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交趾巡撫七(1 / 1)

爪哇島上火山多,超過一百多座,富含氮磷鉀的火山灰種植莊稼是地球上最好的土壤,沒有之一,劉鷹命令林正往返占城和爪哇之間,把訓練好的“交趾”等“國”的“礦工”和“屯、村、鎮民”都運過來,在爪哇島上的盆地內復製屯、村、鎮、縣係列民政管理係統,並發放武器,鄭和船隊多次在爪哇島停留,天朝上國的強大、富裕、仁慈已廣泛流傳,劉鷹的一切措施進行的很順利,他準備采用“殺雞駭猴”的手段沒有用上,但該做的防範工作還是要做的,小心無大錯。鄭和隻允許林正帶走五艘“寶船”編隊,麵對倔強的“太監”,劉鷹真正領教了皇帝為什麼用這些人了,沒有“變通”的可能,一切以“聖旨”為行動準則。不改變一字,所以每次出任務的“太監”、“少監”、“監丞”三級高等宦官;中級叫“典簿”、“長隨”、“奉禦”、“當差”、“聽事”,低級叫“烏木牌”、“手巾”、“小火者”,個別專職叫“左太保”、“右太保”、“司正”、“大使”等。人人都有與皇帝對話的機會,從最小到最大,隻需要皇帝一句話。二十四監中,永樂朝權利最大的是內宮監太監鄭和,其次才是司禮監太監王彥(王狗兒),隻宣德朝,王安等派出鎮守邊關,鄭和十年後再下西洋,宦官二十四衙門統歸王彥。劉鷹前世史書上說,鄭和死於第七次下西洋返程途中“古裡國(現印度科澤科德)”,其他都是迷。所以他要全程跟著鄭和。每天都拉著鄭和練功,並向他請教一些前世的疑問。   他又拿出玉米、水稻、黃豆、地瓜、土豆、花生等種子,同時拿出尖辣椒、圓辣椒、紫茄子等蔬菜種子。在等待莊稼長成收獲時間,爪哇島上發生了一件大事。   信仰印度教和佛教的麻喏巴歇王國中出現了穆斯林王國雛形,分別在帕薑、馬打籃、勃良安、切裡搏、萬安等沿海城市,他們長期與穆斯林商人做生意。而鄭和是穆斯林家庭出身,其祖父和父親都去過穆斯林聖地麥加朝覲過,被稱為“哈隻”,於是就有人找到他尋求支持,鄭和在進燕王府時,被道衍和尚姚廣孝收為菩薩戒弟子,法名福吉祥。麻喏巴歇王國一麵派人找鄭和幫助,一麵宣傳他是佛宗弟子。此時的鄭和已醉心佛教,便公開支持麻喏巴歇王國。他沒有想到惹到了極端教義主義者,給自己……   一來二去,收獲的時節來了,三寶港聚集了大量的族老、貴族、主持(大部土地歸寺廟)、散班阿訇(清真寺主持)。這是劉鷹有意宣傳的結果,畝產超十石(千斤)的莊稼,對任何人都是一種誘惑。田地已經被木柵欄圍住,十口大鐵鍋內是玉米、土豆、地瓜。一切收獲開始隨意品嘗和重量測量。畝產驚人,盡管心裡有準備,劉鷹同其他人一樣大吃一驚,水稻平均畝產三千二百一十八斤,玉米畝產三千四百五十八斤,土豆五千六百七十八斤,地瓜六千一百二十八斤。黃豆畝產達五百八十斤,這一切所有種子,都是用東北和交址、占城雜交生產。劉鷹急調黃世仁和三江城全體入爪哇島築城建衙。黃軍在苦兀島,李達在佐渡島繼續對倭國實行“變天”計劃。   大豐收後,就開始食品初加工,水稻脫粒、曬乾後裝袋入庫,外麵隻留下五萬斤在糧船上,其餘送入‘奴兒乾’號底艙,玉米脫粒、曬乾、粉碎、入庫。黃豆曬乾入庫。土豆三分之一煮熟、切片、曬乾,三分之一作成粉條,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三分之一留種。地瓜也一樣,林正率船隊回了一趟奴兒乾,五艘“寶船”編隊停在黑龍江入海口,“奴兒乾”號回了一次“JL城”把匠戶營和侯爺府所有千料以上的船都帶走了,船隊在“三江城”停了三天,要裝船的東西太多了。人也比預料多了三倍,一多半是“少年軍校”四年來所收的適齡少年,以女真人和蒙古人占大多數,其餘是匠戶。劉侯爵走後,於巡撫依《皇明祖訓》,嚴格執行“士農工商”的規定,“少年軍校”幾乎沒了生源,匠戶一麵出勞役,一麵交糧稅,不再一戶一年三鬥,開始實行一年兩稅製,一人三鬥,好在人少地多產量高。不存在士紳和土地兼並。一切行動聽指揮是劉鷹走前留給一百七十名知縣的,   大明宣德五年,奴兒乾布政司全年上繳賦稅比宣德四年多十倍。三分之一是金錠(五兩一個),三分之一是稻米,三分之一是玉米。於謙提前十年升任戶部尚書。朝廷迅速派出金佑孜為布政使,劉觀為按察使,康旺任指揮使,六部各出一名知府的隊伍去奴兒乾布政司。劉鷹接到邸報後樂了,政績……官位……忠臣……好官……   他知道,他也要換地方了,命令所有從“少年軍校”裡呆過的人做好遷戍準備,他會派船接他們,侯爵府留一千戶所,李順、李暢、李通分別任指揮同知。不願離開的不強求,但要生活在侯爵府,其他一切交給遼東鎮守太監亦失哈。   林正第一艦隊在佐渡島也停留三天,十萬人上島抓倭人,再進行一次梳理。林正交給李達一封劉鷹親筆信和一百隻八一杠和一萬發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