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美其室(1 / 1)

晉周春秋 涼血青年 3002 字 2024-03-16

臨淄城的富庶,比之新絳甚至更勝一分,可謂聯袂成雲、揮汗成雨,是東方第一大都市,也是齊國傲視臨近小國的本錢。   但齊侯呂環(齊靈公)最近很煩惱,甚至無心去欣賞臨淄的繁榮。   齊國的國君,沒有一個不夢想著恢復齊桓公霸業的。可惜,晉國是他們翻不過的一座大山。   齊侯環的父親齊頃公,敢於挑戰晉國,甚至縱容其母嘲笑晉國使臣郤克。結果郤克心懷不滿,以齊國攻打魯國、衛國為借口,鼓動晉國出兵,狠狠地教訓了齊國。   可憐齊頃公,一身的勇武,全都白費,還留下了‘滅此朝食’這個吹牛被打臉的典故。幸虧正卿國佐據理力爭,要不然連國母都要去晉國做人質。   因此齊侯環繼位後小心翼翼,不敢得罪晉國。然而,也不知道齊國的國母是不是有坑兒子的傳統,齊侯環的君位還沒坐幾年,他的母親聲孟子就又搞事了,居然不顧國母的體麵與大臣慶克私通,結果被大夫鮑牽發現,報告給國佐。   聲孟子惡人先告狀,聲稱國氏、高氏、鮑氏都要造反,齊侯環信以為真,把鮑牽挖掉了膝蓋骨,流放了高無咎,導致高無咎的兒子高弱造反。領兵在外的國佐知道後,直接回國殺了慶克,和高氏一起造反!   齊侯環大事糊塗,小聰明卻不少。他先是哄騙國佐,與其和解,然後派人刺殺了國佐及其長子國勝。這場國母管不住下半身導致的動亂,就以齊國地位最高的兩個卿族失去宗主為代價結束了。幸虧齊侯環還殘留著一些理智,赦免了國佐的二兒子國弱和高氏的高弱,不然的話齊國還有的亂呢。不過齊侯剝奪了高弱高氏繼承人的資格,由高無咎的弟弟高厚代替。   沒想到,內亂過去才一年,外患又來了。前幾日,晉國上軍佐、大行人士匄前來出使,居然指責齊侯不出席會盟,還不出兵救彭城,聲稱要懲治齊國!   齊侯不敢發怒,隻得好言卑辭暫時穩住了士匄,召集自己最信任的大夫晏弱,詢問應該怎麼辦。   晏弱認為,晉國剛剛與楚國作戰完畢,士卒疲憊,不一定會真的把齊國怎麼樣,主要是想要一個態度。如果齊國賠禮道歉,重重賄賂士匄,再表示要把太子光宋到晉國去做人質,晉國得了麵子,應該就會放過齊國了。   齊侯環以為有理,就派晏弱去找士匄交涉。沒想到,士匄收了賄賂,卻拒絕了太子光到晉國當人質的請求。   “齊國三番五次敷衍晉國,不把霸主放在眼裡,必須懲治!太子光到晉國做人質還不夠,引起齊國內亂的聲孟子,也要與太子光一起去晉國為人質!”據晏弱說,士匄是這樣回答晏弱的提議的。   齊侯環氣急敗壞,趕走了晏弱,一個人在宮中生著悶氣,讓穿著男裝的舞女連續跳了三天三夜的舞,這才平復了心情。   晏弱聽說齊侯恢復了一些理智,趕緊來求見。   “上大夫!”齊侯看著晏弱,“你怎麼又來了?”   “國君,晉國的事情還沒有解決,臣不得不來。”晏弱陪著笑臉。他一直勸諫齊侯環,不要總是讓宮女穿男人的衣服,這不合於禮。但齊侯根本不聽,他也沒辦法。他甚至曾想過,自己那聰慧的小兒晏嬰,將來是不是能想出辦法來勸勸自家國君呢。   “寡人想過了。晉人此次,欺人太甚,甚至比鞍之戰後提的條件還要過分!竟然敢侮辱寡人的母親!寡人這次決不能退讓!上大夫,你這就去找那個士匄,告訴他,寡人將會率領齊國三軍,在濟水岸邊等待晉侯,與之會獵!”   晏弱一聽頓時慌了手腳:“國君不可!晉人兵強,不可輕易與之為敵啊!當初國武子(國佐)、高宣子(高固)尚在,先君頃公也勇武過人,能夠親自駕戰車沖擊晉軍,但最後也戰敗了。如今勇將已經過世,又該怎樣與晉人作戰呢?”   晏弱一不小心又戳了齊侯的傷疤,齊侯環聽了,本來稍微好一點的心情跌到穀底。他黑著臉問:“上大夫,你的意思是,寡人君臣皆不如先君時?”   晏弱趕緊解釋:“下臣不是這個意思,下臣的意思是,要避免與晉國兵戎相見!”   “寡人雖然殺了國佐,但是麾下的勇將夙沙衛,絕不下於他!如今夙沙衛正在萊地,謀劃滅萊國之事,寡人這就把他召回來,以備晉軍!還有工正陳須無的兒子陳無宇,雖然年紀不大,但是身高體壯,也是一員猛將,寡人要先將他派到重丘防備晉人。”   晏弱說:“國君,夙沙衛乃一寺人,雖然勇猛有力,但是怎麼能和國武子相提並論呢?他主持滅萊的事情已經有一兩年的時間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一點進展都沒有,足以看出他才能有限。”   齊侯環絲毫不退讓:“即使夙沙衛不夠,上大夫你不也能夠帶兵嗎?如果夙沙衛滅不了萊,我就派上大夫你去,何如?”   “這,如果有君命,下臣不敢不從。”晏弱說,“可眼前晉國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齊侯環不耐煩地揮揮手:“寡人剛才已經說了,晉軍想來盡管來,齊軍做好準備等待晉軍,到時候到底誰勝誰負,現在還不知道呢!對了,這次戰事就交給國子,讓他與夙沙衛一起指揮齊軍。國子敢於造齊國的反,應該不會不敢應戰晉國吧?哼!”   晏弱知道今天是勸不動自家國君了,就建議到:“國君此言有道理,命國高二子領兵防備晉國,如果能夠固守邊境,讓晉軍不能深入齊國的話,下臣以為晉國不會長時間在外作戰,很快就會撤兵。到時候再行以卑辭厚禮,定然能夠度過這次劫難。”   “行了,上大夫與應付那晉國大行人去吧!”齊侯不耐煩,把晏弱晾在一邊,自己回後宮去了。   晏弱灰頭土臉地離開國君的宮室,在外麵等待的大夫叔夷和陳須無趕緊上來詢問,事情怎麼樣。   晏弱搖搖頭:“國君還是像以前一樣,聽不進我的勸諫,隻能指望國子、高子能夠守好邊境。而且我怎麼想也想不明白,晉國為什麼一定要對我們用兵,他們難道不應該去攻鄭國嗎?對了,工正,國君還提到你的兒子……”   叔夷與陳須無出言安慰,陪同著晏弱漸漸遠離了國君壯麗的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