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孫庭易主換新顏(1 / 1)

圍屋情 劉承桂 5710 字 2024-03-16

話說有一對難民夫婦把瘟疫源帶進了圍屋。兄弟們為了控製疫情,防止疫情擴散,采取了封圍隔離措施,切斷與外界的聯係。他們不惜犧牲自己,為全村人築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安全線,保護了全村群眾的生命安全。圍屋人在與瘟疫的抗爭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福建泉州孫氏家族的香火每況愈下岌岌可危。為了拯救家族,長輩要求圍屋孫家子孫返祖歸宗。   孫家痛定思痛同意返祖歸宗規避風險,承諾疫情過後返回圍屋重整旗鼓大展宏圖。   春天來了,萬物從沉睡中蘇醒,青草、樹木開始抽出嫩芽。   “大伯,我回來了!”大侄子說完,緊緊抱著蒼顏白發的孫景祥。   “怎麼,你一個人回來?”孫景祥疑惑的問。   “是的。”大侄子支支吾吾的不知道從哪裡說起。   他洗了臉,坐下來喝茶,慢慢說起了那邊的事情。   那天,他們告別了永興圍屋的親人,跋山涉水走了半個月才回到泉州老家。一路上風餐露宿旅途勞頓苦不堪言。那些十幾歲的孩子腳底磨起了血泡,又哭又鬧叫苦連天;婦女們累的全身散架疲憊不堪;男人要挑沉重的行李還要照顧這些婦女兒童。   他們體驗了一次遠途跋涉的艱辛。   泉州,孫家的祖先是大戶人家,有幾十間房產,還有漁船、商船,市場還有店鋪。   他們回到老家已經適應了環境,日子過得清閑自在三平二滿。小孩子在海邊遊泳、堆城堡、撿貝殼,在家吃海鮮,生活過得還算是幸福。   “大伯,他們都不想回來了。大家拖男帶女已經嘗到了一路顛簸的苦頭,不想再折騰受累,也不想見物思人心倍傷。”大侄子接著說:“大伯,您跟劉家大伯、叔叔和兄弟們說說,我們對不起他們,對不起生我養我的圍屋。”   “既然你們去意已決,我不好強求。這是我們孫家的事,劉家不會阻撓。我會跟劉家大伯商量,抓緊把你們的房屋、田地賣出去,籌點銀兩帶回去。”孫景祥說。   “那就辛苦您們了。我明天去買些冥錢到已故親人墳前悼念亡靈。然後好好休息幾天,找幾個兄弟敘敘舊。”   孫景祥把孫家的事跟劉象禹兄弟說了。   劉象禹說:“這是你們自己的事,我不好說三道四。隻要你們過得幸福快樂,哪裡安居都行。以後不要忘記這裡是你們的根,能回來走走看看,我們就滿足了。”   第二天,孫景祥來到南坑圩,貼了一張出售房屋的廣告。他貼完廣告就去劉亦喜藥鋪,順便把這件事告訴他。   劉亦喜是劉泰元的兒子,鵬波公的第五代中醫傳人。   劉泰元大夫匆匆離開藥鋪回家抗疫獻出了生命。劉亦喜化悲痛為力量,刻苦鉆研醫學技術,醫術精益求精,被稱為老百姓的守護神。   張鬥養是福建龍巖人,在藥鋪隔壁開了一家商店。他待客隨和童叟無欺價格便宜商品種類繁多,生意做得紅火,也賺了不少錢。他看了出售房屋的廣告後,頓生念想,也該考慮有個屬於自己的窩了。圍屋是風水寶地人傑地靈,機會來了何不趁早下手?他吩咐家人照看店鋪,抽身閃入隔壁藥鋪主動與孫景祥搭訕,打探孫府內情。   “景祥兄弟,為什麼要急於賣房屋家產啊?是不是碰到困難急於籌錢啊?”孫景祥和張鬥養是多年至交,說話不會含糊其辭轉彎抹角。他直截了當和盤托出把實情告訴了張鬥養。   “我有在南坑安家置產的意向,可以考慮合作,不知兄弟允諾否?”張鬥養說。   孫景祥回答:“那感情最好,能找到你這樣的買主,是我們圍屋之幸運。”他們商定明天去看房。   張鬥養來到永興圍,看了孫家的房屋。他選中的是那三棟建圍屋前原有的老房子。   大家奇怪了,為什麼會選這樣的房子?他是不是擔心孫家的破舊房屋賣不出去,存心要助一臂之力?   張鬥養心地善良常常做善事是不假,但不至於用一筆不菲的銀子買這麼破舊的危房。   他是個商人,起碼不會做這麼大一筆虧本買賣。他心中有自己的算盤。一是考慮圍屋建築麵積限製,將來人丁興旺沒有擴建的餘地,趁現在有積蓄有能力多買幾間房子;二是要做一棟屬於張家的祖堂,初一十五逢年過節有一個敬奉祖公的神位神龕,紅白喜事有一個舉行儀式的場所;三是買來的房子要重新規劃拆除重建,舊房子價格會便宜些。   看,是不是撿了便宜又賣乖,既做了個順水人情又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孫景祥也是明眼人,怎麼會不知道他的小九九呢?隻是不好捅破罷了,從層麵上來說確實是幫了孫家大忙,起碼不必擔心這幾棟老房子賣不出去。他很高興,說了許多感謝的話。   兩人邊走邊說,不經意間來到了劉象禹家門口,索性不打招呼直闖了進去。這對孫景祥來說已經是習慣自然了,家遇不幸孤守空房,哪裡還有家?多數時光卻在劉家流逝,一個幸福家庭就這樣剩下無法安撫的淒涼。   “兩位兄弟來了就好。事情談得怎樣?”劉象禹邊沏茶邊問。   “我已經看好了,要那三棟老房子。”張鬥養說。   “你們有沒有講好房價,什麼時候簽契約?”劉家不過問他們的買賣,但作為中間人要關心的是房價和其他協議條款。   孫景祥說:“還沒商議,要不現在協商如何?也好請象禹兄弟為我們做主。”   “也行!孫大哥開個價,劉大哥附和個參考價,我聽兩位大哥的。”張家胸懷坦蕩待人以誠,是難得的江湖中人。   孫景祥也是性情中人,開的價格比張家想象的要低許多。一是急於賣出去不想討價還價;二是那幾間破房子年久失修瀕臨倒塌,值不了幾個錢。   “不妥,不妥!哪有把房子當白菜賣?加一點,加一點。劉賢弟你說話啊!”張鬥養雖然是商人,但對朋友卻非常豪爽,會感恩講義氣。   世上還真有嫌便宜的“傻子”買家!   “確實便宜了,麵積這麼大還贈送農田、菜地、茶山等。我建議加兩百大洋,如何?”劉象禹作為中間人說了公道話。   張鬥養點了點頭,說:“好吧!那就按劉兄說的價,我晚上過來簽訂契約。”   說話間已近午飯時間,劉象禹吩咐廚房多炒幾個菜,把老年陳釀拿了出來,要與兄弟們好好痛飲幾杯,已經好久沒有在一起飲酒了。   晚上,張鬥養帶上銀票和孫家簽訂了房屋買賣契約,還另外送了幾十個大洋給孫家作盤纏。張鬥養帶來兩瓶好酒,劉嫂炒了幾盤好菜,三個異姓兄弟喝到公雞打鳴方才散去。   孫家大侄子送張大伯回家,然後留宿在亦喜藥鋪,兩個在一起長大的異姓兄弟,相互傾吐衷腸到天亮。   圍屋孫家要賣房子的消息很快傳開了。許多人來到這塊風水寶地,看房的、詢價的、湊熱鬧的,也有幾個是誠心要買房的。   劉家人也不閑著,擺弄座椅、端茶遞煙,還拿出花生、炒豆子、水果招待客人。   劉象禹是南坑村的教書先生,自然成了房屋買賣的中間人。   “各位兄弟,感謝您們對我們永興圍一如既往的關照。現在,孫家兄弟認祖歸宗要賣房子,那三棟舊房子已經有主,還有三棟連同孫家祖堂及其所屬良田、菜地、茶山、果樹打包出售。有意向的兄弟留下來協商。”劉象禹剛說完,那些湊熱鬧的和想買又買不起的,起身打個招呼就離開了。留下的有三個人,其中一個是劉家的親戚。   “我提個方案供大家參考:孫家先報起拍價,你們如果認為可以接受,就按這個地價進行競拍。”劉象禹接著說:“大家各自在紙上寫上姓名和投標的價格,然後交給我封存。我們今天晚上拆標決定買主,明天通知投標成功者過來簽訂房契。”既然是中間人提出的方案,大家沒有異議,隻有照章辦事了。   為什麼這麼神秘?似乎有暗箱操作的嫌疑。   這是孫景祥顧全大局考慮圍屋的前途走向,要選可靠之人,能繼承圍屋精神的人。這樣才對得起孫家的祖先,這樣才能心安。他答應張鬥養這麼爽快,是因為了解張家底細,是可以托付之人。   晚上,孫、劉兩家召開專題會議,決定房屋財產的買主。   孫家大侄子拆開三個投標人的標價,價格有高低但是懸殊不大。現在要審查這三個家庭,從家教、人品等進行甄別、比較,擇優選取理想的買主。   大家各抒己見,一致認為陳茂仁最合適。   這個陳茂仁是劉良友祖公外舅的後裔,一代親代代親至今還有親戚往來。陳茂仁父親也是照禾塅陳氏家族德高望重的長輩,沿襲傳統家教,子孫知書達理安分守己。   第二天,孫家大侄子叫陳家過來簽訂房契。劉象禹寫好契約讓買賣雙方品讀,確認條款清晰合理,交付銀兩後簽字畫押,買賣成交。孫景祥拿出良田登記冊一並交給陳家,這場買賣就算全麵完成。   孫景祥自己的房子沒有賣。他不想回福建老家,已經成了孤寡老人沒有了後顧之憂,況且有劉兄的陪伴,劉家人的照顧日子過得很滿足。   孫家大侄子慌了:“大伯!您不回去,我交不了差,阿公會罵死我的。”   “阿公年歲已高力不從心,偌大一個家族需要有個長輩主持公道。您是孫家的掌舵人頂梁柱,說話大家愛聽,做事公平合理。沒有您恐怕會一盤散沙,難於支撐下去。”孫家大侄子繼續說:“我和阿公商量好了,把我的二兒子過繼在您的名下,傳宗接代續香火,告慰已故大哥之英靈。”   孫景祥為大侄子誠意所感動,也覺得作為長輩要有所擔當有所作為。兒媳瘋後不久就被娘家接回去調養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他也沒有後顧之憂了。   劉象禹也覺得大侄子說得有理,孫家的未來需要有這樣的長輩把舵航向,才能秩序井然興旺發達。他對孫景祥說:“景祥大哥,大侄子說得有理,並且考慮周到,主動把自己的兒子過繼給你,你不允諾就沒有道理了。”孫景祥也就隻好答應了。   既然孫景祥也要走,那他的房產毫無疑問也該處理了。   “象禹兄弟,我的房產就托您管理,有朝一日我們回來也有屬於自己的住所。”   “景祥大哥,你兩手空空回去怎麼生活。大侄子的兒子過繼給你做孫子,你總不能撒手不管吧。”孫景祥撓了撓頭沒有說話。   劉象禹說:“這樣吧!我暫時把你的房產買下來,以後你們可以收回去,怎樣?”“象禹兄弟,你處處為我們孫家著想,真不知怎樣感謝您。”孫景祥作揖答謝。   劉象禹按照房價全額付款。孫景祥立了個字據,大概內容是:收到房屋預付款多少多少;房屋使用權歸劉家,如果孫家回歸故裡可以原價(不計息)贖回房屋、田地、茶山等;合約期限為十年,期滿後劉家有處置權,孫家無權乾涉。劉象禹看了看字據笑了笑,把字據塞進了袖袋裡。   孫景祥去了一趟兒媳的娘家,看見兒媳婦的瘋病好了許多。他把回福建老家的事跟親家說了,還給了一大把銀兩給兒媳治病。   晚上,劉象禹舉辦酒宴為這位抗疫英雄餞行。   第二天早晨,孫景祥和侄子在圍屋男女老少、南坑部分村民的呼擁下揮淚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