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鄭宋相爭(1 / 1)

晉周春秋 涼血青年 3394 字 2024-03-16

魯侯回國之後,出於禮尚往來的優良傳統,晉周也派士匄出使魯國朝聘,並叮囑士匄,魯國乃周公之後,務必尊重,不要再像景公、厲公時期那樣欺淩魯國。士匄滿口答應,目光閃爍,也不知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而就在晉周忙於邦國大事,自己領地的小事也遇到人力瓶頸的時候,中原的小強鄭國可沒閑著。   這天,鄭國國君姬睔(鄭成公),與七穆之中最能打的子罕與最有謀略的子駟,開起了小會。   因為楚國邀請鄭國共同出兵,攻宋!   就在鄢陵之戰的前一年,宋國發生內亂,雖然內亂很快被平定,但是魚石、向為人、鱗朱、向帶、魚府五個大夫逃到了楚國。   在幾年前,其實鄭國也是晉國陣營的一員,還參加了諸侯伐秦的麻隧之戰。但是楚國以將汝陰之田送給鄭國為代價,換取了鄭國改換陣營。對鄭國來說,無論是跟隨晉國還是楚國,都免不了淪為兩國相爭的犧牲品,為什麼不拿一點實實在在的好處呢。   這對楚國來說是一個外交勝利。但是宋國就不像鄭國那麼好搞定了。宋國人認死理,而且非常仇視鄭國!鄭國改換了陣營,宋國就把晉國的大腿抱得更緊,楚國人也沒什麼好辦法。   然而,五叛臣入楚,給了楚國人突破口。   “楚國邀請我國一同出兵攻宋彭城?”子駟和子罕從國君口中得知了這一消息。   “然。但是鄢陵之戰楚軍失敗,二三子以為,此事可行嗎?”   子罕當即回答:“有何不可?鄢陵之戰,晉楚兩軍作戰一天,不分勝負。是楚王受傷,加上楚軍主帥子反醉酒,所以楚國才退兵。如果第二天再戰,楚軍不一定會敗。”   鄭伯睔問道:“但晉國畢竟是戰勝了……”   子罕說:“國君不必驚慌,難道國君不知道晉國的情況嗎?”說著,對子駟擠了擠眼睛。   子駟會意,趕緊接過話頭來接著說:“國君,晉國去年冬天發生內亂,三郤被殺,正卿欒書和上軍佐中行偃險些一起被殺,結果他們被釋放之後返回殺害了國君,還給國君安上一個惡謚‘厲’。接著,欒書從成周接回來晉襄公的後代孫周來繼位,那孫周隻是一個十四歲的孺子,依下臣估計,晉國的爛攤子還需要收拾好一陣子嗯。”   鄭伯睔喃喃地說:“寡人聽說,那孫周,似乎有些名望?單襄公不是很喜歡他嗎?”   “國君不必多慮,”子駟回答道,“周室衰微,多年前周桓王被我鄭國勇將射中肩膀,不也不敢把我鄭國怎麼樣嗎?現在周天子一心想要討好晉國才能生存,下臣以為,單襄公隻是在有意吹捧晉國新君,換得多一點的貢賦,讓日子別那麼緊吧。”   旁邊的子罕噗嗤一聲笑出聲來,接著說道:“子駟之言,下臣深以為然。前年秋天,晉國不滿意鄢陵之戰的戰果,率領諸侯聯軍圖謀入侵我鄭國,但我領兵一舉擊敗了宋、齊、衛三國軍隊,可見這霸主也沒什麼好怕的。宋、衛皆為無能之輩,齊國雖然強一點,但也絕不會為晉國盡力作戰的。”   子駟點了點頭,卻不再說話。   鄭伯睔又想起什麼事情來,問子駟:“去年子駟攻晉邊境,衛軍不是來救了嗎,還打進了我國境內……”   子罕搶著說:“那隻是邊境的小打小鬧,國君不必在意。衛軍隻是趁我軍不備偷了進來,子駟一反擊,彼輩不久逃跑了嗎?”   鄭伯睔這才放下心來:“如此,寡人以為,宋國可伐。楚王為了保護鄭國,付出了一隻眼睛的代價,寡人一直於心不忍,但是隻擔憂晉國不好對付。既然二卿都以為晉國不足為慮,那寡人也就不再猶豫了。”   子駟拱手道:“國君明斷。但下臣以為,此戰還是以楚軍為主,我軍不必出力過多啊。”   鄭伯睔沒有說話,子罕卻不以為然地笑了。   鄭國畢竟曾經是春秋小霸,行動起來效率還是很高的。六月,鄭伯睔及子罕親自率領鄭軍攻宋,一舉攻至宋國都城睢陽的西北門之外!宋國猝不及防,來不及調遣士兵抵禦,隻能眼看著鄭軍在城外肆意妄為。發過一筆小財之後,鄭軍又消失在宋國國君子成(宋平公)的視野之外。   然而壞消息接連傳來,楚國大軍在楚王親自率領之下侵入宋國境內,與鄭軍會和,接連占領了朝郟、城郜、幽丘等城池。   這幾個都是小城,但鄭楚聯軍的兵鋒,最終指向了獲水、泗水匯合之處的彭城!彭城可是宋國東部的大城,交通便利、商業發達,而且能夠順著泗水隱隱然掌控泗上諸國,進而威脅魯國!   楚國還有另外一個目的,彭城也是晉國和吳國往來道路上的重要城市,控製了彭城,就能隔絕晉吳的往來,減輕兩線作戰的負擔。   宋公子成得知這個消息,氣得咬牙切齒,跳著腳大罵道:“鄭伯睔這個蠢豎子,為何要與蠻夷如此盡力?爾母婢也!快,快調兵去救,絕不能丟了彭城!右師,右師呢?”   右師華元鎮定自若:“國君,莫要驚慌。老臣聽說,楚國這次帶上了魚石、向為人、鱗朱、向帶、魚府五名叛臣?老臣以為,楚軍應當是想要攻克彭城,用來安置這五名叛臣。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   宋公問道:“如……如之奈何?”   華元扁了扁嘴,還沒來得及說話,一旁侍奉著的大夫西鉏吾卻笑了起來。   宋公勃然大怒,指著西鉏吾大罵道:“豎子!國難當頭,汝卻敢嘲笑寡人!來人,把這個……”   宋公的話還沒說完,華元卻抬起手,示意宋公,你不要再說了!   宋國上下都知道,不到二十歲的子成,之所以能當上國君,主要得歸功於已經死掉的司馬蕩澤和老邁的華元二人。   先君宋共公死後,蕩澤突然作亂,殺了宋共公的太子公子肥,逼得華元想逃到晉國去,幸虧途中華元被時任左師的魚石勸說,回國殺死蕩澤,擁立了本來不是太子的子成。   後來魚石等人叛逃,也與他覺得自己的功勞沒有得到足夠的回報有關。   十幾歲就繼位,又沒有自己的班底,又不會抄先秦諸子的文章,所以年邁的執政卿華元一說話,身為國君的子成不敢違抗。   華元示意西鉏吾,輪到你了。   西鉏吾不慌不忙地行了個禮,說道:“下臣不明白國君在擔心什麼。如果楚國人和我們同仇敵愾,施恩德給我們,我們本來是會事奉他們的。但楚國的欲望卻沒有個止境,還收留宋國的亂臣而且分給他們土地,阻塞各國之間的通道,使亂臣得以快意而使服從他們的國家離心,這樣的話,晉國肯定會擔憂,而我們事奉晉國為了什麼呢,不就是這種時候晉國會來救助我們嗎。所以,所以這件事對我們不是禍患而是好事,下臣以為,五名叛臣很快就會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