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清兵,號稱是八旗真達子,其實南離已經探知,如今留在成都的都是綠旗的漢奸,而且頂多是為了籠絡帶兵將領,有可能隻把立功將領恩賞抬旗,其實整個駐軍都是原來的明軍投降後改編的,打的都是綠旗,連新抬旗的包衣都不算。 以四鎮為首的南明軍隊戰鬥力低下,內鬥內行,外戰外行。 可是投降的漢奸隊伍經過清廷的調整改編,戰鬥力陡地大大增強,回頭再向南明出手,居然摧枯拉朽。 這就是清廷通過整編肅清了南明軍隊內部的許多弊病,去蕪存菁,把吃空餉的、起哄的民伕、老弱病殘、家屬都給淘汰出去了,淘汰的丁壯留在占領的城池做守兵,留下的都是能打的精銳,家屬又固定一個城池安置,出兵不再隨征,自然機動力、戰鬥意誌都強了許多。 但是其根子還是明軍的各路雜牌軍閥,說到各自打仗的套路,可謂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殺豬殺屁股、各有各的招,流賊出身有流賊的路子,武勛出身有武勛的路子。 當年的京師三大營大小三才、鐵騎跳蕩的陣法已經沒幾個會操會用的了,更遑論戚帥那嚴格的紀效操法。 然而這才是這些綠旗的難纏之處,這些家夥都是在圍剿農民軍的混戰中歷練出來的,老於兵法、戰陣,而且極其詭詐,尤其擅長各種詭謀、城池攻守和山野浪戰,有時甚至比八旗真達子還要難纏。 據楊展的說法,八旗戰事不利,往往蝟集成團,或守或退,極有節製,而綠旗一旦接戰不利,立刻逃竄,再被追擊潰敗就一哄而散,狼狽不堪逃掉的過得幾日再散而復聚,剿之不休,跟蒼蠅一樣煩人。 其實這個路子還是當年農民軍的路子,而且是在當今人煙荒蕪的西川最實用的戰法。 敵人既然有來犯意圖,遠比去成都攻打省事的多,既然這樣,就爭取打個殲滅戰。 然而最要緊的一個前提,就是要掌握敵人什麼時候來,會走哪條路。 大邑以北方向暫時就不能再安排什麼屯墾營寨了,而是一路一路的不斷把塘探架派出,明哨暗哨遊動哨,還有韓羽組織的那種遊獵小隊,不遇敵就遊獵,打虎豹除害,遇敵就回城報信。 這麼布置下去後,張應興也緊急趕回大邑,布置守備。 果然不出十日,這邊南離正大力整軍備戰,就有張應興從大邑派出的探馬報回來消息:一支清兵向大邑方向開來。 隻是這路清兵走得甚快,一路興沖沖地急行,遠快於日常行軍速度,可到了綦江、白馬江一線就走不動了,四處轉著尋橋梁,找吃的,整耽擱了兩日,才晃進隻有百十號清兵駐紮的崇慶州城。 崇慶州周圍早有探馬盯著,果然沒過一日,這股清兵出崇慶州到了大邑境內,又像抽風一般地急行,直奔破敗的大邑城池。 南離聽著韓羽比劃清兵這兩日的蹤跡,就琢磨這是乾什麼呢?忽快忽慢的抽風一樣。 張翦就道:這與我們過去做賊一樣,哪有吃的就多留兩日。 張翦、吳大個子、劉斕兒是南離手下的三員大將了,各自統領著一司五百人的生訓步卒,組成邛州明軍的核心:邛州標營。 這些實施過生訓的步卒,隻在農忙時跟著搶種搶收,其餘時日都在訓練,至於守城、關口守汛、營城築寨這些事務一個月來一概不參與。 為的就是一旦有事能拉得出來。 這一回清兵自成都出動的消息一傳回來,這一營兵馬即刻就拉了出來,與陳登皞的鐵勝營一起,在大邑十裡之外的山中隱蔽待機。 駐守大邑縣的張應興,所率本部滇兵加守城兵被編為一個營,隻有一千人卻分作兩頭,一半留在大邑城內,另一半以滇兵為主的隨全軍調動。 九月十四這日傍晚,南離將中軍大營立在了縣城西北五裡的鶴鳴山中,而城北離城隻有一裡的靜惠山頂上,韓羽帶著二十幾名同袍兄弟,隱藏在叢林中,靜靜地盯著破敗的大邑縣城。 這時往昔人煙稀少的大邑城中居然有了煙火氣,不時雞飛狗跳地喧鬧一陣,銅鑼、鐃鈸、哱羅,時不時地就亂響一氣。 因為城垣破敗,午後清兵抵近大邑城池,城頭守備的明軍稍作抵抗,就被清軍從城垣的豁口突入,於是城中的幾百明軍紛紛敗逃,清軍輕鬆占領大邑縣城。 這時的喧鬧聲是清兵在四處搜撿糧食,找到了就敲鑼打鼓,也有蔫壞的不聲不響偷偷藏起來生火弄飯,因之城中竟比往日熱鬧許多。 可是韓羽越來越急,怎麼就不見鴿子飛起來呢?不見藍師爺說的鴿子飛起這個警號,就無法向後方三裡之外山坳中的趙南離本部發信號。 這眼看天都黑了,就是有鴿子飛起也看不見了。 怎麼辦?看看山下鬧鬧哄哄的城池,韓羽覺得不能再等了,叮囑兩名帶隊的兄弟: “你們帶人守著,有敵人上山搜撿人少就捉人多就逃,小心莫要反被捉了生口。” “曉得咯,曉得咯。”同袍兄弟齊聲應著,韓羽才放下心來。 韓羽一路飛跑趕回南離的中軍所在,南離也正在著急呢。 他帶著大隊人馬隱蔽在這裡,就是怕新編生兵紀律不齊,一旦異動驚起林中飛鳥,被清兵察覺有埋伏,可韓羽在前方觀察,一直沒有消息,韓羽再不回來,他就要親自過去看了。 韓羽回來把城中景象一說,南離也一皺眉:這分明是亂了,怎麼不見消息兒呢? 這是按照好談兵事的藍慕雲出的主意,效仿馬陵道孫臏破齊,一旦清兵亂起搜撿糧食,城中留下的幾群鴿子就會被驚嚇飛起,幾乎塌掉的城樓頭也學著孫臏留了帶字木牌,可等來等去既不見鴿子飛,也不見城頭火把起,怎麼辦? 這時南離卻忽然想起穿越前與自己搭檔的那位哥哥,若是他在此這時定是果斷地一拍大腿:乾了! 可自己穿越到這裡落到今日就是拜了這位哥哥的果斷所賜,還是謹慎一些為上。 於是南離決定先親自跟著韓羽到前麵山上觀察,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同時後方部隊預備出兵。 有中軍都司韓羽領路,他帶著參將陳登皞、張應興登山一看,陳登皞就牢騷了: “鎮帥忒也慎重,就在這兒看得清清楚楚,達子兵就那麼幾個人,還能想起搜山?” 見南離耷拉著臉不理他,轉而又詆廝張應興: “我說張參將,龜兒子就特麼這路人馬,你真守不也就守住了?” 張應興哼哼冷笑: “汝不通兵法,我那叫詐敗!鎮帥的意思是要留住這股敵人,饑疲擄掠之敵,不可令其受驚逃竄。” 兩個人爭執沒幾句,就一起轉向南離: “打吧!” “打吧!” 南離這才決心下定:“按照各自預先部署,出陣!” 山中隱伏的明軍不舉燈火,各自銜枚疾進,夜暗中有張應興留出熟悉道路的向導引路,消無聲息地就掩近了之前故意扒壞的幾處城墻豁口。 當先有獵戶出身的跳蕩隊摸上去,幾聲驚叫喊殺聲中就解決了一小隊崗哨,霎時全城四麵號炮四起,隨即鼓聲動地、殺聲四起,近三千明軍從四處城墻豁口一擁而入。 直到扯著頂一雙雀蒙眼的席地闕踹開一扇事前標記好的房門,韓羽才發現這裡一群清兵將弁聚集於此,醉生夢死地啃著燒烤的鳥兒賭著骰子,才知道這夥在農民軍、南明、清廷都橫跳過的的綠旗兵們手有多快——飛起的鴿子都被這幫餓得眼睛發藍的家夥一一生擒做了燒烤。 藍師爺的馬陵道模式的伏擊妙計險些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