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第三天,石秀和武二郎同時上奴爾乾號上報告,在忽魯漠斯島西部發現天然巖洞,大,很大,十分大,船隊全體都能裝下。在二人語無倫次的話語中,劉鷹得出的結論,真他媽的又長又大。有十三裡長,大小支洞,石屋超過三千多。 “武二郎,你先說?” “報告校長,學生這一隊斥侯負責對大山進行詳細測量,結果發現有三隻狼鉆進一小山洞,洞口周圍被磨得十分光滑,是長期大量磨擦形成的,我趕緊向洞內扔了一顆‘催淚瓦斯彈’,結果等了一個時辰。我就派三名瘦小的交趾兵進洞。他們算術隻學到一千,所以洞內至少有三千以上石屋或石洞。” “三名交趾兵,每人一個金錠,允許他們把家人接來。” “我代三崽子謝校長!不,啊,謝國公爺!” “石秀?” “報告校長,屬下奉令打挖石堡,屬下也看上了那石山,從海邊石崖開鑿,三天時間用電鎬掘進三百五十五米後,從石縫內傳出‘催淚瓦斯’味道,打通一人能過的十米小道,結果是一天然鹽巖洞,東南西北走向,長六千五百八十米,室內麵積超五十平方米的支洞有一千八百四十三個,最大的有五百三十二平方米,其餘有二千一百五十六個,最小的有二平方,洞口加石縫有一百七十八個,其中人能通過的隻有一個,也就是我們開鑿的那個。” “好!你們倆一起進洞,同時命令軍營內所有會測繪的土兵都進洞,一天內,我要看到立體剖麵沙盤” “是,校長。” 三天後,“少年軍校”校長室內,劉鷹、石秀、武二郎、黃世仁、李自城、王景弘、朱真、唐敬等人圍著地中間的沙盤,國公府的各抒已見,船隊的提供建設性意見。橡皮泥做了一個新石洞,十天了,王景弘等人看著從奴兒乾號向石洞運送物資的人流,不停地搖頭、點頭: “奴兒乾號與‘寶船’大小差不多,為什麼裝那麼多糧食?” 隨後,海國公做出了讓眾人都吃驚的行為,以一趟一艘五十兩黃金的價格雇那五十七支“寶船”編隊,從爪哇島運土到忽魯漠斯。船隊走了兩趟,鄭和他們回來了。鄭總兵把劉鷹交給他交趾巡撫大印收起來,同時宣布: “運土所得22800兩黃金將上交給黃帝,包括海國公贈送給每名船員每人二十斤種子” 大明宣德八年二月十八日,船隊返航。四月十七日子時三刻,一絲不掛的通譯哈三與兩名穆斯林舵工馬五保、馬六保駕著一艘三丈長小船回到忽魯漠斯,船上有同樣赤身*體,滿嘴是血昏迷不醒的鄭和。陳爾東讓眾人在406米的山頂擺出北鬥十星大陣,每個星位由百人聯合構成,劉鷹、鄭和、阿哼一家人、阿哈一家人在北極紫微星位。四月十八日醜時,抱著全身冰冷鄭和四肢的火刀、火文、火弓、火長。同時喊: “乾爹熱呼了” 原來,財帛動人心,對朝廷忠心耿耿的鄭和無視大小太監的勸說,還是軍官們的恐嚇。堅持自己的決定,三十年來,鄭和的武力在船隊近三萬人心中是萬人敵,身上穿著刀槍不入的寶甲。於是……大明宣德八年七月六日船隊抵達應天府,王景弘拿著鄭和的衣服、帽子、一顆牙齒(後槽智齒、立事牙)。向宣德帝朱瞻基匯報: “陛下,欽差總兵太監鄭三保因病亡故於宣德八年四月初三回京途中船上,遵其誌海葬。” “傳旨,工部,鄭太監衣冠塚於應天府牛首山。” “是,陛下。”司禮監太監王炎含淚答道。 王彥是“靖難七虎”之首,朱棣就藩燕王後,府內有三千宦宮從小在燕王府長大,從洪武十三年起,無論是朱元璋送過來的宦官,如鄭和、洪保、候顯等,還是自己收羅的,如王炎、王景弘、亦失哈等,一律同朱棣一起與姚廣孝(道衍和尚)習文練武。從北打到南。鄭和(內官監)、王彥(司禮監)、王安(都知監,)、孟驥(司設監、西番人)、李謙(尚膳監)、雲祥(禦馬監、蒙古人)、田嘉禾(尚寶監、蒙古人),脫穎而出。其中,王彥進宮最早,年齡最大,鄭和進宮最晚,年齡最小。王景弘人八歲進宮,王彥把他叫進房間。仔細問了此次下西洋過程,並喊來禦醫,看了看牙齒, “王太監,此牙叫立事牙,也叫智齒,一般在二十歲以後長出,不得拔掉,否則人會疼死,或流血不止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