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殷每天起得早,先收拾被褥,打掃臥室,給師傅打洗臉水,然後整理好工具。師傅洗漱完畢,劉殷拎起工具箱跟著師傅去工地乾活。 “早起三朝當一日”尤其春夏季節早晨是美好時光,能做很多事,能乾好多活。師傅提倡早晨乾粗活、體力活,“刮拉鑿砍錛”既能訓練技能又能磨練體能,還可以評估計劃當天的工作量。 劉殷的學徒有些特別,學木匠技術還學設計繪圖、刀工雕刻,是其他學徒所不能及的。 三年學徒說長即短,劉殷跟著師傅走南闖北跨州越府,學到了一手獨特的好手藝,結交了五湖四海親朋好友,成為了頗有名氣的能工巧匠。 師傅攬的工程一般是祠堂廟宇或有錢人家的豪宅,施工隊常年在外很少回家。劉殷三年隻回來一次,那是奶奶過世要兒孫盡孝守靈。 師傅是於都梓山人。 三年來,劉殷逢年過節都要陪師傅回家幾天,來到這裡就像回到自己家那樣隨便。 師父的女兒肖桂英小劉殷二歲,眉清目秀笑起來兩個小酒窩,殷哥殷哥的叫得親切。 時間長了,肖桂英便暗戀上了這位殷哥,經常找機會靠近搭訕。 女孩那麼美麗多姿,那麼熱情似火,大大咧咧又恬淡簡樸。一種不可名狀的愛慕之情,驀然在男孩心中升起,使他如癡如醉魂牽夢縈,讓他深深墜入愛河。 一對戀人乳膠是漆黏黏糊糊。女孩盼望父親放假,把情人帶回家;男孩有多幾個假日,能飛到女孩身邊親親我我...... 肖桂英大大咧咧,每次相會都主動出擊,甜嘴蜜舌滔滔不絕,偶然動手動腳打情罵俏失去自我。劉殷膽小,總是借機繞開不敢過於親熱,擔心師傅師母看見會尷尬難堪。 師傅師母也喜歡這位帥哥,巴不得兩個年輕人相好。每當此時此刻總會睜隻眼閉隻眼裝著沒看見,隻要年輕人不過分不出軌就行。 兩個年輕人到了這般年齡情竇初開自然萌發那種火花,在一起生活難免肢體碰撞觸動心靈燃燒愛情,兩位老人看在眼裡喜在心上。 萬事俱備,隻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過年放假十幾天,師傅應酬多且要走親訪友。家裡要掃塵、寫春聯、剪窗花、貼年畫,還要打年糕、煎米果、磨豆腐等。師傅的兒子肖邦整天不著家,別指望他在家幫忙做事。師傅要劉殷留下來幫做家務,有些重體力活兒也需要力氣大的男人才能完成。 劉殷過年不回家,雖然擔心家中父母兄弟怨氣,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家中父老也不會夠多怨言。然而對劉殷來說,留在師傅家過年是件好事,有更多時間陪伴情人。 挪動家具打掃衛生是體力活,劉殷雖然年輕力壯但一天的忙活也頗感疲憊不堪。 “殷哥,那些輕活兒留給我吧!你忙了一天夠累的,歇會兒吧。” “沒事,不累,能行。”劉殷硬撐著也不敢說累,況且與情人一起乾活累也開心。 ...... 太陽已經落山,屋子慢慢暗了下來。 劉殷對師母笑了笑,說:“師母,您乾了一天也累了,在一旁歇會兒吧!讓我們年輕人多乾一會兒。” “好的,我去廚房做飯。”師母彈了彈身上的灰塵走了出來。她要把這片藍天留給那對如膠似漆的情侶。 “桂英妹子,你去點燈,快看不見了。”劉殷一邊乾活一邊說。 “我不,這種感覺真好!”肖桂英嬌滴滴地回答。 劉殷笑了笑,領會了女孩的意思。 女孩不顧羞恥走過來緊貼男子身邊,嬌滴滴地說:“殷哥,歇會兒吧!” 劉殷的心怦怦直跳,殷紅熱血的翻江倒海沖破屏障滋潤皮膚。臉,瞬間紅紅的、火熱熱的。暗淡無光的房屋仿佛蓋了一塊遮羞布,遮住了一對少男少女的羞羞臉。男子顧不了許多,放下手中的工具,把女子抱得緊緊的。兩顆心貼在了一起,兩張臉黏在了一塊…… “桂英,天黑了還不掌燈?”母親的一聲吆喝把兩人嚇得不輕。肖桂英慌忙掙開男人的雙手跑了出去,害怕母親闖進來發現秘密。 ...... 學徒三年學業已成,按理可以出師獨立了。劉殷為感謝師傅恩情,也舍不得離開這個團結一致精誠合作的團隊,自願繼續跟隨師傅乾活。師傅也按最高級別支付工資,還另外將部分包工紅利分給劉殷。 劉殷不願離開師傅的另一個原因...... 劉殷名副其實成了二老板。 又過了三年,劉殷已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手藝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技術水平略高師傅一籌。師傅欣賞劉殷的才乾,就勢順水推舟把重任全托付與他。 那天晚上天高雲淡明月高照星星閃爍,師傅把劉殷叫到跟前,說:“徒兒,你跟隨我六年了,有能力為師傅分憂了。我想退居二線給徒兒管賬跑腿,做些後勤事務。” 劉殷答:“師傅,這恐怕不行!二十幾人的團隊有師叔、師兄、親戚,還有幾個是您最要好的朋友。論輩分年齡我都不夠格,恐怕難以服眾。 “有師傅在怕什麼?年輕人要有理想敢擔當。你聰明過人技術過硬誰還敢說三道四?不怕我打他屁股踢他皮球?”師傅笑著說。 臘八將近年味漸濃。 肖師傅在外忙於催賬收款,順便捎些年貨回來分給大家過年。 年前的最後一站在福建上杭,工程量大還要幾個月才能完成。肖師傅說與其大家思家心切不如早點放假回家過年。大夥兒都舉手贊成,畢竟一年未見家人。年輕人巴不得早點回家與老婆親熱。肖師傅也有一樁心事未了,打算趁過年時間把女兒的婚事定下來。 一個清風明月的夜晚,肖師傅把劉殷叫來用商量的語氣說:“徒兒,師傅師母都有意願把女兒許配給你,不知徒兒願意否?” 劉殷終於等來了師傅的這句話。 劉殷早知道師傅師母也在暗暗促成這樁婚事,隻是火候不到倆少男少女還不成熟。 那個年代的婚姻嫁娶都是雙方父母做主,師傅能跟劉殷商量可見已經把徒弟不當外人。劉殷自然高興,一對情侶的山盟海誓即將成功兌現。 “您們長輩做主吧!”劉殷裝作害羞的樣子低下了頭。 肖師傅接著說:“那好,你提早幾天回去跟父母商量,如果同意就找媒婆說親,爭取在年前把婚事定下來。” 劉殷回到家裡,把師傅的意思跟父母說了。父母聽後欣喜若狂笑得合不攏嘴。 第二天,母親把本村那個懂禮數能說會道有經驗的媒婆請到了家中,商量需要準備的禮金禮品和在女方家辦定親喜宴所需物資。 臘月十二早晨,父親請來幾個年輕力壯的家族抬著禮盒挑著三牲供品,跋山涉水走羊腸小道經版石龍布過浮槎盤古山,於午時三刻來到了於都梓山。 劉殷身高近七尺,偏瘦,穿著一件繡綠紋的紫長袍,外罩一件亮綢麵的乳白色對襟襖背褂。 生客熟人沒有多少人圍觀,倒是些小孩子嘻嘻嗬嗬圍著他逗樂,劉殷早有準備分了許多糖果籠絡小孩。 女方親戚來了不少,家庭叔叔嬸嬸哥哥嫂嫂忙於準備宴席。平時大大咧咧的肖桂英害羞地躲在房間納鞋底,不是怕見未來的老公而是不好意思讓劉殷的家人看見。 那時候有規矩,但凡定親之日一對新人要在僻靜處單獨聊天以建立感情基礎,還要互贈禮物作訂婚紀念,同時山盟海誓表白自己的意願。 媒人婆拉著劉殷走進娘子房間,看見新娘子美如天仙就滔滔不絕贊不絕口。新娘子聽得心花怒放但又不知所措坐立不安。媒人婆贊完新娘又贊新郎氣宇非凡、孝順老實、聰明睿智、才華橫溢、十分了得雲雲,似乎忘記了以前劉殷與新娘的關係,他們早就情投意合默默相許。之後,媒人婆囑咐劉殷如何如何這般這般,就獨自出去了。 …… 晚上舉行訂婚酒宴。 宴席前雙方要坐在一起協商聘禮和嫁妝,簽訂協議紅單文本。女方父母不要很多彩禮,隻要夠開銷就行了。晚宴好熱鬧,十幾桌賓客大多認識新郎君,劉殷也不膽怯逐桌輪流斟酒,見長輩少不了還得陪上一杯。 第二天早晨,大家回家心切沒有吃早餐急於趕路。新年將近大家都有很多事要做。 結婚是人生大事,流程復雜瑣碎事情特別多。雙方都不喜歡講排場,能簡單就簡單能省略就省略,盡早辦完婚禮好出門做工。正月十八是黃道吉日,按傳統規矩前一日去轎接親。 十幾人組成的接親隊伍,打彩旗、吹嗩吶、放爆竹、抬轎子浩浩蕩蕩去於都接新娘子。 正月十八日午時,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新娘子花轎停放在祖廳門口,嗩吶爆竹響成一片,拜堂儀式即將開始。拜堂,在古代的婚俗文化中人們為了趨吉避兇,會舉行很多特別的儀式,這些儀式也包含著祝福的含義。 喜娘把蓋著紅蓋頭的新娘扶下花轎,用米篩遮在頭頂牽著進入廳堂。新郎新娘在司儀的引導下進行跪拜行禮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接著是拜“雙賀”,從新郎的舅舅舅媽起,在司儀的指引下,按親疏輩分一個個跪拜行禮。受拜者夫妻先準備一個大紅包,放在神龕桌前,然後左右站立接受新郎新娘跪拜禮。 喜娘拉著新娘在一群小孩子的呼擁下,牽著新娘入洞房。新娘坐在床邊,新郎自己動手,用秤表示稱心如意,用甘蔗寓意節節升高,慢慢挑去新娘的方巾。新娘露出嬌嫩的美貌,羞澀的扭動身子去開箱拿出喜糖、花蛋、花生、炒豆子等打發那些孩子們,寓意是子孫滿堂。合顰用的杯子是彩絲相連的雙杯,稱作“交杯”。一位四代同堂、高壽的老婆婆,手托著喜盤,盤裡裝著棗子、花生、蓮子等喜物,老婆婆一邊唱著撒帳歌,一邊把盤子裡的東西撒到床上。新郎新娘挨坐在床沿,老婆婆遞上酒杯斟上少許米酒,新郎新娘挽手交杯飲酒。 結婚喜宴,賓客座位、上菜順序、菜名都很講究。上座為舅舅、家族宗長,下座為賓客。客人按照長幼、身份和地位從高到低依次入座。一般的酒宴是十二道菜,劉殷身份地位居高另加了幾個海鮮是十六道菜。二十幾桌賓客一個個酒醉飯飽,好一派熱鬧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