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 2年一(1 / 1)

兀也吾衛和禿都河衛等十個衛各派一百戶帶著騎兵,在朱棣的聖旨到達前,按”十一衛協議”,陸續趕到了。“海冬青”不僅僅能打獵,傳遞消息是鴿子的祖宗。就是馴養困難。十個衛都留下一人一鷹,兀也裡把他們編為一小旗,每人擔任三天小旗,與城主少年衛隊預備學堂一起訓練。一百名女真少年,一百一十一名扶餘國、渤海國、高麗國後裔,四百二十八名匠戶子弟。七十一名教官。預備隊全體七百一十人。訓練內容、強度與其他人一般無二。他們每天早上一杯獸奶。   十個衛的“海東青”是一天放出去的,江河開化不久,山路泥濘。當他們都到齊了,兀也裡按他們來的順序讓他們進武器庫挑兵器,第一名十件,最後一名一件。   大明永樂二十年五月初五,三十艘二千料沙船,三十艘漕船,三百隻樺樹皮船(船體輕、吃水淺),沿宋瓦江向西,順風順水,然後逆腦溫江到木裡吉衛(永樂七年設)。此時,弗提衛(永樂七年設)指揮僉事佛家奴帶一百戶在土寨門口:   “教諭,學生得到消息,蒙太師阿魯臺得知吾皇禦駕親征,光驢就三十四萬匹,車十七萬輛,民夫二十五萬人,糧三十七萬石後,就一躥向北逃。不知下落。”   “阿哼、阿哈傳令,就地紮營。不,築城。”   “船”(兀也裡自命名)隨軍帶著一個工匠營,金失、魯達、石秀等一百名,一個百戶所,二萬輔兵(幼匠),一萬民夫。兀也裡出征前規定:一、正兵違反軍規,由輔兵遞補;二、輔兵違反軍規,民夫遞補。在船城實行全民皆兵,上至拄棍,下至懂事,不分男女,必須參加軍事訓練,熟知兵器使用方法。“保護家鄉,人人有責。”;“一切行動聽指揮”。不聽城主府命令的人,收回土地,全家逐出船城。   兀也裡選這裡紮營築城,是有原因的,當他聽到建州衛要遷居時,就多方打聽時間和路線,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不經意間讓他暗中派人聯係弗提衛的佛家奴打探確切。兀也裡在豐收後就在“水門”與大江之間組織集“馬市(集市)”,他把願意參加東廠,技術底子不好,短時間無法大幅度提高的匠戶用玉米粉、地瓜乾、地瓜粉條、地瓜原酒換馬匹、人參、貂皮、牛、珍珠等東北特產。耕牛是大明不準交易和殺掉的重要生產資料,隻進不出,來源有二,一是蒙古,二是朝鮮。大江小河封凍後,兀也裡在集市唯一一家小吃部“黃家快餐”吃有糊嘎巴玉米餅時,一群明顯是蒙古人的牛馬販子在吃過玉米粉做的鐵鍋河魚玉米餅後,要再用一頭羊換一鍋,連鐵鍋都換,店老板黃世仁不同意,雙方發生爭執。蒙古人欲拔刀對。。。。   旁邊一漢子用女真話喊:   “巴特!你是夜不收,不是勇士!”   “我錯了!帖木兒大哥!”蒙古語回答。   阿哼、阿哈每次去京師送貨,都帶五十名護衛隊隊員,拿亦失哈那拿“路引”,從京師—宣化—臚朐河—斡難河—烏梁海—腦溫江—宋瓦江—船城。這些護衛隊隊員一是打探消息,二是製作地圖。   船城城主府三樓建成為沙盤專用。沙盤是用24色兒童橡皮泥製作的,兀也裡開始是製作“船城”。李順、李暢、李通、李達的加入,使沙盤逐步擴大,一百平方米,紅色大明隻有京師與遼東的那條驛道。宋瓦江流域和黑龍江流域占三分之二。李家四兄弟真正的天賦和遺傳,使每位參加過繪圖的隊員先看的是百分比,他們相互印證後,經過集體確認無誤後,百分比復製到大沙盤上。   第一支出發後兩個月才從漠北回來的護衛隊隻有二十名。他們帶回來兀裡衛(福餘衛)和帥賓河衛(建州衛)將在永樂二十年冬,大明軍隊撤兵後,江河封凍之際,聯合出兵兩萬進攻船衛。他們帶回的地圖星星點點,出發十天以後和進入宋瓦江之前,斷斷續續,他們一直在同蒙古人和女真人戰鬥。   第二支隊伍出發後一個多月回來了,原來,朝廷大軍已經出發,行軍路線昭告全軍,所以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他們圖畫的好詳,但不夠細,離大軍太近,引起誤會,會連報信的機會和人都沒有,蒙古人已經光顧跑路了,他們還帶回五名傷兵。否則……   第三支隊伍一個月回來了。他們立了大功,首先,他們帶回來二十名隊員,有一名叫武二郎的隊員在木裡吉衛東南一百公裡山坳裡發現兀裡衛(福餘衛)的營地,很大,三萬人的空帳。牛羊多,糧食也多。其次,一路上,沒人乾擾,朝廷大軍去攻擊兀良哈的人了。地圖十分詳盡。   兀也裡決定主動出擊,於是大張旗鼓,城墻上真的假的床弩,大白天,十萬人輪流做防守演習,滿天箭雨。手臂粗弩箭射斷大樹。聲勢浩大宣傳奉旨支援聖駕,糧食和武器裝滿六十艘大船。   木裡吉衛城築的很爛也很慢,五天時間,隻把糧食和武器的大倉庫建好,回字形城墻隻修好了北東南三麵,西麵修了一半時,馬海人山湧來,距城墻三百米時,沖在前麵的騎兵掉下了陷坑,“咣、咣、咣”三聲鑼響後,“嗖、嗖、嗖”一陣箭雨從天而降;   “咣”一聲鑼響,“嗖”一陣箭雨;   “咣當”一聲鑼破了,“我是兀也裡,我命令,重箭全射出去!”   “嗖,嗖、嗖、嗖、嗖、嗖、嗖、嗖、嗖”九陣箭雨。   “全體出擊!一個不留!”   精心設計的戰鬥結束了,三萬五千六百二十一具人和馬的屍體被兀也裡堆為一大景觀。兀的將大營清掃一空。兀也裡收回箭支後,開始重新築城,這次,速度更慢了,真的是“回”字形,內城城墻高六米,周長二千米;外城城墻高五米,周長兩萬米。青磚和水泥就地取材燒製的。兀也裡讓眾人在城外開墾了一萬畝耕地,種黃豆,連種兩年,第三年種植水稻。雙方約定,每斤黃豆換二斤玉米粉,水稻一斤換一斤。   廚匠把從影碟上學來的各種玉米粉的吃法,逐一向十二衛的戰士們展示。木裡吉衛共有人丁近五千人,衛指揮同知代青說,山裡山外,腦溫江沿岸,係較大族群。弗提衛指揮僉事佛家奴要全族依附船衛,兀也裡讓他們加入“十一衛協議”。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殺之”,“斬草除根。”這是兀也裡在百戶會議上的口號,隨物流商隊偵察回來的一百四十五人作有向導,全軍也打亂,重新編成一百四十五個百戶所,從木裡吉衛出發,追繳兀裡衛(福餘衛)和帥賓河衛(建州衛)餘孽到速頻河(現綏芬河)流域後,向西北追擊曾對船衛有過傷害的蒙古人和兀良哈人。在每人二十斤炒麵的基礎上,每隊一輛偏廂車,車上還有十條樺樹皮製船。   大軍行動時,已經有人前來投靠,一個月對任何消息都不算短,盡管山陡林密,但是人對死亡的恐懼,那江邊比小山高的京觀,不是看熱鬧的。三、五人,十幾人,二十幾人,五十多人,反正不超過百人。在木裡吉衛指揮同知代青有意宣傳下,方圓二百公裡,腦溫江上下遊一千多裡的家、氏家、家族、部族紛紛來投,原來,永樂帝朱棣因為受到戶部尚書夏元吉的反對,原因,招撫番夷費用大,來京的“野人”有“騙撫”的嫌疑,自永樂十四年起,不再“誥(五品以上)敕(六品以下)女真各部”,《明會典》記載清楚,永樂三年,奴兒乾衛設置前,大明隻撫“衛”十五,永樂四年到十四年撫“衛”一百六十七。奴兒乾都司是大明永樂皇帝朱棣“籍女真製北虜”的十幾年的精心策劃,紀鋼謀逆一案,亦失哈的工作重心發生改變,永樂十八年,皖係子弟兵驃騎將軍劉清宋瓦江造船,貯藏物資“九缸十八鍋,不在前坡在後坡,你若不相信,去問劉二哥。”。人少力小的山裡人經歷了大雪封山,兀裡衛(福餘衛)的抓丁,朝廷的“賜賚”遙遙無期。   苦寒少糧的布倫山脈(小興安嶺),來了一位能滅族抄家,有刀有糧的“牛(會種地)”人。一個十歲的小小子就換一家人一冬天的“黃金粥”。   無需麵試和政審,來人一律進入更名為“少年軍校”的兵營。一切行動聽指揮是軍校的校訓,兀也裡坐在點將臺上,看著下麵乾凈、整潔的木板房搭建的房屋,拉走彩鋼房走時金失的笑臉和自己命令他尋找讓房子漂在水上辦法時的苦臉。兀也裡心中也湧出一絲苦澀。   進入大漠的軍隊失聯了!原定武二郎為箭頭,阿哼在左,阿哈在右。每人各四千五百人,成尖矢陣向前推進。其餘十個百戶為預備隊隨後。三人把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所向披靡。掃平速頻衛(建州衛)老寨後,轉向西北時,出事了。“阿魯臺”與兀良哈人、瓦刺人在大草原的“捕漁兒海子(現貝爾湖)”議事。阿哼、阿哈對“阿魯臺”十分敏感,主子曾多次說,此人詭計多端、巧舌善變、反復無常,必須一擊必殺,不給他一點機會。二人打聽好路線後,每人帶上十條炒麵袋。就走了。   二人腿長腳大,跑起來,運起了兀也裡教的“三吸一呼”的功法,雖然雙方出發僅相隔一天,武二郎的大部隊中擅長追蹤的獵人有幾百人,阿哼、阿哈在兀也裡給商隊護衛講如何尋找被消除過的痕跡時,隨口說了一句:不想別人找到自己的話,可以試試。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同樣的課,兀也裡講了三遍,兩人也聽了三遍。他們也把這些用上了。後退式向前走;從樹上走;邊走邊掃等等。   五天後,兩人失去了蹤跡,因為二人是兀也裡的貼身護衛,所有軍官一致決定:一、派人向兀也裡匯報;二、以小組為單位,相隔十五米,向“捕漁兒海子(貝爾湖)”前進。   兀也裡接到消息後,命令胡漢三老人為木裡吉城糧食大使,在兀也裡沒回來前,負責即將到來的秋收及相關工作。胡漢三從名字上可以看出來,他出生元朝,現在至少超六十歲了,兀也裡讓工匠營全體給胡漢三當助手。   兀也裡帶著他從“少年軍校”挑出來的兩個支隊,計四百八十六人,十輛偏廂車。全體人坐船沿腦溫江向上遊進發,至船無法行走後,上岸向西南,步行一整天就出了大森林。   一係列的戰爭,使人向較安全的山林遷居,兀也裡他們找到了向導,給他們一家留下一袋玉米粉和一袋地瓜乾後,沒有再走多少彎路。   大明永樂二十年九月,朱棣已經回到京師,兀也裡同武二郎率領的萬人隊合兵一處,之前,武二郎用萬張英格蘭長弓給韃靼太師衛隊猛安換人了,用人形刺蝟形容一點不為過。武二郎把兀良哈頭人的首級獻給兀也裡時,兀也裡一腳把首級踢向旁邊一棵有十米高的樹:   “小樣,刀反射太陽光了!”   “主子,您沒說過咋辦?”樹折了、阿哼、阿哈跪在兀也裡麵前。   “人呢?”   “做成人彘了!”   “回木裡吉,走水路!”兀也裡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