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公室之士(1 / 1)

晉周春秋 涼血青年 3498 字 2024-03-16

從大朝會到現在,短短兩個月,晉周能做的事情其實也有限。   四位假縣令,每人從八百甲士中挑選出十幾個出身教好、識文斷字的帶上,各自赴任去了。有了晉周練兵的故事在前,先君留下的人自然知道厲害。   那些被晉周親自訓練的豎人、婢女等,可以在國君的宮室宿衛,在新絳維持治安。晉周將其命名為“公室警衛”,也交給楊乾統率。豎人、隸臣在宮外,侍婢在宮裡,晉周覺得自己的安全又有了一層保證。   “水隻喝燒開的;讓石匠做了點啞鈴、杠鈴什麼的每天都練一練,強身健體減少得病概率;每頓飯都讓小臣嘗過防止被下毒;公室的宿衛讓楊乾親自負責;禦戎和車右先拖著不設,防止被眾卿裹挾……這樣是不是不會那麼快就死了!”晉周閑下來的時候,總會翻來覆去地想這些事,已經到了魔障的地步了。   “所以要找事做,一閑下來就免不了胡思亂想!”   晉周在公田巡視的時候也發現了,晉國的農民已經開始種植冬小麥,隻需要逐漸號召大家推廣起來。   有機肥晉國的農民其實也會用,隻是不算熟練。晉周安排侍中大夫,去監督公室之民,在各自的裡閭修建起廁溷,並要求各什伍注意收集牛糞、馬糞,在有經驗的老農指導下堆肥。   晉周的人手有限,這些目前隻能在新絳周圍,從天子所賜的五百家開始逐步鋪開。至於二月大朝會所任命的職官,要麼本質上是軍官,要麼不太熟悉,不敢一上來就重用啊。   而且一國之君總有些場麵上的事情躲不開。   比如,晉國的忠誠小夥伴魯國的國君,親自來到新絳,祝賀新君即位!   鄢陵之戰之後,晉國的霸權雖說有所恢復,但是由於沒有真正打疼楚國和鄭國,還是沒法和晉文公、晉襄公時期相比。鄭國仍然不肯服從晉國。   但魯國一直對晉國頗為忠誠,這是因為,齊國總在打魯國的主意!   即使在十多年前,晉國先君晉景公,強迫魯國把汶陽之田給齊國,魯國雖然心懷不滿,但也沒有背叛晉國。因為齊國的威脅實在是太致命了!晉國要錢,齊國要命啊!   就在兩年前,郤氏無禮扣押了魯國的卿季孫行父,幸虧士燮主持了公道,季孫行父才獲釋。可以說晉國對魯國是有恃無恐,想怎麼捏就怎麼捏。   所以魯國國君黑肱(魯成公)急匆匆地趕赴晉國,向晉國示好,順便也打探一下,晉國的新君對魯國的態度。   晉是大國,魯是小國,魯國國君的地位僅相當於晉國的卿。但晉周特地派熟悉禮儀的叔向去輔助負責齊魯邦交的士匄,叮囑道要以國君之禮相待,不得有誤。   所以魯侯黑肱在宴席上顯得紅光滿麵的,看樣子是非常滿意。他反復向晉周說明,魯國對晉國絕無二心,如果晉國有事,魯國已經會盡力。魯侯還提醒道,聽說鄭國和楚國又準備搞事,如果需要魯國派兵支援,盡管開口。   晉周和魯侯周旋了半天,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來。   “魯國每年給晉國上繳的貢賦數量,是不是要定一下?”   這也是題中應有之意。晉國作為周天子認定的霸主,有權力規定各國上繳給天子的貢賦數量。不隻從哪年開始,這些財物全都直接交給晉國,而最後給周天子的有多少……   就全看晉國國君的良心了。   魯侯黑肱坐立不安的樣子頗為好笑,但晉周實際上不想為難他。糧食的數量照舊就好,各種獸皮、麻布、絲帛等,也可以不多要,但是銅、鐵要多給一點。   “鐵?惡金?”魯侯黑肱有點驚訝,以前晉國基本上不會要求魯國貢獻鐵的。但晉周既然開口了,也不好拒絕。   “對了,泗上諸國的貢賦,還請魯國代為收繳,到時一並送來。”晉周補充道。   這魯國雖然在晉國麵前唯唯諾諾,但是對周邊的小國卻是重拳出擊。晉周這次專門關照魯侯,按照以往的比例,將泗上諸國的貢賦數量也定下來一起收繳,還包括莒國!   山東半島的形勢,與別處是不同的。北邊一個齊國是往日的霸主,對晉國十分不服氣;西南的魯國比東南的莒國又強上不少,一心想要占莒國的便宜。莒國往往會抱齊國大腿,試圖與魯國對抗。   晉周讓魯國把莒國的貢賦也定了,無疑是在告訴魯國,霸主承認魯國對莒國的支配地位!   魯侯黑肱大喜過望。於是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晉周送了不少禮物給魯侯,包括一套紙質版《晉侯語》。   魯侯前腳回國,晉周就又給他的侍中大夫指派了新任務:把固宮的府庫擴建,將來用來容納各國的貢賦,以及公族領地收上來的田稅。   叔向麵露難色,問道:“國君,這件事……著急嗎”   晉周瞬間就明白了。   這是工作量飽和了,問新項目的DDL是哪天,看看能不能排的開!   確實,繼位沒多久,安排的事情是有點多了,又要分地,又要建立基層組織,又要管臨時指派的雜事。   晉周沉吟了一會兒,說道:“此事倒是不急,等到府庫真的不夠用了再擴建也可以。”   叔向鬆了一口氣,可晉周又開口了:“二三子最近辛苦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不過寡人呢突然想到,有一件事不得不做:寡人欲收門客,為公室之士!”   “門客?公室之士?”   叔向聽著是新鮮,但晉周自己明白,無非是抄襲戰國時期的做法,國君自己來做戰國四公子,親自養士。   士這個階層的來源,首先是家族衰落、沒有封地的沒落貴族、公子公孫。在晉國,激烈的競爭使得先、伯、胥、狐、郤、董等諸多家族衰落、滅亡,所以士在晉國出現較早,叔向對這個概念並不陌生。   晉周囑咐叔向道,要把這些落魄子弟挑選一些聰明上進、人品也過得去的,主要是確實沒別的出路的,收攏起來,作為公室之士!就用郤氏留下來的府邸修繕之後,作為公室之士日常交往、學習《晉侯語》的場所。如果有無家可歸或不想回家的,也可以住在這裡。晉周還專門給此處起了一個名字,叫公學!   而晉侯周自己,每十天將會親自前往公學,給公室之士講解《晉侯語》!有成績突出的,會被國君委派重任。但是,一旦進入公學,必須對國君委質效忠。   晉侯周希望經過一到三年的培養,能有一批自己人可用。   當然,名義上公室之士是因為國君仁厚,不忍心看到貴族沉落,所以良心發現,特意收留他們,免得他們淪落成皂隸之徒,整日自己力田為生;成為公室之士,也僅僅是管飯而已,將來怎麼樣要看自己的本事!   “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這是理所應當的;等過了一年半載,有些堪用的人才,二三子也不必像現在這麼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