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中(1 / 1)

晚宴完成沒有多久後,嬴政便來了。嬴政看著桌上6菜一湯,看了陳淵兩眼。   “父皇上座”   嬴政點頭輕允,便入座,陳淵將隨從揮退之門外。隨後入座。   “世人皆說,帝王家乃無情塚,雖然萬人之人,但也能孤身一人”   “那你看法是什麼?”嬴政神色平淡,自顧自的吃著   “半對半錯,兒臣看來,作為皇帝,想要掌控全局,唯有無情方可破全局,但作為個人卻又被時代戲弄,舊人離去,新人也看不清是真心還是假意”   “你自己想的?細說”   見始皇想知道詳細的,陳淵感覺勝券在握,答道:“皇帝作為人間至高無上的存在,擁有著對天下的掌控,隻要皇帝願意寵幸一人,那麼資源是極其龐大的,如果恨一個人,無用父皇下令,也有人處理好這件事來討父皇開心,兒臣理解的無情可破全局,並非是說冷酷無情,殘暴不仁,不留活路的那種,而是將自身作為人間的觀察者,不帶有個人的情緒色彩,用合適的方法解決事情,公平公正的無情,不因個人去改變大局的無情”   “並且兒臣聽聞,古時有一名將曰吳起,為揚名立萬,殺妻棄子,母親死前也不肯回去看一眼,在眾多諸侯間求取權力,他們為的是想得到皇帝的關注,可見這權利是多麼迷人,這類人有能力但沒有德行,是可以用的好刀,若大勢所趨,必然為父皇掃除障礙,若局勢不對,必然落井下石,反咬一口,不念往日情分,我隻是擔心父皇孤獨久了,容易生病,兒臣多年來發現,壞人是不會把惡寫到臉上的,白未必比黑乾凈,也可以背負更多的罪孽,世事難料,人心難測,更何況父皇所麵對的是何等的人精,兒臣隻是憂心父皇”   “多年來朕已習慣,你所說的難辨真偽,其實不重要,不管臣子的什麼,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行為,不必糾結於對方的真心而是看行動,所謂君子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何必要個明白的答案呢?昔日六國名將白起,居功自傲,先皇知他無造反之意,仍舊賜死,隻因為他有造反之能,不在於他想不想,而是他能不能,他能一直不想嗎?不會被別人誘導嗎?人不太可能一世無敵,總會在某個節點上錯的一塌糊塗,或天災或人禍。”   嬴政停下夾菜,雙眼凝視陳淵答道:“你說舊人離去,新人看不清,若舊人不是離去而是背叛呢?這世界何來真心二字,何來一腔真情,年少無知所以覺得對方是一切,可以把一切都給對方,但成長後發現這一切都逃不過衡量,夫妻難道就是情比金堅?多數隻是何在一起過日子罷了,扶蘇你不要糾結兒女情長,不要幻想不存在的東西,要審視現實”   陳淵聽聞,便知嬴政應該是想成了,自己陷入了兒女情長,幻想這些真情。   “如此父皇也視兒臣為棋子嗎?”聞言始皇陷入沉默,沒有回答。   “我不管父皇如何看待兒臣,在兒臣心中父皇,父皇一通六國,結束春秋戰國的紛爭,統一度量衡,修馳道,建立中央集權製,乃萬世不出的千古一帝。儒家教導兒臣,有恩必報,那麼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霜,父皇為達盛世,封心絕愛,拋卻個人恩怨,最後卻落得個暴君之名,兒臣會扭轉這些評價,會做父皇的頂梁柱,隻願為父皇分憂”   嬴政麵無表情問到“分憂?做好你的事便是為朕分憂,年紀不大,倒是學會口出狂言了,治國不是一腔熱血就可以的,你!還太嫩”   如果可以,陳淵很想懟一句,燕雀安知鴻鵠之誌,但說了就等挨揍吧   “兒臣也沒有父皇想的那麼不堪”   “飯不錯,此事日後見分曉”   言罷嬴政便回宮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