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州到夾門關路程不到七十裡,卻盡是狹窄的山間道路,日出即行,蜿蜒曲折,黃昏才得望見關城旁邊東夾山上的寶塔。 張應興率兵,一路看守押送著一路還陪伴曹勛閑談。 畢竟兩人一般的官宦人家出身,張應興在邛州快年把了,南離未到時就常與曹勛通好,因此一路直到了雅州境內,才目送曹勛離去。 這時曹勛竟覺得這個自己昔日都不會多看一眼的滇邊小武官居然越來越順眼,日後拿了邛州可以提拔一番。 而在最後率兵跟隨又時不時登高遠遠觀察著這一切的南離卻向韓羽令道: “先不必回城,我們跟在曹勛後麵,去一趟夾門關!” 夾門關,乃曹勛屢敗陳登皞之地,是西川進出雅州的唯一通道,曾先後被陳登皞、餘飛所據,最後洪雅土寇餘飛為曹勛所敗,如今才被曹勛占據,這也是南離不曾料到的一個意外。 當初他寫信邀約曹勛、楊展,其時夾門關尚且路通,餘飛雖與陳登皞戰過,隻是為了爭奪夾門關地盤,但並不與南離為難。 其實南離初據邛州,雙方位置切近,多曾書信往來,他也知邛雅商旅以此相通,他坐著收錢豈不是好。 誰知曹勛不管那個,接南離的好意來信居然就即刻出兵趕走了餘飛,直抵邛州城下,餘飛兵敗後則竄回了洪雅飛仙關附近的花溪鄉老巢。 向成功、餘飛以及陳登皞,還有劉學貴、劉學榮兄弟等等,都是搖黃、西軍亂蜀之際會同鄉裡起兵,有時抗西,有時抗清,有時稱奉大明永歷號令,一旦離了鄉土有時又行搖黃之事。 這些家夥亂糟糟魚龍混雜,向左邁一步也許就是義師,向右邁一步也許就成了搖黃,若是退了一步就成了被當地豪紳收買利用的民團。 因此南離很贊成楊展招撫向成功,還收了劉氏兄弟等作為部眾,這樣對這些人馬也是有個約束。 但他不贊成楊展的後續做法——隻是給授官職,畫定汛地,依舊兵還是那些兵,將還是那些將,沒有進行徹底的改造與管製。 南離知道這是平定西川亂局最快的做法,但是他不打算也這麼辦。 因此對於陳登皞的鄉親,張應興的老隊伍,加上自己寶和寨一手拉扯出來的隊伍,都進行了精選混編,又反復向諸將宣講:成大事者,必得依托五湖四海。 對於四方的土寇、頑匪、民團之流,既不能不加甄別的一體剿滅,也不能不加約束放任自流,這一夥一夥的就得區別對待,把事做得細了才行。 在邛州立住腳,開展撫民屯墾的同時,南離密切關注著當地的、周邊的各種武裝,而餘飛作為最大的一股無主武裝,南離一直與其保持聯絡溝通。 餘飛,洪雅人,智勇過人,曾糾合家鄉丁壯依托飛仙關之險,據險抗敵,直到西營北走也無法將飛仙關擊破,後來他好死不死非得離開據險自守的老窩,號稱勤王,就要出去闖一番天地,卻被曹勛於夾門關一擊而破。 到如今這時節餘飛雖然竄回了老巢,但也算闖出了名號,王應熊、楊展等文武大員紛紛拉攏,如今也號稱曾被督師王應熊授予大明朝的都督同知。 南離鬼著呢,不管傳言真假,每去信必以都督稱之,曹勛就不管那個,管你大明的大清的,在我地盤還不聽話上去就乾。 當初南離帶兵才占了邛州不久,就先是親筆寫了一封書信致意餘飛,曉以大義,解說當前的西川時局,勸說其共同抗敵,餘飛也回了信,言辭間挺客氣,稱總鎮趙兄,說明雙方並無仇怨,但也不提受撫聽令之事。 於是南離孜孜不倦與其書來信往,雙方雖未曾謀麵,但稱兄道弟、神交已久,而且雖然餘飛不願受製,卻也因南離的開解,解脫了與陳登皞沖突的舊怨,並且願意開放夾門關,並約束部屬,不得騷擾過往行旅。 雙方的關係本來這麼不鹹不淡地維持著,因為成都清兵的變化,南離顧著北頭,卻與餘飛一起被曹勛弄了個冷不防,這時南離才算深深體會了什麼叫做明末軍閥們之間的惡意,什麼叫做惟力是視,什麼叫做目無綱紀,什麼叫做全無信義,這就是。 不是哪個都如楊展一般還看重個忠義二字,還顧忌自己的臉麵。 不過南離也知,若不是自己圓轉回寰,隻怕楊展看自己也如曹勛看陳登皞、餘飛一般的。 到頭來這番使計策突襲擊敗了曹勛,最終還把人都放了。 諸將雖然對南離的高策不明其意,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好在南離並非毫無原則地一律放還,願留的自然留下,而衣甲器械,對不住,除了留給這些雅州兵沿途為了防備虎狼自衛的一小部分腰刀長棍之外,弓弩、火器、盔甲,當時就連死人身上的都扒下來了,回頭為自家同袍兄弟分派。 曹勛所部盔甲不多,衛所兵沒盔沒甲,都是笠帽加號衣。 武勛們各自的家丁,除了親隨近衛,以及漢兵一式的明盔罩甲,之外的其餘士卒多是輕甲,連土司兵也不喜那種北軍常見的重甲臂手,愛戴藤笠盔、著短綿甲,還有許多藤甲,因為重甲走山實在累贅。 曹勛所部火器也不多,且雜亂無章,多的是藤牌、梭鏢、弓弩、長槍,還有些明顯是土司兵愛用的方頭砍刀、雙手大劍等異形兵器。 張應興真是會過日子,夜襲曹勛得勝後其餘諸將追擊,他則連夜張羅守城兵出來打掃戰場,把殘存的整個營盤都給拆個精光,連紮營的破爛木頭都往回撿,至於發放給俘虜們的大餅,那都是曹勛營中繳獲的大麥、小麥磨來做的。 張應興打掃戰場撿破爛不算,第二日天光剛放亮,程羨良帶著藍師爺,就招呼全城住戶的老少爺們兒還有正在城中躲兵的幾萬男女老少,都出去撿破爛,這回可好,滿城都是爛木頭呀,曹勛這回來可做了一件好事,為滿城的老百姓和店鋪白白備了半個月的劈柴。 撿東西是撿東西,不能白撿,程知州還指揮著百姓趕緊挖坑埋葬戰歿的兵士,此事甚合南離心意,這些常年在川邊的士卒無辜,落得這般下場無非是跟錯了人,不該被曝屍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