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雯變革後的項目管理方式,第一個項目做得最艱難。第二個項目相對就容易多了。 第二個項目是一款帶觸屏控製的移動數據中心。 這款產品,在前期時,和產品經理以及市場部、銷售部,甚至傅冬梅做了多次論證,論證的時間是第一個項目“多功能計算器”剛剛啟動不久,但那時蔡雯工作量比較大,對於產品論證的工作,她參與的其實並不多。等到她開始重度參與時,已經確定要開發這款產品了。 這款產品是集Type-C端口的接口與數據交換塢,同時又是一款可安裝4張2TB固態M.2硬盤的移動硬盤盒,並且因為其中還集成了WIFI和數據卡功能,還是一個網絡硬盤。看起來像一個稍微大一點的充電寶,因為有一塊觸摸屏,又像是一個很厚的手機。 當初,在確定產品功能時,產品經理薑羽衣甚至還增加了上一款“多功能計算器”中的所有功能,並且她給這款產品起了一個很特別的名字“瑞士軍刀”。後因集成功能太多,開發周期和難度相對來說比較大的原因,最終舍棄了對那款產品的集成,不過,還是保留了充電寶的功能。用薑羽衣的話來說,就是不僅僅像是一個充電寶,還要是一款真正的充電寶。 傅冬梅有點看不下去了:“你不要想把所有人的飯碗都搶了啊,總得讓有些人有口飯吃啊。” “不會的,真正一個充電寶才幾十塊錢,我們這產品要賣五百多塊呢。用我們這款產品的人,多數情況下用不上充電寶,而天天用充電寶的人,基本上也不會買我們的這款產品。”薑羽衣很自信地說,“我們就是要打造一款職場移動辦公的後備支持平臺。” “但問題是,這個定價太高了,移動辦公的人中,90%的人不會買的。” 這款產品真正立項後,蔡雯每天就一半時間在和薑羽衣泡在一起,薑羽衣起先對蔡雯的認真負責還是挺欣賞的,但越到後來,她發現蔡雯對某些過程的追求,簡直可以用苛求兩個字來表達。在她忍無可忍時,找到賴廣深,想讓賴廣深來擔當這個項目的項目工程師。賴廣深一方麵不想因為這事得罪蔡雯,另一方麵,也是之前和薑羽衣合作時,老是被她欺負,有點怕她。就借口自己當前的工作量太大,推辭了。 薑羽衣氣不過,就去找寧學文,寧學文也是個打太極的好手。一麵說我跟他們再溝通溝通,爭取讓他們願意接下你的這個項目。而另一方麵,又似乎什麼都沒有做。 整個過程中,唯獨蔡雯最沉得住氣。自始至終,沒有找過任何人,也沒有向任何人反饋過相關的信息。仿佛這事壓根和自己沒有關係似的。 最後,薑羽衣沒辦法,就去找曾曉馥,想讓她從中調和一下,讓蔡雯降低一些要求,把這個項目盡早啟動起來。 曾曉馥將薑羽衣的想法告訴了蔡雯,蔡雯很平靜。“她不服嗎?那就打到她服為止。” 平常見到的吵嘴鬥狠多的是男人,但在鬥爭上,花樣多的還要數女人了。 曾曉馥無奈地將蔡雯的話轉告給了薑羽衣,薑羽衣氣得立即就去找了傅冬梅。 “要不你自己來擔當這個項目經理,對你來說,應該沒有那麼難吧?”傅冬梅聽了薑羽衣一陣抱怨後說,“不過,我還是建議你跟蔡雯合作,因為在我們公司當前的情況下,她是唯一一個最合適這個項目,最能幫你完美完成項目的人。你每往後拖一天,這個項目的完美度就要下降三到五個百分點。” 最終,這個項目在薑羽衣自己擔任項目經理的情況下,啟動了。 盡管如此,蔡雯還是給薑羽衣發了一封電子郵件,把這個項目立項後要做的事情,以及每個階段要注意的事情列了一個清單給她,並注明,如果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隨時找自己。 薑羽衣看到這封郵件時,本來已經沉下去的情緒,又突地冒了出來,她寫了一封諷刺蔡雯的郵件,想給她發回去,但想了想,還是刪了,並將蔡雯的這封郵件一同刪除掉了。 “我就不信,沒有你,我就不乾活了。沒有你,我這個項目照樣很成功。” 項目啟動後,起先的工作開展得挺順利的,模具很快就開出來了,PCB樣品也很快通過了功能測試,相關的其他工作按步就班地開展著,薑羽衣每一天都像在過年一樣開心。 然後,問題還是出現了,在NPI環節時,怎麼也達不到量產的標準,甚至小批量都做得非常辛苦。 在每個獨立的單元裡,一切都順利得不像話,一方麵是這些功能在過去的筆記本產品,或者平板電腦,或者MINI機上,都是非常成熟的功能,而綜合起來驗證和老化測試時,就總是出問題。 薑羽衣和工程部的工程師、電子工程師、軟件工程師,結構工程師,質量工程師,一大群工程師,連續做了三次NPI(新產品導入)試產,都依舊沒有通過。每次NPI結束後,她和大家一起開總結分析會,每個人都很無奈。他們插頭上還在負責其他一些項目的工作,現在,被薑羽衣拖在了她的這個項目裡,其他的項目就要受到影響,無論是工程師們,還是其他項目工程師,甚至是其他的產品經理,都是不能接受的。 在一大群人的抱怨聲中,寧學文不得不親自出麵叫停了試產。 然後,寧學文將蔡雯和薑羽衣叫到他的辦公室裡。 “蔡雯,你從現在開始,接手薑羽衣的項目,三天內完成項目交接。”寧學文顯得有些焦急地說,“薑羽衣這個項目嚴重拖累了兩個項目的試產,薑羽衣,你接下來到這個項目結案前,都無條件配合蔡雯。” “我寧願辭職不乾了,這個項目現在讓我交出來,做夢。”薑羽衣很生氣。 “都什麼時候了,還這麼情緒化,一個太感性的人是做不好產品經理的。”寧學文也不客氣。 “我今天上午有個重要的裡程碑會議要開,下午和薑羽衣開始交接。”蔡雯轉過身對著薑羽衣,“薑羽衣,我在職場上還是個新人,畢竟正式畢業還不到半年,有些地方做得不到位的,還希望你諒解。但在項目上,我既然做到這個位置,我就要對項目的最終交付負全責,所以,在項目這方麵的事情,還麻煩你配合我。這個項目做成功了,公司是第一受益人,你是第二受益人。如果這個項目你做失敗了,公司損失最大,其次就是你。而如果是我在負責這個項目,項目失敗了,我是第二大受害者。我們先談利益,再講方法和步驟。” 當天下午,蔡雯去找薑羽衣,薑羽衣竟然出差了。她打電話給薑羽衣,問她什麼時候回來,薑羽衣說晚上九點或者十點吧。蔡雯說,那我在辦公室等你。 晚上十點鐘,蔡雯在辦公室還沒有見到薑羽衣,於是又打電話給薑羽衣,薑羽衣直接掛掉了她的電話。蔡雯再打過去,薑羽衣接起電話來吼道:“你這個人煩不煩啊,我在外麵回不去了,下周一我們再確定交接的事吧。” “明天和後天你不回公司嗎?” “我有點事要請假。” 然後,薑羽衣便掛上了電話。 蔡雯從來就不是個有事就找上司的人,也不習慣凡事都和上司去交流。但於對薑羽衣這事,她還是覺得有必要跟寧學文講一下。便把今天下午和晚上,以及剛才發生的事,連同和薑羽衣的電話錄音,一同發給了寧學文。最後,給寧學文寫了一句: “寧總,我希望這個項目在薑羽衣準備好後再交接,否則,我沒有能力保證這個項目的成功。” 第二天一早,薑羽衣主動來找蔡雯交接工作。 “你不是說你要請假嗎?” “寧總沒有批我的假。”薑羽衣氣乎乎地說,“是不是你在寧總麵前告我的狀了?” “薑羽衣,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做事情能不能不這麼幼稚啊?你知不知道,你這是拿著公司這麼多資源,在玩你自己的遊戲?公司為你支付著每一天的工資,你卻因為自己的個性為公司在製造風險和損失。你想沒有想過,你這樣做不道德?”蔡雯很不客氣地說。“我是真心想幫你,從一開始就是,而你就因為我要求把工作做細致一些,就對我有意見。對我有意見就算了,不能因此給公司造成損失啊。” “誰都不敢保證每個項目都成功,也沒有哪個產品經理保證自己的每個產品都能上市。你不要用道德綁架我。”薑羽衣也不示弱。 盡管如此,薑羽衣還是在蔡雯的要求下,一條一條,一項一項地做著交接。 蔡雯拿著打印出來的幾張表,在上麵做著記錄。 一個小時過去了,蔡雯對薑羽衣說: “薑羽衣,我當初發給你的郵件你沒有看是不是?” “沒有看,有關係嗎?” “你如果按我當初郵件中列給你的那個清單和注意事項去做,NPI一次通過是完全可能的,根本不會導致現在這種結果。”蔡雯恨鐵不成鋼地說。“你看你的這結資料,質量標準缺失37項,過程控製點管控缺失18頁,SOP一項都沒有,測試與驗證標準缺失13項。就一個小時,我們就發現這麼多缺失項,你說不出問題正常嗎?” “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缺失項?我不信。” “你現在打開我發給你的那封郵件對照著看。” “你的郵件我刪了。並且,為什麼你的那些就是標準?” “薑羽衣啊,你還真是幼稚得可愛。術業有專攻,我是做項目管理的,我自然知道我的那些要求是基本的要求吶。就像我對你做產品的基本流程和方式也了解一些,但讓我來做你的事情,我是做不了的。反過來,你即便天天和項目工程師打交道,但如果沒有一套完整的指引資料,你做起來也是很吃力的。” “好吧,我知道我哪裡出問題了。”薑羽衣終於還是低下了昂貴的頭顱。 接下來的交接薑羽衣的態度有了明顯的好轉,但越是往後,蔡雯越是想發火。在這個項目裡,薑羽衣犯了很多極為低級的錯誤,而這些注意事項,自己當初在寫給她的郵件裡都寫著的,可她偏偏因為一時的情緒,導致了這麼大的問題。 “薑羽衣,你也聽說過關於我的事了吧。我這個臨時的項目工程師,最多就乾到春節,到時候公司會讓我離開的。所以你如果以後還想做項目,從這個項目開始,隻要你有時間,你願意,我就帶著你一起做吧,把你在項目管理上的一些基礎彌補一下,對你售後做產品經理,公有點幫助的。” “好吧。我承認我過去看不上你,但今天和你交接過程中,以及剛才我看了一遍你當時寫給我的郵件,我是服了。這個項目,剩下的部分你就帶著我做吧。我想把我造成的損失,盡最在努力彌補回來。”薑羽衣認識到自己的過失了。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在之後的幾天裡,蔡雯和薑羽衣幾乎是每天隻睡五、六個小時,把之前缺失的資料全部做了補充,然後與電子工程師和測試工程師進行溝通,重新確定了產品的幾項質量參數與驗證方法、標準,甚至重新對幾個功能做了認證。 終於,在經過差不多半個月緊鑼密鼓的補缺和優化、修正措施之後,小批量試產一次順利通過,接下來的一萬臺試產也非常順利地通過了。 在和蔡雯一起工作的這段日子裡,最讓薑羽衣有收獲的,還不是項目管理的方法,而是蔡雯工作的思維和方式。通過觀察蔡雯,薑羽衣認識到了,項目管理的關鍵是對人的管理,是對資源的管理,是對目標和標準的管理,而不是對過程的跟蹤。她過去一直都錯誤地以為,項目管理的關鍵是對過程的跟蹤,保證每個時間節點上每個子項目都能按期交付就行了。 在這段時間裡,薑羽衣認識到了項目管理中人和人合作的重要性,事前規劃的重要性,以及事前溝通,信息及時交流的重要性。而這些,都是她過去比較忽視的方麵。 深圳的十二月中旬,根本沒有一點兒冬天的感覺,多數男人還穿著短袖,女人還穿著裙子。工業區的樹還是依舊的綠意盎然。蔡雯這段時間的項目就有瞇像此時的天氣,雖然知道冬天已經到了,但熱烈依舊。 這段時間,蔡雯手上同時有三個項目在運作著,幸好多了一個免費的幫手,蔡雯才能同時應對這些項目。 薑羽衣自從上次那個項目順利完成交付,並在雙十二那天順利上了某電商運營商的直播,當天銷量就突破七千部。 前兩天,華通電信下過來了一批訂單,要訂製十萬臺做為他們員工的內部移動專用設備。這不僅讓傅冬梅樂開了花,也讓薑羽衣無比開心。 12月22日,早上氣溫25攝氏度,下午時,氣溫就降到了15攝氏度,晚上竟然降到了10攝氏度。蔡雯沒有在深圳過過冬,這種一天就從夏天到冬天的感覺,還真是讓她大為震撼。 蔡雯在10月份時,就開始購買冬裝了,但一直沒機會穿,她還以為自己買的冬裝是白買了呢,這下終於可以用得上了。 進入冬季後,蔡雯一邊接新的項目,一邊在總結和提煉項目管理的方法論,並將其寫成《項目管理實戰手冊》,準備在新的一年元旦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向文控中心申請一個發行資料號。 觸感科技隻有一份用來應付驗廠的《質量手冊》和一份大家基本上不看的《員工手冊》,而真正指導工作的手冊,蔡雯也私下和不少人了解過了,確實是沒有。她想讓自己的這個手冊,成為公司有史以來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工作手冊。 12月28日,蔡雯將自己修改了好幾遍的這個實戰手冊,發給了傅冬梅和寧學文,提出了元旦後發行正式版的申請。 傅冬梅和寧學文都很支持蔡雯的這種做法。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在蔡雯還不知情的情況下,傅冬梅已經將蔡雯的這份手冊通過微信發到高管群裡了。公司的高管們,對於一個剛剛畢業不久的新人能寫出這樣的手冊,持著很復雜的心情。 有人覺得,這可能是從某個地方找來改的,畢竟一份幾百頁的手冊,要他們當中任何一個人寫一份,不花個半年時間,都是寫不出來的,何況,蔡雯到研發部才多久啊,並且她負責的項目數量也不少,哪有時間去一個字一個字地寫。 有人覺得,蔡雯是真厲害,先不說專業性如何,僅從這份手機的架構和邏輯上看,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並且她願意把自己的經驗寫出來,並公開在公司內發行,這是很多公司老員工都不能望其項背的。 還有人覺得,蔡雯這是想出風頭,小姑娘還是不懂職場,總想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來,全然不知道職場的兇險。 感情最復雜的要數寧學文了,他既對蔡雯有很強烈的欣賞之心,又擔心她表現得太好對其他項目工程師造成打擊,更害怕蔡雯春節後離開後,她的這些經驗和方法並不能得到有效傳承,甚至很快被人們忘記。 文控很快向蔡雯發送了公開發行資料號,並和傅冬梅與寧學文確定了資料發行的範圍。 這份原定元旦後發行的資料,在12月的最後一天,公開在觸感科技發行了。 資料的推薦語是傅冬梅寫的,前言是寧學文寫的,這在觸感科技來說,是前無古人的。 當天下午,深圳的氣溫回升到20攝氏度,太陽照在蔡雯的臉上,感覺到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