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往來(1 / 1)

晉周春秋 涼血青年 3101 字 2024-03-16

身為國君,要忙碌的事情太多了。   甭管晉周搞了多少發明,紙、麵粉、牛馬生意做得多大,立國之本始終是農業。在春耕大典上,晉周親自扶著自己發明的晉侯犁,也就是曲轅犁,前麵用一頭牛拉著,耕完了新絳周邊僅剩的一畝公田。叔向和女齊跟在晉周屁股後麵播種,師曠則站在地頭,似笑非笑地看著君臣三人。   完事之後,旁邊圍觀的人群中響起稀稀拉拉的聲音,是農民在為國君祝壽祈福。晉周豎起耳朵仔細聽了聽,卻沒聽到有人誇他“耕田也是一把好手”,隻是重復一些場麵話,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算了,術業有專攻,自古以來的國君能耕完一畝田的,除了我也沒別人了。”   狄地販來的牛馬皮革,晉國各地開采出來的銅、鐵,各國進獻的金銀美玉,也堆滿了府庫。晉周忙完農事,又抽出時間,在工匠之首——麻子張的陪同下,親自視察新絳南部的銅鐵作坊,順便對鐵匠進行了“技術指導”,提出用馬做為動力,來拉動更加巨大的鼓風機,提高煉鐵高爐的溫度。   晉周還命掌管府庫和公室商業的女齊優先滿足這裡的“攻金之匠”的需求,保證此處的煤炭、馬匹的供應,青銅兵器、鐵製農具,必須源源不斷地產出,以供武卒擴軍以及庶民耕作之用。   國君保持了一貫作風,僅僅大概指明方向,而不涉及細節:“可惜這裡沒有河水流過,不然的話可以用水力,要比畜力更加優越!”   關心完手工業生產,晉周再次出行,向東來到新設立的曲沃縣。在師曠諸弟子的幫助下,曲沃縣僅用一個冬天就基本完成了田製的改革和什伍劃分,耕牛也有所補充,春耕開展十分順利。   “善!”晉周誇贊了縣令羊舌赤,“伯華主動請纓為公室縣令,施政井井有條;史趙年僅弱冠卻聰明過人,數術爐火純青,公室可謂得人矣!”   接著晉周馬不停蹄來到河東四縣,檢查四縣的春耕工作,並要求上過戰場的冀、苦兩縣武卒,與步、駒二縣的武卒增強交流,派出有經驗的士卒和軍官混編訓練,盡快提高戰鬥力。   “寡人還記得,有個叫霍突的伍長,是霍氏後裔,在彭城之戰中似乎也立了功?這樣的士卒盡可以提拔,把經驗傳授給沒上過戰場的新兵。”   在駒縣,化名為五和戈的夷羊五與清沸魋再次出現。冬天牛馬乏食,不適合長途販運,他們帶來了大量的皮毛、筋、角等物品。還有不少在部落戰爭中的狄人戰俘,被狄人作為奴隸販賣至此。   晉周額外叮囑二人,如果有長於騎術的狄人願意為晉國效力,盡管帶來,絕不嫌多!   “寡人身邊的甲士,從新開始學習騎術,進度很慢,比公子楊乾還不如,派不上用場。如果有狄人騎士作為教習,就再好不過了。汝等告訴狄人,願為寡人效力者,不論是願做教習,還是願意從軍,寡人全都歡迎!”   “長、啊不是,那位狄地之人,身邊確實招攬了一批狄人騎士,若國君不棄,下個月就可以送來。”二人滿口答應。   晉周抓緊時間忙碌的同時,各卿族也沒閑著。尤其是士氏與中行氏,把家族事務都交給家臣來處理,頭麵人物則頻繁往來於相隔數百裡的隨地與荀地之間。   隨地在新絳以北,離大原要比離新絳更近一些,是士氏起家的大本營之一。隨地的東北方不遠處是瓜衍之縣,出於士氏的小宗士渥濁的控製之下。   而荀地就在新絳以西不到百裡之地,是中行氏的大本營。   二卿的頻繁往來,不為別的,正是為了士氏嫡長子、年滿十五歲的士鞅與中行氏之女的婚事。   婚禮不能匆忙舉行,但二卿已經把重要事情都談妥,這天是請期的日子,士匄來到荀地,與中行偃相見,約定婚禮的日期。   “舟車勞頓,上軍佐辛苦了!”中行偃也不能少了禮數,親自出迎士匄,將其請進廳堂,為其斟酒。   “中行伯客氣什麼,很快中行氏與我士氏就是一家人了。”士匄與中行偃舉起酒樽一飲而盡。   “不過我確實經常感慨,我族的領地,隨地在北方,小宗士渥濁的瓜衍之縣比隨地更加靠北一點,這二處冬季更加寒冷,且靠近戎狄,需要耗費不少精力;彘魴的彘地,雖然比隨地靠南一些,但離新絳也很遠。還有我祖父士武子得到的範地,在黃河南岸,離溫、刑不遠,離隨地卻足有千裡之遙。先考士文子獲得的櫟地,卻在西南方河東之地。我族的領地東、西、南四散,治理起來真的是讓我不勝其煩。哪裡比得上中行伯的荀地,離新絳不遠,恐怕國君的動向中行伯是第一個知曉的!”   “哈哈哈哈,士伯說笑了。”中行偃笑道,“莫非是要炫耀士氏封地之廣?說起來,我祖父中行桓子所滅之赤狄潞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也遠在太行山東部,我豈不是也很頭痛?”   “而且緊鄰國君也不一定是好事,君不見,公行在彭城之戰時,似乎稍強?”   士匄不以為然:“當時我也在觀察,公行似乎有所不同,但我以為,主要是楚將輕敵,十輛戰車實在太少,何必非要遵守百人一車之製呢?不然公行也會因恐懼而亂行。”   士匄親自給未來的親家公斟滿一樽,接著說:“我曾經想過,國都新絳如今規模不小,周邊土地肥沃,人口眾多;眾卿族在新絳也都有宮室,但是皆在新絳街市之中,過於狹小。如果能夠在新絳附近,新建一座大一些的宮室,正好居於士氏各縣之中,可以作為士氏長居之地。而且,離國君近一些,也方便我等為國效力!”   “這……”說道這個敏感的話題,中行偃不想接話。   士匄見中行偃這幅樣子,也不再多說,卻提起了另一個話題:“中行伯,欒黶繼承了卿位,他的公族大夫之位就空了出來,但是國君卻遲遲沒有任命新的公族大夫,中行伯以為,這是為何?”   這個問題,中行偃其實也不想碰,但是荀家,荀會這兩個小宗子弟還占著公族大夫的位置,要是還不表態,恐怕會被誤會。於是中行偃說:“上軍佐,莫非是想替自家子弟求得公族大夫之位?”   “如果能成功,自然是好事一樁。”士匄說道,“若吾子鞅兒任公族大夫,就可以盡早為國君效力,將來士氏之宮也可以建在公族大夫之田附近……”   士匄湊近中行偃的耳朵,竊竊私語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