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慌啥,來都來了(1 / 1)

動力狂魔 幽幽tp路 4363 字 2024-03-16

葉振達找了個車棚,給自行車鎖好,進入到廠區。   這裡是葉振達的地盤,小時候經常來,老爺子去上班就給他留在辦公室,人麵可是比葉振達強太多了。   走在路上就有人和他打招呼,“小胡,找你爸麼?”   胡嶽隨口答著,“不是,就是隨便逛逛。”   葉振達跟著走,也不多說話,七扭八扭到了曲軸生產線。   正常一家發動機生產廠商的加工,主要是缸體、缸蓋兩大件,在供應鏈不完善的早期,也會自建曲軸、連桿、凸輪軸幾大件。   東柴就屬於後者,生產線大而全,還有油底殼,齒輪室、蓋,進排氣管等鑄件的加工。   葉振達去的是曲軸銑,曲軸曲柄的粗加工,屬於整條生產線核心中的核心。   他站著看了一會兒,就看見一個工件加工完之後被平衡吊吊出來的瞬間,按動相機,閃光燈一閃,給操作工嚇了一跳,怒吼道,“乾啥,這裡是重點設備,不許拍照!”   葉振達捅了捅胡嶽,胡嶽忙上前打招呼,“叔,您不認識我了?我是胡嶽啊!”   操作工看著胡嶽挺麵熟的樣子,猶豫片刻,放過二人,大致就是“反正見過麵,指不定是誰家的孩子,愛咋咋滴”的意思。   繼續前行,在胡嶽的狐假虎威之下,葉振達算是給工廠裡邊各個重點設備的外型圖給拍了個差不多,這都是宣傳用的好材料。   至於剛才所謂的重點設備保密這些事兒,說實話,就算知道怎麼加工,設備壁壘就擺在那裡,一條曲軸生產線動輒大幾千萬的投資,九十年代末的私人老板還真不見得能投資的起。   幾張關鍵圖片拍完,葉振達穿過生產線,準備找個門出去。   就在發動機下線那地方,一陣吵鬧聲傳來,葉振達還沒想好去不去看看,就看見胡嶽一個勁的往前躥,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架勢。   循聲而去,就見兩個人推推搡搡,其中一人嘴裡還喊著,“啥踏馬水平,你們裝出來的發動機一上臺架就拉缸,我辛辛苦苦試了一天,白求忙活了!”   他對麵的人則是不甘示弱,“你試壞的,關老子p事。”   葉振達知道,工廠裡的發動機試驗工也是采取計件工資,試驗合格一臺車拿多少錢,試了一天下來,累不說,關鍵是發動機壞了,得重新拆檢維修再上臺架試車,等於一天沒有工錢,這誰能忍。   類似的事情在上下遊兩個車間經常出現,更有甚者,在90年代的工廠裡,一句話不合適,動刀子的都有,葉振達就知道。   原因無他,亂。   一方麵是外邊亂,另一方麵則是各種雞毛蒜皮的事兒多,管理全靠大棒和個人威信,文鄒鄒的管理者根本就不遞招,尤其是車間主任,人稱土匪二百五。   現在是九八年,這種情況是少了許多,但是隨著廠礦效益不好。   聽見兩撥人嚷嚷,就有人給主任匯報,沒一會兒,主任就急急忙忙趕過來,人未至,聲先到,就聽見老大的嗓門怒吼一聲,“想踏馬造反麼?都給我消停點。”   和後世的企業管理不同,現在的管理的確粗放,主任的威信大於一切,眼見主任發飆,互相推搡的兩人動作也停了下來,穿著雨鞋的試驗工委屈的開始訴苦,“主任,你給評評理,我容易麼我,今天一天沒工資,過幾天回家得喝西北風了。”   主任不為所動,這種糾紛他處理的多了,大致問了問情況,知道這就是個和稀泥的事兒,果斷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策略,“再打架,你倆連工作都能弄沒了!有事兒好好說,去,給技術部打電話,給人叫下來,踏馬的設計的什麼破產品。”   年輕的技術員就在現場看熱鬧,還沒來得及溜號就被眼尖的腿子給推著過來,磨磨蹭蹭的移步到主任麵前,極不情願的解釋,“主任,我就是一小兵啊,這種問題您找我沒用,要找您找我們領導啊!”   技術員一推三五六,主任大致也知道這貨是個啥樣的水平,頓時也沒了脾氣,一邊安撫雨鞋男,一邊繼續破口大罵,“一個吊毛拉缸問題,你們能解決不能,解決不了讓總師下來。”   聽見是拉缸,葉振達愣了愣,這故障他熟啊。   所謂的拉缸,大多數原因就是發動機活塞或者活塞環因為高溫和缸套產生燒結,活塞在上下運動時產生乾摩擦,擦傷缸套,繼而引起燒機油下排氣,屬於惡性故障。   有時候在路邊經常見那種冒著藍煙的卡車呼嘯而過,這些車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燒機油,而燒機油產生的一個原因,就是缸孔或者活塞表麵有拉痕或者拉絲,活塞環密封不嚴,造成機油倒抽進燃燒室內參與燃燒,冒出藍煙。   在試驗臺架上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下排氣呼呼的,很多騎摩托車的人都知道,一個發動機好不好,最直觀的就是摸摸消聲器尾管,看看是碳煙還是油乎乎的碳煙。   如果有油漬,十有七八發動機就燒機油,這種二手車最好別買,維修成本和使用成本都太高了。   曾幾何時,葉振達的那輛老掉牙的新君威在開了十幾年之後也出現了燒機油的現象,送去維修,維修師傅張嘴就說這要修好還得鏜缸孔,換活塞活塞環,下來怎麼說也得七八千了。   要不是葉振達真懂,要求師傅用內窺鏡給看了看缸孔的絎磨網紋,發現沒有任何異常,果斷要求更換氣門油封,花了不到1500搞定,之後車跑了一萬公裡也沒見缺機油,要不然真要是鏜缸孔下來,發動機能不能順利著車還是兩說。   技術員帶著人去拆檢臺,指著剛剛扒開的缸孔給主任說,“看吧,拉絲,小半拉缸套上的網紋都磨平了,這肯定不能出廠。”   雨鞋男忍了忍沒吭氣,再生氣,發動機已經是這個樣子了,著急也沒辦法,嘴裡嚷嚷著,“我去找我們主任去!”   葉振達也圍了上去,九八年他到還是沒有進廠,對於前期發生的事情不算很清楚,但是他知道的是,發動機廠給五平柴配過套,後來就是因為拉缸這些問題,導致3000多臺發動機全部召回,企業差點也因此關門。   究其根本原因,不是說企業管理問題,而是盲目的堆高發動機功率造成的影響。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擴缸,增壓,中冷等手段,提高進入缸套內的進氣量,然後多噴油,燃燒做功就能發出更大的功率。   簡單來說,很多人不理解的地方是,自然吸氣改增壓,感覺就是加個增壓器的事情麼?   事實上,要是這麼簡單就好了。   缸套內部,每一次燃燒就類似於一次爆炸,油噴的多了,炸蛋的威力就越大,那麼對於缸體缸蓋缸套的強度就要求就越高。   同樣以交糧舉例,當活塞撞擊力超過承受力的時候,爆缸在所難免。   小日子為什麼偏愛自吸,而且很多車輛都是自吸?   增壓車的出現也是因為天朝國內采取更為嚴格的排放政策以及小排量車型購置稅等一係列政策的影響才猶猶豫豫的做起了增壓車。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單從這一點上來講,小日子的增壓技術並不有多高明。   當然,汽油機和柴油機還是不一樣的,葉振達眼前的這臺柴油機,也真是個奇葩,其實就是給排氣管上增加了個法蘭,坐了一個增壓器上去,算是自吸改增壓的典型做法。   誠然,發動機增壓也就是意味著整個係統發生變化,一個60馬力的發動機不發生任何一點點改變就指望著發出100馬力的功率,那純粹就是天方夜譚。   葉振達瞄了兩眼就知道問題所在,嘀嘀咕咕的說了句,“牛逼啊,活塞冷卻技術都沒,你不拉缸誰拉缸?”   話音未落,旁邊一人看著他問,“小兄弟,你也懂這個?”   一天之內,連續被人問“你也懂?”,葉振達有心不想說吧,可是仔細想想,這似乎也是一個商機啊,思索片刻,還是忍不住道,“略懂,略懂。”   來人又盯著胡嶽問,“你爸是胡海川?”   敢這麼喊名字的,胡嶽知道這是遇到長輩了,乾脆老老實實回答,“是啊,我是胡嶽,這是我同學葉振達。”   葉振達在一旁氣的直翻白眼,本來還想裝裝技術大佬呢,一句話被打回原形,頓時沒了賣弄的心思,他給來人點點頭,拍了胡嶽一巴掌,“還待著乾啥,趕緊走,還有下一家要去呢!”   來人卻是不慌不忙的說了句,“慌啥,來都來了,聊聊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