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1 / 1)

夜晚的森林也不安靜,嘰嘰喳喳的鳥鳴一直鬧騰著。時不時還會劃過一聲聲悠長的鳴叫,也不知是什麼動物。   劉江提心吊膽的,豎著耳朵聽著森林裡的各種動靜。   他強裝鎮定安慰著自己。   隻是一些鳥,沒事的。   但心裡還是隱隱約約的感到害怕,當他處於安靜時,這種害怕被環境不斷放大。   他決心乾些什麼,弄出點聲響。   給自己壯膽也罷,打草驚蛇也罷,總比乾坐著好。   就清理周圍的植物吧,為建庇護所騰地方。   周圍大多是闊葉植物,葉子大的有半人寬,一片片葉子散開著,粗壯的莖一直連接到地裡,省去了根部,隻有葉子直接從土地裡長出來。   這葉子正好派的上用場,可以覆蓋在墻體上,用來擋雨。   按住葉片,用身體的重量下壓,隻聽著一聲清脆的哢嚓聲,葉片根部的莖就被重量折斷了,剩下隻需要將莖完全砍斷就行。   撿了一塊扁平的石頭,劉江開始從葉莖根部斷裂的地方切割,葉莖雖然折斷卻依舊韌性十足,用石頭敲擊了半天才完全砸斷。   劉江拿起這片大綠葉比較一下,算上莖的部分,這片大葉子足有兩米左右。   將葉子放到一邊,他重復過程,將植株上的七片大葉全都卸了下來。   失去了綠葉的根部,隻剩下一個光禿禿的根留在地上。   卸下這些葉子,劉江累得躺倒在葉子上直喘氣,他的身體還是太虛弱,這工作又很費力氣。光線昏暗,好幾次他的石頭都砸在了手上。   剩下的工作就留在明天再繼續吧。   將葉子扯到篝火旁,疊在一起,擺成一張床。   躺上去,冰冰涼涼的,像睡在石板上一樣。   天上的星星很明亮,閃閃爍爍。   劉江感到無比的孤獨,不知不覺流了些眼淚,然後沉默著睡去。   天亮了,又是新的一天。   劉江醒得很早。   可能是精神緊張的緣故,他睡著後總是會做噩夢。又要惦記著往篝火裡添柴,夜裡總是會醒來好幾次。   也許是一整晚都睡在綠葉上的緣故,他感覺身體上有點微微發冷。   用手搓了搓身體,緩解一下身體上僵硬的關節,順便讓身體暖一暖。   今天他的工作安排就是搭建庇護所外圍的外壁。   他需要找到一些粗細合適的樹枝,搭在倒塌的大樹兩側,當做墻壁。   事實上,這種搭建和露營帳篷是一樣的構造,隻不過將布換成了密集排列的圓木而已。   依靠倒塌的大樹作為主要支撐,然後在兩側搭建兩排原木,做成一下小上大的三角形構造就行。   在行動之前,劉江例行檢查了傷口。   自從經歷了手術之後,劉江對於傷口就格外上心,每天都要檢查沖洗。   也許他粗糙的手術確實起到了治療效果,縫合後的傷口沒有再出現感染發炎的癥狀,開始了愈合。雖然依舊伴有疼痛感,右腿也使不上力,但至少傷口已經處於緩慢結痂的狀態,這是痊愈的表現。也許再過不久,就能拆線了。   不得不說這是個好消息。   劉江將傷口重新包紮起來,開始尋找材料搭建庇護所。   因為缺少工具的緣故,他無法通過砍伐獲得搭建庇護所的木頭材料。   隻能選擇一些比較細小的樹苗或者樹枝,能用自身重量壓斷的最合適。   森林裡到處是樹,唯獨這沒長高的樹苗很稀少。   這裡的樹種大多都又高又直,光溜溜的,葉子和果實全部集中在頂部,沒多少樹枝可采。   在周圍尋摸了一圈,隻找到三根合適的。   劉江隻能冒險往森林深處挺進。   隨著他不斷深入,植物體積開始變得高大起來,粗壯樹乾隱天蔽日,華蓋一般遮蔽了頭頂的天空。   林間鬱鬱蔥蔥的高矮植物遮擋了去路,他不得不用手不斷撥開遮擋在眼前的植物綠葉才能繼續前行。   雖然大多植物他不認識,但有一樣植物他卻一眼就認了出來,或者說認出了這顆植物的果實。   芭蕉!   一大串芭蕉生長在離地約三米多的地方。   青綠色的一大串芭蕉,掩隱在葉片之後。   絕對不會錯,絕對是芭蕉!   看來這棵就是芭蕉樹了。   劉江從未見過芭蕉樹,要不是看見這串芭蕉,他決計不會認識這植物。   這個發現讓他很驚喜。   多一種食物對他來說,意味著生命多了一重保障,他需要大量食物來熬過這個漫長的雨季。   但馬上麵臨的問題就是如何采摘?   離地三米多近四米的地方,他又沒有任何工具。   這個問題讓劉江犯了難,他一時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隻能先在樹上刻了個標記,等有了主意再來嘗試。   繼續往前探尋,雖然又發現了一些長短合適的樹枝,但卻依然不夠用。   劉江將這些樹枝或短小的樹苗用幾根柔軟的荊條捆紮起來,然後拖著一端,沿著留下的痕跡走回庇護所。   他已經出來約兩小時了,必須回去一趟為篝火添柴。   回到篝火處,丈量了大樹與地麵之間的高度後,他將這些長短不一的木頭折斷成統一的長度,然後從周邊采來許多柔軟的荊條和綠樹枝。   用荊條像繩子一樣將這些統一高度的木棍捆紮起來,捆紮了有半米來寬,像一扇門板一樣。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這工作耗費了他大量的時間,荊條雖柔韌但依舊要耗費大力氣才能捆紮結實,堅韌的外皮將劉江的手磨出一道道紅痕。   木排做完了,立起來搭到大樹上一試,正好合適。   接下來工作便隻需要重復,不斷收集樹枝或者樹苗,然後進行捆紮,最後再搭到大樹上。   看上去簡單,實施起來卻困難重重。   下午的時分,天空陰暗了下來,有下雨的趨勢。   劉江知道,雨季已經近在眼前了,或許比預期的要更早,他必須加快速度。   稍微休息之後,他選擇了另一條路進入森林,希望能再尋找到一些合適的材料。   在一顆形態扭曲的大樹上,他發現一些柔軟細小的藤條,爬山虎一樣爬滿了大樹的軀乾。用手試一試,堅韌又結實,比藤條更適合當繩子。   劉江用打磨過的椰殼嘗試著切斷藤條,藤條堅韌無比,他費了很大的功夫才將其割斷。若是有斧頭或者別的適合剁砍的工具,將會很輕鬆。   為了能讓藤條盡量保持長度,他決定爬上樹腰,來割斷藤條的另一端。   在他埋頭小心的往上爬時,一條巴掌大小的綠蜥蜴從他眼前迅速掠過,劉江倉促之下誤以為是一條大蛇,他大吃一驚,腳下打滑差點跌下樹去。   等他看清之後,才鬆了一口氣。   爬上半樹腰,費勁切斷五六根藤條之後,溜下樹來。   將這些割斷後死蛇一樣的藤條收集起來,拖回篝火處後,天也已經近黃昏了。   忙忙碌碌的一天又要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