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族之田為職田? 欒黶聽了這話一時沒反應過來。 但士匄忍不住去看欒黶,還有點心虛的樣子。 終於,欒黶醒悟了,國君的意思是,如果士鞅為公族大夫,那自己手中的公族大夫之田就要交給士鞅。 這怎麼能行? 欒黶立刻站起身來反對:“下臣以為不可!” 但除了這句,欒黶卻不知道應該怎樣解釋為何不可。總不能說自己當公族大夫就是為了占公族的田吧? 以欒黶平時的作風,也別想著有誰能站出來為他說話,就這麼站了片刻,他總算想出理由了。 “我在彭城之戰立功,為何不受賞,反被剝奪田產,賜予士鞅那小兒?” 說來說去,還是把公室的田當成自己家的了。 士匄反唇相譏:“立功?楚將子卒恐怕不這麼想吧,彼輩與下軍將致師之後,還敢於率楚卒一千挑戰,可見下軍將之功何如。” “妄言!”欒黶指著士匄罵道,“敢問上軍佐在彭城之戰如何?還有士鞅小兒,始終躲在營中不敢露麵,這也算為國效力嗎?” 士匄一時語塞,隻是指著欒黶,不肯退讓。 “諸卿莫要爭吵。”晉周說,“下軍將稍安勿躁。寡人問你,楚軍撤退,誰功勞第一?” 欒黶喘了幾口氣,對國君行禮:“自然是國君第一。國君麾下公行擊退了楚軍,國君之計則令楚國令尹子重上當,連夜撤軍。” “寡人可曾受賞?” “這……” 誰能賞國君呢,周天子?難道要派人去成周請賞? 晉周又開始笑瞇瞇:“下軍將之功寡人記得,不過在戰後分宋國貢獻之時,已經有所計較,功已得賞,下軍將以為然否?” 這倒是真的,分戰利品時,考慮了欒黶的表現,多分了一些。 “下軍將與上軍佐也不要爭吵了。下軍將之田,寡人不會收回。如果將來再有大功,自然也會得到封賞,比如那溫縣,便可以正式成為欒氏之地,不再是代管了。但眼前之事,既然田產不能轉移,那寡人還有一法,從今以後,新任的公族大夫,應參考侍中大夫之製,受俸祿,年奉與侍中大夫等同。眾卿以為如何?” 不等眾卿回答,晉周又招呼士渥濁:“士師,寡人即位以來,尚未修訂新法,而趙宣子、士武子之法實際上已經廢棄,因此還請士師主持修訂之。寡人將賜士師一套《晉侯語》,以其中大意為新法之本,尤其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意。從今以後,就請士師與侍中大夫叔向、師曠、女齊等人共同參與此事吧。” “唯!”士渥濁應聲。他不知道晉周會叮囑叔向等人,這事隻要拖著就行了。 “至於上軍佐之子的公族大夫之位,寡人原則上同意了,但需等新法修訂成功之日,再作安排。” 既然沒有別的事情,晉周表示回國以來頗為勞累,需要休息幾日,好好陪伴杞夫人,因此三日不視事,也請諸卿整頓領地,準備春耕之後再次出兵。大朝會就這麼結束了。 士匄與中行偃沒有到新絳城內自家宅院暫住,而是一起回到荀地中行氏之宮,臉色不太好看。 “國君嘴上說著仁義禮智信,實際上用心不善。我看,國君根本是想廢掉公族大夫這個製度。”士匄對中行偃說。 “然,國君欲強公室,但不似先君厲公那般急躁。我以為,國君與先君景公頗有相似之處。隻是,誰為趙氏呢?”中行偃表示同意。 “先不用多想,士渥濁是我族人,新法之事我可以設法參與其中,隻是不知那幾位所謂的‘侍中大夫’到底如何。算了,都從長計議吧。總之,攻齊攻鄭才是大事。還有那可恨的欒黶,國君縱然想要廢公族大夫之製,卻依然偏袒欒氏!” 士匄和中行偃自然會抱怨,新絳固宮中陪伴著自家蘿莉的晉周心中也不痛快。 這次士匄突然發難,為其子求公族大夫之位,可以看做是卿族的一貫做法——共同削弱公室。但與中行氏聯姻,這是一個信號,似乎士氏不想與舊的姻親欒氏綁在同一條船上,而是要改換盟友,與中行氏為伍了。這樣一來,眾卿族當中,除了韓氏與趙氏長期以來互相依靠之外,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士氏中行氏陣營。 “這大概就是後來六卿之中陣營的雛形吧?”晉周回憶著歷史上晉國分裂的過程,欒氏首先被士氏領頭攻滅,剩下的士氏中行氏是一方,韓氏與趙氏走得近但不像士氏中行氏那麼鐵,魏氏傾向於韓趙,智氏假裝親善國君。 “還是得手裡有實力,才能自保!” 如今晉周手裡控製得比較牢固的,其實隻有五個縣,包括和河東四縣和新設的曲沃縣。 再加上新絳、故絳和翼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因為要完成民製和田製的改革,後兩者的行政其實也交給了曲沃縣,隻是名義上國君直轄。雖說兩個舊都人口凋零,但新絳和曲沃縣加起來也足有接近四萬戶,這樣一算,晉周手裡一共有大概八九萬戶,四五十萬人口,隻占晉國人口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而且新政根基尚淺,合格職官不足。 其他地區,要麼是各卿族的領地,要麼是縣大夫統轄,比如刑地。這些縣大夫也已經習慣了父死子繼,把自己管理的縣當做家族私產,能按時按量上交貢賦就不錯了。 晉周大概數了一下,在欒氏、士氏、中行氏、趙氏、魏氏、韓氏、智氏這幾個卿族手裡的縣有將近三十個,在羊舌氏和祁氏這兩個地位較高的家族手裡的縣有三五個,剩下小族當大夫的縣也有一些,加上國君直轄的縣,一共四十餘,當然一縣之地可能不止一個城邑。 如果想要增強公室勢力,除了在國外擴張之外,在國內能下手的領地,一隻手就能數清楚。 比如刑地。巫臣已死,狐庸不在國內,刑地可以派些公室之士去幫助治理,慢慢與公族領地一體化,但不能著急。 但其他年富力強的縣大夫不能貿然乾涉,否則彼輩恐懼,去抱卿族的大腿,就更不好辦了,也許可以想想別的辦法?等他們絕嗣?那得等到什麼時候。要他們跟隨晉軍出征,如果死在戰爭中,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收回領地?可哪裡能這麼容易戰死呢? 先想個辦法試試吧!晉周一拍腦袋,叫來楊乾:“去尋侍中大夫叔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