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同向蘭講述了自己入院的經過之後,向蘭說道:“你應該很快就能出去。” 很快,有多快。張亮有點迫不及待想知道自己需要在這裡待多久,於是追問道:“你見過待的時間最短的病人在這裡住了多久。” “這要跟你的主治醫生說,之前有個病人隻住了兩個星期就出院了。” 而張亮聞言考慮了一下,兩個星期似乎還在自己可以接受的範圍,就當度假了。 可是他又一想自己的小說怎麼辦,雖然隻有兩三個讀者,這要是斷更兩個星期,可能這兩三個讀者都沒有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穿著白大褂帶著口罩的女醫生朝著張亮跟向蘭這邊走了過來。 他就是張亮的主治醫生於潔,不得不說這間鄉村醫院的管理非常混亂,張亮在入院前她都沒有見過張亮一麵,僅僅隻和張亮的母親溝通過。 “於醫生。”向蘭在見到於潔時非常禮貌地打著招呼。 而於潔卻是直接走到了張亮麵前。“張亮,聽說你剛來就不聽話。” 張亮卻不知道於潔就是自己的主治醫生,他想起昨天的經歷,心裡還有點後怕。 於是說道:“我就是想見自己的主治大夫,他們不讓我見。” 於潔帶著口罩,因此看不出她此時臉上的表情。但卻聽她開口詢問:“你找你的主治大夫有什麼事。” 我就是想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出院。張亮正要開口,但又想起向蘭的話,想想這裡誰不想有點出去。 於是他跳過這句話,直接說道:“我想給我的編輯打個電話,說說我這邊的情況。” 在此之前,於潔並不知道張亮的具體情況,他隻知道張亮不工作窩在家裡說要寫小說。還跟父母一句話不說。 在聽說張亮要跟編輯打電話之後,於潔考慮了一下把張亮帶到了護士值班室。 而張亮就在護士值班室的電腦上要了負責自己小說的編輯寸言的電話,之後打了過去。 張亮生活的城市位於我國的大西北,發展相對還比較落後。 而和張亮簽約的小網站雖然不大,但卻坐落在我國南方一座繁華都市。 編輯寸言接通了張亮的電話,估計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一個負責玄幻網絡小說欄目的編輯,居然要到精神病院裡撈人,還是自己手下的作者。 “喂,寸言,我最近更新不了了。”張亮在電話裡開門見山地說道。 “怎麼了,是家裡出事了嗎?”寸言也是很耐心地問道。作為小網站的編輯,雖然手下有不少作者,但他對每一個作者都非常有耐心,態度也很認真。 “是這樣的……”張亮把自己入院的經過又跟寸言講了一遍。 寸言的閱歷顯然要豐富許多。他之後問張亮要了張亮母親的電話,又要了醫院的電話。 這才囑咐張亮要他先好好休息,然後掛斷了電話。 張亮始終不知道寸言眼中的自己是什麼樣子,但還是佩服寸言編輯的盡職盡責。 雖然作為一個“全職作家”,張亮卻算不上勤奮,他每天隻堅持更新四千字,甚至不如許多兼職作家。 但張亮始終沒有覺得自己虛度過光陰,事實上他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 從古詩詞到古典哲學還有近代的《資本論》,特別在學習《資本論》以後,張亮越加看不慣廠裡領導的做法。 在他看來一個人每天工作八個小時已經是極限了,很難再有時間追求自己的生活。 而像自己過去那樣工作十幾個小時,可以說是把自己全部的光陰都奉獻給了工廠。 得到的回報卻與自己的付出完全不成正比。 那些養尊處優卻還要提倡員工996,007的工廠主企業家不就是現實中萬惡的資本家嗎? 在和寸言通過電話之後,張亮想再聯係一個人。 江南某大學研究資本論的徐教授,他和張亮之前在網上相識。雖然隻通了幾次郵件,但對張亮非常喜愛,甚至讓張亮作自己管理的資本論論壇的管理員。 張亮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先不給徐教授說自己的事。 之後於潔把張亮帶回了活動室,這才和張亮談起張亮來這裡之前發生的事情。 張亮剛畢業的時候就受不了國內低水平的薪資待遇,選擇了出國務工。 但在國外隻待了兩年,張亮便聽說自己老家各行業的薪資水平翻了一倍不止。 而張亮在國外的薪資待遇這兩年卻一點沒有變化。 眼看祖國發展得這麼好,張亮擔心自己回國後非但沒能掙上錢,還耽誤了青春時光。 在合同還沒到期,他就選擇了回國。 回國後的張亮火急火燎地就要找工作,但母親問他回國的理由,張亮卻很難跟她講明白。 再加上當初介紹張亮出國的中介公司幾次派人來家裡詢問狀況。 為了應付中介公司,母親想了一個讓張亮裝病的辦法。 而張亮心想這樣說不定還能訛國外企業一筆錢,就答應了。 但是張亮萬萬沒想到這件事竟“弄假成真”成了他噩夢的開始。 在那以後,張亮先在外地找了一份工作。收入雖然不多,隻有三千,但那時的張亮已經很滿足了。 要知道張亮剛畢業的時候一個月拿一千塊錢工資已經算是比較高的收入了。 可是,乾了五年,張亮的青春虛耗了,工資也再沒有漲過。 張亮也從當初的雄心壯誌變得沉默寡言。 他開始後悔自己當初回國,母親也整天抱怨他出去打工錢沒掙下就灰溜溜地跑了回來。 在這樣的環境下,張亮學會了沉默,他開始把自己想說的話用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 也是從那時開始他發現自己似乎有寫小說的天賦。 後來在母親再三的催促下,張亮終於辭職回家。 但這時的他還在考慮自己要找份工作。 可沒想到的是,張亮所在的城市的競爭一點不比外地小。 張亮在連續幾次麵試失敗之後才找到一份在工廠加工配件的工作。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收入也隻比在外地多了一千塊錢,可是工作時間卻幾乎翻了一倍。 每天十幾個小時幾乎都在重復簡單而機械的勞作。上班摸魚的時間都很少。 這樣堅持了一年,張亮終於再也撐不下去,他勸說自己可以憑借寫小說賺錢,為什麼別人可以,自己不可以。 就這樣,張亮在家裡待了半年。便有了開頭的一幕。 於潔聽完張亮的經歷,嘆了口氣。囑咐張亮先在這裡待著。 而向蘭在知道張亮出過國,還寫小說之後,從這一刻開始就成了張亮的小迷弟。 於潔臨走前,張亮終於忍不住詢問:“於大夫,像我這樣,大概多久可以出院。” 而於潔想了一下說道:“半個月到三個星期。” 說完於潔又去詢問其他病人的情況。 而張亮一方麵在想三個星期時間並不長,一方麵卻又在想,自己斷更三個星期的後果。 會不會那僅有的兩三個讀者也不再看自己的書了。 或許當初張亮不該寫小說,但此時的張亮並沒有考慮這一點。 他更多地是覺得,自己的青春不應該荒廢。 哪怕拚過闖過,最後一事無成,不也是和大多數人一樣拖著年邁的身軀繼續為了糊口而工作嗎? 但是張亮母親想的顯然不是這些。要知道張亮已經快三十歲了,卻依然沒有女朋友。 他辭職後把自己關在家裡更是斷絕了和外界的關係。 也許,在母親眼裡張亮再晃幾年,就要跟老莫一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