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嚴格要求(1 / 1)

第二天,成為天興汽車廠副廠長的沖田職家,早早來到了汽車廠。   精力充沛的沖田職家,約談了每一名職工。   他足足花了5天時間,了解每一名職工的情況,以及工廠的情況。   起初,所有職工都是悶葫蘆,半天憋不出個屁來。   但是經驗豐富的沖田職家,總有辦法打開話匣子。   沖田職家可是個種花家通,十分了解華夏文化,漢語說的很溜。   他一改嚴肅古板的模樣,聊天非常親切,拉家常,聊趣事,總是能找到話題打開麵談者的心扉。   一通聊天下來,沖田職家大致摸清了廠裡的底細。   什麼建廠歷史,職工矛盾,乾部逸聞,沖田職家全挖掘出來。   最讓他佩服的,是公司總裁,竟然力挽狂瀾,讓公司扭虧為盈,不斷創造財富神話!   等到摸底結束後,沖田職家開始行使自己的管理權力。   他一出手就把廠裡原來那套生產模式給推翻,重新製定了一套生產模式。   沖田職家的管理之道,與國企完全不一樣。   他把腳盆雞企業采用的方法,融合種花家的特點,進行了一定的改進和融合後,產生了新的一套管理模式。   這套模式的核心是,任何環節都可追溯,並且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   其中,沖田職家特別要求,要加強製度監管,絕不容許出現散漫無序的工作狀態。   此外,沖田職家詳細拆分了工作流程,要求所有人按照生產流程來。   在外人眼裡,這套流程就是要求成為一臺臺機器,一板一眼,不能有絲毫偏差。   不允許偷工減料,這可以理解,畢竟老生常談的事情。   最令工人們不可接受的是,可連打磨幾下都有嚴格要求,不能多不能少。   很多人覺得這些要求多此一舉,甚至罵沖田職家的要求過於苛刻,毫無意義。   對此,沖田職家並不理會,開始嚴格執行。   一開始的時候,他也不抽檢,而是一個個檢查過去,發現不合格的產品立馬追溯源頭。   許多個負責人,連帶主管的績效都被扣了,一個月下來,大家發現自己的工資少了一大截。   所有人才意識到,老鬼子不是在和他們開玩笑。   大家努力想要做好,但是發現這很難。   在八十年代,國企極其普遍存在乾部職工素質差,技能培訓不到位的問題,不比隔壁三哥好多少。   手藝不過關都是小事,某軍工大廠的工人脾氣大到,敢直接更改設計圖樣,違反工藝紀律,不按工藝規範操作,隨便改變生產工序,少裝零件。   最後搞出過生產3架殲六戰鬥機,299架不合格的奇葩事件。阿三哥見了,都要喊一句還是大哥牛逼。   …………   不過,這一個月下來,效果也是顯著的,產品質量有了質的提升。   這歸功於沖田職家根據與職工談話後,總結出來的經驗。   他發現,職工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想法卻很多。   然而,這些想法都沒有用在正途上,而是成天想著如何偷懶耍滑,渾水摸魚。   於是,沖田職家采用了這套死綁的管理方法,以免工人動歪心思。   為了樹立質量和紀律觀念,沖田職家每天都會提前到公司門口抓遲到。   八點鐘上班,八點零一分就算遲到。   所有遲到的人,都會被抓出來罵,並且組長也陪著挨罵。   組長遲到,全組陪著挨罵。   起初,大家見沖田職家的時候,發現他總是笑瞇瞇朝大家鞠躬彎腰,以為他是個好人。   等到被拉來挨訓的時候,發現小老頭簡直是個火藥桶,逮住犯錯的就開罵,還不帶重樣,漢語日語無縫銜接。   挨罵的人若有頂嘴的,直接開除,不帶任何一絲情麵。   很快,沖田職家的權威樹立起來了,剩下的工人往往被罵的麵如土色,戰戰兢兢。   沒少有人跑到張遠這邊來告狀,張遠非但不乾涉,反而褒獎沖田職家,還派一批天興鋼鐵廠的人過去參觀學習。   學習歸來的人背地裡無不罵沖田職家是笑麵虎,明麵上卻真的怕了那個扣細節扣到極致的老頭。   沖田職家罵了幾天,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汽車廠開除了十幾個工人。   之後,遲到早退的,抽煙聊天的,四處亂晃的事都杜絕了。   沒人敢抱僥幸的心理。   這種事換個人都乾不了的,在榕城這一畝三分地,大家都認識,免不了會被找過來說情。   唯有像沖田職家這樣的人,認事不認人。   沖田職家自己也覺著舒爽,以前都是他挨罵,當孫子,現在總算體驗了一把當上司、領導的快感。   沖田職家也體驗了一回,來自下屬的敬畏大表麵問題是解決了,可生產工藝卻是一時半會兒無法改進。   這可苦了古雷特。   他要求的越嚴格,暴露的問題越多。   就連張遠也沒想到,有十幾年工作經驗的老工人,竟然看不懂工藝手冊。   連廠裡的技術人員也不熟悉,反而嫌麻煩不願意執行。   麵對類似問題,就用類似辦法來解決就好了。   “不換思想就換人,我開高薪不是讓他們當大爺的。”張遠毫不客氣給出定調。   有了張遠的支持,古雷特和沖田職家商量後,他乾脆讓工廠停工,花二個禮拜進行突擊培訓,隻有完成培訓的人才能上崗。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天興汽車廠的職工每天上班就跟去上墳似的,就差哭哭啼啼披麻戴孝了。   期間,有一些人受不了嚴苛的紀律管束,主動提出離職。   之後,又有一批因為學習成果不達標,被辭退。   最後留下來的人,隻有二百來號人。   頓時,車間都變得空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