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拒之門外求學難(1 / 1)

圍屋情 劉承桂 4190 字 2024-03-16

且說劉世春、張金寶和陳安昸在縣城高一級學府讀書。張金寶家中劫難棄學回鄉跟著母親在天心圩開店經商。   劉世春和陳安昸在縣城讀書三年期滿。劉世春的考試成績名列榜首,被推薦到贛州府繼續深造。陳安昸考了個秀才回家,成了當地很不一般的文化人。從此,三位歃血為盟的好兄弟各奔東西,成就自己的人生世界。   “安昸,你讀書回來有何打算?”哥哥見弟弟回來後整天無所事事,不想去找事做,也不想跟著哥嫂下地乾活,有些擔心高不成低不就延誤前程。   “大哥,我的事你勿管,何去何從正在斟酌,有了想法再與兄商量。”其實陳安昸一頭霧水沒有頭緒,沒頭的蒼蠅找不到方向。憑自己的水平能力討個鄉長保長當當不在話下,但不願意與地方上魔頭共舞,做一些不道德不公平欺壓百姓的事,有悖自己讀書的初衷和三兄弟歃血為盟的誓言,也有損圍屋祖德聲譽。   “昸兒,要不娶個善良的姑娘成家立業,一家人安分守己與世無爭,過平靜而安逸的生活。”這時候,母親在一旁插話。母親是過來人,看不慣那些鄉丁保丁的行為,也不想讓兒子去坑害別人。   陳安昸看了看母親,說:“媽,您想到的隻是娶兒媳抱孫子的滋味,沒有考慮我的感受,好歹是個秀才,就這樣在家裡守著婆娘虛度年華做平庸之輩。這樣,我讀書何用?”   母親無話可說。   “你有什麼雄心壯誌也要趁早做打算。你回來了,家裡是‘雙丁’戶,說不準哪天派壯丁把你抓走如何是好?”哥哥沒有嫌棄陳安昸在家光吃不乾活,擔心鄉丁保長破門而入強行征兵。這種事每年都有發生。   陳安昸低著頭沒有說話,哥哥的擔心自己也曾想過。   有一天,陳安昸趁家人下地乾活,收拾行李,留下一封信離家出走。   他來到縣城的同學家。同學杜金林住在縣城西街壩,父親開了一家豆腐磨坊,大小也算個老板。   晚上,兩人在南門橋倚在欄桿聊天。   “金林同學,你有沒有想好今後的打算,我猜你不會是呆在家裡磨豆腐吧!”陳安昸半開玩笑地說。   杜金林拍了一下陳安昸的肩膀,說:“開什麼玩笑,我耐得了這個寂寞嗎?要不是還沒確定去處,我早就拔腿走人了。”他停了停接著說:“我想去廣東佛山學武術,學成後回家開武館。我們安遠還沒有武館。”杜金林好像胸有成竹,早就規劃了藍圖。   陳安昸也拍了一下杜金林的肩膀,笑著說:“老同學,還是你有遠見。你如果不嫌棄的話,我跟你一起去,在那人生地不熟也有個伴。”   “好啊!我正愁沒有合夥人呢!如果大家一起學武,一起開武館,同甘苦共患難,不枉三年同窗同學情。”他們一拍即合,說好明天即刻動身。   杜金林問陳安昸帶了多少銀子,也不知道要多少學費。陳安昸說帶的不多,是瞞著家人出來的,知道家裡沒錢也不好開口,隻是在張金寶那裡借了一點。杜金林說,那我就多帶些。   父母非常痛愛杜金林,雖然不算是大戶大貴人家,但憑勤勞的雙手和高超的手藝,生活不愁吃穿也積蓄了一些銀兩。兒子的合理要求基本能滿足,就這麼一根獨苗,掙錢何為?兒子說要學武術開武館,這種新鮮事物沒看過但早有耳聞,年輕人有遠慮敢拚搏是好事,應該支持和鼓勵。   第二天,兩人背著行李踱步朝南方走去。那時候沒有汽車火車,東江源頭山溪河流,也沒有船隻河運,通往廣東的隻有崎嶇小道。一路上看見的幾乎是挑夫,成群結對來往自如互不乾涉。每隔十幾裡有一座涼亭,是當地善民捐建的為路人乘涼歇腳的地方,走累了往那裡一坐怪舒服的,閉目養神養精蓄銳,下一段路走起來就輕鬆多了……   不幾日,兩人來到了廣東佛山,找到了鴻勝武館走了進去,詢問要不要招收學徒。   “師傅,您這裡要不要招收學徒?”杜金林見人就問。隻見被問者冷冷地回答:“不知道,我也是學徒的。”問了幾人都是如此。學武者都是這般冷漠麼?   他們走過長廊,遠遠看見一塊門匾,大門兩側各站一位身穿黃綢練功服的彪悍。這兩人應該是站崗放哨的吧!   “你們是乾什麼的?”杜金林和陳安昸走到去,隻見兩位彪悍同時伸出手把他們攔住。   “小師傅您好!我們是來學徒的,麻煩您通報一聲。”杜金林說。   “你們在這裡等著,我進去向師傅稟報。”一位小師傅說完走了進去。   一會兒,那人出來了:“你們跟我來吧!”   進了門就是習武廳,幾十個學員正在練功。裡麵是休息室,一位長須老者圓盤打坐,看見有人進來便站身坐在沙發上,一邊喝茶一邊打量兩位來者。   “你們放下行李,坐下喝茶。”師傅笑了笑,問道:“你們是哪裡人,是熟人介紹來的嗎?”   “我們是江西贛州安遠人,離這裡不遠。”“我們沒有熟人介紹,當地還沒有人學武術。”兩人先後回答。   “你們來遲了,我們武館已經招滿了。”師傅說。   “師傅,您老人家行行好吧!我們從那麼遠的地方過來不容易,不要讓我們白跑一趟。”杜金林跪在地上向師傅磕頭。陳安昸也跟著跪了下去行跪拜禮。他在學習上略勝杜金林一籌,但這方麵卻差了一大截,畢竟人家是城裡人見多識廣。   師傅見他們頗有誠意,有一副學武的好身材,且大腦靈活應變能力強,內心有些喜歡。   師傅說:“那我就破例增加兩個名額吧!”兩人聽了非常激動,站起來謝了又謝,爭著給師傅倒茶。   “你們去辦入學手續吧!”師傅吩咐身邊的徒弟帶他們去辦手續。   繞了一圈來到辦公室。辦事員給各人一張《報名須知》,兩人隻看了第一條就大吃一驚,沒預料到學費這麼貴,看來一般家庭的孩子真是學不起。   杜金林以為向父親多要了銀兩足夠填補同學陳安昸的學費,沒料到掏空褡褳隻能滿足自己的需求。陳安昸臉色煞白,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小師妹,我們不知道價格,沒有帶足銀兩,能否遷就遷就打張欠條,寒假回來一並補交。”杜金林哀求道。   “這怎麼行,武館沒這個先例,何況我也做不了主。”那女孩子拒絕道。   “安昸同學,我們去求求師傅吧!”杜金林看見同學沮喪的樣子,拉起他就往外走,要去找師傅幫忙。他們又來到了剛才師傅休息的地方,看見師傅還在那裡打坐。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師傅!”他們踏進門檻作揖行禮。   “怎麼啦!他們不給你們辦理手續嗎?”師傅以為辦事的小女孩在刁難他們。   “不是,我不知道價格,沒有帶足銀兩,想請您幫忙!”陳安昸主動請求師傅幫忙,是自己的錢不夠,不能連累了同學。   “這不行,武館有規定一律不準欠學費。我隻是武館的教官,不是老板沒有權力答應。”師傅一口拒絕了,沒有商量的餘地。   兩人垂頭喪氣地走了出來,不知道如何是好。   “進不了就拉倒,我們回去吧!”杜金林想不出第二種辦法來。   “這怎麼行,你的錢帶足了,不要因我而放棄。這樣回去,你怎麼對父母親交代?”陳安昸知曉自己家裡窮,這麼昂貴的學費即使現在進來了,以後幾年沒錢續學費也會被趕出來。他如實向同學杜金林道明了自己的實情。   “這怎麼行?好朋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怎忍心讓你一個人回去?”杜金林不想怎麼做。   “金林同學,你就不要再執拗了。你的好意我領了,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東方不亮西方亮,哪有四方黑沉沉。”陳安昸好像心裡頭敞亮了許多,聊以自慰強裝笑臉。   “這怎麼對得起老同學?我愧疚難安啊!”杜金林覺得同學說的也有道理。   兩人回到辦公室。杜金林辦完了入學手續,把剩餘的錢給了些同學,自己留一些做生活費。   武館有規定,外人不得留宿。   杜金林揮淚把同學送出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