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夢 臺與桌(1 / 1)

人生一世,數載課桌,數載講臺,能活到一百歲的話,我想他們把自己的半生都交在這裡了吧,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如園丁,如再生父母。   數學老師,流水問題,問我們,說實話有時候就是我們見識太少,跳不出那個框,現在想想,他那時候是麵無表情的在上課,很木訥,像個機器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獨特的穿搭,獨特的發型,很整潔,愛衛生,說話有力,抑揚頓挫,總喜歡帶著一根棍子上課堂,人見人怕,他們很少微笑,就算來電話了也要下課才接,也對,課堂是個神聖又嚴肅的地方,所以很嚴厲,隻有兩種狀態,正常和生氣。   他很喜歡打籃球,據說有一次被籃球打歪了鼻子,進了醫院,讓其他數學老師代課了一星期。   有時候碰到難倒老師的問題,他會在課堂的黑板上不斷計算,當然,不會占用太多時間,因為要完成學習進度,如果超過的話他會回去研究一下,下一堂課再給我們講解。   學生們總會評價哪個老師教的好一點,哪個老師教的差一點,或是議論老師的脾氣,這裡也有內比,難道世上就沒有一塊清靜的地兒了?   老師更喜歡優等生一點,這是實話,如果你不出頭,他們都不想多理你一下,你不主動,老師更不主動。晚自習,是個回顧消化白天老師所授知識的好時候,臺上總有一名老師坐鎮,就算沒有,或者臨時有事,也會讓學生坐鎮臺上,主持大局,還別說,我也有過幾次坐在臺上,感覺就是不一樣,俯瞰眾生,不過有點煩的是,多了一個管理班級紀律,看著他們,不吵還好,吵,傷腦筋。   坐在臺上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午休的時候,看著他們睡覺。   坐的久了,老師會下來走動一番,或是出去透透氣,順便教一教被題所困的學生,舉手之勞,倒是個好老師。   木桌變鐵桌,以前都不用搬桌子的,直接分配在哪就坐哪,但隨著書日漸增多起來,我們搬座位都是搬動桌子,這隻是原因之一,還有個原因就是桌子質量啦,桌子裡麵有以前坐在這的人丟的垃圾啦,鐵桌那時候沒普及,數量很少,所以一般都是給成績優異的同學換桌子,之後才慢慢普及起來,木桌有個好處就是可刻可畫可鉆洞,留下了各種各樣的痕跡,沒有一張桌子是沒有塗鴉的,多少都帶點。不得不說,新桌子更舒服清涼一點,就是搬起來很重,似乎比以前的桌子高,所謂高人一等?   每當老師問我們有什麼不會的時候,要麼就是全場寂靜,要麼有人信心十足的說曉得了,他哪有這麼大的能力的?替我們回答了?不過說真的,我還真找不出我什麼不會,看著吧,簡單,聽著嘛,也挺正常,可就是做起題目來,就處處受阻。   初中老師也有夫妻檔,也有各色各樣的老師,讓人喜,讓人憂,我知道,他們工資不高,但我的英語老師,劉老師,她熱愛旅遊,對於自己喜歡的事決不吝嗇,上海,張家界,BJ,都去過,我很羨慕。也有一位英語老師很像外國人,黃色頭發,皮膚有點白,走起路來有點顛簸,像是受過傷。老師們的兒子更具天時地利人和,可能這就是出生贏在了起跑線上吧。   網吧變了教育機構,熟悉的燒烤攤也不在,理發店成了水果零食店,有些店子還是沒變,可能是經營的好吧,吃月亮餅,醬香餅,餛飩,也對,穩賺不虧的都有自己的特色。   過了三年,不變的事物已經很少了,熟悉又陌生,這裡縱橫交錯,賣冰粉和糖油粑粑的老爺爺,陽光鮮奶,終不似當年,遲到飛奔的學生,灼熱的太陽,恰到好處的微風,走地下通道,倒是省去了過斑馬線左看右看的煩惱,陰涼,左右兩旁都是摩托車和自行車,校內也有,書城,黑潮、蜜雪冰城、益禾堂等奶茶店有一段路就開有一家。蜜雪冰城感覺一般,但架不住它便宜啊,益禾堂的話,半杯都是料,稍微貴一點,靠刷牌子進校,也可以從書城進,現在似乎不讓進了,龜苓膏,花生,芋圓,椰果,乾葡萄,有好機會好環境不知好好珍惜,貧窮限製想象,不學井底之蛙,工字型人行天橋,沒想到我近視如此之嚴重了   啊,有些厭倦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