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新聞故事化(1 / 1)

港島話事人 麵包茄子 3931 字 8個月前

一場自我介紹,以李清源對主管領導提出表揚結束。   他下來的時候,同樣迎來了熱烈掌聲。   冇辦法,領導嘛,總要給點麵子。   等麥斯力再次上臺主持會議,表情明顯沒原來那麼自然。   會議的氣氛,由於多了個人也變得嚴肅了許多。   其實在李清源來之前,會已經開的差不多了,隻差幾個記者還沒上報本周選題。   等前麵幾人說完,最後輪到伊蓮娜,她站起來道:“本周我的選題是民生類,周末我去了一家素餐館……”   這個周末她也沒白玩兒,離開裴知瑤家,回來就打算寫一篇稿子,做一番專題報道,側麵宣傳下公益。   可等她講完,麥斯力皺眉道:“你這個選題視角太小了,就算我同意,編輯部也會斃稿的,換一個。”   伊蓮娜正要爭辯,坐在最後排的李清源插話了。   “麥斯力先生說的很對,這樣的新聞稿,是一定會被編輯部斃掉的。”   鬼妹很不服氣,回頭朝李清源直呲牙。   李清源無視了她,再次從後麵走到了臺上,對麥斯力勾勾手……   大胡子一愣才反應過來,把手裡的碳素筆遞了過去。   李清源接過來,然後朝臺下道:“不好意思,我需要占用一點時間,來給大家講講如何做新聞。   哦對了,我在講的時候,請大家拿出筆和紙,就算你認為我講的是一坨屎,為了尊重我的職位,也請給我記下來!”   “麥斯力先生,也請你去下麵就坐吧。”   這句話讓荷蘭大胡子滿臉復雜,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好在李清源及時為他解了圍:“誰有多餘的筆和本,借麥主任一下。”   圓臉大姐舉手,“我有!”   然後拿出多餘的筆和本,興沖沖朝麥斯力招手。   這特麼,我不下去是因為沒本嗎?   我是怕地盤被你占了啊!   還有,我的名字叫麥斯力,不是姓麥,名主任!   麥斯力很想當場發飆,可瞧瞧平時對他愛答不理的圓臉大姐,現在看他的眼神充滿崇敬,張了張嘴,又憋了回去。   也好,多了個惡人,讓我和下屬們重回和睦吧!   於是一臉鬱悶的走了下去,坐到了剛才李清源坐的位置,神情凝重望著臺上,等著挑刺。   盡管對他的身份迷糊,可不代表認同了他的專業性。   大胡子要把對方說的一筆不落記下來,尤其是那些可笑的地方,等之後,他會報告給老板。   別以為你占了上風,咱倆鹿死誰手還尚未可知呢!   和他持同樣觀點的不少,隻是有了剛才的表演,多數人沒敢明著表現。   隻有先前瞪他的兩個鬼佬,嘴角露出不屑,等著看他笑話。   李清源前世做過領導的筆桿子,和報社打過很多交道,專門研究文章裡隱蔽的鬥爭性。   而財經報紙,是領導極重視的版麵,畢竟涉及成績,從微觀處看宏觀,在這上麵翻車的從來不少。   所以這時候能侃侃而談,毫不怯場。   李清源在黑板上寫了一行字。   【專業性or可讀性?】   “專業性是財經報紙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信報》以‘硬核’立足沒錯,但不代表專業就要和可讀性剝離!”   “過去大家做新聞,往往是用數字和統計資料堆砌而成,其中還攙雜些經濟學理論,但為了通俗和不造成閱讀障礙,又不得不降低專業性,這造成了一個後果……”   “內行不願看,外行看不懂!”   其實降低專業性,並不是單純為了通俗。   這個時代許多記者本身,並不具備那麼高的專業素養,經濟知識不足才是根本問題。   李清源這番話,聽的下麵交頭接耳,覺得這位新領導眼光倒是準。   可道理誰都會說,問題是怎麼解決?   麥斯力舉手發問。   “李先生,我很贊同你的發言,但如何做到你說的,兼具專業性和可讀性?對了,請你別忘了,同事們大多進修過傳播學,卻並不是專業的經濟學士……”   李清源指了指伊蓮娜。   見他指自己,伊蓮娜心臟都要跳出來了,暗自祈禱他千萬不要說認識自己。   慶幸的是他隻是朗聲一笑,道:“那就要說起這位同事的選題了。”   “在我看來,她選題的視角不是太小,恰恰是太大,以素餐館作為故事主體,依舊離不開宏大命題和堆砌數據……”   麥斯力無語,合著你剛才贊同我,僅是贊同我對編輯部斃稿的判斷,卻否定了我對新聞選材的眼光?   “那請問,同樣的選題下,該如何做到既不被主管否定,又不被編輯部斃稿?”   小子,你別忘了我才是新聞部主任,你不是愛否定我嗎,現在你無論怎麼選題,我都說不行!   李清源一挑眉:“簡單,隻要是好的內容,就算主管否定,拿給主編去判斷不就解決了?”   你否定有個屁用,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老子上麵有人!   他們兩個的對話,有點把矛盾半公開的意味,大家都聽出來了,不禁竊竊私語,對吃癟的老領導十分同情。   麥斯力被噎的翻了個白眼,小小交鋒下,又沒占到便宜,無奈把話題拉了回去。   “那怎麼做好內容?”   李清源道:“還是回到最初的問題,如何兼具專業性與可讀性?我來舉個例子。”   “剛才那位女同事講到了素菜館外發放愛心快餐,而且有很落魄的人去認領,那我們為何不從‘人’這個主體出發呢?”   “假設一個人因為失業而落魄,會不會引起相同遭遇者的共情?”   “失業背後,又透露出哪些經濟現象?反饋在民生領域,又會對大眾產生怎樣的影響?”   “我要說的是,請大家把新聞‘故事化’。   從一個落魄之人的視角,可以代出太多的經濟因素,從子女教育經費,到父母的醫療支出;從他一天的出行車票,到每日食物的價格。   既可以做數據展示,又有了充分的可讀性,何樂而不為呢?”   “不要扯什麼宏大敘事,文章要做到貼合本土、低視角、平民化,這樣的新聞故事能寫好,除非主管和編輯部都是瞎子才會斃稿。”   望著下麵若有所思的眾人,李清源繼續道:“為了展示我所說的低視角和平民化,本周我將親自主筆一個有關雞蛋的故事……”   說著他再次指了指伊蓮娜:“這位女同事,既然你還沒選題,不如這周做我的助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