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影心中猶如烏雲密布的天空閃出一道雷電,震顫心靈,大有感悟,暗淡多年的目光突然明亮起來,她前傾身子問道:“那麼我應該怎樣做呢?” 柳教授答道:“既然四大皆空,那麼家庭、工作、感情也是空的,所以你沒必要離開這些。好好在裡麵生活就好了。修行不是為了離開這個世界,去另一個世界。而是化解心中煩惱,滿足人間渴望。世俗人間就是極樂凈土。“ “家庭,工作,感情……”趙林影思索著問道,“這些關係很多人都處理不好。我應該怎麼把它們當作空來處理呢?” “既然工作是空的,就是同事之間是空的,領導和下屬是空的,我和你的雇傭關係是空的,對待工作用一個忠字;父母是空的,對待父母時用一個孝字;夫妻關係是空的,對待配偶用一個仁字;兄弟姐妹、江湖社會是空的,對待朋友用一個義字。所以用忠孝仁義,在世間就可以像在空氣中一樣行走了。” “忠孝仁義,這是孔子說的那些吧?”趙林影問道。 “沒錯。這是儒家。” “但有的人說,倫理道德已經過時了呀,三從四德是封建糟粕。現在這社會,提這些甚至會被人笑話,被當成道德綁架。” “過時的是用倫理道德約束人的條條框框,而不是倫理道德本身。就像三三得九,一千年前是三三得九,現在還是三三得九。但如果讓你算33乘以99等於多少,你仍然用三三得九一個一個去加,那就是僵化教條。所以抦棄三從四德這種糟粕是對的,倫理道德不能成為束縛人行為的繩索!所以,當前我們提倡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突出的是‘優秀’,用倫理道德滋養心靈,而不是約束行為就可以了。” “滋養心靈容易,但想做到的話太難了吧?” “不難做到。汶川地震時,羅漢寺遇到了30多位待產的孕婦前來避難。正常情況下,寺廟僧人不近女色、不見血光。羅漢寺的住持當時說,凡是來求助的,都無條件幫助。他們為了新生母親能有營養,和尚們殺雞,給母親們煮肉粥,連開三戒。他們聞到暈腥自己在角落裡嘔吐。下雨了災民在院子裡淋雨,就把為佛像遮雨的油紙和篷布拿給災民遮雨。先管活人,再管泥人。這屬於用佛心做紅塵事。” “是的,平時我聽到見到學佛的人挺多,但很少聽到有人說他是學儒的。” “因為儒學已經融入了中國老百姓的骨子裡,我們意識不到罷了,就像生活在空氣中,意識不到空氣,每天習以為常。孝敬父母這就是儒。其實儒並不僅僅是這麼簡單。源自孔孟的是傳統儒學,四書五經寫的是這些。後來佛教在東漢傳入中國,到唐朝時由六祖慧能完成漢化。那時幾乎全民學佛,儒學衰落。到了宋朝,儒者為了重振儒學,將佛、道融入儒學,形成了程朱理學和心學。心學後來到明朝被王陽明發揚光大,稱為新儒學。儒加禪,就是新儒。簡單說就是回歸自性,融入世間。陽明心學是中國儒釋道的集大成者。但可惜後來清朝實行文字獄,新儒學在中國的發展斷層了。反而傳到日本,促成了明治維新,把中國打敗。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經濟變富了,但社會風氣壞了,心得不到滋養。拜金主義、坑蒙拐騙、貪汙腐敗。中國當前正在復興傳統文化,而儒學現代化將使這些不良風氣變為正能量。到那時,無論士農工商還是販夫走卒,都可以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張的大英雄。” 趙林影若有所思地問:“自作主張的大英雄,離咱們太遠了吧。教授,我沒有質疑您的意思。但平頭老百姓每天活著已經很吃力了,誰願意自作主張呢?生活太苦了,咱們老百姓希望的很簡單,就是離苦得樂,開開心心地活著。不敢想象自己能做大英雄。” 柳教授抽了一口煙,呼出煙霧繼續說道:“這其實是同一件事情。隻要有自我,當下就解脫。有了自我,自己就有了主,叫自主,自己做生活的主人,你就會快樂。有時我們會說某個人沒主見,就是指他沒有自我,不自主,所以容易信外在的主。期盼別人拉自己出苦海,等靠要,所以不快樂。有自我在,就自在,自在生活叫觀自在,便是脫離苦海,所以觀世音也叫觀自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沒有自我時,感到煩心痛苦,那就是你現在的樣子,叫在此岸;有自我時,不感到煩心痛苦,順其自然,就叫到彼岸了,就離苦得樂了。” “就這麼簡單?”趙林影驚訝地問道。 “道理就這麼簡單,但做到不簡單。很多知識分子,有文化有學識,但是傲慢煩惱不斷。即便學佛修行,你看有多少人一邊念佛一邊吵架的,或者一邊修行一邊沉迷名利。如果通過外在方法離苦得樂,那就像很多人誦經打坐、吃齋念佛,嘴上悲天憫人,但是家庭或工作一來煩心事,他照樣惱羞成怒。你說這種人有沒有自我?肯定有。為了自我的正確能和別人爭得麵紅耳赤。那麼這個自我和剛才觀自在的自我有什麼不同?區別在於把什麼當成了自我。他們是把欲望習氣當成了自我,而不是清凈自性當成自我。所以修外在沒用,要在心上修。但是在心上修,不是讓你心裡修得什麼另外的道。苦不在外邊,所以你無法離開;樂也不在外邊,所以你無法得到。到彼岸不是指離開現在的世界再到另外一個極樂世界,也不是放棄今生的生活而把希望放在來生的天國。這個到彼岸還是在你當下的內心。” “哈哈,是呀。”趙林影想起了李奶奶的那位花枝招展的佛友,一邊聽佛號一邊和家人吵架,“聽您說完,我真是感覺心裡一下子亮了。我總在認為別人比我強,城裡比農村好,外麵的世界比我現在的生活好,所以不斷地尋找,恰恰沒了自我。那您說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呢?” “你這麼問隻代表一件事,就是你不知道該做什麼能讓你安心。當你遇到一個事,你隻是單純地想做它,就是喜歡做,不是為了追求什麼,也不是為了獲得什麼,找書苑www.zhaoshuyuan.com 即便沒意義不掙錢你也要做,做完你就開心,那麼那件事就是有意義的,否則任何事對你來說都沒意義,你的人生也不會感到有意義。就像網吧的孩子玩遊戲,三天三夜不睡覺,你看著他們覺得在乾沒意義的事,但那些孩子卻覺得很有意義。你如果也能找到讓你幾天幾夜都喜歡做的事去做,沒有意義也喜歡去做,那麼你的人生就有意義了。當然,遠的先不說其他的事,你未婚夫去世了,你心裡一直記掛著他,這是人之常情。但這麼久了,你有沒有記掛著你仍然在世的親人呢?你對他們有付出足夠的關心嗎?儒家最基本的孝道你有做好嗎?” 趙林影慚愧地低下了頭。想起父親趙德進為自己擔驚受怕,甚至為了怕自己出家,而拿命相賭,她心裡感到懊悔,鼻子陣陣發酸,眼眶變紅。柳教授的話像小刀一樣,在她心上一刀一刀地割著。母親去世後,自己對家、對爸爸、對弟弟都沒有真切地關心過,反而每天晃晃悠悠,不知所以,真的太不應該了。但她的心也前所未有地輕鬆。她終於想開了多年困惑在心裡的疙瘩,不禁又釋然笑了起來。 “哈哈,懂了懂了,柳教授,真的太謝謝您了,我好多年都沒這麼開心了,感覺心裡邊有個瓶塞被拔掉了,特別通暢。但那個幾天幾夜都能讓我喜歡做的事,我現在還不知道是什麼,我可以慢慢去找。” 柳教授對趙林影也大加贊賞:“小趙你很有慧根啊!孺子可教。不用著急,慢慢消化。今天先聊到這吧,以後心裡有什麼困惑,就放心問我,我們一起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