊,隻要順著主子毛捋把皇上侍候好,讓皇上舒心如意就行!所以,他們才不管什麼江山社稷,是否穩固或歸誰掌握哩!……   而當今皇上的耳朵根子本來就軟,平時他除了上朝以外,其它時間就常泡在宮裡不出去,整天保持終日無所用心,對於國家之事也不怎麼過問,就全指望他身邊這些人,給他出謀劃策想些歪點子。再不然就是一天到晚,隻知道陪娘娘嬪妃們觀賞,歌女們唱歌跳舞或喝酒取樂,每天過著花天酒地歌舞生平的日子,他對外麵的事也一點不知道,可說是光會聽匯報,那皇上隻聽劉公公一說,就完全相信了。於是便根據劉然的要求,寫下了一道手諭,並批準給他假期,讓他親自回去處理此事,且還允許他帶上兩名大內高手,一路上保護他的安全,這就是前邊我所講到的。   人們常說“智者千慮也有一失!”然而當劉公公帶人走後,皇上好像又有點後悔的感覺,因為他突然想起了一事,也就是在不久前,工部有份奏折讓皇上批準,後再由朝廷撥款,準備要對北方地帶的一些,水利設施進行建設和修整。因為多年來全國各地的,水利設施被荒廢和人為的破壞,現一遇水患災情就十分嚴重,即有多地大片良田被淹沒,人們都逃離家鄉流離失所,從而也就致使,天下百姓怨聲載道。其中就附有一份,直隸河間府的官文報告,說這幾年文安縣經過興修水利,如今又連陰天下大雨,HEB省中部大部分地方,都因是平原地帶到處遭到水淹,而文安縣受災卻不嚴重。但是歸根結底就是因為,築堤挖渠和治水見到了成效!並且還說文安縣令,年輕有為很能乾,這些都是他上任以後,改變了那裡的一窮二白麵貌,實際上也是作為一份,典型材料讓皇上看的。所以,這會兒皇上又想起了此事,也就使他又猶豫起來了,咱們先不說皇上有所醒悟,單就說太監劉然帶著皇上的手諭,是連天加夜的趕回了他的家鄉,冀中大平原的文安縣。   然而,又是個春末夏初的季節,尤其是在華北一帶,雨水本來是不多的,可是,這日天氣卻突然起了變化!一時間,便是黑雲壓頂,大有驟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因而還時不時地能聽到,遠方有轟隆隆的雷聲!此時的縣令袁大人也正在後堂觀書,忽然有衙役稟報說:“京城裡來了人!”而且還是皇上身邊的侍從,名叫劉然,說要親自麵見縣官老爺。   袁大人聞聽之後,也不敢怠慢便馬上更衣,隨後,就撩袍端帶親自出衙迎接!因為那劉然本是皇上身邊的人,其身份就不同一般,他等於是欽差大臣。當袁老爺把對方迎到大堂上以後,那劉然就宣布了聖上手諭,緊接著就不分青紅皂白,硬逼住袁知縣當堂發話,讓他把罪犯崔明貴與其兩個兒子,崔龍、崔虎都要放出來!同時又宣佈:對知縣袁大人暫時停職,以待今後調離和任用!有詩為證:   京城來太監,名字叫劉然;   當堂宣王旨,施放在押犯。   就連袁縣令,也要靠邊站;   真是無天理,他說又都算。   權大壓死人,有理難分辯;   到了這時候,誰管你屈冤。   眾所周知,縣令袁老爺本是一身正氣,剛正不阿的,自從他當了文安縣令以後,就秉公辦事,從不徇私舞弊,而且也非常體察民情,理積案、懲貪吏、壓豪強、抓惡棍,經常下鄉與老百姓同甘共苦。又根據實際情況,親自帶人墈查地形,興修水利,發展農耕,擴大農田種植麵積,同時還帶頭募捐,賬濟災民,所以,就深受文安人民愛戴!黎民百姓都說他是一位最好的縣令。當然,他有他的為官之道和做人原則,那就是他寧可堂堂正正站著死,也不願委曲求全跪著生!也就是說,玉可碎而不改其色,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所以,才被太監劉然當堂宣布,有違聖上旨意,馬上停職反省,聽侯上級處理法落。要說他本來乾得好好的,正是風平浪靜時,如今卻是一聲驚雷!隨後就翻起了怒濤狂瀾!而等待他的很可能就是,撤職查辦,真乃匪夷所思!這就叫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其實,從古到今,歷朝歷代都是一樣的,啥叫理,啥不是理!鼻子大就會壓嘴,隻要官大職務高,也不管他說的對不對,都是理和法。像袁大人這樣一位,小小的七品縣令,他怎能敢和朝廷分庭抗禮!當然是不行,所以他受委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他也問心無愧。也就是說,胳膊擰不過大腿,上邊的指示他也不能不遵!就正如百姓們所講:“上頭說你行你就行,就是不行也行!如果說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就是把你氣死也沒有誰償命。若要換句話講,上級想整下級那是欲加之罪,又何患無辭,你就是不服也得服!其實,這就叫一級壓一級,官大壓死人!這正是:   嘴是兩張皮,怎說都是理;   權能大於法,苦了袁大人。   原來,那劉然曾向皇上吹風說:“崔家年年向國家納稅,也就說明是對國家的貢獻大!他父子就是殺了人,也是事出有因有情可原!”所以皇上才特赦他們無罪。現在情況下,他劉然說話就是朝廷王法,當即他就讓獄卒打開牢房,給崔家父子去掉枷鎖,立刻就把人給釋放了。同時,還說文安縣令袁耀文,偏聽偏信聽風是雨,隻是聽了一麵之詞,就亂判人有罪也有失公允!必需停職反省,待侯上麵重新做出安排。   但是太監劉然也了解到,縣令袁大人雖然人年輕,可在任上乾得很出色,且又深受文安人民的愛戴,且還清正廉潔軟硬不吃。所以太監劉然就心想,這位袁耀文本是地方官,雖然沒有根基後臺,聽說他滿腹經綸,頗有心計,我如果搬倒他,看來也並非容易之事,到不如從長計議為好。他心裡雖然很氣,但也不敢馬上把一位縣令,隨便就給轍職查辦!因為他在皇上麵前再紅,也沒有官銜,隻不過是一個侍候人的太監罷了,也和參謀不掛長,放屁都不響一樣。不過權力這東西,無論到啥時候都是炙手可熱的,統治者為了滿足自己的腐朽生活,對下邊可以橫征暴斂,敲詐吸髓,甚至公開賣官鬻爵,大量聚集財富。   有的官員為達到個人目的,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們置民於水火而不顧,就這件事而論,也就一下成了天大的事情,馬上則轟動了文安縣,乃至就連整個冀中平原,全都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到處就傳出了崔家父子,行兇殺人一案鐵證如山,卻被朝廷一名宦官,不分青紅皂白,就任意把案子推翻!又把案犯全給釋放,也把知縣大人停了職。雖然是暫時的沒給定什麼罪,但是卻不讓他問事,等於靠邊站了!這對於他本人來講,也是十分屈辱和不公正的,有人公開就叫喊:“這大明朝還有沒有天理?”此事弄得滿城風雨,也怨聲載道!……   然而這對於袁縣令來講,也比遇到很棘手的麻煩事都難受,就等於把他給解雇靠邊站了。凡是在官場裡混過的人都知道,如果當官的不被上頭使用,或受到冷落不讓他管事,按現在的說法就是把他掛起來了!或者叫閑置起來不用。此雖然是官場的一慣做法,但這對於當官的本人來講,還是比較難受的!而從古至今,這也正是官場裡整治人,及扼殺一個官員的最好手段和招術路數。大家都知道知縣袁老爺,來文安任職已有三載,他是小心謹慎,自強不息,時刻都是忠於職守,嚴格要求自己,處處都在為文安百姓做事,現地卻是這樣的結果也讓人寒心!所以,有些人非要為他報打不平。再說那太監劉然算什麼東西?一切也不能任他說了算,是想怎麼就怎麼!他釋放了崔明貴父子三人,又把袁縣令停了職,然後,就把事情撂下不管回了京城!可說是天馬行空不自量,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吃幾碗乾飯啦!若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