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出山(1 / 1)

西明離火 觀雨聽竹 4175 字 2024-03-16

南離雖然年輕,性子卻堅忍沉穩,畢竟政工乾部出身的,一旦把事情大方向想通了就不再急躁。   不得機會出山,他就耐心地在寨子裡操練、熏陶自家兄弟,不知不覺間也捎帶著影響了幕天席地天殘地缺哥倆的心性。   操練武藝僅僅是一方麵,何況如今的夥食根本支撐不得二五更的苦功夫,紀律與日常養成、臨陣的勇氣與戰鬥意識才是軍隊與民團的根本區別,南離很在意這個。   而且南離擅長的也不是臨陣武藝,是思想工作。   一方麵要蹇安泰、劉斕兒日常教給少年們識字,另一方麵操練累了練不動了就是南離來講故事,所謂的擺龍門陣。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蹇安泰很用心,還要循循善誘。“下麵是啥子?”   於是娃兒們就起哄:   “下麵沒了!哈哈哈……”   如此三回五次蹇安泰就受不了了,找到南離一抱拳:   “咱從大內出來,雖說不得意,坐過尚膳監也坐過禦馬監,雖說入宮前課過塾,如今老了,實在教不了這些小祖宗。”   南離無奈,隻好令劉斕兒去繼續堅持。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於是山穀中開始回蕩論語的書聲。   劉斕兒大小當過流寇的,雖然腦袋大身子瘦,畢竟刀頭舔過血,一瞪眼還能唬住這些娃兒,後來南離發覺斕兒這兄弟四書五經、詩文駢文怎麼這麼熟,可光教這個也不成,娃兒們學這個有屁用。   有歐陽直閑不住來主動請命,也被他駁了——娃兒們學四書五經再熟有啥子用?亂世裡考狀元嗎?別到頭來學的歐陽直一般手無縛雞之力,全無剛勇血氣。   最後南離隻好把別的事都放下,親自出馬。   他才不會三字經百家姓四書五經,千裡走單騎,當陽橋、長阪坡,這才是少年們的最愛。   “嶽飛的嶽,就是這個嶽字。飛就是這個飛。字稱鵬舉,嶽鵬舉,就是要舉翅飛越高山。當年愛華山下,與金兀術大戰三百會合不能取勝,這晚回營,怎麼辦呢,細細思量,有了,明日用此絕技,大破金兀術。”   這些娃兒們才愛聽,一個個靜靜的,跟著嶽爺爺的勝利歡呼,為十二道金牌悲憤,為受金兵蹂躪的百姓流淚。   累日下來,寶和寨的少年娃娃們漸漸開始互相傳遞決心與信念。   “金兀術就是今日的達子。”   “我們當兵就是要殺達子,還我河山!”   “還我河山!”   南離的每日課業將畢時往往是這般在娃兒們的呼喊聲中結束,這也是一眾兄弟尤其是少年們最愛的時節。   等到這年六月,陸陸續續有流落的難民帶來消息,據說不斷有清兵撤離,沿著沱江的資、簡一線已經沒有清兵駐守,南離才再次動了下山的心思。   南離也是有耐心,這忍了半年才決定帶一部人馬下山,一邊尋獵物,一邊尋大路哨探附近城池,也好能再匯聚些躲入山中的殘存難民,壯大力量。   就這麼百十人也不可能全帶走,帶了八十人,剩下的少年以及一小隊士卒,南離留給媅媺做班直侍衛,又把忠厚可靠的吳大個子留下帶班,臨了土地廟前都集結好了準備開拔時,還不放心地囑咐媅媺:   “我不在時,你莫要胡來,哄他們做太監。”   因為這年頭很多窮苦人家真的把入宮做太監當個出路,都不須朱媅媺哄騙脅迫,沒門路時有的人家迷住一竅般還要尋門路。   媅媺那破舊翼善冠下胖乎乎的小圓臉粉粉嫩嫩,日常男裝時瞪著溜圓的大眼睛忽閃忽閃地,像個可愛的娃娃,這時嗬嗬一笑,卻分明的有些不懷好意,氣得南離不放心地威脅:“若我回時知你胡來,休怪我不與你乾休。”   媅媺皺皺小巧的翹鼻子,很是不耐地把抄著的小手向外搧搧:“好好好,曉得咯!去吧去吧你去噻,老媽子一般滴。”   隊伍正在整理,有倆人膩乎乎地湊到南離跟前。   “趙兄,汝等這是欲下山耍子?”   “嘿嘿嘿,趙大哥,老子們兄弟為你帶路如何?”   “你倆想跟著我?”   “要得要得!”   “那你還跟我老子老子的!?”   南離臉一寒,這哥倆麵麵相覷都縮頭縮腦地乖乖垂手肅立,南離眼神往別處一轉,這哥倆一看立時又擠眉弄眼起來,南離轉身要走,慕天蠶又急忙卑微地垂手疾趨跟在南離身後,沒皮沒臉胡亂叫嚷央求。   “唉吆喂,趙大哥,趙參將!你是老子!你才是親親滴老子。”   “你?不是學道嗎?啥時候成仙?”南離一聽樂了,這才停下腳步回頭打趣他。   “格老子那是擺設,咱還是有自知之明滴,趙參戎,您是鎮臣,老子……不是小弟出山聽你滴話兒。你做大帥,我就是個軍師。”   “狗頭軍師!”席地闕跟著捧上臭腳,生怕掉地下。   “狗頭狗頭……狗你嗎淡!軍師軍師,就是啷個軍師。”   “也好,跟我去也可,元大伯得同意。”南離這才點頭。   “同意咯同意咯……”這哥倆忙不迭地應承。   “要聽號令行事,不許攪亂。”   “不亂不亂。”   “絕對不亂!”   有寶和寨鄉民路過,一看這情形趕緊躲遠遠的,不知這倆混球又圍著人家趙家小哥抽啥子風呢。   接下來幾日,南離開始分派人手、整理物資、器械,做出山進城的準備。   吳大個子留山,帶著十幾名少年伺候媅媺、守衛寶和寨,除了張翦、韓羽、劉斕兒,天殘地缺哥倆連日來恭順地如小狗般討好南離,就為的跟著下山進城。   最後征得元、席兩位老爺子同意,南離也做了分派,去可以,但是人不能多,一路更要聽話,令行禁止。   因為寨子裡給籌集的乾糧有限,還要把壯丁留在寨子裡看家,這哥倆就隻又帶了二十八名寶和寨的兄弟。   而且還將慕老三先派了用場。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山裡除了銅鑼破鼓,沒有什麼響器,後來南離發現寶和寨的獵戶兄弟進山時互相用一種竹管削出的哨子,吹出一種尖利的嘯叫聲,用來互相百十丈遠處聯絡,倒有些部隊吹哨子的感覺,於是委托慕老三給做了一批竹哨子。   別說,別看慕老三渾,念書也不好,手可挺巧的,會刻九疊纂文的印章,還會弄三個音的竹哨子,吹起來吱溜吱溜的,能吹長短音,傳出去老遠。   這趟再出去時與日常行路、進山打獵都是不同,行軍趕路急不得,行前先要探路找路。別看南離來到這個時空前當的是工兵,又是按照政工乾部培養的,但畢竟科班出身,這些日常的基礎軍事素養還是很紮實的。   前有尖兵,後有後衛,尖兵前出一裡,後衛拉後一裡,為的是現有通信條件下,能聽見尖利的竹哨子音,一旦目視不見,音響不良,也能跑回來報信。   畢竟他們這一路,如今就不算什麼正規隊伍。   原本在西營的老營時,他們就沒有配過營帳,走哪兒算哪兒,荒村、破廟、山洞子,甚至野獸巢穴,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就得窩著住下。   這時還如進山打獵一般,原本是在山中尋山洞、背風的崖壁,燒火還要避雨,這時派出去的尖兵就是先行搜索沿途無人村落,尋找乾凈水源,以便宿時有歇處,食時有水源。   當然主要還是為了防備突然撲出來能吃人的野獸。   都安排妥當了,最後這一行隊伍一帥五將一百零八個兵浩浩蕩蕩、鬼鬼祟祟地就開拔下山上了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