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行吟(四)(1 / 1)

俗世物語 盧楓林 2650 字 2024-03-16

接下來的日子,小徐安心經營著自己的燒烤攤。跟父親的預見差不多,生意有好有壞,最差的時候,一晚上,毛收入也就幾百元,平均下來,每天的收入不到一千元。不過,也有生意不錯的時候。常規情況下,生意好的時候,主要是周末,學生放學回家,想換點口味,父母拗不過,隻得滿足他們的要求。更何況,借娃娃的名義,家中得以改善一下,所以半推半就、直至樂此不疲。   小徐大致算了一下,周末基本上都是平時收入的五倍左右。平均每一天的毛收入收入大致在一千五上下,每月純收入可以超過兩萬元。這個收入,小徐不是很滿意,但考慮到是剛創業起步,他也勉強接受。至少,比外出打工強了不少。   小徐很節約,輕易不會亂花一分錢。因為他有明確的計劃,他要買房,要接自己的父母來城市看看。幾個月之後,他的卡裡,就有了六位數的存款。他也考慮按揭買房,但是心裡也沒底,因為擺燒烤攤,並不算長期穩定的行業,說不定哪天情況變化,沒了生意,房子的按揭都成問題,已經年近而立之年的他,思想已經成熟了。更何況,貸款買房,還要背負高額利息,他可不願意乾這種事。   不久,小徐遇上了一個開羊肉館的女孩,兩人互有好感,很快就談在了一起。女孩叫王姍,年齡跟她差不多,也是忙起事業、不管婚姻的人。之所以看上小徐,主要是他為人誠懇,做事踏實。   王姍告訴小徐,賣房子不是問題,她也積累了一些資金。到時候不夠,可以在借點。小徐搖搖頭說:“我們都是做生意的,錢不夠可以慢慢賺,決不能借錢,利息看似不多,長期一算,很吃虧的。”   王珊想了想,覺得有道理,便不再多說。   小徐再度說出了自己設想:“我們兩個都是做生意的,我考慮買一塊地,自己建房。一樓兩個門麵,你開羊肉館、我開燒烤店,不沖突。”   王珊說:“這個投資有點大。一百平方左右的地基,差不多大幾十萬,位置還不一定好。”   小徐說:“綜合考慮一下就,十字路口的宅基地,肯定很貴,買不起。但是,一些現在看起來不繁華,實際上有很大發展空間的地方,價格就不會那麼貴了。不急,我們慢慢打聽,會有發現的。”   又過了幾個月,好消息終於來了。房產中介公司打來電話,說他們需要的地基有眉目了。位置距離市醫院不遠,也是一個移民安置區居民出讓的土地,買來做生意,很適合。好像主人家有還幾個宅基地,目前建房資金出現了問題,急需出讓一個宅基地。對方報價六十多萬,小徐覺得機會難得,必須想辦法拿下。便與王姍商量,王珊想了想,說到:“徐哥,我可以出錢賣。不過,我們必須登記結婚,有了結婚證,房產證上就能寫六個人的名字。這樣,我心裡也好過點,希望你能理解。”   對於王珊的這個要求,小徐一點不覺得過分,而且,認為很合理。甚至,小徐覺得自己逼得女人先開口說婚事,很慚愧。好在王珊常年在外打拚,見過世麵,懂得孰輕孰重。不過,小徐還是覺得自己一個大老爺們,太粗心了。於是安慰到:“姍:是我沒本事,讓你為難了。你投入的錢,我又以後會還給你。”   王珊一笑:“都成一家人了,你還給我有什麼意義,還不是換個卡存錢。不用多想,夫妻也要相互支持、才能走得更遠。”   小徐兩眼發紅,人,要積多少德,才能找到這麼一個懂事的老婆?   於是,二人先到民政部門登記結婚。然後去房主家談判,他們必須盡可能殺價,看看對方的低價是多少?   還是王珊經驗足,他走訪了周圍的鄰居,掌握了不少內部消息。在與宅基地主人商談時一一列舉出來,讓主人壓力倍增,最終殺價下來,以五十五萬成交。簽好宅基地買賣合同回到家,小徐就大笑起來,給了王珊一個大大的“贊”!   宅基地賣下來了,小徐又變成了“窮光蛋”,口袋比臉都乾凈。王珊看他那一副“窮酸相”,也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隨即給他轉了一筆生會費。並丟下一句話,“以後她管賬。”小徐苦笑。   其實,兩人買下宅基地後,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王珊還有結餘,她對小徐說:“你安排建房吧,我們邊賺錢、邊建房。”小徐苦著的臉,立即舒展開來,連連說到:“還是老婆好,還是老婆好哦!”   幾個月之後,占地一百多平方、三層半的房屋竣工。小徐的父母來了,王珊的父母也來了,一家人,高高興興地搬進了新家。   王姍的父母都是老實的農民,也沒多少主見,見女兒有了家,也很高興。隻是要求他們,找個合適的時間,把程序走一下,畢竟農村的習俗,也不可少。至少,要讓雙方的親戚朋友知道這些事。小徐滿口答應。   之後,小徐先利用一樓一個門麵開燒烤店。王珊的羊肉館,因為租房的期限沒到,便暫時經營著。因為已經做了一兩年的燒烤,小徐對一套流程早已爛熟於心。覺得可以放手了,想著把這個生意交給父母,自己另做打算。父母倒是覺得可以參與,就是這個燒烤的手藝,一時學不會。而且,因為年紀大了,速度跟不上,怕會影響生意。小徐當即打出廣告,招聘了一名年輕的師傅,如此,小徐完全脫身、跳了出來。   他不是盲目跳出來的。早在日常的觀察中,他就發現,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很多行業都不太好做,門店倒閉的不少。但是,也有一些行業,呈勃勃發展趨勢。零食店,就是個例子。隻要人流量大、位置合適,這個行業可做。而且,小徐走到這一步,他已經基本完成了資金的原始積累,他從一個一線勞動者,變成了管理者。計劃要開的零食店,他都考慮進行總體監管,不再身體力行、事必躬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