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李成離開的日子,離開這個他駐留三個月的邊陲小城。 就在昨天,這些學生知道了李成要走的消息,紛紛痛苦流涕,很多同學表示要來送這位“短暫”相逢的語文老師,李成內心很感動,對於一名老師來說,學生不舍的眼淚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獎勵,但李成並未把這些“承諾”當真。 第二天,李成和高手拖著行李走出教育局直奔客運站。在座位上坐定,李成習慣性地望向車外。車外人頭攢動,大家仿佛都很忙,忙著找車,忙著搬行李,忙著招呼自己的同伴或家人…李成突然感到自己很孤獨,他真實地感到自己隻是一個過客,他不屬於這裡,這裡也不屬於他,他和窗外的行人別無二致,都是來去匆匆。 突然,窗外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李成的眼簾,那是張曉涵,她左顧右盼,似乎在尋找著什麼,神態焦急而失落。 李成一個激動,剛想喊出聲,卻發現車窗並沒有打開。慌忙打開車窗,李成探頭出去,大聲喊著張曉涵的名字,張曉涵循聲望來,見是李成,焦急而失落的表情頓時化為欣喜,她朝李成跑來,身後還跟著七八個同學,都是李成班上的學生。 跑到跟前,張曉涵將一個包紮得很精美的盒子遞到李成麵前,喘息著說道: “李老師,這是我們全班送你的禮物,我們班很多同學都想來送你,但他們住的比較遠,我家就在城裡,他們幾個也是,還好趕上了,不然就……” 說著,張曉涵眼圈一紅,好像生離死別似的。李成忙安慰道: “不要難過,我們以後還可以微信聯係嘛,你不是加了我的微信嗎?對了,你怎麼會有我的號碼?”李成疑惑道。 “老師可真健忘,你借過給我手機啊!”說著,張曉涵得意地笑著。 雖然沒有見到全班同學,但在自己離別之際能夠有這麼幾個“不忘師恩”的同學在現場也讓李成感動萬分。 李成朝他們使勁揮著手,口中大喊著: “要好好努力,考上大學啊!” 再見了,怒江,再見了,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