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小二和隔壁住客聽見哭聲都走了進來。 有人把劉世春從地上拉起來,扶到床沿坐好。 “劉公子怎麼啦?考取貢士應該高興才對啊!”大家一頭霧水不知他啼哭緣由。 劉世春頓了頓,抬袖擦了擦淚水沒有說話,順手拿起床上的家書給大家看。 大家輪流傳閱,一個個臉色驟變,哀嘆不已。 “劉公子節哀順變,人死不能復生,自己的身體要緊,還要參加殿試呢。”大家隻好勸慰幾句。 李偉回到旅館,看見自己的房間擠滿了人,大吃一驚,難道是公子出事了?他撩開人群走進去,看見公子坐在床沿哭泣,其他人不停地勸說安慰。他從人們的話裡知道了是那封信被發現了。 大夥兒勸也勸了說也說了,看見劉公子的隨從回來,都回到自己的房間去了。 人們散了,還沒等李偉開口,劉世春像猛醒的獅子咆哮如雷:“誰給你膽子,敢把我的信藏起來。這麼大的事瞞了我多久?” “少爺,借一百個膽我也不敢瞞你,是老爺要我這麼做的。”李偉說完從身上掏出另一封信給劉世春看。 “老爺也是好心,不讓知道是怕你前功盡棄,這樣你會對不起所有關心你的人。”李偉辯解道。 “這樣好了,我考了個貢士做了個不忠不孝之人。一個熟讀四書五經懂禮節知禮儀的書生,做出這般喪失禮儀孝道之事,叫我以後怎樣做人。”劉世春邊哭邊說,恨不得找個地縫鉆下去。 “少爺,其實老爺也沒做錯。你在萬裡之遙知道又如何?能趕上葬禮嗎?不知者無罪,沒有人會指責於你的。你考取功名為家族爭光,父親大人地下之靈也不會有怨言。”李偉接著說:“少爺,你要節哀順變振作起來,還要復習功課迎接殿試呢。” “殿試?我還有心事參加殿試嗎?什麼高官厚祿榮華富貴,我不稀罕也不配。”劉世春邊哭邊收拾書籍行裝大聲說:“我多一天也不想呆,明天就回去。” 李偉這下慌了,上前阻止道:“少爺少爺,這可不行。這樣魯莽離去肯怕貢士學位難保,甚至扣個欺君之罪會有牢獄之災。殿試名單是經皇上審定的,皇上一怒之下後果不堪設想。” “我父亡,回家盡孝也有罪嗎?”劉世春不相信皇上會這般不講理。 李偉知道再怎麼勸說也枉然,勉強留下來也無心應試考不出好成績。與其這樣不如順其意讓他回家守孝,過幾年再作打算。 “那我明天去保和殿找找考官,請求稟報皇上寬恕,能保住貢士學位就好。也許三年後還有考試機會。”李偉隻好自作主張容不得少爺說話。 劉世春一聲不吭坐在床沿呆若木雞。 第二天,李偉不再與少爺商量,備了銀兩進了保和殿,找到負責殿試的官員,視權力大小官位高低分別送了禮,同時敘述了劉世春無法參加殿試的原因。 “好的,知道了。我們會酌情處理,不要擔心”這些官員收禮時說得好聽。 李偉跑了幾天不見回復,知道這些官員是嫌禮輕故意推延。有些官員還玩起了躲貓貓,整天看不見人影。 隻有一位小官員能說上幾句話,對李偉有幾份熱情。 李偉也補了一份禮。小官員雖然不是重要人物,但對官場內部潛規則及各個官員的嗜好了解得清楚,也許能為他指點迷津。 這位官員姓李名睿。李偉見了就大哥大哥的叫得親切。 “兄弟,你乾著急也沒用,恐怕沒十天半月這些人不會給你辦理。”李睿大人說。 “這怎麼行,我家少爺要急著回去呢!”李偉著急地說:“大哥,你有沒有辦法能叫他們快些辦理,我沒有拿到官方文書不好回去。” “好吧,看在我們是同姓兄弟上,我帶你去找大人物。”李睿大人答應幫忙,並告訴李偉這個人是內閣大學士,是殿試擬題及監考官,也是當今皇上最信賴的官員。 “謝謝大哥,謝謝大哥!”李偉聽了非常感動。 晚上,李偉備了厚禮由李睿大人引路來到了大學士家裡。 “你們請喝茶,我去稟報老爺。”管家把他們帶到會客廳,遞了一杯茶就轉身走出去了。 “這位內閣大學士叫劉統勛。他是雍正二年進士,歷任朝廷要職,為官以來清廉正直,敢於直諫,是皇帝的股肱之臣。”李睿趁劉大人沒來,聊起來這位大學士的為人。 劉統勛大人進來了。 “劉大人,小的給您添麻煩了!”李睿站起來抱拳作揖。李偉慌亂中也跟著叫了聲劉大人,呆呆地站在那裡不知所措。 “快坐,快坐!不要客氣。”劉統勛大人很有禮貌的作揖回禮。 “劉大人,這位是首榜貢士劉世春的隨從,有事要請您幫忙。”李睿大人指了指旁邊站著的李偉說。 “哦!有什麼事?”劉統勛大人看見李偉還站著,擺了擺手說:“坐下說,坐下說。” 李偉有些緊張,喝了口茶慢慢地說:“前天,我家少爺突然接到家書,父親病逝要立即回去守孝,不能參加殿試。請劉大人通融通融,稟報皇上寬恕。”李偉盡量把劉家傳遞噩耗消息時間往後推。 “哦!這太遺憾了。我看了劉世春的考卷,字字珠玉文從字順是個功底紮實的好考生。”劉統勛大人站起來摸了摸胡子說:“父亡守孝是大事,我會稟報皇上寬恕。你叫劉世春寫個丁休⑴,把情況寫清楚。我明天上早朝麵奏皇上,請皇上禦筆準奏。” 李偉很感動,連聲道謝,從袖裡取出銀票放在茶幾上,站起來就要離開。 “不行,不行,你把銀票收回去,不然我就要生氣了。”劉統勛大人說什麼也不肯收禮。 “劉大人是個清官,你意思了一下就收回吧。”李睿知道劉大人不會收禮,隻好出來圓場。 李偉回到旅館已經很晚了。 劉世春坐在書案前發呆,幾天的悲傷飯不思茶不飲,身體虛弱瘦了好幾圈。 李偉把進見劉統勛大人的事說了一遍。以為少爺會高興,殊不知還是板著個臉毫無表情。李偉知道少爺沒有十天半個月不可能平靜,也就不以理會倒下便睡,這幾天自己也太累了。 “哦,差點把大事忘了。少爺,你今晚寫個丁休把情況講清楚。劉大人要把情況稟報皇上。”李偉剛睡下,忽然想起剛才光顧說話,把這件要緊事給忘了。 “好,知道了。”劉世春一晚上才憋出一句話。 早上,李偉來到劉大人府上,把劉世春的丁休遞了上去。 “你來得很及時,我正要起身上早朝呢!”劉大人已經走出門口,接過李偉遞過來的丁休文案塞進包裡,急匆匆地趕路。 劉大人走了幾步回頭對李偉說:“你下午過來一趟,我會給你滿意的答復。”說完笑了笑,徑自往皇宮走去。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李偉自言自語地說:“好官啊!難得的好官。” 下午,李偉去了劉大人家。劉大人說:“皇上批了,同意丁休回家盡孝,三年後可返京復試。皇上仁慈愛惜人才,對劉世春放棄高官厚祿回家盡孝盡忠的選擇很滿意。你們就放心回家吧。” 然後,劉大人遞來兩份文書,一份是考取貢士學位的證書,一份是三年後允許返京殿試的證明。劉世春有了這兩份文書就後顧無憂了。 從此,劉世春返鄉守孝三年。 那年月正是慈禧太後訓政,朝廷腐敗軟弱無能。八國聯軍攻入BJ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慈禧太後帶著光緒帝逃往西安。然而,在這國難當頭、喪權辱國之時,慈禧大後仍然奢靡依舊,花天酒地。地方政府一盤散沙,官員趁亂搜刮民財。奸臣當道,朝野上下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民不聊生。 然而,有些正義官員因為正直無私、不會交易弄權、貪汙錢財,更不會與貪墨之徒同流合汙。他們受貪官汙吏的陷害、排擠、受欺受罪。有的隻好辭官歸隱。 官場混亂,人才流失,官職空缺,尤其文職官員難覓。 各州府乃至省市曾來函或來人要聘請劉世春做官。劉世春都婉言拒絕,一是要在家守孝,在父親靈位前供燈盞燒香跪拜;二是母親年邁體衰弟弟還小自己是家庭頂梁柱;三是看不慣官場腐朽不願與貪墨之徒同流合汙。 劉世春選擇了傳承祖業當起了孩兒王。 一個貢士學位的高材生有官不做在家辦私塾學堂,在當地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