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和宗教(1 / 1)

雖然不甚明了,且先記下,希文如下:   把科學和宗教混為一談是我真心覺得低級的想法。不是鄙視了,是覺得低級,就像人看螞蟻一樣,你都懶得跟螞蟻吵架。   在我看來,科學是一種基於理性和邏輯地看待事物的方法論。用人話說,它和宗教甚至是本質上完全相反的兩種東西。   宗教需要你相信,因信稱義。科學卻主張質疑,任何結論都需要無條件地接受來自所有人的質疑。   宗教依賴某些能夠給人帶來心理安慰的東西傳播所謂福音。基督和佛教對於死後世界的闡述如出一轍,都描繪了一個明確的,令人向往的死後世界,並以此作為教徒的最高獎勵。基督徒相信可以上天堂和耶穌同在,佛教徒相信可以靠積攢的功德投胎過更好的人生。但在科學的角度死亡是更加嚴肅而不可逆的話題,我們隻探討或者說隻相信人活著時能夠對這個世界造成的影響。他在物理上怎麼改造了這個世界,或者在思想上留下了什麼學碩論著。而絕不相信一個人可以在死後自主地繼續創造新的價值。   如果說宗教基於肯定,那科學就是基於否定和懷疑。科學的殿堂修葺到今天這個地步,最基礎的地基是來自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理解到的一切客觀事物,一磚一瓦親眼可見親手可觸。但在這座未完工的建築的頂端,它甚至已經拆掉了不少地基中的磚瓦。它不再是一座結實的建立在大地之上的大廈,而是一座已經不需要地基的,空間意義上懸浮著的空間站。   我們相信所有得到論證和充分實驗的理論,無論它看起來多反常識。   我們懷疑所有現有的已經習以為常的理論,無論它曾經怎樣的深入人心。   確實某種程度上兩者都扮演者人類對於世界的了解方式的角色,是溝通個體與物質和精神世界的橋梁。在這個角度上來看它們有著本質的相似性。   一種是適合普通人的,難度和門檻極低,但從效果上來看不妨礙你開開心心過完一生,可以免去許多無意義的瑣念的宗教。   一種是門檻極高的,而且隨著時代的進步逐漸發展,愈發深奧以至於個體再也無法完全掌握的科學。它也能給你帶來心安,你知道的越多,渴望的越多,未知的邊疆越遼闊,但腳下的大地也更理所應當。   我們不知道世界上是不是還存在其他可行的渠道,但個體確實需要某些東西來支撐他在七十億人口的龐大社會裡走過漫長的一生。這種需求放在群體就是我們已知的唯二選擇,科學與宗教。   雖然不想相信,但從規律上看也許千萬年後人們又找到了新的方法論認識這個世界,那是科學二字也會淪為今天的宗教一般,失去曾經不可一世的地位。但此時此刻   的科學依然是可信的,它在客觀上切實地推動著人類文明的進步。   在我看來,宗教與柏拉圖的洞穴隱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很多時候,人們沉迷於崇拜那些虛幻的影子,這些影子是對神秘、超自然存在的一種投射。就像洞穴中的囚徒專注於墻上的影子,而不願邁出洞穴去麵對真實的光明。   更令人擔憂的是,當有人勇敢地走出洞穴,試圖揭示真相時,往往會遭到排斥和指責。他們被視為異教徒,麵臨著嚴厲的懲罰,因為他們的觀點可能動搖著那些依賴虛構的體係的人們的信仰。   這種拒絕接受真實、將尋找真相的人貶為異端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源於對信仰的恐懼。人們害怕信仰的崩塌,因為信仰給予他們一種安全感和秩序感。同時,一些權力者也因為宗教體係為其權威提供了依據,不願意看到這一體係被動搖。   然而,正是在追求真實的過程中,人們才能突破虛構的界限,擁抱更加廣闊和復雜的世界。或許,正是在克服對未知的恐懼中,我們才能夠找到更加豐富和有意義的生命體驗。   人無法思考超出自身的事物,所以人描述的神也隻能是人類這一物種的神罷了,或者說是一種超人,但歸根到底這個神的底層也是人性。如果這世間真的有神明這種存在,我更傾向於是那種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神明,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