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影自從被柳教授點醒之後,每天都是滿麵笑容,乾起活來也是笑盈盈的。除了工作,他就在回憶什麼是自己喜歡乾的事,並且敢於向柳教授請教更多問題了。柳教授都非常樂於為她解答。 趙林影也變著花樣地給柳教授夫婦做好吃的菜。這天,她做了柳教授最愛吃的響油鱔絲和柳夫人最愛吃的四喜烤麩,都是上海的本幫特色菜。夫妻倆邊吃邊贊:“小趙啊,你做的飯菜特別好吃啊!上海菜越做越地道了!” “嘻嘻,謝謝教授。”趙林影開心地說,“但是教授,為什麼很多人吃得很好,穿得很好,卻不開心呢?” “因為吃好穿好是滿足了腦袋,但心是空虛的,沒有滿足。”柳教授一邊吃一邊說,“所以不停地吃,換不停地口味,買不同的衣服,不斷刺激大腦,引起短暫的快感。有的人喜歡到處旅遊也是如此,通過看不同的景色來刺激大腦。但結局都一樣。外在刺激沒了之後,心仍然是空虛的,所以不滿足,不開心。” “您說這個我有感觸。自從我母親去世後,我一直感覺活著沒意思,也不知道該做什麼事情有意義。想了很久,去廣州打工,想換個城市的環境,融入城市的生活會好些,但去了廣州之後,仍然感覺沒有意義。和男友在一起生活期間,這個問題逐漸淡忘了。但他去世後,這個問題又出現了。正像您說的,外在刺激沒了之後,心仍然是空虛的。但學佛不就是要達到這個空性嗎?” “空性不是空虛。比如你看光,光是實的還是空的?”柳教授指著吊燈說。 “光是空的。”趙林影回答。 “沒錯,這就是空性。它不是實的,卻能充滿一切,能照耀一切,能生養一切。人的空性也是這樣。空虛是什麼也沒有,空性是什麼都有。” “哦~”趙林影拉著長音好像感悟到了什麼,“這個太容易弄混了。” “沒錯,所以很多人學完佛什麼也不想乾,對啥也沒有感情,認為自己領悟到了空,但那叫空執。進入了虛空,卻脫離了萬物。把這層空再空掉,就回到生活了。你看,光照耀萬物,生養萬物,你如果也像光一樣照耀萬物,你也會美滋滋的。這就是空性的美。你把這種美融入到生活中的每個事情裡,那麼你做任何事都是美的,你的空性顯現在任何事裡。” “照耀別人就是幫助別人唄?” “對啊。照耀別人你就是光,成為了光,你可以照耀佛祖上帝。因為佛祖上帝也沐浴在光中。小人物是炫耀,大人物是照耀。哪怕是官員明星,他炫耀就是小人物;哪怕是小商小販,他照耀就是大人物。為人民服務,你就成為了光。此心光明!” “那天您寫的字就是‘此心光明’對吧?” “對。這是王陽明死前說的幾個字,‘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王陽明是儒家。修行何須在深山?擔柴挑水是妙道,這是針對出家人說的。因為出家人每天的生活基本是擔柴挑水。但我們平時有很多事要做,不僅僅是擔柴挑水呀。其實萬事萬物都是妙道。事父事君是妙道,這是對當官人說的。我講課是我的妙道、抽煙是我的妙道。你做飯是你的妙道。張三是工人,流水線是他的妙道。李四是農民,種田是他的妙道。王五是商人,做生意是他的妙道。八萬四千法門,從任何門都能進,進來之後看到的東西是一樣的。” “看到什麼一樣的東西呢?” “就是每個人的自性。” “自性。讀經書時經常遇到這個詞,前些天您說把清凈自性當成自我。這個自性到底是什麼呢?初聽上去感覺知道是什麼,但細琢磨卻又不知道是什麼。”趙林影如今已經不再膽怯了,遇到弄不明白的概念就會追問到底。 “性是性質、性能,自性就是萬事萬物自身本有的能量狀態。樹自然而然地生長,這是樹的自性;大海潮漲潮落流動不止,這是海的自性;鮮花開放,顏色美麗釋放芳香,這是鮮花的自性。你無時無刻地呼吸,這是你的自性。你的心臟從生下來就一直在跳,這是你的自性。細胞會想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嗎?細胞會想什麼有意義什麼沒意義嗎?它不想。這就是你的自性。” “沒錯,我想讓心臟別跳,它也不聽我的呀。它如果聽我的歇了一會,我人也完了,哈哈。” “哈哈是的。所以心臟從沒說要休息幾天,它生生不息地跳。這就是自性的顯現。用自性做事你可以毫不費力,自願自發。用這種力量做生活中的任何事,就不會走走停停了。需要靠激情、毅力、體力、目標來鼓舞自己做的事,很難持久。用自性去做事,就可以像心跳一樣生生不息了。” “上次您教我尋找幾天幾夜我都喜歡做的事,就是指這個意思嗎?如果那件事我找到了,就說明我在用自性做事了?” 柳教授慣例點了根煙:“沒錯,做那種事時,你的自性顯現在事上,你就會美。人美的時候就是自性顯現的時候。自性被壓抑時,無論做什麼事都覺得沒意思。” “但是這些天我一直在問自己就該做什麼事,就是找不到啊?” “找不到很正常。人最難的,莫過於了解自己。很多人一輩子不了解自己,草草過了一生。可以想想你的小時候,或者沒有工作賺錢之前的你。那時的你,喜歡過什麼,幻想過什麼,不用教就會的。進入社會工作之後想的事,往往和利害關係有關,受了社會的影響,並不是內心裡長出來的,所以沒有力量。而小時候的你,沒受過社會的影響,很天然純粹,那時最接近自性狀態。回憶一下你的小時候,如果小時候的你看到現在的你,她會給你什麼建議?或許你就會有答案了。” “嗯!!!我試試,哈哈,謝謝教授。我收拾碗筷啦。”趙林影如今乾起家務活來,開開心心地比原來活潑了許多。 趙林影回憶著自己的小時候。那時媽媽還在,她生活得無憂無慮。農村生活很節儉,親戚串門時會給她拿來些舊衣服,是自己孩子長大後穿不下的。媽媽會把這些衣服改一改大小,在上麵繡個花,讓趙林影穿上。比起逢年過節時買的新衣服,趙林影更喜歡穿這種被媽媽改造後的舊衣服。她小時候也特別喜歡修修剪剪,把一些舊東西改造一下然後再用,這令她特別開心。所以去廣州之前,她用舊圍巾給大黃做了一件狗馬甲。或許把沒用的舊東西改造成新東西,能讓她回想起媽媽勤儉持家的品格吧。 趙林影回想到這,眼裡神采奕奕放著光,嘴角不自覺地咧開笑了起來。 第二天,趙林影把柳教授家裡一些沒用的抹布改了一改,做了一件小馬甲,給家裡的寵物狗穿上。柳夫人看到之後特別誇趙林影:“你看,這就是你的天賦啊小趙,這個很有創意很好的啦!太有趣了,我把它畫下來。”說罷柳夫人給穿著馬甲的小狗拍了張照片,對著照片很快畫好了一幅畫。 趙林影看著這幅畫越發地喜歡起來。“柳阿姨,您能教我畫畫嗎?我也想把我做的東西畫出來,太好玩了。” “好啊小趙。你跟我到畫室來。” 於是趙林影在畫室,跟柳阿姨學起畫畫來。從最基礎的型準練習開始,然後練習運筆、構成、光影、色彩等。趙林影用心地練習著,然後對著那張小狗馬甲的照片畫了起來。雖然開始時畫的不是很好看,但她就像感覺自己在世間創造了新生命一樣,特別興奮。 從這之後,每天除了做日常家務活,趙林影利用其他閑餘時間,把廢舊物品做成一些好玩的東西,然後畫下來。她感覺到生活變得好充實,每天有忙不完的事。為了把東西做好,她細心觀察生活中的各個事物,想著這個物件能做成什麼新東西,那個零件如果放在自己的作品上會有什麼效果。整個世界好像都變得有用起來,成為了她的原材料倉庫。做東西時,畫畫時,她專注在其中,好像整個世界隻剩下了她和她的作品。雖然不是嘻嘻哈哈,不是開懷大笑,但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實和快樂。 柳教授看著趙林影畫畫,非常開心:“小趙,你看這就是你在顯露天性了,顯露天性就會感覺美。” “有一點非常奇怪,柳教授,”趙林影一邊畫一邊扭頭對柳教授說,“就是以前我並不喜歡畫畫,讓我畫別的東西我也不愛畫,我隻喜歡畫我做出來的作品。” “所以顯露天性要從自身出發,為你自己服務。” “顯露天性算是回歸自性嗎?” “算也不算。自性包含天性。老百姓常說這個小孩天性好動,那個小孩天性喜歡音樂。自性眾人一樣,天性人人不同。因為自性眾人一樣,所以每個人都可以體驗到它,體驗到就美,這是我們共同的本來麵目。因為天性人人不同,所以每個人顯露的天性、做的事都不同,不會產生競爭和內卷。” “不會競爭內卷太好了。上班太累了,總要和同事比,越比越累。”趙林影回憶起自己在廣州當服務員時加班加點的經歷,“大家乾的事情都一樣,有一個加班的,其他人慢慢也都加班了。” “工作是用來吃飯的,不是用來幸福的,能讓人幸福的是顯露天性。有的人想在工作上顯露天性,結果被別人說它不現實。什麼叫現實?現在的社會管能賺錢的叫現實,賺不了錢的叫不現實。有的人經過社會錘打後說,把夢想戒了,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 然後什麼賺錢做什麼。夢想就是人們渴望顯露天性。但是它對社會化的分工生產沒有用,無法變現,賺不了錢所以叫不現實。因此先有一份工作來養胃,再用業餘時間做顯露天性的事來養心,這樣才物質精神雙豐收,吃飽肚子又幸福。” “如果我顯露天性能夠賺錢,是不是又能吃飯又幸福呢?” “沒錯,那將是最幸福的,也是幸運的。但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孩子得抑鬱癥,容易自殺的原因。他們天性裡喜歡做的事掙不到錢,養不了家,所以被家長壓製,去學能掙錢養家的東西。結果孩子們無法體驗到天性的美,逐漸消沉。其實家長反對的不是孩子發揮天性,反對的是發揮天性賺不到錢。這個年代跟我們那個年代不一樣。我們那時普遍吃不飽,先得解決吃飯問題,誰有心情管天性是什麼。但這個年代溫飽已經不成問題了。比起買房結婚生孩子的壓力,他們更關心活得開不開心。讓他們發揮天性,孩子們就不抑鬱了。” “教授您說這個我太有感觸了,”趙林影興奮地說,“以前我在農村下地乾活時,雖然看天看地都很大,但我就是感覺心被壓著,感覺生活太小了。後來去廣州做服務員時,也是感覺被那個餐廳困著。而現在,我每天在工作之餘,能有時間做點手工,能畫畫,雖然每天基本不出門,但我感覺這屋子就像天地一般大,無拘無束很自由。” “沒錯沒錯,”柳教授開心地說道,“一筆一畫,盡是我心;灑掃吃穿,無非智慧。你已經有點這個意思了,哈哈哈哈。”